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鵬程
摘要:經濟資本是商業銀行經營和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商業銀行控制和降低經營風險的重要工具。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視角下,商業銀行提升自身資本管理能力,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提高經營效益。資本管理也是商業銀行制定科學決策的有力依據,能夠助推商業銀行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實力?;诖?,文章就如何實現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能力提升展開探討。通過分析商業銀行資本管理體系運作情況,發現商業銀行通常會采用風險加權資產法、內部評級法和情景分析法等方式來進行計量,主要分析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和風險狀況。關于現階段國內商業銀行資本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圍繞資本充足率、資本結構、資本分配等幾個方面,文章也提出了相應的方法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能力;提升
一、引言
2023年11月1日,金融監管總局新發布了《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旨在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資本監管規則,推動銀行強化風險管理水平,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在新的管理辦法出臺之前,尚未有比較規范的管理體系模板給各個商業銀行參考,以至于各銀行經濟資本管理體系的運作情況存在較大差異,一些商業銀行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資本管理體系,一些銀行可能在資本計量、資本預算分配和績效考核等方面還存在較大不足。金融監管總局發布新的管理辦法,有利于商業銀行進一步完善自身資本管理體系建設,實現穩健經營和增強風險控制能力。不過,由于新的管理辦法目前剛生效,各商業銀行正處于內部調整階段,為了保證本文的整體邏輯連貫,以及內容的客觀可靠,文章試從管理辦法出臺前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體系運作情況進行論述?;诟魃虡I銀行資本管理經驗、辦法、成效等,分析商業銀行應當從哪些方面入手改進。
二、商業銀行資本管理體系運作情況分析
(一)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的計量
各商業銀行采用的經濟資本計量方式各有不同,有關部門一般是基于業務特點和銀行經營活動項目,選擇比較合適的計量方式來開展工作,常用的幾種方法有風險加權資產法、內部評級法和情景分析法。無論采用哪種計量方式,商業銀行的主要目的都始終圍繞著“資產質量評估”“風險把控”“科學決策與優化業務結構”“資本充足率”等幾個方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商業銀行僅經濟資本計量,只能做到對風險因素的分析、排查與控制,在經濟資本回報與銀行收益的層面上,商業銀行無法僅通過經濟資本計量來實現。商業銀行基于經濟資本計量進項風險因素分析的實際操作情況,主要是針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三大模塊。其中,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內容包括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交易對手信用風險暴露、資金業務、投資業務等,重點考慮PD、LGD、EAD等風險因子。商業銀行對市場風險分析的內容包括銀行賬戶和交易賬戶兩方的利率、匯率、商品價格等風險因子,常使用“風險價值”計量方式。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主要包括內部操作程序、內部系統、信息化風控系統、外部事件帶來的風險(比如病毒入侵)等。
(二)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的預算分配
商業銀行經濟資本預算分配具有風險導向、差異化分配和動態調整等特點:以風險為導向,體現在商業銀行會對風險較高的業務部門分配較多的資本資源,主要是為了追求穩健經營,相對地,風險較低的業務部門大部分情況下只有定量的資本支撐;差異化分配,體現在商業銀行會根據各業務部門與業務活動的風險狀況、收益潛力等,設計經濟資本分配方案,從而促進各業務條線在現有的經濟資本配額下嚴格把控風險,盡可能提高經濟資本回報率。動態調整,體現在商業銀行會根據市場環境、風險因素、業務發展等方面的變化,對經濟資本的預算分配進行動態調整,從而降低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可能要面臨的風險與影響,這可以進一步增強商業銀行的市場適應力。但是,一些內部管控體系不夠健全的商業銀行,在經濟資本的預算分配過程中也可能存在信息不對稱,業務部門風險評估能力較弱等問題。
(三)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的績效考核
商業銀行會將經濟資本績效考核納入內部評級體系中,并且這部分內容占據了比較重要的地位。商業銀行一般會結合業務條線的特點,設定不同的風險權重和資產質量等指標,然后針對各業務部門和員工個人進行綜合評估??冃Э己私Y果,會影響到員工的晉升,還有一些商業銀行會制定相關的獎懲制度,以求達到激勵員工、刺激員工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的作用,從而保障業務部門內的經濟資本管理。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的績效考核指標,通常包括資本回報率、資產負債率以及經濟資本利用效率等。多數情況下,商業銀行會選擇周期性考核的模式,根據業務特點決定是季度考核或年度考核。但是,根據國內商業銀行實際應用的績效考核方式,發現有一些商業銀行存在績效考核單一指標側重、信息不對稱、操作風險把控不足、周期性波動大等問題。
三、現階段國內商業銀行資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理想
監管部門對于商業銀行的經濟資本有著影響要求,商業銀行必須保持一定比例的資本充足率,如果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偏低,可能會面臨監管部門的處罰,比如限制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對商業銀行進行罰款等,情節嚴重的話還會吊銷商業銀行的牌照。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一是因為商業銀行可能在風險管理方面存在疏漏,未能充分評估和管理風險,導致自身資產質量下降,經營所需的資本需求增加。二是因為可能商業銀行快速擴張業務的操作過程中,沒有及時調整資本結構,導致資本充足率偏低。三是因為商業銀行可能受到經濟周期性下滑影響,導致內部不良資產增加,對資本充足率構成壓力。四是商業銀行可能出現重大虧損事件,導致資本受損。
(二)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控制方面存在短板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短板的表現有:商業銀行出現風險暴露情況,即商業銀行未能充分識別經營業務可能面臨的各類風險,在風險評估方面不夠準確,影響到內部管理工作,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從而導致商業銀行暴露于無法有效應對的風險之中。商業銀行內部出現監管松散、風氣不正、員工違規操作等問題,內部風險控制不嚴,導致最后出現連環風險隱患;商業銀行可能由于操作失誤或者其他意愿,未能嚴格按照相關部門提出的監管要求和法律法規經營管理,以至于內部面臨合規風險,比如反洗錢、反腐敗等問題。造成相關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商業銀行沒有在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投入充足的資源,以至于內部風險管理體系滯后、風險識別能力不足,也可能是商業銀行內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方面存在不足,比如風險管理制度不完善、內部流程復雜,影響到風險管理效果。
(三)商業銀行資本結構不夠靈活
商業銀行資本結構不夠靈活的表現主要有:如果商業銀行資本水平整體低于有關部門的監管要求,或者是低于行業標準,意味著商業銀行無法實現有效覆蓋潛在風險,如果出現外部沖擊,商業銀行會面臨較大的損失;商業銀行資本結構中,出現權益資本與債務資本的比例失衡,這容易導致商業銀行過度依賴債務融資來解決問題,會進一步增加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影響商業銀行資本長期穩定;商業銀行經濟投資分配不合理,導致風險集中,以至于商業銀行一些業務線、資產要承擔超額風險,加劇商業銀行風險暴露;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結構不合理,還會造成商業銀行支付高昂的融資成本,進而影響到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例如,某商業銀行過度依賴短期債務融資來擴大銀行業務規模,導致銀行經濟資本結構失衡,同時出現金融市場劇烈波動情況,該銀行面臨著巨大的償付壓力,不僅無法及時籌集足夠的資金,還增加了流動性危機風險。由于該銀行無法有效化解風險,最終演變成嚴重的財務困境。
(四)商業銀行內部資本分配需要進一步優化
商業銀行內部資本分配不合理會導致業務部門或整個業務條線需要承擔過多的風險,會增加風險集中的發生概率。例如,商業銀行對某一項資產的風險評估結果顯示風險較小時,商業銀行對該部分的經濟資本分配下調,沒有實現風險覆蓋,當這部分資產出現風險情況時,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的整個經營發展。商業銀行對經濟資本的利用效率較低也會影響到資本分配的合理性,某些業務線可能因為經濟資本分配不合理,而出現資本利用效率低下情況,還可能會影響到商業銀行整體盈利能力。還有一些商業銀行因為內部經濟資本分配不合理,出現了風險外溢的狀況,比如某一業務部門沒有做好風險處理導致風險轉移、擴散,波及其他部門、業務條線,放大了整體風險程度。
四、提升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能力的有效路徑
(一)基于綜合管理建立長效機制來保障資本充足
商業銀行解決資本充足率偏低問題來提升自身資本管理能力,可以通過優化資產負債表結構來實現。商業銀行通過加大存款吸收、擴大業務規模、提高資產質量等方式,來增加核心一級資本,然后結合自身業務特點與風險評估,優化投資組合結構,進一步減少風險資產。同時,商業銀行還要增加風險低但是流動性較高的資產,提高流動性和資本充足率。在外部資本引入方面,商業銀行可以采用發行優先股、次級債等方法,來引入外部資本增加銀行內部資本充足率,這也可以提升商業銀行抵御風險和應對市場競爭壓力的能力。商業銀行也可以基于經營戰略,吸引投資者,通過引進新的股東資本來擴大銀行內部資本規模。在此基礎上,商業銀行要基于綜合管理建立長效機制來保障資本充足率。商業銀行要加強內部控制機制,包括內部審計和內部監察,確保業務活動的合規性和穩健性。同時,商業銀行要完善風險管理體系,針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進行周期性評估和動態化監控,強化內部審計和風險控制,加強對各項業務的管控,防范各類風險對資本充足率的影響。商業銀行還要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質量,向利益相關方公開商業銀行的資本狀況和風險管理情況,增強市場信心。
(二)精細化管理增強銀行風險管理與控制能力
商業銀行從精細化管理角度完善內部風險管理和提高內部控制能力,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第一,商業銀行將精細化管理導入由數據驅動的風險評估體系中,利用大數據和先進的風險評估模型,對客戶、產品和交易進行精細化分析,從而更準確地評估和管理潛在風險。第二,商業銀行制定細分化的風險管理策略,基于風險評估的分析結果,針對不同類型的風險制定具體的管理策略,并且結合業務特點和風險偏好,實施差異化管理和控制。第三,商業銀行完善內部控制各項管理規定和流程,加強對內部流程和操作的監控,確保各項業務符合法規和內部政策,防范內部風險,提升資本管理的有效性。第四,商業銀行優化技術手段來保障精細化管理落實到位,通過引進先進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提升風險管理和資本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
(三)多部門協同推進銀行資本結構優化
商業銀行要促進多部門協同推進銀行資本結構優化,首先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共享。商業銀行可以定期組織跨部門會議,及時了解各部門的需求和情況,以便更好地協同推進資本結構的優化。商業銀行還需要制定跨部門的績效考核機制,將資本結構優化納入部門管理層考核范圍,并將跨部門協同推進資本結構優化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激勵各部門共同努力。關于多部門協作的業務內容,主要圍繞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信息披露,以及跨部門的產品創新等方面展開。商業銀行還要針對跨部門業務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例如針對跨部門的產品創新所涉及的資金運營和財務管理工作,加強流程監管與部門工作對接情況監管,確保資金的有效利用和資金成本的最小化,從而優化資本結構。
(四)完善資本分配制度與考核管理體系
商業銀行要建立靈活的資本分配機制,結合各項業務的風險水平和貢獻度,實現資本的精準配置,重點關注風險調整較大、收益潛力較高的業務,在保證風險覆蓋的基礎上,將經濟資本分配向相關業務進行傾斜。例如,可以建立基于風險水平和資產貢獻度的資本分配模型,確保資本分配與風險相匹配,避免出現經濟資本分配下調而導致風險覆蓋不足的情況。商業銀行還要優化考核管理體系,與時俱進完善考核指標設定,確定與資本分配相關的關鍵業績指標,比如風險調整后的資本回報率(RAROC)、經濟價值增加(EVA)等。通過更加詳細地披露各項業務的避險與經濟效益情況,以此作為資本分配的依據。同時,商業銀行還要針對資產的風險轉移和擴散情況進行周密監測,確保對各項業務風險的準確評估,及時發現和應對潛在的風險集中問題。
五、結語
綜上所述,商業銀行在推進資本管理過程中,做好風險管控結合經濟資本合理分配是關鍵。商業銀行如果能夠實現有效控制經濟資本充分合理、適度增長,并提高資本回報率水平,能夠進一步提高資本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林.商業銀行資本管理高級法與初級法計量區別及其審計重點[J].現代審計與會計,2023(08):36-38.
[2]溫紅梅,徐靖文.資本監管、商業銀行風險承擔與效率——基于中國165家商業銀行的經驗證據[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6(06):109-124.
[3]王曉康,周蕊,張佳琦,王熠暉.新巴塞爾協議Ⅲ市場風險標準法實施對商業銀行的影響研究[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5(05):63-74.
[4]陳麗麗,朱瑩瑩.《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主要金融產品的影響淺析及建議[J].中國貨幣市場,2023(06):50-55.
[5]代婉瑞,宋良榮.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與信用風險經濟資本管理:研究綜述與展望[J].財會月刊,2022(15):130-137.
[6]包全永,賈群,郭佳貝.擴大資產減值準備計入資本范圍研究——探索銀行業資本補充的另一種思路[J].開發性金融研究,2022(03):79-86.
(作者單位:江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