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減”政策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依據“雙減”政策尋找合理的教學方式、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引導學生高效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發展。文章對根據“雙減”政策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三方面價值進行了分析,并據此提出了在“雙減”背景下有效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雙減”;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王文嬌(1988—),女,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靈武市第五小學。
近年來,一部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承受的學業壓力過大,其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而“雙減”政策呼吁減輕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壓力,促進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回歸本源[1]。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重要陣地,旨在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法治素養和人格修養。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積極響應“雙減”政策要求,革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減輕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壓力,幫助學生
找到高效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一、根據“雙減”政策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意義
(一)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減輕
在根據“雙減”政策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時,教師需要確保課程內容輕松有趣、實踐活動豐富多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壓力會得到減輕[2]。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重視家校合作,減輕家長的負擔,與家長共同推動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在家庭和學校都得到關注和支持,學生的學習問題可以得到及時解決,學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二)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在依據“雙減”政策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時,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將教學重點從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轉變為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并且教師要選擇有趣且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還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得到顯著提升[3]。
(三)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提升
在“雙減”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更加重視指導學生高效學習知識,而不是通過布置大量的作業讓學生記住知識。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會促使教師學習新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提升[4]。
一方面,教師需要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知識,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為此,教師需要通過講座、研討會等方式拓寬自己的教學思路、學習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并積極地展開實踐探索,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向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學指導和課后服務。
另一方面,教師也需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減輕家長的負擔,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打造完善的評價機制,讓學生得到及時的幫助,促進學生更好、更全面發展。為此,教師需要提高自己的溝通交流能力,向家長介紹科學開展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優質的線上教育資源,與家長共同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二、“雙減”背景下有效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策略
(一)有效整合教學資源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分析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容之后,應當結合教學內容收集豐富、優質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抽象教學內容背后的邏輯,從而高效地掌握教學內容,不需要再通過完成大量的基礎性作業來記憶教學內容。
互聯網中的教學資源十分豐富,且許多資源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教師可以借助這些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將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與此同時,互聯網中的教學資源良莠不齊,教師需要仔細分辨這些資源,少用過時的教學資源,避免使用價值觀不正確的教學資源。要有效整合教學資源,首先,教師需要對教學資源有準確的判斷且具有較強的資源整合、分析能力,找到真正適合學生的資源;其次,教師需要結合教學重難點內容整合教學資源,確保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弄懂教學內容,不需要在課外接受過多輔導;最后,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選擇多種類型的教學資源,設計分層次的教學活動,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資源進行學習。這樣做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5]。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教材中的“我和大自然”單元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大自然對人類的影響,教師可以根據此單元的教學內容(風、花、草、動物等)整合教學資源。為此,教師需要先在互聯網收集視頻、音頻、圖片等類型的教學資源。在收集資源之后,教師需要結合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選擇與時俱進且適合學生的教學資源,設計重點突出、有層次感的教學活動。教師還可以在教授本單元時,利用思維導圖將教學內容整體展示出來,以突出教學重點,方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思考教學內容。
(二)構建完善教學模式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應該構建完善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學生高效地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明確、完整的教學模式能夠確保教學內容更加全面,也能夠確保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序性。為此,教師需要先進行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并據此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策略,設計完整、合理、有效的教學活動。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教材中的“我和我的家”單元時,教師可以依次進行教材分析、學生情況分析,并據此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策略,以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
在分析教材后,教師不難發現,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包括“我的家”“我的家人”“家務活”幾個關鍵詞,教師需要通過道德與法治教學讓學生了解家人及其生活與工作情況,對家人產生更深的感情,同時明白自己對家庭的責任,愿意主動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
得到上述分析后,教師可以確定如下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家”的具體含義,了解家庭成員的構成;2.讓學生從眼睛、鼻子、耳朵和臉型分析自己與家人的相似之處,從而認識到自己與家人血脈相連;3.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傾聽家人的故事,了解家人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對家人產生敬愛之情;4.讓學生與家人交流,表達自己的感受,使學生真切地明白家的溫暖。教師可以確定教學重難點為:讓學生了解家的含義和家人的情況,感受到家庭的溫馨。
在教授本單元時,教師可以采用的教學策略包括啟發、組織競賽、組織討論活動等。在使用這些教學策略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教學重難點內容。教師可以設計如下教學活動:1.播放兒歌、展示照片來導入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2.組織競賽活動“我最了解我的家人”,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了解家人;3.鼓勵學生寫下日記,然后根據日記內容與家人交流,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感謝;4.在課程小結環節,鼓勵學生到講臺分享自己在家中感受到的溫暖。
(三)組織豐富教學活動
豐富的教學活動能夠讓教學內容以多種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也能夠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質量。
教師可以在小學與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多個環節組織教學活動,包括導入、初探知識、深入學習和課堂小結等環節,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思考教學內容。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利用故事、問題等導入教學內容,在初探知識和深入學習環節組織合作討論、角色扮演等教學活動或者組織教學游戲,在課堂小結環節組織互評、自評活動。由此,學生可以逐層深入地學習教學內容,高效地掌握小學道德與法治知識,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得到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也會得到有效培養。
例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教材“我們的公共生活”單元的“生活離不開規則”一課時,可以在導入環節通過故事導入教學內容,在初探知識和深入學習環節通過教學游戲引導學生學習和深入思考教學內容,在課堂小結環節通過互評活動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收獲。
首先,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講述這樣的故事:“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神秘的國度,叫作快樂王國。在那里生活的小動物想和你們做朋友,同學們,你們愿意嗎?”此時,學生必然會回答“愿意”,教師可以繼續說:“那么,我們就請小動物們來做客吧!在來的路上,小動物們需要經過一道大門。但是這道大門不夠大,如果小動物們一擁而上,大家便會擠成一團,都無法通過大門。請問同學們,你們覺得小動物們該怎么辦呢?”經過思索,學生會想到,在這種情況下,小動物們需要遵守規則排好隊,依次通過大門。至此,教師便可以引入教學內容,讓學生開始討論遵守規則的作用。
其次,在初探知識和深入學習環節,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玩“石頭剪刀布”游戲,并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思考以下問題:“如果不遵守比賽規則,游戲會變成什么樣?”在學生意識到游戲規則的重要性后,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那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完善游戲規則讓這個游戲變得更加公平?”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促使學生結合自身感受理解教學內容,并開始深入思考教學內容。
最后,在小結環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相互評價,分析彼此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討論自己在學習活動中學到了什么。這樣的評價活動不僅可以確保學生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識,還可以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依據“雙減”政策完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參考文獻】
[1]王一平.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N].山西市場導報,2023-04-04(8).
[2]張麗芬.“雙減”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提質增效”策略探析[J].試題與研究,2023
(7):170-172.
[3]孫陽春.淺析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教師發展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出版者不詳],2023:175-178.
[4]李立,何煉.信息技術賦能背景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J].中小學電教,2023(1/2):71-73.
[5]鐘澤龍.“雙減”政策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C]//廣東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學會2022年度學術討論會暨第十八屆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論壇論文選(一).[出版者不詳],2022:48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