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世蓮 等
廖云娥? 蘇強? 譚敏? 許雪曼? 梁宏杰? 陳杰英
摘要: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欽廉林場在林木銷售采伐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但也存在薄弱環節。在近幾年林木采伐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林地林木糾紛、采伐現場管理不足等,為解決這些問題,進一步增加林木經濟效益,有助于實現林木的可持續利用。隨著林場林木銷售采伐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加強對林木銷售采伐的日常管理,改進林場林木銷售采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推進林木銷售采伐工作能夠更加適應生態化發展的要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林場森林資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的經營目標。
關鍵詞:安全生產;管理措施;采伐現場監管
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欽廉林場(以下簡稱欽廉林場)正式取得了FSC森林認證證書,多年來,一直秉承森林認證體系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念,積極探索科學發展路徑,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促進林場高質量發展。
欽廉林場林木銷售采伐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嚴格保護、積極發展、科學經營、持續利用的方針,創新森林采伐管理機制和經營模式,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提高森林質量,優化森林結構,建設和培育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產力,強化森林可持續經營,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為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科學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欽廉林場制定了科學有效的林木銷售采伐管理制度,能夠科學、合理、有序開展林木銷售采伐工作,但是,在包青山林木銷售采伐管理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只有不斷地去完善制度,規范管理,加強采伐現場監管,才能更好地去杜絕問題的產生。
1 欽廉林場林木銷售采伐管理情況
1.1 欽廉林場森林經營基本情況
根據林場森林資源調查結果,截至2022年12月末,欽廉林場經營總面積約8.9萬hm2,場內面積約
6.0萬hm2,場外面積約2.9萬hm2;全場活立木蓄積
630萬m3,森林覆蓋率為85.7%,主要為人工林,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12個市37個縣區范圍內。國有欽廉林場屬于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區,干濕分明、季風明顯、氣候暖熱、海洋性強;主要土壤類型包括赤紅壤、水稻土、火山灰土、石灰土、磚紅壤等,其中,分布最廣泛的為赤紅壤,普遍存在酸、咸、瘦等特點,林地立地條件及土壤質量不佳。“十三五”時期,國有欽廉林場總產值達到33.55億元,同比增長54.89%,第一產業、第 二產業、第三產業總產值分別達到了26.16億元、3.38億元、4.01億元。“十四五”以來,國有欽廉林場根據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分析當地資源、產業及區位優勢,大力進行林產工業園、示范基地建設,有效提升了營造林質量。2021年,欽廉林場針對營造林工作提出了“315515”森林資源培育工作目標,力求在“十四五”時期,增加2萬hm2 場外經營林地,全場總面積超過10萬hm2,年可采伐木材高于50萬m3,新增森林蓄積量高于150萬m3。此外,欽廉林場制定了“四個精”營林措施:一是樹立精確的經營導向。二是推行精細化的管理。三是落實精準的營林技術措施。四是打造精通業務的管理團隊。通過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與管理措施,國有欽廉林場打造出了諸多“精品林”,促使林場森林資源不斷豐富,森林質量不斷提升[1]。
1.2 欽廉林場林木采伐管理現狀
目前,欽廉林場林木主要是通過廣西林控電子交易平臺使用包青山方式進行銷售,采伐主要由包青山中標方組織人員進行采伐,欽廉林場相關部門安排人員對中標方的采伐進行監管。在林木采伐管理上,欽廉林場有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有相應的工作流程以及各部門職責分工較為明確。但在林木采伐許可證的管理、安全施工管理、采伐質量管理等實際操作過程中仍會存在溝通不夠順暢、臺賬記錄不夠全面、問題處理不夠及時等問題,導致部分伐區存在采伐時間長、質量不過關,影響林木萌芽更新等現象。
2 林木銷售采伐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木材市場低迷,林木銷售困難較多
一是木材市場整體需求疲軟,受新冠疫情影響,近年來,較多木材加工廠停產,原木銷路減少。二是經營成本攀升,利潤被攤薄,加上庫存壓力,原木價格遠低于同期,欽廉林場林地周邊的木材加工廠收購每噸原木單價較往年同期下降近百元。三是整個單板產業鏈資金不能及時回籠,客戶資金周轉困難。由于銷路減少、價格降低加上資金緊缺,部分客戶對林木購銷保持謹慎、觀望的態度,對欽廉林場林木銷售工作造成較大影響。
2.2 林地林木糾紛
欽廉林場在廣西林控電子交易平臺進行林木包青山銷售后,中標方按時付清林木款并簽訂好林木購銷合同,按相關要求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后,可自行組織工人進行采伐。中標方在合法合規去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時,多次出現林地林木糾紛,辦證受阻。據了解,部分場外合作林地林木,因某些原因,存在地租未繳交、轉讓方合作關系及債權債務未理順等情況,導致林木不能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影響銷售采伐進度。
2.3 伐區工棚環境
伐區工棚的選址應建在避風、開闊、遠離溝邊、地質穩定的安全地帶,避免受洪水、崩塌、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威脅。嚴禁依靠大樹搭建工棚。用于取暖、做飯、照明的火源,應有專人看管,周圍不應有可燃物質。存放燃料、油料和其他化學制劑應有固定的場地及專用的容器,且要貯藏在遠離水域和工人居住點100 m以外的陰涼的地方。但是,在日常伐區安全生產突擊檢查中屢屢發現燃料、油料放在居住點的床底下,甚至出現放在火源處的情況,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隱患。伐區內禁止出現嬰幼兒,在檢查中也時常發現幼兒在工棚中嬉戲打鬧,工人對這方面的安全不夠重視。
2.4 伐木工人安全生產意識不夠高
林木采伐工作,必須做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保證伐木工人的安全與健康,避免發生傷亡事故。然而近年來,由于部分采伐現場管理不善,導致伐木工人誤食有毒野生菌,安全距離不夠砸傷工人、電鋸鋸傷工人等安全事故的發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伐木工人安全生產意識不夠高的問題。
2.5 伐根過高
根據林木采伐作業規程,桉樹采伐制度要求盡量降低伐樁高度(提高木材利用率),伐根高度不得超過10 cm,若伐根過高,會造成木材產量低及后期萌芽條抗風力差的問題[2]。但在林木采伐后抽樣實地調查中發現,部分伐區存在著伐根過高的問題。
2.6 漏伐林木
林木采伐過程中最明顯、最常見的就是漏伐林木,一些長勢較差,不成材的林木,中標方雇傭的伐木工人認為小材無用,不去采伐;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小片林木生長在比較荒野偏僻的地方,長勢差,出材較低,中標方認為采伐成本過高,放棄采伐。漏伐林木對林木的更新萌芽影響非常大,不但降低林木質量,減少林木蓄積,還直接影響了林木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7 開設林道不規范
開展采伐工作初期,中標方會與林場相關人員對林地相關運輸路線進行規劃。但是,部分中標方為了運輸便利,降低運輸成本,會出現多開林道,毀損林木,浪費林地資源的現象,不利于保護森林資源。
2.8 林木采伐許可證管理不規范
一是欽廉林場場內林地面積6.02萬hm2,地跨欽州、北海兩市的3縣1區23個鄉鎮152個村委會,林地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等特點,且林木價格日益上漲,因經濟利益驅動,轄區內村民不斷零星蠶食、群體性搶占國有林地,造成大面積國有林地被侵占,頻繁出現盜伐濫伐情況,屢禁不止,工作難度非常大。二是地方林業主管部門跨界發證現象時有發生。由于林改發證不夠嚴謹,被占國有林地林木個別誤發證到集體,導致地方林業主管部門錯發區直國有林場被占林地林木采伐證,直至采伐時經欽廉林場發現才糾正。三是欽廉林場與集體或者其他單位林權證重復發證,地方政府因調處人員不足,不能及時取證調處,導致欽廉林場林地在生產經營中多方指認為其所有,且欽廉林場林地較分散、時間久遠,部分林地存在一地多證問題,基本都是“硬骨頭”,以此造成欽廉林場林地失管,以及林木采伐證的出現多頭錯發現象。四是現行的林木采伐證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等制度跟不上林木采伐證管理步伐,基層沒有構建林木采伐管理衛星實時監控系統,不利于基層有效監控、管理森林資源,及時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五是林木采伐手續辦理需要進行優化。國有林場林木正常采伐申報材料山界林權證每次都要附上《山界林權證》等相關材料,手續過于繁瑣。
3 林木銷售采伐管理問題的改進措施
3.1 做好市場調研,加強信息宣傳,擴展營銷渠道
科學分析木材市場行情,合理測算林木銷售價格,提高銷售成功率,促進效益最大化。嚴格按照欽廉林場林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相關程序,實時跟進采伐申請、伐區調查設計進度,對手續完善的地塊及時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行實地踏查,綜合考慮木材市場價格、林地林木生產管理、林木材質以及采伐成本等因素對林木價值進行測算,為林木標底的議定提供參考依據。利用欽廉林場及交易中心宣傳平臺,采取網站、宣傳欄、手機信息等各種途徑做好宣傳,擴大宣傳傳播力,提高客戶參與率,促進良性客商結構,營造濃厚競爭氛圍。
3.2 健全管理制度,加大監管力度
欽廉林場應不斷健全和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加大林木采伐的監管工作。林木銷售采伐,增強采伐意識、加強現場監管,認真完成各個采伐工作環節,開展的這一系列貫穿于整個森林生長周期的保護和培育森林的活動,只為實現欽廉林場森林資源建設和我國林業建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伐區安全生產管理是采伐現場管理的重中之重,欽廉林場應加強安全宣傳工作,在伐區以拉橫幅、樹標語的形式宣傳安全工作。同時,采伐前,應對伐木工人進行安全生產崗前培訓,增強伐木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
3.3 強化伐區安全生產監管工作
從上到下都要一手抓安全生產,一手抓責任落實。要強化領導、強化責任、強化落實,完善安全生產管理,責任落實到人。采伐作業要嚴格按照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要求開展工作,必須做到以下四點:一是查看安全生產培訓記錄以及相關勞保用品是否齊全。二是查看采伐工人是否有領班帶隊,是否嚴格按制度要求進行施工。三是查看現場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是否將易爆易燃物統一放置到安全可控處。四是發現重大安全隱患立即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與反饋,組織相關部門復查。
3.4 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林木采伐作業必須在采伐管理人員監督之下有效地進行,同時,在伐前、伐中適時按相關要求監督檢查,并在采伐完成后及時驗收。采伐作業要做好相應的檔案管理工作,全面建立責任制,將相應的職權劃分到個人,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堅決按照林木采伐制度的要求去落實各項工作。
3.5 加大采伐現場監管力度
全面加強林木采伐現場管理,除做好各項日常性的監督管理工作,還應做好下面幾項針對性的檢查:一是安全生產相關工作是否已按要求落實并實施。二是采伐面積現場核查,與中標方現場指認伐區界線,杜絕越界采伐。三是伐區作業質量檢查,對采伐質量、伐區清理、環境影響等情況進行評分考核,嚴懲考核不達標的伐區,追責相關人員[3]。通過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效控制伐區現場的管理。
3.6 增加資金投入,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加強財政投入和完善的相應基礎設施,如林木采伐管理人員必備的日常影像設備及器材,并加強對這些基礎設施的日常維護,為林木采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物質保障。除此之外,對于伐區現場相對較荒涼的地段,可以借助無人機影像監控技術,對該地段現有的林木采伐情況進行高空監控,在提高林木采伐管理效率的同時有效減少現場工作人員的負擔,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還能讓后期工作保留大量圖片信息。
3.7 積極探索林木采伐管理新方式
對于林木采伐管理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全新方式要積極探索,持續優化,使得森林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并針對森林開展分類管理以及區域化管理,同時,要將森林主體功能放大,構建出促進森林資源快速增長的模式,使得結構優化得到積極推進,從而使多元化經營體系得到建設,對經營者的權益給予保護和尊重。
3.8 健全林木采伐證監管體系
一是以2019年林地保護利用落界成果圖及2019年林地更新圖層為底圖,通過gis軟件建立了欽廉林場的伐區管理一張圖。圖庫相連,一目了然,及時掌握了全場的資源消長狀況。二是加強與地方政府及其林業主管部門溝通,形成合力,一起構建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體系,杜絕跨界誤發證現象發生。三是要加強對林木采伐管理的指導,加大森林資源管理的投入,為基層構建林木采伐管理衛星實時監控系統,不定期更新航片,利于基層有效監控、管理森林資源,及時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四是簡化林木采伐手續辦理。國有林場林木正常采伐申報材料山界林權證不必每次都要附上,山界林權證上級已有備案的,在采伐小班內注明山界林權證號即可。五是加強培訓。林木采伐過程中,采伐前,由業主對采伐工人進行相關的安全知識培訓,要求業主購買相應的保險,確保無安全事故出現。屬國有林的,由欽廉林場與采伐承包商簽訂合同,界定相關的林木采伐行為責任及安全責任。六是及時恢復森林植被。對采伐林木的小班,進行人工更新的,由欽廉林場督促業主當年或次年上半年進行更新造林;進行萌芽更新的,督促業主及時加強管護,確保森林植被的恢復。
4 結語
欽廉林場在林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確立了以生態建設為主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將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當作林業發展的重要任務。隨著欽廉林場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林業隊伍建設的不斷加強,現場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全面實現森林資源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長效發展,更好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的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 蒙佳煌.廣西國有欽廉林場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南方農業,2022(12):16.
[2] 洪長福,薛瑞山,韓金發.巨尾桉萌芽更新最佳伐根高度的確定[J].森林工程,2003,19(1):4.
[3] 王玉萍.淺析人工林撫育采伐作業存在問題及對策[J].種子科技,2019,37(8):18-22.
作者簡介:龐世蓮(1985—),女,本科,經濟師,研究方向:營造林技術。
通訊作者:廖云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