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2.045
[摘 要]本文通過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一系列改進措施和創新方法。創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需要加強黨組織建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進黨員隊伍建設,建設學習型組織,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工作,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和壯大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思想保障。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在國有企業中,黨建工作是黨的基礎性工作,對推動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在推進中還面臨一些問題,如組織建設不夠完善、黨風廉政建設不力、黨員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等。因此,本文將圍繞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創新路徑展開研究。
1 加強黨組織建設
1.1 健全組織架構
健全組織架構是加強黨組織建設的首要任務。根據國有企業的規模、特點和業務范圍,合理設置黨組織,并明確各級黨組織的職責和權限。建立健全黨委、黨總支、黨支部等各級組織,并明確其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1]。此外,應注重黨組織的分工協作,建立黨組織之間的聯系和協調機制,以形成統一領導、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黨組織的建設還要加強黨員隊伍的建設,增加黨員的數量,并注重提高黨員的質量。通過拓寬黨員來源渠道,吸引優秀人才加入黨組織,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1.2 提高組織運行效率
提高黨組織運行效率是加強黨組織建設的關鍵。第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工作機制,明確黨組織的工作程序和決策機制。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并通過定期會議、述職評議等方式監督和評估工作進展情況,確保黨組織工作的有序推進。第二,要注重加強黨組織的培訓和能力建設[2]。為黨員和干部提供必要的培訓機會,提升其黨務知識和業務水平。通過組織黨員學習交流活動、舉辦專題講座等形式,不斷拓寬黨員的知識視野和思維深度,提高其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第三,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提升黨組織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黨組織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和快速傳遞,提高工作的時效性和準確性。通過新媒體平臺,加強黨組織與黨員之間的聯系和互動。
加強黨組織建設需要健全組織架構,明確各級黨組織的職責和權限,注重發揮黨員的積極作用。同時,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工作機制,加強黨員干部的培訓和能力建設,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提升工作效率。通過采取這些措施,國有企業的黨組織將更加健全,為企業的發展和壯大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思想引領。
2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2.1 加強黨風建設
加強黨風建設對國有企業黨員的遵紀守法和廉潔奉公具有重要意義。為實現這一目標,國有企業應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強黨風廉政教育、建立健全黨風廉政監督機制以及加強黨員的日常管理和監督。
第一,加強黨風廉政教育。通過組織各類培訓、宣傳教育活動,提高黨員對黨紀國法的認識和遵守意識。可以通過開展專題講座、組織座談會等形式,向黨員傳達黨的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高黨員對黨的建設和發展的認識。
第二,建立健全黨風廉政監督機制。企業應該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做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可以通過建立監督機構、加強審查審計、推行黨風廉政責任制等方式來實現。同時,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培訓,提高其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減少違紀違法的可能性。
第三,加強對黨員的日常管理和監督。企業可以建立黨員檔案,對黨員進行動態管理,及時掌握黨員的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對于表現突出的黨員,可以給予表彰和激勵,提高其榮譽感和責任感;對于存在問題的黨員,要及時進行教育批評,幫助其糾正錯誤,提高自身素質。
第四,形成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良好風尚。可以通過加強節約意識教育、嚴格施行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審計監督等方式來實現。只有確保企業內部樹立廉潔奉公的風氣,才能有效實現國有企業的持續發展。
加強黨風建設是確保國有企業黨員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的基礎。通過加強黨風廉政教育、建立健全黨風廉政監督機制以及加強對黨員的日常管理和監督,可以有效提高黨員的遵紀守法意識,促進國有企業的良好發展[3]。
2.2 強化廉政建設
廉政建設是防范和懲治腐敗的重要手段,對于保持國有企業良好形象、增強員工廉潔意識至關重要。國有企業應加強廉政建設,建立健全反腐敗體系。第一,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加強對企業各層級的監督和審查,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第二,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規范資金使用和預算執行,防止腐敗現象滋生。此外,加強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監督,提高決策的公正性和廉潔性[4]。
通過加強黨風建設和強化廉政建設,國有企業能夠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質,加強黨內監督和對外監督,防范和打擊腐敗行為,保持企業健康發展和良好形象。
3 推進黨員隊伍建設
3.1 完善黨員選拔機制
完善黨員選拔機制是建設高素質黨員隊伍的基礎,對于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創新至關重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國有企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國有企業應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和選拔。重點關注那些既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素質,又具備實際工作能力的人才。在選拔過程中,要建立科學公正的評價體系,注重考察候選人的綜合素質和實際表現。評價指標可以包括政治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工作業績等方面,避免主觀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干擾,確保選拔出優秀的黨員。
第二,國有企業應加強黨員發展對象的培養和教育。發展對象是黨員的重要來源,他們要在入黨前接受一定的培養和鍛煉。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實踐鍛煉和理論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提升發展對象的黨性修養和工作能力。通過參與實際工作和項目,發展對象能夠逐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團結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他們在成為黨員后能夠履行黨員的責任[5]。
第三,國有企業可以探索新的選拔方式和渠道。可以成立黨員選拔委員會或組建專門的人才選拔團隊,由具備豐富經驗和公正意識的專業人員進行選拔工作,確保選拔過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同時,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在線評估、模擬演練等方式,全面了解候選人的能力和潛力,提高選拔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完善黨員選拔機制對于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至關重要。應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和選拔,注重實際表現和綜合素質,建立科學公正的評價體系。同時,加強黨員發展對象的培養和教育,通過實踐鍛煉和理論學習,提升黨性修養和工作能力。通過創新選拔方式和渠道,確保選拔過程的公正性和科學性。通過這些措施,國有企業能夠建設高素質的黨員隊伍,為企業的發展和黨的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3.2 建設黨員教育培訓體系
建設黨員教育培訓體系是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和能力的有效途徑。第一,國有企業應制訂全面、系統的黨員教育培訓計劃,涵蓋思想政治教育、業務知識培訓、職業道德培養等多個方面。通過開展集中培訓、定期輪訓和個性化培訓等形式,提高黨員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第二,建立黨員學習平臺和資源庫,為其提供在線學習資源、經驗交流平臺等,方便黨員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和交流。此外,加強對黨員的輔導和指導,定期開展黨員互動討論、主題座談等活動,激發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完善黨員選拔機制和建設黨員教育培訓體系,國有企業能夠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黨員隊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6]。
4 建設學習型組織
4.1 建立學習導向機制
第一,國有企業應建立健全學習目標和學習規劃。明確學習的重點和方向,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和發展需求,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包括確定學習的主題和內容,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和平臺,為員工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機會。
第二,國有企業需要為員工提供廣泛的學習機會和平臺。包括內部培訓、外部學習、學習交流等。通過內部培訓,國有企業可以利用內部專家資源,組織各類培訓課程和講座,提供具體的實踐案例和經驗分享。通過外部學習,員工可以參加行業研討會、學術講座、培訓班等活動,開闊視野,學習最新的理論和實踐知識。此外,學習交流也是促進學習的重要途徑,可以在員工之間成立學習小組、召開學習分享會,促進知識的共享和合作學習[7]。
第三,國有企業應建立學習評估和激勵機制,對員工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和獎勵。通過設立學習考核指標和評價體系,對員工的學習效果進行量化評估,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對學習成果突出的員工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榮譽,鼓勵員工持續學習和提升自身能力。
最后,國有企業要加強學習成果的應用與推廣。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工作中的行動和成效。國有企業應鼓勵員工將學習成果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供創新實踐的機會,推動學習的有效轉化和應用。
通過建立學習導向機制,國有企業能夠為員工提供全面的學習支持和機會,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同時,通過學習評估和激勵機制,促使員工持續學習并提升能力。最終,國有企業能夠建設學習型組織,提升組織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4.2 倡導學習型企業文化
倡導學習型企業文化是培育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手段。第一,國有企業應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倡導全員學習、持續學習。通過組織學習活動、知識分享會、學習討論等形式,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第二,建立學習型的溝通和協作機制,鼓勵員工之間進行知識共享和合作創新,打破“信息孤島”,形成協同學習的氛圍。第三,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建設學習平臺和知識管理系統,方便員工的學習和知識獲取。通過建立學習導向機制和倡導學習型企業文化,國有企業能夠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意識,不斷提升組織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
5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
5.1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是國有企業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基礎。國有企業應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將正確的政績觀納入黨員干部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中。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對于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提升社會效益至關重要。一方面,國有企業應堅持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中心。企業的政績應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為核心目標。只有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國有企業應將實現企業發展和提升社會效益作為衡量政績的核心指標。企業的政績不僅要關注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還要關注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和責任。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國有企業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進步。
國有企業應摒棄功利主義思想,堅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企業的政績不能僅僅以表面的榮譽和成績做為評判標準,而應注重內在的品質和績效的長期穩定性。堅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注重持續改進和創新,才能取得優異的政績。國有企業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的過程中,需要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領,推動黨員干部轉變工作作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同時,建立監督和評價機制,確保政績評價的公正性和科學性。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對于國有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只有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實現企業發展和社會效益為核心指標,摒棄功利主義思想,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5.2 強化黨的思想政治引領
強化黨的思想政治引領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舉措。國有企業應堅持黨的領導在企業中的核心地位,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要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加強黨的政策宣傳和思想教育,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敏銳性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加強黨的政治引領,確保企業各項工作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動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通過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強化黨的思想政治引領,國有企業能夠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和紀律意識,堅守黨的理想信念,忠誠于黨的事業,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和改革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6 結語
國有企業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黨建工作對于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激發活力、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加強黨組織建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進黨員隊伍建設、建設學習型組織以及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創新路徑,旨在為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希望國有企業能夠認真創新黨建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馮小璐. 國企黨建和企業文化的融合發展[J]. 現代企業文化,2022(35):10-12.
[2]徐晉. 做好國有企業辦公室黨建工作的策略思考[J]. 辦公室業務,2022(22):18-19,22.
[3]王娟娟,陳廣亮. 新時代國有企業優化黨建工作路徑探微——北京公交集團高效開展黨建工作[J]. 交通企業管理,2022,37(6):17-19.
[4]張鵬. 黨建工作對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引領作用[J]. 活力,2022(16):73-75.
[5]金麾,周揚,李孝增,等. 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實例分析與對策[J]. 辦公室業務,2022(14):27-29.
[6]黃敏. 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的結合[J]. 東方企業文化,2021(S2):27-28.
[7]丁莉莎. 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開展黨建工作的探索[J]. 東方企業文化,2021(S2):115-116.
[作者簡介]鄭君,女,山東聊城人,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城市更新事業部,中級政工師,本科,研究方向: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