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將體重管理融入中小學常規教育
周洪松撰文,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愛衛辦、省教育廳等十六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決定自2024年起,力爭通過三年左右時間,在全省實現體重管理支持性環境廣泛建立,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顯著提升。
將積極發揮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示范作用,聯合社會體育指導員、營養指導員、家庭指導員等志愿隊伍,共同推動體重管理科普宣教進家庭、進社區、進學校等,開展體重管理、膳食營養和身體活動的咨詢和指導。河北將體重管理、膳食營養和身體活動知識等融入中小學常規教育,要求各地結合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學生在校就餐等工作,有計劃地做好膳食營養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推進健康食堂、健康餐廳建設,校園內避免售賣高鹽、高糖、高脂等食品。
要求各地開展健康學校創建行動,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生活習慣,鍛煉健康體魄,預防肥胖。嚴格落實課程課時要求,拓展健康教育渠道,配齊學校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加強學校醫務室體重管理能力;開展兒童青少年合理膳食、主動運動和心理支持等保健工作。
廣東:廣州立法預防學生欺凌" 明確接到學生欺凌報告應立即開展調查
王湘、劉盾撰文,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已審議通過的《廣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條例》對外公布。《條例》對預防學生欺凌或者其他侵害未成年學生犯罪問題,作了專門具體規定。
市、區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防治學生欺凌工作協調機制。學校應當依照規定,建立健全防治學生欺凌的制度,設置學生欺凌舉報信箱,公布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學校接到關于學生欺凌報告的,應當立即開展調查,認為可能構成學生欺凌的,應當及時提交學生欺凌治理組織認定和處置。學校發現學生欺凌,或者涉嫌其他侵害未成年學生的犯罪,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和中小學校主管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置。
學校應當對實施、參與學生欺凌,或者其他侵害未成年學生犯罪的學生,作出教育懲戒或者紀律處分。同時,學校應要求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其嚴加管教、督促改正,必要時可以由法治副校長進行警示談話或者訓誡。構成嚴重不良行為,或者其他犯罪行為、違反社會治安管理行為的,有關部門應當依法處置,包括依法送入專門學校接受專門教育,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或者追究刑事責任。
安徽:上線校園食品安全問題舉報投訴平臺" 食品原材料不合規等均可舉報投訴
王志鵬撰文,安徽省教育廳設立省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問題舉報投訴平臺,受理和處置公眾反映的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線索。此舉旨在進一步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深入開展,暢通廣大師生、家長、社會公眾舉報投訴渠道,建立家校社協同監督機制。
可舉報投訴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校園食品安全方面。如教育局和學校對食堂監管不力,舉報投訴無回應;校領導陪餐不落實,從業人員管理不規范;食品原材料進貨、貯存、加工、供餐等過程不符合有關衛生要求;食堂環境臟、亂、差;生熟、葷素混放,食品安全風險高等。二是膳食經費管理使用方面。如食堂承包經營不透明,以權謀私、暗箱操作;經營單位管理資質不全,不具備承包實力;學校對承包商監管不到位,存在轉包、分包;大宗食材供應不公示不公開,食材質量低劣;學校在食堂經費中違規列支招待費、津貼補貼;管理人員虛報冒領、貪污挪用伙食費;食堂飯菜價格偏高等。
河南:出臺新規守護學生健康" 校園及周邊500米內禁售高鹽高糖高脂食品
張利軍撰文,由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制定的《河南省“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印發并實施,提出加強體重管理科普宣教,開展健康學校創建行動,校園及周邊500米內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科學有效應對“小胖墩”等健康問題。
在學生體重管理方面,《方案》提出,強化父母是兒童健康教育第一任老師的責任,培養兒童青少年形成動態測量身高、體重、腰圍的健康習慣。落實好教育部制定的學生體質強健行動工程,保證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校園及周邊500米內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
全省要創新體重管理科普形式,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愛國衛生月、全民營養周、全民健身日、體育宣傳周、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中國學生營養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結合地方食物資源和飲食習慣,推動體重管理科普宣教進家庭、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單位、進餐廳等,擴大體重管理知識普及的覆蓋范圍,促進營養均衡攝入和飲食健康,科學有效應對“小胖墩”“節日胖”“假期肥”等健康問題。定期開展家庭參與式健康主題活動,帶動家庭關注和配合超重、肥胖中小學生干預的各項措施。
(以上信息選自《中國教育報》,并對原文有編輯改動。)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