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摘?要: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模式的運用,是以現代技術為載體,以業務、財務為入手點,通過業財融合,促使企業集團財務數字化、信息化發展。由于企業集團智能技術運用不足,所以使企業業財融合效果受到影響,出現信息孤島、信息系統不統一等問題。基于此,文章以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集團業財融合為研究對象,介紹了財務共享模式、分析了業財融合與財務共享模式之間的關系。為體現業財融合的必要性,從多個方面分析企業業財融合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利用財務共享模式、提升企業集團業財融合效果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謹以此文為業內相關人士提供一定價值參考。
關鍵詞:財務共享模式;企業集團;業財融合;信息孤島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4)07-0158-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07.040
1?引言
在《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了企業財務智能化建設的重要性,要求相關企業集團從財務方面入手,做好財務數智化升級轉型工作,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企業集團通過業財融合建設,響應時代發展要求,提升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水平與經濟效益,促使集團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如何將智能技術手段運用在實際中,促使集團企業數字化發展呢?文章就此進行分析。
2?與財務共享、業財融合相關的理論概述
2.1?財務共享模式
財務共享,是指在完善的業務、財務部門組織機構運行基礎上,通過提升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信息共享意識,改善業務與財務部門工作流程,使企業信息在信息系統網絡的支持下實現資源共享。財務共享的目的,是將分散在不同部門、子公司的數據信息,以標準、規范的方式集中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數據資源的統籌管理,實現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經濟效益管理質量、控制管理風險的目標。
2.2?業財融合
企業集團中的業財融合,就是將業務活動與財務活動有機銜接,通過流程再造、數據集中管理的方式,實現業財共同發展。業財融合的本質,是利用財務部門的管理活動,提升業務部門的價值創造能力,使企業處于長效發展狀態。企業集團利用業財融合開展工作時,應明確業財融合流程與相關要求,利用流程化操作的方式提升數據處理效果,為業務工作目標、工作計劃的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2.3?財務共享與業財融合關系
財務共享與業財融合工作實施方式不同,其中財務共享實施的重點是財務核算是否規范、核算流程是否統一;業財融合工作的重點是數據融合與流程協同。企業集團中,明確兩者的重點,采取不同的手段實現業財融合與財務共享的建設,使企業在完善信息技術的支撐下能更好發展。業財融合與財務共享的關系主要體現三個方面:第一,財務共享是業財融合實施的前提。財務共享模式中,要求企業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通過對各個環節工作的梳理與優化,實現對企業財務統籌管理,保證財務以規范化、標準化方式進行的同時,促使業財深度融合。第二,業財融合是推動財務共享模式發展的關鍵舉措。在業財融合的支持下,使財務共享模式更加完善,提升財務共享模式應用價值。業財融合與財務共享模式的運用,提升企業財務數據的應用價值,強化企業數字化服務職能。第三,財務共享模式與業財融合具有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內在聯系。無論是業財融合還是財務共享模式的運用,都需要智能技術的支持。財務數字化的運用,實現對企業所有價值鏈的管理,展現財務部門的職能優勢,提升業務部門價值創造水平,為集團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驅動力。
3?企業集團業財融合的必要性
智能時代背景下,傳統業務、財務管理模式不能為企業集團發展提供支持,無法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業財融合,實現對企業內部所有數據的整合,使財務部門在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下獲取各部門的數據信息,并掌握各部門工作情況,為業務工作開展提供有效的建議,使業務工作高效進行[1]。為推動企業集團業財融合發展,應明確業務與財務融合的必要性,基于企業實際需求制訂業財融合方案,挖掘企業數據的價值,從而實現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發展的目的。
3.1?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下,衍生出較多現代化技術手段,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在應用、改變經濟管理模式與資源組成結構中,成為提升企業集團競爭力的關鍵手段。數字經濟背景下,應加快企業集團數字化轉型,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在企業產業鏈、管理鏈等環節,促使業務與財務共同發展。在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下,深化業務與財務融合效果,促使企業產業升級發展,提升集團企業綜合競爭力。
3.2?財務數智化轉型的重要途徑
財務在企業集團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實施資源分配、成本控制、風險防范等工作的重要部門。若是財務管理水平低下,會對業務工作效率產生負面影響,不能提升企業集團的綜合收益。財務數智化轉型作為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重要途徑,通過對企業業務鏈、財務數據的綜合處理,使企業集團業務部門工作高效進行,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質量與經濟效益。
3.3?企業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數字化背景下,企業集團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如何降低經營風險,提升環境適應能力,是現代企業發展中需要面對的問題。業財融合的應用,凸顯出信息技術應用價值,實現對企業財務、業務工作模式的創新,企業管理層通過財務數據掌握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工作進度、目標完成情況,并根據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制訂戰略發展目標與經營計劃,使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步。
4?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集團業財融合問題
企業集團業財融合的實施,以財務、業務為入手點,利用數智化技術將業務端與財務端數據有機銜接,拓展財務工作覆蓋范圍,使財務部門工作滲透在業務中,降低業務風險與資源浪費。業財融合為企業集團帶來發展動力的同時,也帶來一些挑戰。如何發揮業財融合的作用,推動企業集團進一步發展,是企業集團業財融合過程需要解決的問題。
4.1?業務模塊工作標準不同
企業集團為了提升市場占有率,會在主營業務基礎上開發不同的領域業務,以滿足資產長遠、穩定發展的目的。由于企業集團業務板塊較多且由不同的子公司負責,所以出現處理標準不統一的情況,局限了業財融合實施效果。部分企業集團發展初期,沒有意識到統籌規劃的重要性,缺少對企業業務流程、數據標準的統一管理,所以使子公司的業務模式出現多樣化發展趨勢,影響業財融合實施效果。在我國集團企業發展中,普遍存在業務數據處理標準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工作流程、數據處理要求,不能保證業財融合效果,會對企業財務共享模式的運用產生消極的影響。
4.2?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建設標準不同
財務共享模式下,應將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有機融合,使兩者在統一標準與工作流程的規范下順利運行,實現財務共享建設的目的。在經濟市場快速發展下,要求企業做好內部管理工作的優化與創新,維護內部穩定的同時,適應時代發展變化速度,使企業各項工作有秩序地進行[2]。為實現企業穩定發展的目的,應做好業務系統的更新與升級工作,保證業務系統先進性與穩定性,為與財務系統銜接做好鋪墊。然而企業集團前端業務系統與后臺財務系統在建設標準、工作流程等方面出現一些問題,不能實現資源共享,無法保證財務共享服務效果。企業集團未來發展中,需不斷地引進新技術手段,提高業財共享的服務能力,使企業財務管理模式與經營管理手段處于先進水平,以此提升企業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能力。
4.3?業務系統過多
企業集團運行中,包含較多的業務管理系統,影響了業財融合建設效果。為了滿足業務板塊發展需求,集團總部、子公司會建立各種類型的前端業務系統,希望在信息系統的支持下提升業務部門工作處理效果。在業務系統的支持下,雖然提升了業務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業務類型、負責部門不同,出現建設標準不統一、應用效果差異大的情況。在缺少業財融合體系背景下,不能將復雜的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對接,影響業務部門中財務數據的處理效果。部分企業集團為實現業財融合,會調整業務系統的接口,在此過程中需要消耗較多的成本,且不能保證集團內部信息系統的穩定,不利于財務共享模式建設。
4.4?存在信息孤島
在企業集團業財融合中,發現信息孤島問題,無法提升財務數據的應用價值。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財務人員沒有真正深入業務部門工作。部分財務人員認為參與業務過程中與會計核算有關的經濟事項即可,不需要過度參與業務工作,會干擾業務工作實施流程[3]。簡單的會計核算,雖然可以為財務部門了解業務經濟活動提供數據,但是不能真正了解業務部門存在的問題,無法為管理者提供有更多參考價值的財務數據。第二,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口徑不同。受傳統計劃經濟思想的影響,企業集團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分別使用不同的數據口徑開展工作,雖然各部門工作效果比較理想,但是不能提升數據信息的應用價值,為企業決策、管理提供支撐。
4.5?智能技術運用不到位
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使智能技術更換速度也隨之提升。企業集團中出現智能技術運用不到位的問題,無法為業財融合的實施提供技術保障[4]。企業集團運行的過程中,應不斷更新智能技術手段,利用最新的技術提升財務工作的效率,使財務部門工作發揮更大的作用與價值。由于企業各個板塊工作模式不同,所以對智能技術的要求也不同,出現了智能技術運用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企業集團發展中,如何提升數智化應用水平,為企業財務、業務創新發展助力,是企業集團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5?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集團業財融合的對策
為解決企業集團業財融合問題,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為基礎,著眼于戰略發展、技術創新,探索適合自身經營發展特點的業財融合模式,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展示財務共享價值,促使企業集團業財融合發展。
5.1?基于業財融合體系,明確流程與數據標準
財務共享模式下,應建立符合集團特點的業財融合體系,要求相關人員做好工作流程、數據處理標準的建設工作,為落實業財融合相關內容做好鋪墊。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模式實施中,明確工作流程與數據標準建設的重要性,基于此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發揮頂層設計的優勢,圍繞企業實際經營發展需求,促使業務指標化、指標模型化、模型場景化、場景表單化發展,促使業財融合工作順利進行[5]。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明確的工作目標與方案,可以使業務、財務工作以流程化進行,對提升兩者融合效果具有促進作用。實際工作發揮管理層的作用,提升頂層設計效果。第二,加強對業務、財務工作的調研,為業財融合管理體系建設提供支撐。實際工作中,應明確業務要素、管理邏輯與控制標準,根據業財融合相關要求,將業務工作分解成不同的單元,確定業財主數據接入規范、業財融合接口規范、業財場景化服務標準規范,形成覆蓋在企業所有場景的業財融合標準,促使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融合。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解決信息孤島的問題,而且可以提升財務部門質量,提升數據處理與應用價值。
5.2?構建業務模型,解決信息系統矛盾
為解決企業集團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之間的矛盾,建立場景化業務模式,滿足企業業務需求的同時,促使財務管理工作有序進行。實際工作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以企業核心產業單元及財務管理為核心,分析各產業單元生產經營中涉及的業務場景,掌握財務對業務價值管控需求,將不同產業業務場景與價值管控有機銜接,促使不同產業、場景業務模型庫的建設,為提升數據共享與應用效果奠定基礎。第二,加強對業務模型庫的動態管理。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優化與升級業務模型庫,提升模型庫的服務職能與應用價值。實踐中,加強對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結合企業集團運行發展的需求,不斷提升業務模型庫的服務水平,增加各個產業單元之間的互動,維持業務與財務系統穩定的同時,促使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順利運行。第三,做好業務模型庫的日常維護與管理。業務模型庫建設中會使用較多的信息技術,若模型庫運行中出現設備老化或技術落后的問題,將會對業務模型庫的功能產生影響。為防止這一問題,企業集團可以針對此進行個性化管理,要求工作人員做好日常的維護與更新,保證該模型庫正常運行,為后續工作開展提供充足數據信息支持。
5.3?構建業財融合平臺,深化業財融合深度
企業集團業財融合的實施,需要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通過多種不同技術的運用構建符合企業特點的業財融合平臺,使企業的數據發揮更大的價值,為企業管理工作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業財融合平臺的建設,應堅持資源共享、安全、數據集約處理的原則,利用統一的總線集成與數據存儲模式,構建業務能力中心與基礎支撐中心,為企業提供主數據服務、系統集成服務、數據轉換服務、業務服務,使業財融合發揮更大作用,提升企業集團數據處理效果。業財融合平臺的建設,為前端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的互動提供媒介,使業財管理系統變得更具可操作性,促使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轉型發展[6]。
例如,某企業集團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整個集團分為六大事業板塊,業態多樣。由于企業集團的業務形態多樣,且生產過程比較復雜,所以成本計算邏輯出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為了實現對業務鏈、財務資源的控制,需要財務部門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且不能保證成本計算效果。與此同時,企業財務部門在數據處理中,需要收集不同業務板塊數據,以支持財務工作順利進行。由于各板塊業財數據無法進行聯動,所以不能為產銷聯動的業財數據分析體系建設提供支持。為解決這一問題,企業集團打造一個全業務、全鏈條、精細化的EPM業財一體化系統。該系統可以為每個業務板塊建立獨立、精細化的業財數據分析模型和經營指標體系,同時實現銷售、生產和采購的聯動預測,并且將現有的成本預測顆粒度從品類細化到牌號,以實現更加精準的成本管控。
5.4?建立數據資源池,提升決策水平
企業集團業財融合的過程中,應做好數據資源池的建立,將此作為管理層決策、投資等工作的依據。財務部門作為企業數據資源的聚集地,為展示財務部門更多的職能,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構建數據池,將各個部門產生的數據信息有機融合,為各部門信息互動提供渠道,防止出現數據鴻溝,提高企業數據運用的靈活性。需要注意的是,企業集團業務種類較多,在數據池建設中,應以業務種類為基礎,建設不同類型的業財數據庫,提高業財數據的利用率,為企業決策與管理提供數據信息。
此外,企業集團運行工作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出現運行風險。為預防這一問題,應做好風險分析工作,建立業財對比分析模型,對企業中潛在的風險進行控制,為業財融合實施提供良好的環境。在業財對比分析模型支持下,能夠發現企業中潛在的風險與問題,可以輔助財務部門建立風險防范體系,并在業務、財務部門貫徹落實,降低業財運行風險對企業的影響,促使企業集團可持續發展。
5.5?加強智能化技術的運用,促使財務數智化轉型
業財融合模式下,應推進企業財務管理手段創新,增加業財融合的效果與質量,為企業集團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技術支持[7]。在大智物移云技術快速發展下,產生了較多信息技術,如光學字符識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自然語言處理等。這些技術被運用在各個領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工作中,可以將現代技術手段運用在實際中,通過不同技術與方法的運用建立智能化財務管理平臺,要求工作人員以數字化、信息化的方式進行財務管理工作,促使企業財務智能發展。
以市面上業財融合經營管控平臺為例,該平臺在ERP之上構建完整的數據、交互、分析管理閉環,幫助企業實現精益管理、敏捷分析、全鏈協同。實踐中利用數據湖、數據中心、數據倉庫、NoSQL等進行數據存儲,通過數據映射來訪問遠端數據,從而增強數據的覆蓋力;在先勝云上,數據管理集成了AI能力,能夠自動化實現基于語義和知識的分析,理解數據及其業務含義,自動構建知識圖譜形式的數據目錄。數據在集成、治理、編排和虛擬化的過程中,會形成一張龐大的數據網絡,知識圖譜不僅能夠幫助用戶進行數據溯源和流程挖掘,而且允許用戶通過AI手段發掘數據中隱藏的價值[8]。
6?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集團業財融合的運用,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和潮流,是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與數智化轉型的有效手段。由于企業集團智能信息技術運用水平低下,所以在業財融合中出現信息孤島、業務財務系統不統一等問題。為提高企業集團市場競爭力,需要明確業財融合流程、工作標準,利用業財管理體系與業財融合平臺,發揮智能技術的應用價值,使企業集團在數據池的支持下健康發展,實現財務數智化轉型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鄭淑敏.財務共享模式下大型商業管理集團業財融合的優化路徑探討——以Y集團為例[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23):56-58.
[2]葉昌隆,俞鎣奎.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數字化轉型路徑探討——評《數字化轉型中的財務共享》[J].商業經濟研究,2022(23):2.
[3]盧麗佳.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服務集團數字化發展的研究——以浙能集團為例[J].質量與市場,2022(20):49-51.
[4]陸豫.施工企業集團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管理問題及對策——以上海隧道為例[J].財務管理研究,2022(9):66-69.
[5]何姌婷.業財融合下的企業集團財務管控研究——以C集團為例[J].國際商務財會,2022(14):75-78.
[6]覃小明.大型建筑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價值創造探析——基于數字化轉型的視覺[J].財經界,2022(13):134-136.
[7]王玉明.大型企業集團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與應用分析——以A集團建設財務共享中心的實踐為例[J].中國總會計師,2021(12):37-41.
[8]袁澤玉.基于財務共享的企業業財深度融合策略分析[J].投資與創業,2023,34(2):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