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推出,小學美術教學在推進學生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課程教學的人文性和愉悅性。為此,本文從信息技術、音畫相融、引經據典,讓創意畫內涵更豐富,幾方面深入探究小學美術創意畫的有效教學策略,在積淀美術作品的人文精神、激發作品的個性創意中努力讓學生的創作更精彩,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意畫教學;有效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小學美術教學實踐要注意迎合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美術教師要抓住創意畫的教學特點,在教學時凸顯美術的視覺形象,優化美術的藝術承載,彰顯美術的思想觀念、情感態度和審美趣味,讓美術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審美素養。
一、信息技術,讓創意畫內容更豐富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提出教育現代化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并創新課程形式。為此,小學美術創意畫教學要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在充分的運用、融合和整合中讓創意畫內容更加豐富。
(一)運用信息技術,豐富畫面內容
齊白石先生提出,作畫貴在似與不似之間,不似則欺世,似則媚俗。為此,小學美術創意畫的運用與實踐關鍵在于把握“似與不似”的節點問題,要在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中借助于“實與虛”技巧的融合,在豐富畫面內容中讓創意更加真實、自然。
例如,在“家鄉的古建筑”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從以下三點入手:一是課件的展示。在創意畫的教學中通過課件展示將我國一些別具特色的古建筑的圖片呈現出來,整體上建構學生對古建筑的整體認知和體會,尤其是在關注其建造風格和材料選用上強化學生對古建筑的整體認知。然后在集中展現長沙岳麓山的愛晚亭、邯鄲武靈叢臺、武漢黃鶴樓和岳陽岳陽樓、南昌滕王閣和蓬萊蓬萊閣、徽州民居等圖片資料中讓學生對亭臺樓閣和民居的建筑風格有整體認知和對比體驗。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教學畫面內容的直觀化和形象化。二是內容的對比。在古建筑和現代建筑的內容對比中,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將古代建筑中柱子、梁、檁、翹檐、斗拱的特點以愛晚亭為例集中展現出來,引領學生在畫面中體會古建筑造型獨特、細節復雜、多為木質結構的特點,并在對比現代建筑的簡單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體會古建筑豐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三是創意的展現。在以白描手法進行創意繪畫的過程中,通過虛與實的對比,在創意畫和照片的對比中豐富畫面內容,感受畫面中虛與實的美術創作技巧。
(二)融合信息技術,優化畫面內容
明代徐渭說過“莫把丹青等閑看,無聲詩里頌千秋”。在水墨丹青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的融合賦予了美術創作別樣的生命力和藝術張力,在優化畫面內容中讓作品的特點更加突出,主題更加鮮明。
例如,在“水墨動物”教學中,信息技術的融合從看、學、賞三個環節入手:一是在畫面中看,整體勾勒水墨動物的藝術形象,達到“胸有成竹”的準備。二是在欣賞中學,從中鋒蘸濃墨定位動物的主體位置,再從側鋒蘸墨延展動物的整體形象,畫出金魚的前胸、肚皮,在中鋒勾形后筆尖蘸濃墨畫背鰭,最后用小號筆蘸淡墨勾出眼、嘴、鼻、腮和肚皮,將金魚的形象整體展現出來。三是在鑒賞中用。這里主張活學活用,而其中的“活”字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將不同的表現手法在整體和局部的鑒賞中進行對比呈現,既優化畫面內容,又凸顯其中的創新之處。
(三)整合信息技術,創新畫面內容
蒙克指出,我并不照自然描繪,我要從自然中拿取、吸收。我不是要畫現在看到的東西,我要畫的是曾經看到的東西。小學美術教學要引領學生在整合信息技術中跳出當前的畫面,在融入自己的回憶和想象創新畫面內容,讓畫面別有新意。
例如,在“飛行夢工廠”的美術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整合從三個方面進行教學。一是在視頻欣賞中感受古今中外人們的飛天夢想。借助嫦娥奔月、阿拉伯飛毯等神話傳說故事引發學生對飛行的渴望,在感受人們的飛天夢想時對如何飛行形成初步的思考。二是在飛機探秘中學習飛機的結構設計。在借助信息技術精準定位飛機的結構設計中明確在飛行夢工廠的飛行器的設計中要富有科學原理,要以科學為基礎進行想象和創造。三是在手繪藍圖和制作車間中呈現想象中“飛行夢工廠”的生活畫面。這里的美術創意畫的制作要在整合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的基礎上融入學生的想象和創新,讓畫面既有生活氣息,又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力,還要注意凸顯某個主題,在集中展現學生作品中彰顯其中的特色。
二、音畫相融,讓創意畫情感更豐富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小學美術教學要引領學生在多看、多思和多想中積淀美術底蘊,學習美術技巧,探究在音畫相融中創意畫的情感融入,讓畫面更豐富,更有代入感、意境感和創意感。
(一)用音樂創建情境,讓畫面有代入感
米開朗基羅指出,藝術家用腦,而不是用手去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在用音樂創建的情境中去思考、去體會、去創新,去關注畫面的代入感。
例如,在《留住秋天》的教學中,從三個維度進行:一是聆聽秋的聲音。在刷刷的黃葉聲中去感受大樹對秋的道別,在每一片葉子、每一朵花發出的聲音中去聆聽秋的訴說,在豐收的歌吟中去感受奮斗的喜悅,在秋的世界中用音樂創建出一個遼闊的音樂盛典,在秋的聲音中感受秋正從遠處悄悄地來,又從身邊匆匆地去。二是捕捉秋的色彩。引領學生在捕捉秋的色彩中用畫筆描繪秋天,用作品留住秋天。三是留住秋天的畫面。美術教師指導學生選擇不同的方法留住秋天的某處情境,留住秋天的畫面,這里畫面的構思要融入作者的情感,要強調畫面的代入感,在主題化的藝術構思和自然材料的適時融入中讓美術創作更有真實性,更容易激發情感共鳴。
(二)用音樂營造氛圍,讓畫面有意境感
石濤說過,天地以生氣成之,畫以筆墨取之。為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從天地的自然情境中汲取其中的精氣神兒,要讓畫面在“聚精會神”中還有意境感。
例如,在“幸福樂園”的教學中,關于“幸福”的定義和主題的彰顯,在用音樂營造氛圍中讓學生感受到愛、幸福和溫暖,將作品的主題以幸福和快樂進行聚焦,然后注重意境的渲染和表達。一是從少年宮的真實情境中感受到幸福,在營造的音樂氛圍中回憶曾經在少年宮的學習體會,感受到學習和生活的快樂和幸福。二是從定格的少年宮的外形中去體會其在建筑上與平常房子的不同之處,感受別樣的生活氣息。三是從青少年宮的活動畫面入手,在音樂的渲染中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在畫面的代入感中構思畫面的表達,賦予畫面意境感,在畫面的描繪中用直觀的形象和鮮明的色彩讓幸福和快樂自然流淌出來。
(三)用音樂張揚個性,讓畫面有創意感
蔡元培先生指出,教育教學要尚自然、展個性。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另類元素的融入賦予教學無限的藝術張力,特別是音樂元素的融入,以及在視聽效果的融合下,讓美術創作更有學生獨特的靈感和創意。
例如,在“圖形拼接”的美術教學中,音樂的融入讓拼接活動靜下來、動起來、亮起來。一是在舒緩的音樂中緩解學生緊張的情緒,讓拼接活動靜下來,學生在安靜的環境和輕柔的音樂中能按照自己的思考完成拼接活動的任務要求,小組合作拼成不同的完整畫面。二是在熟悉的音樂中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讓作品在主題化要求下能夠完整地呈現某種畫面。三是在以自然為主題的背景音樂中讓拼接具有個性化,以學生的自主拼接為主題,根據給定的材料拼接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這里的個性化和創意感在音樂氛圍中可以激發學生的某種靈感,鼓勵學生去張揚個性,創意表達。
三、引經據典,讓創意畫內涵更豐富
羅丹指出,笨拙的藝術家永遠戴別人的眼鏡。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另類元素的融入不只單純地用于模仿,而是用于創新,如在引經據典中讓創意畫內涵更豐富,而不是單純地將古人的畫面生搬硬套地表現在學生的畫作中。
(一)融入生活,讓傳統與創意相融合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以生活為中心進行教學,要教給學生活的書、真的書、動的書和用的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也是如此,要引領學生在生活中去觀察、去思考、去體驗,在探究讓傳統與創意相融合的有效方法中讓學生的作品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有現代文明的創意和創新。
例如,在“瓜果飄香”的教學中,生活情境下的引經據典的古代美術作品的融入從三個方面推進學生的美術創意畫的實踐,一是從作品中學習。如在學習清代丁輔之《西瓜》一畫的創作風格中,從國畫的角度去感受其構思的簡潔精妙,去體會其中顏色運用的技巧。二是從生活中模仿。針對《西瓜》這幅作品,有的學生指出,如果把旁邊的水果換成蘋果或香蕉會有怎樣的效果。在學生的對比實驗中發現蘋果的紅色和香蕉的單薄會給作品的整體性造成一定的影響。三是從想象中創新。學生在模仿這幅作品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想象,有的學生將兩片西瓜畫成了西瓜房子,讓小動物們住在里面;有的學生將西瓜畫成了兩輛車,讓小朋友們坐車去郊游,學生的想象很豐富,在基本的藝術構思中將傳統和創意相結合。
(二)深研技法,讓傳承與創新相融合
蘇軾說過,讀書不多,畫則不能近于雅;觀理不清,則畫不能規于正。小學美術創意畫的實踐教學將引經據典的另類元素的融入指導學生在深研技法中,于讀書中傳承,于觀理中創新。
例如,在“自畫像”一課的教學中,首先,引領學生觀察趙孟頫的“自畫像”和張大千“人罵我我也罵人”“老當益壯”的自畫像中研究古代和當代繪畫技法的特點,在深研技法中學習并傳承藝術的特點,并在創新中融入學生自己的思考。然后,在學生的作品創作中既肯定寫實風格的藝術底蘊,也贊賞夸張風格下學生作品的創新。
(三)引經據典,讓歷史與藝術相融合
關山月指出:“著筆不宜一味熟,稱心還常三分生。”同樣在小學美術創意畫的實踐中,引經據典另
類元素的運用要在模仿中創新,推進歷史與藝術的融合。
例如,在“猜猜我是誰”一課的教學中,面具的制作在引經據典中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研讀面具的歷史文化。在研讀古今中外面具的特點和歷史文化底蘊中感受我國面具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別是從“說唱臉譜”歌曲的播放中傳承我國的面具文化。二是創新面具的藝術風格。在學生的面具創作過程中鼓勵學生結合我國的歷史文化和生活文化進行藝術加工,讓引經據典下的面具的制作更有文化底蘊和生活氣息。
總之,在小學美術課堂開展創意畫教學實踐,它能為學生的創新學習開辟了一片嶄新的天地,教師要抓住創意畫教學特點,主動融入信息技術手段,引領學生在創作中向歷史、向傳統、向文化、向藝術學習,讓學生的創作更精彩。
【參考文獻】
[1]彭媛.以設計思維開展小學美術創意教學[J].小學生(中旬刊),2023(1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