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小學綜合實踐課程也日益受到更多的關注。綜合實踐課程對培養小學生的思維習慣、實踐能力、道德修養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是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然而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實際開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阻礙了綜合實踐課程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基于此,筆者倡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將學與玩、學與思深度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思”,提高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實效,提高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玩中學;學中思;小學綜合實踐活動
小學生年齡偏小,往往對外部世界保持著一顆好奇之心,樂于接觸與探索新事物,且他們普遍都精力充沛,愛玩好動。教師若把握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與發展需求,在此基礎上設計出學與玩、學與思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則符合小學生的普遍心理,滿足了小學生群體的發展愿望,有利于小學生與教師的配合,增強了學生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的意愿。
一、引導式活動,體現實踐理念
教師要使學生在“玩中學”和在“學中思”,就要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作用,將綜合實踐課程的課堂交給學生。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育觀念,從教學的支配者及時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與配合者,開展引導式教學,體現教學中的生本理念,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玩”得盡興、“思”得深刻、“學”得全面,從而增強小學綜合實踐課堂的實際效果。
以“走進劉氏宗祠,探尋忠義文化”為主題的實踐活動為例,教師要當好本次活動引導者,首先就要對該主題的活動背景進行較為全面與深入的了解,接著要明確自身在本次活動中的職責,激發學生的參與活動興趣。在活動興趣的指導方面,教師可以通過知識競答的形式增強學生參與本次活動的積極性,可以向學生展示中山學校的圖片,讓學生搶答這所學校叫什么名字,或者展示延都小學的圖片,讓學生猜一猜延都小學名稱的由來。教師在該知識競賽的開展過程中要注意營造活動的游戲氛圍,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采用累計積分的形式,開展團隊戰,也可以遵守個別學生的意愿,開展個人戰。通過小組團戰與個人戰等形式的知識競賽活動,學生可以知道圖片中的延都小學正是由中山學校改名而來,而這正是因為當地人民懷念劉廷都烈士,發揚劉廷都精神。
知識競答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提出相關問題,進一步引導學生朝著忠義文化的活動主題開展深度思考,教師可以出示劉氏宗祠“忠孝傳家”牌匾的圖片,詢問學生圖片上寫的是什么字?它們代表著什么內涵?為什么要在劉氏宗祠里刻一塊這樣的牌匾?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合作討論,積極發言,互相交換各自的想法。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結合小組討論的結果,可以知道劉氏宗祠正是劉廷都上學、參與革命的地方,也是中山小學舊校址。“忠孝傳家”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也是劉延都及劉氏家族恪守的人生信念,代表了老一輩人的修身齊家觀,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歷史傳承。
二、高效式活動,增強實踐實效
教師要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效,就要提高實踐課堂的教學效率,為學生開展高效教學。教師用科學的教育觀念武裝頭腦,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采用更高效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課堂實踐活動的實效,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在“玩中學”,在“學中思”,活躍學生的實踐思維,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師要提高實踐課堂效率可以幫助學生選用合適的探究工具并借助現代化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拉近與知識的距離,增加與實踐知識的親切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知,更有利于學生增加思的廣度與深度,使學生玩得更有樂趣,學得更有質量。
在“做個養護綠植小能手”為主題的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兩兩一組養護一盆綠植,開展對學生勞動技能的訓練。學生可以通過合作與探究的形式,制訂綠植養護為期兩星期的實施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養護綠植。學生每天要認真觀察綠植的生長情況,并將綠植每天的生長狀態進行測量,將實驗數據如實記錄在本子上。
這時部分學生可能由于綠植生長較為緩慢、測量馬虎、數據記錄不及時等多種原因難以很好地把握綠植的實時生長狀態。因此,教師可以提示學生運用合理的實驗探究工具,可以使用照相機、手機、計算器等形式整理實驗數據,更準確地了解的植物生長狀態。學生可以使用照相機拍下綠植每天的生長狀況,便于學生及時發現與解決養護中的問題,促進綠植健康生長。學生還可以使用計算器減少數據整合時的失誤,提高本次實驗活動的準確度,培育學生一絲不茍的探究精神。
在學生完成實踐活動后,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或互聯網的教學資源,將各個小組兩周內的綠植養護情況做成動態圖片或視頻,利用電子白板為全班學生展示本次活動的成果,讓學生看到綠植從第一天到第十四天的生長全過程,增強學生的成就感,使學生感受到參與勞動的樂趣,使學生“玩中學”,培育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這樣的呈現方式更加直觀與生動,方便學生開展深度思考,在“學中思”,及時總結本次探究活動中的不足,學習其他小組成功的經驗,開展深刻的反思,促進學生不斷提高勞動技能。
三、多樣式活動,豐富實踐內容
單一的實踐活動難以滿足學生多樣化能力的發展需求,也不符合實踐課程的綜合性質。因此,教師要優化課堂的實踐活動設計,為學生準備各式各樣的活動內容,便于學生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參與活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與多樣化的發展需求,豐富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玩”得更有興致,“思”得更加全面,“學”得更有廣度。
教師結合晉江市第六實驗小學一年一度的科技節,為學生設計“探究明日環”的綜合實踐活動。在這個活動的設計中,教師可以以魔術的形式與明日環的探究內容相結合,并且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與活動不同能力培養的需要,將本次實踐活動劃分為眾多的小板塊,分別是觀看明日環魔術表演、探究明日環魔術、學習明日環魔術、演示明日環魔術等。學生在這樣的多種課程設計中可以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作重點關注,與魔術結合增加了學生參與本次明日環探究的活動樂趣,使學生在“玩中學”。在第一個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施為學生播放大型親子科學節目《毛博士實驗室》,視頻中的魔術師脖子上戴著明日環,并利用明日環作為主要道具開始了他的精彩魔術秀,學生在視頻中看到魔術師手中的明日環時而消失又時而出現,時而被鐵鏈套住又時而復原,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學生不禁產生共同的疑問:“明日環是怎么被套住的呢?”有的學生認為跟明日環的翻轉有關,有的認為跟魔術師手提了一下有關,還有的學生認為魔術有別的道具。在學生產生這樣的猜想之后,教師可以進入本次實踐課程的第二個環節,魔術的探究與解密。教師要為學生準備明日環、鐵鏈等探究工具,可以先讓學生自主根據剛才的魔術場景,思考魔術的原理,嘗試還原魔術,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與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學中思”。
在學生開展自主探究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鐵鏈在魔術中發揮的作用,幫助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思考,學生在教師的提醒下經過反復試驗可以發現明日環魔術的奧秘,只要當明日環套在鐵鏈外面使用食指點在鐵鏈的下方,這樣明日環下落時就會有一個自然翻轉的動作,自然明日環就會套在鐵鏈上面。在學生了解本次魔術的原理后,可以反復練習幾次,使技能掌握更加熟練。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本次魔術表演給家長看,提升學生的滿足感,為學生以后參與實踐探究活動樹立信心。
在本次“探究明日環”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結合觀賞、探究、模仿、展示等多種實踐形式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個人愛好選擇實踐內容,滿足自身的娛樂需求、探究需求及表演欲望,并且采用魔術的形式極大地激發學生對于明日環的探索熱情,增加對明日環的了解,有利于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學習的重要實踐品格。
四、評價式活動,完善實踐流程
評價是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中開展合理的評價,完善了活動的流程,有利于學生發現自身的問題,改善實踐中的不足,促進學生更好地“玩”、更好地“思”,從而更好地“學”,實現多方面的進步。對小學綜合實踐課程來說,在活動中進行評價,有利于更新課堂教學的觀念,優化課程的評價體系,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教師要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中開展鼓勵式評價,要用發展性眼光看待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例如,在“做個養護綠植小能手”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在養護過程中由于缺乏經驗、不夠細心等多種因素導致最終植物枯死,沒有取得預期結果。教師不能對該探究小組的本次實踐活動結果全盤否定,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而是應該認識到學生是發展的,學生經過不斷的學習、總結與完善可以取得進步,并且正確地掌握養護綠植的科學方法。因而教師應鼓勵學生,告訴學生雖然在結果上不太樂觀,但在實踐過程中小組各成員都表現出了高度的團隊意識,只需要再加強細心程度,一定能種植成功。
這樣的鼓勵式評價幫助學生重新樹立探究的信心與興趣,讓學生深刻地反思本次種植失敗的原因,并幫助學生結合教師的評價找到問題并對癥下藥,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機會彌補之前的不足,使學生在二次探究中積累實踐經驗,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促進學生實現持續性進步。
教師除了要善于尋找學生的長處,對學生開展鼓勵式評價,還可以采用個體內差異評價法,以學生自身的狀況為基準展開評價,減輕學生的實踐壓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參與本活動各個階段的情況,并了解學生過去的實踐情況,并與現在學生的實際情況做比較。
五、結束語
教師要使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思”就要將“學”與“玩”“學”與“思”高度結合起來,并以學生的“學”為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主要目標。通過“玩”的形式促成“思”,通過“思”的形式強化“學”,采用引導式活動、高效式活動、多樣式活動、評價式活動等多種實踐活動形式,促進小學生擴展實踐知識積累,提升實踐素養,從而促進小學綜合實踐課程跟上時代教育的發展步伐。
【參考文獻】
[1]谷麗.有根·有度·有融:基于跨學科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探析[J].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2023(11):44-45.
[2]朱杰.“教學做合一”構建小學綜合實踐趣味課堂[J].讀寫算,2023(28):158-160.
[3]黃詩婷.基于活動理論開展綜合實踐教學的研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3(9):19-21.
[4]壽清英.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開放·實踐”教學模式[J].天津教育,2023(27):177-179.
[5]陳凡.搭建“實踐”舞臺演繹無限精彩:淺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與學[J].天津教育,2023(25):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