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希剛
〔摘? ? 要〕? 小學時期是一個十分關鍵的階段,這個階段既是學生性格、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又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學生計算思維的養成十分關鍵。所以,在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教師可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的優勢作用,確立針對性的信息教學目標,強化信息學習的有效性,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提供良好的保障?;诖耍疚膶τ嬎闼季S培養下小學信息科技數字化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全面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師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 信息科技;計算思維;數字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5? ? 064-066
數字化技術的繁榮發展給小學信息科技課程教學模式的革新帶來了較大的可能性。有了數字化技術的支撐與幫助,信息科技課程教學中可利用的資源就更為豐富了,教師就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更為科學的組織與規劃,繼而激活學生的學習氛圍和學生的學習狀態,培育學生的計算思維。對此,教師要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全面明確數字技術和小學信息科技教學整合的實際需求,在此基礎上,不斷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
一、數字化教學對于發展學生計算思維的意義
(一)培養分解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今后學習打好基礎
學生分解能力的培養也是教師需要重視的問題,如果學生碰到某些問題,就可以對這一問題進行分解,使其成為不同獨立的小問題,從而對其進行處理和解決,這一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的能力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然而從傳統的教學情況來看,小學信息科技教師往往會更加關注知識點的講解,缺乏對學生計算思維的重視,從而導致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只能收獲相關的知識理論,這往往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學生思維的發展,同時也沒有將小學信息科技教學的本質呈現出來。從數字化教學課堂來說,其本質就是全面地培育學生的計算思維,教師需要設計多元化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在此基礎上,不但可以使學生的計算思維得到拓展,也可以全面增強學生的實踐水平和分析能力,最終全面增強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
(二)培養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新老問題的轉換
不管是生活層面還是學習層面,教師都要充分關注學生思維轉換能力的培育,隨著學生思維轉換能力的逐漸提升,學生能夠對學習經驗進行積累,同時可以有效結合新知識和舊知識內容,使不熟悉的問題逐漸變成自己較為熟悉的,進而對其進行解決,這往往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后續學習和生活。然而從傳統教學模式來看,教師常常會更加傾向于語言講述形式,學生的思維轉換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師的教學目標會放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學生答對教師的問題就可以。在數字化教學形式的影響下,能夠有效改進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使知識內容得到延伸,不但可以促進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同時還可以優化學生的計算思維,幫助學生實現問題轉化,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轉換能力的提升,最終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
(三)增強識別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看透問題本質
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自身的信息識別能力還有待提升,在碰到困難時不能明確問題的本質要點,在解決的過程中也缺乏針對性?;诖耍處熢谶M行信息科技教學時,需要呈現出重點內容,從信息科技教學的角度出發,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明確問題的本質,從而有效地辨別多元化的信息內容。但是由于傳統教學形式的束縛,教師缺乏對學生計算思維的關注,這就會對學生計算思維和信息識別能力的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如今隨著數字技術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將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作為主要方向,并使其成為信息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構成部分,有效地結合數字技術和知識教學,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信息識別能力,最終為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
(四)學會制定問題解決方案,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常常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在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的基礎上更好地進步,假如缺乏這一能力,那么時間一長就會加大這些問題所帶來的影響,學生無法及時解決問題,就會出現一些消極情緒,心理受到較大的影響。因而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數字化教學的優勢,在對學生的計算思維進行培養時,可以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使教學內容更加有趣且豐富,列出能夠考查學生應用能力的具體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思考意識的提升,通過這一模式,強化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推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在面臨問題時保持冷靜的態度來梳理邏輯,從而及時構建出科學且合理的解決對策。
二、數字化背景下小學信息科技教學的問題分析
首先,信息化教學模式單調。如今大部分學校能夠實現信息化教學。但最為明顯的問題就是信息化的應用程度非常低,這會使教學模式變得比較乏味和單調,多數情況下僅僅是把多媒體當成了播放教學課件或者有關視頻資料的一種手段,并未起到較大的作用,無法體現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教學設施有待完善。如今教師雖能通過校園無線網絡的全面覆蓋來實現和學生互動、溝通的目的,但還會存在網速慢的問題,同時如今的網絡資源運用效率也并不是很高,教師在全面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過程中也會產生某些程度的限制因素。所以,教學設施還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最后,部分教師數字技術的應用能力較弱。有一些信息科技教師還缺乏一定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往往會更加依賴多媒體資源,同時也不能夠對教學情境進行有效構建,不能對電子白板進行充分利用,導致互動式信息教學的效果不能很好地發揮出來。大部分信息科技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還有待提升,對于課堂游戲、模擬實驗等方面的應用水平也需要進一步提高。
三、基于計算思維發展的小學信息科技數字化教學策略
(一)開展合作式學習,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
新課標背景下,信息科技學科教學側重小學生核心素養和計算思維的培養,教師應結合這一要求,使小學生在合作探索當中,加深信息科技知識內容的理解及掌握。同時,借助合作探究學習,使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感,優化教學質量。例如,在信息科技教學中,合作探究學習方法的有效運用,應關注到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科素養情況,把握好小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小學生有效地參與到信息技術學習及思考當中。如在教學《變化圖像顯神通》這一節課內容時,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組織小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在課堂上,引導小學生圍繞圖像的翻轉、旋轉技巧進行上機操作,組織小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就圖像的翻轉、旋轉方法、技巧進行探索,并在合作中進行動手實踐,使小學生加深信息科技知識的學習及理解,對小學生信息技術實踐運用能力做好培養及發展。通過運用合作探究學習方法,增強小學生在信息科技課堂學習中的體驗感,并使小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發展,以構建高效、高質的信息科技教學課堂。
(二)開展趣味性競賽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對《編寫通訊稿》一課進行講授時,首先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對Word軟件有一個基礎的了解,明確Word軟件的用途,并全面了解Word的相關操作步驟,了解Word中不同窗口的名稱和功能,調整Word窗口。教師在講述完畢之后,就可以組織設計相關的競賽活動,并將“通訊稿設計”作為競賽主題,首先要求學生進行討論來確定通訊稿的創作主題,并將其作為依據,在Word中對通訊稿展開編輯,通過簡單調整之后,促進其美觀性的提升,速度最快的小組就是最終的勝利者。學生在對其進行制作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來對知識匯總模塊進行構建,引導學生對相關的應用功能進行設計?;顒咏Y束后,教師需要全面歸納和總結這些知識點。通過這種競賽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設計能力的提升,強化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從而為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奠定基礎。
(三)在教學中融入興趣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漢字輸入小能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融合數字化技術,將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作為核心,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此基礎上,對信息科技教學課堂進行構建,促進學生課堂參與性和學習熱情的提升,引導小學生對信息科技知識內容做好思考分析。在具體教學時,教師要確定課程對象——小學生,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發育特點,對小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科學地引導。課程教學中,聯系智能生活,聯系小學生在生活中對信息科技的了解、認知情況,使小學生在信息科技課堂學習中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明確信息科技在生活中的運用情況,使學生能夠對人工智能的特點和作用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接下來,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引導小學生認識寫字板,并在寫字板上進行實踐操作,對漢字輸入方法、技巧進行實踐和掌握,對小學信息科技課程教學做好優化,以促進小學生學科素養和計算思維的提升及發展。
(四)積極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教師在對《編輯幻燈片》開展教學時,使學生具備幻燈片制作、文本框插入、演示文稿呈現等操作能力是其主要教學目的,同時能夠應用知識遷移規律來進行新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自學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對具體的教學情境進行構建,可以將“班會活動”作為主題,和學生共同對班會的內容進行思考并設計,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幻燈片進行制作,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文本框、藝術字插入的具體方法,通過知識遷移實現新知識替代舊知識的轉變,從而促進學生信息識別能力和問題分解能力的提升,為學生計算思維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數字技術和小學信息科技課程教學在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存在著多方面的共通點。教師可以使建設基礎設施方面的工作進一步強化,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并對教學標準進行合理且規范的構建,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全面保障的前提下,全面增強學生的信息學習能力和計算思維能力,最終為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鐘海峰.經歷思維過程,把握計算本質:例談小學信息技術學科計算思維培養策略[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17):4.
[2]張紅菱.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2020(4).
[3]曲桂玲.立足信息技術課堂,落實學生核心素養: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Scratch”編程教學研討[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8).
[4]馬富泰.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計算思維的培養:以圖形化編程《猜數字》一課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2(2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