劉玲 李瑞芳 段冷昕 邱相君 王淑英


摘? 要:藥理學作為專業基礎課,是連接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內含豐富的思政元素。為突出思政教育在醫學專業課程中的作用,通過智慧化教學工具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將ADDIE模型結合混合式教學融入藥理學課程思政的建設與應用中,充分挖掘專業知識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創新課程思政載體,深度融入課堂設計中。通過ADDIE模型從分析到評估階段的課程設計,結合混合式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注重思政元素在教學活動中與知識點的融合和切入,從而持續改進教學過程,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的融合。
關鍵詞:ADDIE模型;混合式教學;課程思政;藥理學;教學方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4-0189-05
Abstract: Pharmacology, as a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is a bridge discipline connecting basic medicine and clinical medicine, containing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o highlight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edical professional courses, a combination of intelligent teaching tools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s adopted, integrating the ADDIE model with blended teaching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harmacology courses. The integrated method can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value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contained 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no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rrier of courses, and deeply integrate it into classroom design. Through the course design from the analysis to the evaluation stage of the ADDIE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blended teaching,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and ent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ith knowledge point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words: ADDIE model; blended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harmacology; teaching mode reform
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1],明確提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要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和內容重點,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藥理學作為醫學專業基礎課,主要闡明藥物與機體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是臨床醫學、藥學、護理等專業的學科專業基礎平臺課程,為培養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無私奉獻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的新型應用型高素質醫藥學人才奠定基礎。ADDIE模型是一種系統的教學發展方法,是從分析(analysis)、設計(design)、開發(develop)、實施(implement)到評價(evaluate)的整個過程,目前廣泛應用于教學環節[2]。ADDIE教學設計通過分成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教學活動,利于教師將教學設計活動更為系統化和精細化。結合“互聯網+”情境下,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改變了傳統“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結合了新型的網絡在線教學模式并融入到醫學生專業課的學習中,對于提高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質量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3-4]。將ADDIE模型的教學設計融入藥理學課程思政元素的混合式教學過程中,可實現對學習過程和效果的追蹤和把控,使課堂思政效果最大化體現。
一? 藥理學課程思政的意義
(一)? 課程思政需解決的重點問題
醫藥行業是一個特殊行業,學生在校期間脫離社會實踐,往往缺乏對國情社情認知,欠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醫學精神。學生前期基礎知識局限于理論,與臨床知識結合不夠緊密,停滯在“教科書式思維”。藥理學的理論性較強,傳統的課堂理論教學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 課程思政目標
藥理學(以下簡稱“本課程”)是研究機體與藥物之間相互作用規律的一門學科,也是臨床相關專業的基礎課,要求學生能夠掌握藥理學的基本理論,以及各類代表藥物的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從而能根據臨床適應證合理選擇藥物,防治不良反應;能初步分析臨床常用藥物的合理性,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素質目標中,突出德育思政元素,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融入到教學中。本課程主要圍繞厚植家國情懷、增強職業道德、弘揚科學精神和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四個目標展開。①家國情懷。樹立科技報國的使命感,以赤子之心報效祖國,用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國家醫療和人民衛生事業的發展奉獻青春。②職業道德。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為己任,無私奉獻,一生堅守,為病人解除病痛,挽救病人生命、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③科學精神。能根據對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理解和掌握的專業知識,培養正確的科學觀,包括運用正確的科學方法、塑造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提升精益求精的科學素養。④團隊協作。培養團隊意識及協作力,強調醫護、醫技等之間合作的重要性,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實現團隊工作效率最大化。
二? ADDIE模型結合混合式教學的運用
藥理學作為專業基礎課,學生往往認為背知識點、做對題、拿高分就算完成了課程學習,這已經偏離了醫學教育的意義。藥理學是連接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尤其是內科學的橋梁學科。如何將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融入到教學中是課程思政的重要部分,基于ADDIE模型和思政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實現了專業思政課從“以教為主”到“以學為主”的根本轉變,從而使教學活動精細化、可控化、可分析化。
(一)? 分析階段
分析是ADDIE模型中的第一階段,涉及對學習者、課程主題及教學條件的分析,是保證后續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環節[5-6]。藥理學課程的授課對象主要是大學二、三年級本科生,學生已經完成了生理學、細胞生物學等與醫學相關課程的學習,具備完成藥理學混合式學習的能力。藥理學課程中內含豐富的思政元素,在學生能力和素質培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藥理學授課內容中涉及的概念、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和人文素養的培養,以智慧教學平臺為載體,結合雨課堂等智慧教學工具,為學生在智能終端適時學習、記錄學習過程及學習效果追蹤提供了有力支撐,培養學生成為新型應用型高素質醫藥學人才。
(二)? 設計階段
根據醫學專業課程特點,結合學校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主要從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媒體、教學資源和學習評估四個方面進行設計實施[7]。
1? 教學重點/難點設計
教學目標旨在培養學生掌握藥理學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技術,具有良好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科學分析能力,高尚的醫療道德和良好的職業素質的新型應用型高素質醫學人才。教學重點涉及藥物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難點主要是藥物作用機制,重點和難點互為補充,缺一不可。通過設計線上內容和線下課堂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活動,可使教學重點和難點在不同空間上得到互相補充。
2? 教學媒介/策略選擇
教學媒介選擇以超星學習通為載體的學銀在線作為線上資源庫,課堂講授采用混合式教學活動的方式。教學策略方面,為了能更靈活采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線上學習的進度和測評經過進行教學活動的調整,使線下課堂由傳統以講為主轉變為小組辯論、任務驅動式分組討論和專題研究式學習等多種形式。
3? 教學資源設計
通過智慧教學平臺豐富的學習資源,將學生在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三個階段的學習活動進行銜接和整合的設計[8-9]。課前根據教學目標要求發布自主學習任務單,如拓展材料、課件等教學資料。通過獲得課程積分的形式,鼓勵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傳統課堂教學活動與專題研討活動相結合,即先對線上學生學習過程遇到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闡釋和解惑,再通過分組研討或專題學習進一步鞏固及拓展知識面。課后將知識與課外科研活動、創新創業、實習實訓等第二課堂的內容相結合,進行高階性和綜合性項目的設計及學習。
4? 學習評估設計
學習評估設計為兩個部分:①線上教學活動可以通過學生在智慧教學平臺瀏覽課程思政等閱讀材料,完成總結報告、作業等任務點, 計入形成性評價;②線下課堂教學通過翻轉課堂、分組討論的方式,利用組內互評、組間互評、師生互評的方式對相應任務點進行評估,結果作為形成性評價計入總成績。
(三)? 開發階段
完善及更新相關的章節對應思政資料的收集、整理、開發,包括對應的課程思政融入點、課程思政案例、課件等資源,并進一步完善教學單元中對應的教案,在10~15 min的微課視頻中插入相關課程思政點。
1? 創新課程載體,豐富教學資源
藥理學課程內容側重藥物機制,知識點多。授課對象主要是大學三年級學生,他們樂于接受多媒體、新媒體等網絡資源,排斥知識灌輸,但缺乏深入探究知識的能力。通過多種信息化方式,采用課堂討論、投票等活動增加學生的參與感。根據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創新課程思政載體,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平臺,將課程思政滲透于專業課的線上資源中,在培養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同時賦予正確的價值觀取向。藥理學課程內容可劃分為總論、傳出、中樞、心血管、系統、內分泌和化療藥物7大模塊。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醫學精神,課程網站在相應知識點模塊下展示反映醫學精神、家國情懷等思政元素的典型事例,即每一模塊選取相應課程思政案例,形成“7大模塊+7個思政案例”的線上資源模式,與線下教學相結合,融入更多思政元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2? 明確教學目標、完善教學大綱
以培養應用型高素質醫藥學人才為目標,將教學目標具體細分為知識、能力、素質目標,并進一步明確課程思政目標,學生不僅應掌握藥理學的基本理論,以及各類代表藥物的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還應能根據臨床適應證合理選擇藥物,防治不良反應;能初步分析臨床常用藥物的合理性,具有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素質目標中,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融入到教學中。
3? 加強團隊建設,挖掘思政元素
利用成員在各專業方向的優勢,以本課程為載體,教學團隊共同研討、分工合作,根據知識點和病例特點,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設計、教案及課程教學中,著重講中國故事,將醫學優秀人物事跡等內容,以及社會的正能量引入課堂教學過程中。
(四)? 實施階段
在多媒體教室真實教學環境下,通過使用智慧教學平臺進一步結合網絡教學環境所開展的教學和研討活動,從而使混合式教學按課前、課中、課后三段式流程開展。圖1顯示混合式教學過程的三個環節:線上自主學習/查閱資料/完成課前作業→翻轉課堂授課→課后反饋/調整教學策略。
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藥理學(第9版)》第19章鎮痛藥為例,本章節涉及的知識點主要為麻醉性鎮痛藥嗎啡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主要授課對象為醫學相關專業大二/大三學生。作為藥理學中樞神經系統藥理中的一部分,在思政課程內容設計中,既要體現對學生醫學思維的訓練,也要滲透專業知識的學習。因此,根據嗎啡的來源、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藥品管理等知識點內容的分析,思政元素設計思路主要包括從虎門銷煙到嗎啡的來源來介紹嗎啡由“藥品”變“毒品”,告誡學生要銘記歷史,遵紀守法,遠離毒品;從中國科學家鄒岡對嗎啡作用機制的貢獻,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銘記歷史,砥礪前行;從麻醉藥品的管理制度到紅處方的意義來細數嗎啡濫用的危害和監管的重要性,強調學生增強遵紀守法意識;從“世界疼痛日”講授鎮痛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關愛病人的人文理念。
1? 課前準備(線上部分)
充分利用線上資源,形成與教學理念相匹配的立體化教學資源。通過學習通平臺在課前推送“鎮痛藥”相關知識點及課程思政熱點,如導學單、視頻、章節測驗和拓展閱讀;利用線上教學資源平臺,將相關思政內容作為拓展閱讀進行推送,開拓課堂外思政學習。根據ADDIE中的設計部分,分組布置課程思政作業,主要包括“虎門銷煙與鴉片”“鄒岡與嗎啡受體”“麻醉性鎮痛藥與處方管理”和“世界疼痛日宣傳主題”四個內容。課前提前推送任務單,要求學生閱讀和查閱相關材料,以“文字說明+圖片+心得體會”上傳至線上平臺,每組制作PPT一份,課堂進行總結匯報。此環節為線上自主學習,學生根據導學單和分組任務單,完成個人查閱和小組合作學習,根據完成度和報告質量進行教師評價和生生評價,作為形成性評價的一部分。
2? 課中精講+課堂活動(線下部分)
思政元素融合專業課程相應知識點,“鎮痛藥”導入部分分別通過介紹膽囊炎急性發作和肺癌骨轉移的癥狀及所需鎮痛藥的類型,引導和培養學生對鎮痛藥鎮痛效果不同的初步認識,通過對疾病的初步認識來培養學生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趯W生查閱麻醉性鎮痛藥管理的相關內容,結合知識點對重點/難點的講解,并將思政元素(職業道德、遵紀守法、人文情懷和科學精神)融入課程目標,使學生了解嗎啡等特殊藥品具有雙重性,正確合理使用能解除病人的疼痛、造福人類,但如果管理或使用不當將變為毒品,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在授課過程中設計教學問題(病例、熱點),學生分組進行現場情景模擬,組與組之間互評,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匯報,如根據鎮痛藥用于晚期癌癥患者的前提下,提出“是否要腫瘤患者知情?”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對關心患者的人文精神,最終情感目標達成。課堂上生成詞云、投票、討論及翻轉課堂展示等方式納入形成性評價中,實現對學習過程和效果的追蹤和把控。
3? 課后反饋
通過問卷星發放調查問卷,進一步了解學生對課堂思政效果和方式的收獲程度。根據反饋數據,教師更新和完善課程思政內容和授課方式,調整教學計劃。
因此,在藥理學“鎮痛藥”這一章節的學習中,ADDIE模型結合混合式教學的方法使學生能根據疼痛類型的程度正確進行鎮痛藥物的選擇;在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查閱資料分析疾病診斷和用藥過程中,進一步培養了應具有的臨床思維能力,以及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思政材料查閱收集等方式,則在培養學生職業道德、人文情懷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對復雜綜合性問題分析的能力。
(五)? 評價階段
課程評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兼顧共性與個性需求,創新課程教學方法[6,10]。借助智慧化教學平臺和工具,使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通過信息化教學的教學評價系統,實時完成教學效果的評測與反饋。在混合式教學設計中,藥理學課程思政評價中的形成性評價(100%)=作業(20%)+課程積分(20%)+課程視頻(20%)+章節測驗(20%)+分組任務(10%)+討論(5%)+簽到(5%)。形成性評價方式多樣化,如線上課程思政資料閱讀、課堂PPT匯報、參與課程討論次數等;其中的課堂積分包括參與投票、問卷、搶答、選人、討論和隨堂練習等課程活動,通過獲得相應分數的課堂積分,將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自主學習、創新能力納入考核。終結性評價主要在課程講授完成后進行,根據期末考試成績、實訓課成績等來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對今后教學活動進行不斷修正和改進。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結合可較為全面地對學生學習程度進行評估。課程結束后,通過發布問卷星、線下收集學生意見等反饋方式,促進后續教學過程中對教學設計和實施方案進行優化和調整。
三? 實施效果
ADDIE模型結合混合式教學輔以智慧化教學工具,在藥理學課程學習中,通過結合臨床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將“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職業操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注重以如鹽入水的方式將科學精神、家國情懷等思政元素融入到專業課中。課程前期通過河南省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建設融入了相關課程思政資源,為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本課程團隊將相關優質資源上傳到中國大學MOOC平臺和學銀在線平臺,使這門課程能為更多的學生服務,并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進行推廣和使用。本課程運行四個學期中,有1 386名學生在本平臺線上進行學習,包括臨床、法醫、藥學、護理和醫學技術與檢驗等專業。
通過對2022—2023年第2學期線上參與課程學習的218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課程思政效果良好,得到學生的高度評價。表1結果顯示,學生普遍認為在學習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課程思政元素在知識傳遞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表2結果顯示,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除了專業課的學習外,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養成。表3結果顯示,線上思政拓展資源的引入,使課程內容的呈現方式更加多元化,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和混合式教學提供了更廣的空間。表4結果顯示,形式新穎和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極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因此,ADDIE模型結合混合式教學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極大提升了教學效果,推動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理念,以及提升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對專業的認同感。
四? 結束語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教學工作中要有“新要求、新思維、新方法”,不同的章節、不同的內容、不同授課對象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不能千篇一律,拘泥于一種模式。ADDIE模型中五個步驟研究誰去學、學什么、如何學,并進行學習效果評價。五個步驟形成閉環,各環節間互相協同,使教學設計更為優化,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結合ADDIE模型對課程思政教學進行設計,充分發揮線上課程思政資源與實體課堂相結合的優勢,弱化教師在傳統課堂中對于思政內容的贅述,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賦予課堂活力,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在不斷輸入、輸出中改善了教與學的效果,提升了醫學生對今后工作的職業認同感和使命感。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06-01].http://www.moe.go 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 唐琳薇.基于ADDIE模型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混合式教學[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1,37(10):40-46.
[3] 黃笛,曾憲濤,王宇,等.混合式教學在我國臨床醫學專業教學中應用效果的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J].醫學新知,2022,32(5):339-356.
[4] 白亮,趙四海,王維蓉,等.以課程思政理念提升實驗動物學的教學質量[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22,30(6):745-748.
[5] 吳楊偉,李曉丹.基于ADDIE模型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研究[J].安順學院學報,2021,23(6):59-64.
[6] 易偉陽,劉惠君,秦曉群,等.ADDIE教學模式在基礎醫學課程思政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22,8(20):128-131.
[7] 張明,王紅軍.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建設與應用——基于ADDIE模型[J].遼寧高職學報,2022,24(3):57-61.
[8] 程斌,許雪燕,吳玲玲,等.基于ADDIE模型的翻轉課堂在醫藥類應用型課程教學中的實證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0(8):119-120.
[9] 史小蓮,陳莉娜,李冬玲,等.基于翻轉課堂的藥理學混合式教學為學生賦能的探索[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22,30(5):630-633,640.
[10] 郭瑾,董燕,辛艷萍.基于ADDIE模型的SPOC教學設計[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4):33-35,99.
基金項目:河南省一流本科課程(教高[2021]174號);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醫學教育研究項目“ADDIE模型在藥理學一流本科建設中的探索與實踐”(Wjlx2021059);河南科技大學課程思政項目“藥理學”(河科大教[2021]45號)
第一作者簡介:劉玲(1978-),女,漢族,河南洛陽人,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藥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