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的雙重屬性,其是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載體,應當在英語教學中厚植家國情懷,使學生賡續家國情懷。本文立足家國情懷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現狀,詳細闡述家國情懷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策略,旨在更好地彰顯家國情懷和教育內容,將學生培養成有強烈家國情懷的新時代人才,充分發揮好英語的教學價值。
【關鍵詞】英語;家國情懷;滲透
如今,家國情懷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并不理想,部分教師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教學上,不重視深度解讀語篇中家國情懷的內涵。同時,以往教學中雖有家國情懷滲透意識,但對如何滲透家國情懷比較迷茫,且不重視從實踐方面入手提出可行性的滲透策略,由此影響了家國情懷滲透效果。在這樣的背景下,要積極改進課堂教學活動。
一、優化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對課程教學目標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以往的教學對教學目標的設計總是以知識為本位,不太考慮學生的個性成長和情感態度發展問題,由此對家國情懷滲透造成了阻礙。針對這個問題,應重視在教學目標設計時突出“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并以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導向,以培養具有強烈家國情懷的新時代人才為主、以發展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為歸宿來確定教學目標、以為家國情懷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指明方向。
例如,在“Honesty and responsibility”單元教學時,考慮到家國情懷培養是以責任感為依據的,而一個講誠信的人必然有責任感,這樣的人能做到不辜負家庭、不辜負社會和家庭的信任。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立足“講誠信、負責任”來優化單元教學目標的設計:一是通過學習“Welcome to the unit”和“Reading”兩個板塊認識誠信和負責任的重要性;二是了解誠實和責任之間的關系;三是分析短篇故事的情節;四是通過閱讀改編自美國作家歐·亨利的同名短篇小說來理解信守諾言和忠于職守的意義,引導學生過誠實正直的生活,成為品行誠實、正直的人。同時,在本單元教學中,明確其教學重點:一是確定短篇小說的寫作技巧;二是欣賞這個短篇故事的結尾;三是加深對誠實和責任的理解。在這里,通過優化課程教學目標,更好地突出了對學生責任感的培養,為家國情懷滲透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引入文化元素
中華文化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其蘊含著豐富的道德、哲學、審美觀念,對家國情懷的滲透有著重要價值。在平時教學中,要緊密聯系課本教學內容,帶領學生領略多種領域的文化,讓學生全面了解中華文化,發現其發展情況,由此提升對中華文化的關注度,從中樹立起良好的家國情懷。在具體教學中,要重視深度挖掘有利于培養學生崇德向善道德觀念、愛國主義情懷、和諧人際關系、自強不息精神等方面的中華文化元素,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
例如,在“Food matters”單元教學時,可充分考慮到本單元與食物有關,帶領學生品飲食文化,傳家國情懷。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精心設計一個“Free talk”環節,教師在該環節中引導學生圍繞飲食問題展開討論:1.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2.Can you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it?在自由談話過程中,教師可向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餃子,并簡單介紹吃餃子的習俗,明確其蘊含的團圓情、家國親情意蘊,再引導學生分享自己所喜歡的美食,以通過探討上海小籠包、東北燒烤、成都串串等地域風味美食傳遞家國情懷。接著,教師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本中語篇內容,通過閱讀了解更多飲食文化。待學生完成閱讀任務以后,教師可繼續為學生安排一個寫作任務:假如你是李華,特別喜歡中華美食——粽子,正好你的美國筆友Jerry想要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請你寫一篇文章,簡要介紹你的最愛——粽子。其間,能通過引入中華美食文化——粽子熏陶學生家國情懷。
三、精選學習任務
任務型教學有利于家國情懷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教師要摒棄單一的、陳舊的學習任務布置方式,在充分體現語言交際本質,突出家國情懷培養的基礎上設計信息差任務、比較任務等多樣任務,以完成任務為動力,將語言教學與家國情懷培養融為一體。同時,教師對學習任務進行布置時,要精心設計聽、說、讀、寫多個方面的任務內容,并注意僅圍繞課本中的語言材料精選學習任務,由此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The universal language”單元學習時,為向學生滲透家國情懷,教師可先為學生布置一個任務,要求學生自主利用網絡平臺收集關于有“人民音樂家”之稱的中國近現代作曲家、鋼琴家冼星海的相關資料,了解他所創作的《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黃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具有戰斗性和感染力的群眾歌曲,從歌曲鑒賞中體悟家國情懷。接著,可繼續為學生布置一個學習任務,要求他們自主列出兩種不同的樂器——二胡和鋼琴,以及這兩種樂器所喚起的情感。學生具體完成這個任務時,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二胡獨奏曲《二胡映月》《梁祝》等經典曲目,以帶領學生領略中國音樂特色,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待學生欣賞完二胡獨奏曲以后,再為學生播放《秋日私語》《致愛麗絲》《藍色多瑙河》等世界著名鋼琴曲,以在中西方音樂對比中喚醒學生家國意識,并就此引出本單元的閱讀話題,讓學生順勢過渡到語篇閱讀中。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為學生布置適合的學習任務,更好地滲透了家國情懷。
四、設計家國話題
教師對學生家國情懷進行引導時,除了要帶領學生學習一些家國方面的語言知識,還要重視設計課堂討論環節。在課堂討論環節,教師專門為學生布置一些關于家國情懷的話題,以促使學生在話題討論中油然升起的愛國情感。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鼓勵學生在話題討論中自由表達對家庭、社會、國家的熱愛以及對國家的認同。同時,教師可試著在話題討論中帶領學生參觀一些革命遺址,以促使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深度探究話題。
比如,“Protecting our heritage sites”單元是以“遺產保護”為話題,旨在引導學生充分認識世界遺產的意義和價值,增強學生保護世界遺產的意識,讓學生在踐行遺產保護行為過程中樹立家國情懷。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緊扣本單元主題,為學生播放一段視頻,以視頻形式簡單介紹三種不同類型的世界遺產,再試著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這樣一個問題:“How many World Heritage Sites are there in China?”其間,學生將試著用英語展開交際,并自覺走進中國世界遺產的前世今生,被中國的世界遺產所震撼,由此點燃家國情懷。接著,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reading部分,并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探討如下兩個話題:1.What are the causes of the dangerous situation of childbirth in the world?2.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protecting World Heritage?其間,給學生預留5~10分鐘的討論時間,以便于學生積極探索遺產面臨的危險這一現實問題,并結合埃及金字塔的風化、奧地利維也納歷史中心的瀕危等實例分析出保護世界遺產的重要性,從中認識到人人都有保護世界遺產的責任,并積極參與保護我國的世界遺產活動,樹立起家國情懷。
五、組織課堂表演
課堂上為落實“學以致用”教育理念,并著力于培養學生家國情懷,要重視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堂表演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安排學生自主創編英語課本劇,通過“演”的方式彰顯處處都是“小家”與“大家”,將家國情懷直觀呈現出來。在課堂表演中,教師要注意講究團體合作,以更好地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同時,對于課堂表演的形式,教師可以話劇表演、配音等方式來進行,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Living with technology單元教學時,可緊密聯系本單元教學內容為學生創編一段對話。
A:How did people keep in touch in the past?B:By letter/telegraph/telephone.A:How do people keep in touch now?B:Most by mobile phone.A:What recent developments have been made to mobile phones?
B:Have more and more functions...請學生自由組成兩人小組,共同演練上述對話,以深刻體會科技正在進步,對國家科技創新產生自豪感。待學生完成了課堂演練任務以后,可繼續引導他們閱讀reading部分,以了解到更多手機的功能發展信息。當學生牢固掌握了本單元所學內容以后,教師可嘗試引導學生合作創編一個科技英語小品劇作品。其間,要求作品內容能突出我國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進步,客觀表達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同時,要求學生在表演過程中要做到英語語言準確,表演連貫自然,如此,能通過課堂表演形式更好地熏陶學生家國情懷。
六、開展拓展活動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為了給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要重視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家國情懷元素,再試著引導學生利用家國情懷元素布置英語板報,以促進學生自然形成家國情感。同時,可從學生興趣點出發,安排一些英語演講比賽,以引導學生“話”家國,顯著增強學生家國情感。另外,可根據教學需要組織傳統節日體驗活動等一系列拓展學習活動。
例如,在“Out of this world”單元中“A Trip to the Moon”課文學習時,可先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了解太空旅行的歷史和未來,學習一些太空旅行的過程和一些與之相關的知識,牢固掌握一些與太空旅行相關的詞匯和表達。待學生學習完課文內容以后,以“China’s space exploration”為話題開辦一次英語演講比賽,請學生用本單元所學知識向大家介紹中國太空方面的成就。整個演講比賽進行中,明確演講稿題材以“歌唱祖國”“贊美中國”為主,且演講稿內容要自己來寫,字數在200~300個,演講時間為2~3分鐘。演講比賽進行期間,學生將繼續探索太空的奧秘,如有的學生將試著用英語向大家介紹中國探月工程,還有的學生將嘗試介紹中國載人登月工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等方面的成就。通過參與這樣一次演講活動,學生將表現出對國家的一種高度認可,由此產生強烈的家國情懷。
七、結束語
綜上所述,家國情懷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提高育人質量,讓學生養成良好道德品質,慢慢成為新時代人才。日常教學中,為高效滲透家國情懷,教師要重視優化課程教學目標,并重視引入一些文化元素。同時,教師通過精選學習任務、設計家國話題、組織課堂表演、開展拓展活動等多元化教學方式高效滲透家國情懷,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樹騂.高中英語教學滲透家國情懷教育的策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23(5):79-83.
[2]寇彩霞.高中英語教學中增強學生文化自信的有效策略[J].華夏教師,2023(5):18-20.
(本文系江蘇省南通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家國情懷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GH202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