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直 楚楠 王浩等



關鍵詞:水利建設投資;經濟發展;實證分析;預測;河南省
中圖分類號:TV211.3;F426.91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 j.issn.1000-1379.2024.01.026
引用格式:彭直,楚楠,王浩,等.河南省水利建設資金投入實證分析與預測研究[J].人民黃河,2024,46(1):151-155.
不同行業對國民經濟貢獻值具有差異性。水利行業是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不可或缺的活躍因子,具體體現在:首先,水利建設投資對三大產業具有促進作用,且對第一產業的作用最為明顯[1] ,例如農田水利建設投入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2] ;其次,水利行業的建設投資一方面增加了水利對應產業部門的投入,創造水利行業產值,另一方面通過國民經濟產業關聯效應對其他產業部門產生影響,帶動其他產業增加投資[3] ,能夠直接增加社會就業機會和崗位[4] ;最后,水利投資促進了生態系統功能恢復,進而衍生直接的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5] ??傊?,專家學者通過研究一致認為,水利建設投資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但在深入而具體的量化分析方面研究較為薄弱。為了科學、準確地評價和分析水利建設投資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為水利建設投資配置優化提供決策參考,不少業內專家學者從量化分析的角度,采用多元數理模型,選取合理的指標和數據進行了分析研究。如:唐文進等[6] 利用水利社會核算矩陣乘數模型考察大規模水利投資對中國經濟的拉動效應,結果表明,水利投資對國民經濟尤其是農業部門產生較大的拉動效應,水利投資對我國GDP 拉動的平均乘數大約為1.3;毛春梅等[7] 采用C-D 生產函數,通過彈性分析模型計算湖南省水利投入對GDP 增長的貢獻,結果表明水利基建投資與GDP 成強相關性;吳麗萍等[8] 利用多項式分布滯后模型分析水利投資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結果表明水利投資與農業經濟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水利投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彈性系數為0.30;米勇等[9] 對2005—2014 年水利投資來源與投資用途數據進行分析,運用SPSS 指數平滑法模型預測2016—2022 年水利建設投資規模,分析了水利投資年增長率與國民經濟增長率擬合關系。受研究的時間維度、空間維度、省情等因素影響,不能直接將相關研究成果套用于河南省水利建設投資情況分析研究及其下一階段投資效益趨勢預測中。因此,筆者一方面綜合專家學者所采取的數理模型的優勢對河南省“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水利建設投入現狀進行實證研究,另一方面根據所選用數據的特點,采用GM 模型和ARIMA 模型預測“十四五”期間河南省水利建設投資規模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
1 水利建設投入與經濟發展投入產出的關系
1.1 關系分析
為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往往需要進行資源配置投入。水利建設投入與經濟發展投入之間的關系,可反映出河南省對水利建設的重視程度。選取同一時期水利建設投資額、水利財政投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含農戶)、財政總支出4 個指標,計算水利建設投資額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例、水利財政投資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進行量化分析。
以“十二五”“十三五”期間(2011—2020 年)為時間序列,河南省水利建設投入與經濟發展投入情況見表1,其中:X1為水利建設投資完成額,Y1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X2為水利建設財政投資完成額,Y2為全社會財政支出額,X1/ Y1反映水利建設投入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所占比例,X2/ Y2反映財政資金對水利建設投入的情況。
盡管水利投入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正向相關關系,但是水利建設投入占國民經濟投入的比例明顯較小,受重視程度有待提升,例如X1 / Y1最大值僅為0.020 1、X2/ Y2最大值僅為0.020 7。河南省“十二五”與“十三五”期間水利建設投入與經濟發展投入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表現為:1)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逐年遞增的發展背景下,河南省“十二五”期間,水利建設投資完成額及其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例都在2012 年達到峰值后下降,而“十三五”期間,水利建設投資完成額逐年遞增,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例也呈上升趨勢,但水利建設投資年均增速為12.5%,小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年均20%的增速,說明水利行業建設投入整體低于全行業投入。同時,相較于財政投資,水利非財政投資額年際間波動較大。2) 2011—2020 年,在全社會財政支出逐年上升的情況下,水利建設財政投資完成額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波動節點表現在2013 年和2019 年,水利建設財政投資完成額較上年度明顯回落。同時,水利建設財政投資完成額占全社會財政支出比例呈現波動上升趨勢。3)河南省對水利建設的投入增速與經濟發展投入增速不完全協調,在經濟發展投入逐年上升的前提下,水利建設投入并未同步提升,相反有些年份的水利建設投入額同比減少。此外,財政資金在水利建設投資中扮演重要角色,在2016 年水利財政資金投入達到水利建設投資總完成額的48%,且水利建設財政投入年均增速為97%,約為全社會財政支出年均增速的7 倍,說明財政資金對水利建設投入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但總體來看,河南省水利建設投資仍以非財政資金為主。
1.2 特征分析
在國民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中,水利建設具有基礎性的作用,這決定了水利建設產生的效益不僅僅是直接經濟效益,還應包括與其他關聯密切的上層國民經濟行業所產生的效益[3] 。然而,實踐中為了便于量化分析,通常選取定額指標從宏觀角度對水利建設的產出效益進行分析。本文選取直觀的GDP(Y3)和財政收入(Y4),對水利建設投入的產出效益進行分析。
Y3、Y4是綜合指標,由國民經濟不同行業門類所貢獻。2011—2020 年河南省水利建設投資累計完成額(X3)相關數據見表2。可見Y3、Y4在十年間逐年增長,說明2011—2020 年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向好,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然而,水利建設投入和水利財政投資雖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年際變化波動較大,與經濟社會發展并不同步。
計算得出,水利建設投資累計完成額與GDP 的相關系數為0.983,與財政收入的相關系數為0.966。分析可以得出:水利建設投資與GDP 和財政收入高度相關,盡管其行業投資規模較小,但就其行業價值而言,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河南省水利建設投資占GDP產出份額較小,比值總體呈上升趨勢,在“十二五”期間,水利建設投資占比GDP 呈下降趨勢,而“十三五”期間水利建設投資占比GDP 呈上升趨勢。說明水利建設投入對GDP 產出的影響總體有限,且不同年份對GDP 的貢獻率波動較大;河南省水利建設財政投資占財政收入比值較小,但總體呈穩健上升趨勢,例如2020 年水利建設財政投資完成額占比財政收入是2011 年的4.7 倍。同時,財政收入年均增速約為水利建設財政投資完成額年均增速的11%,也說明水利財政投資增速較快,但相較于其他行業,其對財政收入的直接貢獻率有限。
2 水利建設投入對GDP 和財政收入的貢獻率
為直觀表達河南省水利建設投入產出狀況,量化研究河南省水利建設投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選取合理指標,采用貢獻率模型、拉動性模型進行分析。在水利建設投入對GDP 的貢獻率和財政收入的貢獻率方面,選取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水利建設投資、GDP、財政收入等的年際增量作為計算指標,其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水利建設投資增量分別作為分子,GDP、財政收入增量分別作為分母,計算出全社會投資對GDP 的貢獻率、財政收入的貢獻率,水利建設投資對GDP 的貢獻率、財政收入的貢獻率。計算結果及相關數據整理見表3。
由計算結果可以得出:水利建設投資年際變化較大,增量不穩定,對GDP 的貢獻率和財政收入的貢獻率波動比較大,且由于投資體量較小,因此對GDP 和財政收入整體貢獻率較低,但個別年份隨著投資增量的提升,對財政收入貢獻率較高,說明加大水利建設投資有利于提高財政收入;水利建設投資對GDP 的貢獻率和財政收入的貢獻率整體低于全社會投資的貢獻率,只有2020 年高于后者。分析認為,2020 年受新冠疫情沖擊,河南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量非常小,導致當年貢獻率較低的情況,反而看出水利行業投資規模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3 水利建設投資及收益趨勢預測
3.1 預測模型
專家學者使用預測模型在不同領域進行研究并取得了較為準確的預測結果[10-14] ,考慮到現有數據樣本較少,預測期短,尤其是水利投資額在時間序列上表現出較強的不穩定性,因此選取了相對合理的GM(1,1)預測模型和ARIMA(p,d,q)預測模型(p 為自回歸階數,d 為差分階數,q 為滑動平均階數)。
1)GM(1,1)模型。即灰色預測模型,是一種對含有不確定因素的系統進行預測的方法?;疑A測通過鑒別系統因素之間發展趨勢的相異程度即進行關聯分析,尋找系統變動的規律,生成有較強規律性的數據序列,然后建立相應的微分方程,進而預測未來發展趨勢。
為提升預測結果的可信度,上文已通過平均值處理對預測的未來值進行了優度擬合,通過求和計算得到“ 十四五” 期間河南省水利建設投資總規模為2 838.95億元,“十四五”期間水利建設投資對GDP 平均貢獻率為0.41%,對財政收入平均貢獻率為3.70%。
通過預測分析結果可以得出,如果按2011—2020 年水利建設投資及經濟增長現狀,2021—2025 年水利建設投資額總體呈增長趨勢,且年際間變化平穩,說明水利建設投資能夠保持穩定增長,但水利行業投資的經濟貢獻性與其他國民經濟行業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層面釋放出水利建設的利好消息,2022 年7 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水利重點工程建設列入“以工代賑” 促崗增收工作方案。因此,在“十四五”期間應增加水利建設投資額,并保持水利建設投資的穩定增長,這樣更有利于發揮水利建設投資的效用,提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需要注意的是,預測分析結果是基于現有數據內在規律得出的,對于未來年際各項指標的變化不確定性無法準確掌握。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以“十二五”“十三五”期間(2011—2020 年)為時間序列,采用實證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相關性分析法、投入產出法、貢獻率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和理論,分析河南?。玻埃保薄玻埃玻?年水利建設投資的變化特征和趨勢、水利建設投資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水利建設與經濟發展產出效益的關系、水利建設投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等,得出以下結論。
1)河南省“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水利建設投資整體規模較小、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經濟貢獻率較低,創造的直接經濟效益相較于頭部行業不明顯,但投資總量整體呈上升趨勢,是國民經濟行業中較為活躍的貢獻因子。
2)水利建設投入額與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高度相關。水利建設投入額在時間序列上變化較大,表現出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性擾動水利行業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3)將實證研究結果數據作為基礎數據,采用GM(1,1)預測模型和ARIMA(d,p,q)預測模型擬合預測得到“十四五” 期間河南省水利建設投資總規模為2 838.95億元,水利建設投資對GDP 平均貢獻率為0.41%,對財政收入平均貢獻率為3.70%。
4.2 建議
“十四五”規劃剛剛起步實施,當前經濟形勢面臨下行壓力,研究河南省“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水利建設投入對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探討下一步如何優化水利投資資金配置,達成既定投資目標和建設效果,發揮水利建設投資“以工代賑”優勢,促進勞動力就業和增收,對于水利行業本身的發展、經濟社會的均衡健康發展具有全過程的借鑒意義。
1)今后應適當提升水利建設投資規模和體量,保持其投資規模和投資增量的穩定性,進一步激發水利行業的活力[15] ,綜合利用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引導非財政資金更多地進入水利建設中,優化投資結構,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
2)水利建設具有經濟性和公益性雙重屬性,一定程度上公益性甚至高于其經濟性,尤其是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投資規模較大,公益屬性強,但同時也具有回報周期長、經營收益低等特點。因此,盡管水利建設創造的直接經濟效益相較于頭部行業不明顯,但是對水利建設的綜合評價不應只看到或只追求短期經濟效益,而應立足于水利建設本身的特點進行研究,科學而全面地考量水利建設投資創造的間接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責任編輯 張華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