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芹

[摘要] 情緒管理是教師在班級管理中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它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整體發展。本文通過強調小學班主任情緒穩定對于營造班級氛圍、提升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的重要性,討論如何幫助教師穩定情緒,提升班主任任職意愿,由此增強教師的教學成就感,提升教學幸福感。
[關鍵詞] 小學班主任;情緒管理;班主任任職意愿
教師需要管理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以營造積極、支持性的學習環境,這包括維護積極的課堂氛圍、應對學生多樣化的情感需求及處理家長和任課教師之間的關系等。當這些情緒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支持時,班主任會感到工作具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增強他們繼續任職的意愿。然而,由于小學班主任面對的是不同成長背景、不同學習能力和不同情緒需求的學生群體,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需要適應并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同時保持積極和支持的態度,這對班主任的情緒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導致目前小學教師在班主任這一職位上就職意愿不高。據此,本文從情緒管理出發,探究如何提升小學教師的班主任就職意愿。
一、小學班主任情緒穩定化的意義
小學班主任常見的情緒問題包括情緒耗竭、情感沖突、長期的焦慮感和挫折感、處理學生問題所帶來的情緒壓力等。這些問題常常源于教育領域的復雜性,給班主任的情緒管理能力帶來的挑戰。有效的情緒管理對于幫助班主任應對教育教學問題、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職業滿意度至關重要。
(一)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航者,其情緒狀態直接影響到班級的整體氛圍。首先,當班主任能夠保持情緒穩定時,便能夠以積極、平和的心態來引導學生,有助于構建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環境。這種環境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情緒的正向發展,也為學生的學業成就和人格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次,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穩定的情緒能夠幫助班主任更加理性地應對班級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包括學生間的沖突、學習上的困難等。這種處理方式能夠為學生樹立恰當解決問題的典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情緒調節能力,豐富沖突解決技巧。最后,班主任情緒的穩定也是其個人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一個情緒波動較大的班主任可能會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情緒化的反應,這不僅會干擾教學進程,還可能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相反,情緒穩定的班主任能夠更加深入、系統地實施教育策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情緒的穩定化對于營造積極、健康的班級氛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增強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
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的角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品德和情緒發展的關鍵引導者。首先,小學生正處于人格和情緒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傾向于模仿周圍成人的行為和情緒反應。情緒穩定的班主任能夠以平和、理性的態度應對教學和管理中的各種挑戰,學生通過觀察和模仿班主任的行為,可以學習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并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保持冷靜和理性。其次,班主任在情緒管理方面的表現也會對學生的社交技能和學習態度產生深遠的影響。班主任通過展現同理心、耐心,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學習如何在不同的社交環境中適應和表達情緒。例如,當學生面臨失敗時,班主任的鼓勵和支持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自我觀,提升抗挫能力。
二、指向小學班主任任職意愿提升的情緒管理策略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如果無法進行有效的情緒管理,長期的情緒壓力和勞累可能導致工作滿意度下降,甚至產生離職的念頭,尤其是當班主任感覺自己在情緒方面得不到認可或支持時,這種負面影響更為顯著。因此,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需要重視班主任情緒管理,為班主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資源,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情緒挑戰,保持職業熱情。
(一)組織教師交流會議,緩和疲憊心理
在情緒易波動的情況下,小學班主任首先要合理宣泄負面情緒,注重自我調節,提高自我意識,由此幫助教師減輕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感。其次,班主任需要增強同理心,提升溝通技巧,建立和維護積極的師生關系,從而減少不良情緒問題的產生,進一步減少影響任職意愿的不利因素。當班主任感到自己在情感上得到足夠的支持和理解,他們更有可能體驗到職業滿足感和成就感,進而提升他們的任職意愿。
從學校的角度而言,學校可以通過定期組織教師交流會議,為班主任創造一個互相學習和分享的環境,使班主任可以自由地與其他教師分享教學技巧和情緒管理經驗。此外,學校也可以鼓勵教師建立專業學習社群,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促進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實現信息和經驗的共享,增強教師之間的相互理解和
支持。通過這些措施,學校能夠營造一個支持性的工作環境,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進而提升班主任的任職意愿,為提高教育質量和學校的整體發展做出
貢獻。
(二)構建教師工作坊,化解教學壓力
教師職業本質上充滿了壓力和挑戰,包括應對學生行為、達成教學目標以及家校溝通等。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可以通過“工作坊”的形式,開展多樣化的教師團建活動,幫助教師減少教學過程中產生的身心壓力,從而提升就職意愿。
1.開展教師教學專業發展工作坊
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管理者,還是課程的授課者。為了給教師提供一個專業化的發展空間,學校可以定期舉辦專業發展工作坊,通過開展交流分享會、教學訪談等活動,邀請教育界的學者為教師提供最新的教學方法、課堂管理策略和情緒調節技巧,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以幫助教師更有效地應對日常教學中遇到的挑戰,由此減少教師在日常教學及班級管理中的壓力,提升班主任的就職意愿。
2.開展教師同行輔導工作坊
為減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壓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針對一些年輕的班主任,學校可以建立教師同行輔導工作坊,邀請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與新教師進行一對一幫扶,分享經驗,幫助新教師在面對挑戰時獲得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支持。
3.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支持和咨詢工作坊
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支持和咨詢工作坊是學校關注教師福祉的重要舉措,這類工作坊旨在為教師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策略和資源,幫助他們應對職業中的心理壓力和情緒挑戰。在這些工作坊中,教師不僅能夠學習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還能夠掌握實用的壓力管理和情緒調節的技巧,如正念冥想、自我撫慰技巧、沖突解決策略等。此外,工作坊還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環境,教師可以在其中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尋求同事的理解和支持,這對于緩解班主任的工作壓力、防止職業倦怠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工作坊還可以邀請心理健康專家,為教師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指導。
從教師的角度而言,這些活動可以讓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學會如何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中保持平衡。這不僅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和教學質量,而且能夠促進他們的個人發展,提升班主任的就職意愿。從學校的角度而言,學校通過舉辦這些工作坊,展示了對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視,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工作滿意度,也有助于營造一個更加積極的工作環境,吸引更多的教師加入班主任的隊伍之中。
(三)建立自我反饋評估機制,提升職業成就感
在小學班主任的職業生涯中,反饋和自我評估是評估情緒管理效果的關鍵環節。通過這個過程,班主任不僅能夠了解自己在情緒管理方面的優勢和劣勢,還能夠識別并實施改進策略,從而提高其教學和班級管理的效果,增強其在職業生涯中的成就感。
1.同事評價
獲取同行、學生和家長的反饋是評估小學班主任情緒管理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事們的反饋尤其重要,因為他們能從專業的角度觀察班主任在課堂管理和學生互動中的表現。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同事們觀察到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表現出一定的耐心和理性,他們的反饋可以幫助班主任認識到自己在情緒調節方面的優勢。
2.學生評價
學生通過匿名調查或反饋表格(如下表)可以自由地表達他們對班主任的感受,如他們是否感到被鼓勵、被支持,以及班主任的情緒狀態如何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這種來自學生的直接反饋對于班主任了解自己的情緒表達對學生學習的實際影響至關
重要。
3.家長反饋
家長的觀點是不可忽視的反饋來源。家長可以從孩子的表現和家庭作業中感知到班主任的情緒管理能力。他們的反饋可能涉及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方式、對學生情緒需求的回應,以及對家庭作業和學習壓力的管理等。通過定期的家長會、問卷調查或一對一會談,班主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情緒管理對學生學習和家庭教育環境的影響,提升教學和班級管理的效果,增強他們在情緒管理方面的自信心,提高職業滿足感。
[本文系徐州市2023年度教師個人課題“小學班主任的任職意愿與情緒管理”(立項編號:G230815)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何英.關注學生情緒營造和諧氛圍——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班主任情緒管理[J].華人時刊(校長),2022(12).
[2]馬運珍,邵澤玉.小學班主任班級情緒管理策略分析[J].黃河.黃土.黃種人,2021(11).
[3]肖瑤.小學班主任班級情緒管理策略[J].名師在線,2021(07).
[4]臧一錦.小學班主任的任職意愿與情緒管理——基于情緒勞動視角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22.
龔 芹? ?江蘇省邳州市建設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