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婷 何巧萍 林悅平 梁慶新 鐘金浩



摘要 目的:觀察大柴胡湯加味治療痰熱腑實證急性腦出合并胃腸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佛山市中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痰熱腑實證急性腦出血合并胃腸功能障礙病人9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7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大柴胡湯加味灌腸,共治療14 d。比較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胃腸功能障礙量表(GIF)評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評分、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首次自主排便時間、腹內壓、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胃動素(MTL)、胃泌素(GAS)。結果:兩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GIF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GIF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和首次自主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腹內壓及血清TNF-α、IL-1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腹內壓及血清TNF-α、IL-1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MTL、GAS水平及GCS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且觀察組MTL、GAS水平及GC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大柴胡湯加味灌腸治療痰熱腑實證急性腦出血合并胃腸功能障礙,可以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改善神經功能,減輕炎癥反應,促進胃腸激素分泌。
關鍵詞 急性腦出血;胃腸功能障礙;痰熱腑實證;大柴胡湯加味;中醫證候;炎性因子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24.01.036
腦出血是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占所有腦卒中的18.8%~47.6%[1],30 d病死率高達35%~52%[2]。胃腸道是機體應激最先累及的器官,也是多器官功能障礙的始動者[3]。重癥顱腦損傷病人容易出現胃腸功能障礙,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腸鳴音減弱、便秘、胃排空延遲、腸麻痹等。胃腸功能障礙使病人無法進行腸內營養,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引起死亡[4]。據統計,腦出血病人便秘發生率高達66%,嚴重影響病人的臨床預后[5]。現代醫學治療胃腸功能障礙主要以開塞露灌腸、調節腸道菌群、促進胃腸蠕動為主[6],但是對于重癥病人療效一般。大柴胡湯出自《傷寒論》,具有瀉熱通便功效及恢復胃腸功能的作用[7-8],但是應用于重癥腦出血合并胃腸功能障礙病人的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觀察大柴胡湯加味灌腸對痰熱腑實證重癥腦出血合并胃腸功能障礙病人胃腸功能、炎癥介質和胃腸激素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佛山市中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痰熱腑實證急性腦出血合并胃腸功能障礙病人94例,按照SPSS 28.0軟件產生的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齡37~74(58.42±11.15)歲;病程1~8(4.26±1.17)d;出血部位:基底節區18例,腦葉10例,丘腦8例,腦干4例,小腦7例;合并高血壓32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3例。觀察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齡40~75(60.12±13.28)歲;病程1~7(3.95±1.26)d;出血部位:基底節區20例,腦葉9例,丘腦10例,腦干3例,小腦5例;合并高血壓28例,糖尿病21例,冠心病2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佛山市中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診斷標準
腦出血診斷參照《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9)》[9]中的腦出血標準;胃腸功能障礙診斷參照《危重病人胃腸功能的術語、定義和管理》[10]中胃腸損傷的標準;痰熱腑實證診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1]中的辨證標準。
1.3 納入標準
1)符合腦出血的診斷標準;2)符合胃腸功能障礙的診斷標準;3)符合痰熱腑實證的診斷標準;4)年齡18~75歲;5)腦出血發病至住院時間≤72 h;6)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評分3~12分;⑦病人或監護人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1)既往胃腸道手術、胃腸道功能紊亂、胃腸道惡性腫瘤、腸易激綜合征、克羅恩病、炎癥性腸病、幽門梗阻等胃腸道疾病者;2)合并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淀粉樣變性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者;3)血液病、惡性腫瘤出血、顱腦損傷、抗凝藥物、抗血小板藥物等引起的腦出血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5)合并嚴重的肝腎功能異常、血液、內分泌、免疫等基礎疾病者;6)對研究藥物過敏者;7)精神障礙或癡呆者;8)正在參加其他臨床試驗者;9)入組前7 d內使用過影響胃腸道功能的藥物者;10)既往存在慢性便秘者。
1.5 剔除標準
1)入組后發現病人不符合納入標準或符合排除標準任何1項者;2)入組后病人無任何分組、藥物等信息記錄者;3)入組后使用影響療效判定的其他治療。
1.6 治療方法
1.6.1 基礎治療
所有病人均給予臥床休息、脫水降顱內壓、去骨瓣減壓術、控制血壓、控制血糖、營養支持、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預防感染等腦出血常規治療。
1.6.2 對照組
給予抑酸護胃(口服奧美拉唑腸溶片20 mg,每日1次)、促進胃腸蠕動(口服枸櫞酸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調節腸道菌群(口服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0.63 mg,每日2次)、開塞露灌腸(開塞露60 mg加入生理鹽水100 mL中保留灌腸,每日1次),連續治療14 d。
1.6.3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大柴胡湯加味灌腸治療。藥物組成:柴胡12 g,黃芩15 g,芍藥10 g,半夏15 g,枳實15 g,生姜5 g,大棗4枚,大黃10 g(后下),膽南星10 g,芒硝9 g(沖),牡丹皮10 g,石菖蒲10 g。中藥飲片由佛山市中醫院中藥房提供,購自廣東致信藥業有限公司。上述中藥飲片加水600 mL,濃煎至200 mL,溫度保持在39~41 ℃,行保留灌腸,每日1次,連續治療14 d。
1.7 觀察指標
1)中醫證候積分:采用4級評分法,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蹇澀、神昏、便秘等主癥按照無、輕、中、重分別計為0、2、4、6分,惡心嘔吐、腹脹、便干、痰多、口干或口臭等次癥按照無、輕、中、重分別計為0、1、2、3分,所有癥狀評分之和即為中醫證候積分[11]。2)胃腸功能障礙量表(GIF)評分:GIF是我國臨床評價胃腸功能障礙最常用的量表,總分0~3分,0分表示不存在胃腸功能障礙,分值越高,胃腸功能障礙越嚴重[12]。3)GCS評分:GCS從睜眼、語言和運動3個方面評價病人的意識狀態,總分3~15分,分值越高,意識障礙越輕,其中13~15分為輕型,9~12分為中型,3~8分為重型[13]。4)胃腸功能癥狀緩解時間:記錄病人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首次自主排便時間。5)腹內壓(IAP):病人排空膀胱后,使用膀胱內壓監測包測量病人的IAP[14],每6 h測量1次。6)實驗室指標:檢測病人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胃動素(MTL)、胃泌素(GAS)水平。
1.8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以例數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GIF評分、GC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GIF評分、GC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GIF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GIF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GCS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治療后GC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胃腸功能緩解時間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自主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IAP比較
治療前,兩組IA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AP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IAP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2.4 兩組治療前后TNF-α、IL-1、MLT、GAS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血清TNF-α、IL-1、MLT、GAS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TNF-α、IL-1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血清TNF-α、IL-1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MLT、GAS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治療后血清MLT、GAS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3 討 論
胃腸功能障礙是腦出血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腦出血病人由于應激反應、特殊的病理生理反應導致胃腸道缺血缺氧,損傷胃腸道黏膜,導致胃腸功能障礙。胃腸功能障礙可以導致腸道菌群移位,產生內毒素血癥,甚至膿毒癥、多臟器功能衰竭,腸內營養不耐受,導致營養不良,不利于病情恢復。因此,恢復胃腸功能對改善腦出血病人的臨床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學認為出血性中風的核心病機是氣血逆亂于腦[15-16],病理因素是風、火、痰、氣、瘀。病人因情志失調、飲食不節、內傷積損,指痰熱內生,相互搏結,血氣蒸騰,血之與氣,并走于上,風痰上擾,損傷腦絡,血不循經,血溢脈外,離經之血即為瘀血,痹阻清竅,神機失用,故神昏、偏癱、言語蹇澀、口舌歪斜;瘀血痹阻,氣血不通,郁而化熱,煎灼津液,煉液為痰,痰熱閉阻,三焦氣機升降失調,導致胃腸功能障礙,輕者惡心嘔吐、大便干結,重者大便秘結難解、腹脹腹痛、燥屎形成。故痰熱腑實是急性腦出血合并胃腸功能障礙的核心病機,治療上應通腑瀉熱,急挫病勢,輔以醒神開竅、涼血化瘀。大柴胡湯出自《傷寒論》,方中柴胡升陽舉陷、退熱疏肝理氣,黃芩清熱瀉火解毒,芍藥益陰和營,緩急止痛,半夏燥濕化痰消痞、降逆止嘔,生姜化痰止嘔,大棗健脾和營、防苦寒傷胃,大黃蕩滌腸胃積熱、通腑瀉下、涼血祛瘀,加芒硝軟堅散結,石菖蒲芳香走竄、醒神益智、豁痰開竅,引藥上行癲頂,膽南星清熱化痰、息風定驚,牡丹皮祛瘀涼血、通經活絡。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通腑瀉下、醒神開竅、涼血散瘀功效。有研究顯示,大柴胡湯可以縮小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血腫面積、改善神經缺損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病死率和重度致殘率[17-19]。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單純常規治療比較,聯合使用大柴胡湯加味灌腸治療的腦出血合并胃腸功能障礙病人中醫證候積分、GIF評分、GCS評分、腹內壓降低,而且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和首次排便時間更短,提示大柴胡湯加味灌腸可以緩解腦出血合并胃腸功能障礙病人的癥狀、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和改善神經缺損功能。
腦出血可以引起全身炎癥反應,刺激炎癥介質釋放,炎性因子進一步損傷腦組織,加劇神經功能障礙。有研究顯示,炎性因子過度表達是腦出血后繼發腦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TNF-α是一種巨噬細胞分泌的炎性因子,腦出血后最先激活和釋放,TNF-α可以進一步促進白介素-6(IL-6)、IL-1等炎性因子釋放,引起炎癥瀑布級聯反應,導致胃腸道缺血和胃腸功能障礙[20]。IL-1屬于白細胞介質,由神經膠質細胞生成,可以促進多種炎癥介質生成,介導炎癥反應,加劇腦損傷和胃腸功能障礙[21]。有研究表明,炎性因子TNF-α、IL-1可以引起胃腸功能障礙[22]。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單純常規治療比較,聯合使用大柴胡湯加味灌腸治療的腦出血合并胃腸功能障礙病人血清TNF-α、IL-1水平更低,提示大柴胡湯加味灌腸可以抑制腦出血合并胃腸功能障礙病人的炎癥反應。GAS和MLT屬于胃腸道激素,GAS可以促進胃腸道黏膜分化、胃酸分泌、胃酶分泌和胃竇平滑肌收縮,改善胃腸功能[23]。MLT可以促進胃的移行性復合運動,增強胃腸蠕動和促進胃排空[24]。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單純常規治療比較,聯合使用大柴胡湯加味灌腸治療的腦出血合并胃腸功能障礙病人血清GAS、MLT含量更高,提示大柴胡湯加味灌腸可以促進腦出血合并胃腸功能障礙病人的胃腸激素分泌。
綜上所述,大柴胡湯加味灌腸治療痰熱腑實證急性腦出血胃腸功能障礙可以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改善神經功能,抑制炎癥,促進胃腸激素分泌。
參考文獻:
[1]WU S M,WU B,LIU M,et al.Stroke in China: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epidemiology,prevention,and management[J].The Lancet Neurology,2019,18(4):394-405.
[2]VAN ASCH C J,LUITSE M J,RINKEL G J,et al.Incidence,case fatality,and functional outcome of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over time,according to age,sex,and ethnic origi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The Lancet Neurology,2010,9(2):167-176.
[3]孟玫.胃腸道: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發動機”[J].實用休克雜志(中英文),2019,3(6):323-325.
[4]李洪祥,王育珊.重癥患者急性胃腸功能障礙診斷與治療的進展[J].當代醫學,2019,25(24):1-5.
[5]LI J X,YUAN M G,LIU Y F,et al.Incidence of constipation in stroke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Medicine,2017,96(25):e7225.
[6]唐曉,朱永萍,伍民生,等.中醫藥防治危重癥患者胃腸功能障礙的研究進展[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23(3):57-60.
[7]羅孝全.大柴胡湯聯合血必凈注射液治療早期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及對胃腸功能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21):2348-2351.
[8]馬藝通,左敏毅.大柴胡湯聯合電針療法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血清炎癥因子、胃腸功能的影響[J].新中醫,2021,53(22):10-13.
[9]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9)[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9,52(12):994-1005.
[10]REINTAM BLASER A,MALBRAIN M L,STARKOPF J,et al.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terminology,definitions and management.Recommendations of the ESICM Working Group on abdominal problems[J].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2,38(3):384-394.
[11]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61-364.
[12]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急救醫學專業委員會.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病情分期診斷及嚴重程度評分標準(2015)[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6(2):99-101.
[13]陸敏,張靜.急性腦損傷患者熵指數與格拉斯哥昏迷評分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8,30(1):47-50.
[14]譚顏汭,寇毓佳,陳孝靈,等.危重癥病人腹內壓測量方法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22,20(1):25-28.
[15]張蘭坤,朱羽佳,李建香,等.涼血通瘀方對急性腦出血伴有胃腸功能障礙患者神經功能及血清炎性指標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20,36(3):215-219.
[16]陳心怡,曠宇,車雄宇.消瘀通腑湯治療腦出血急性期痰熱腑實證30例臨床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4):457-459.
[17]孫守治,盧志勇,李曉麗,等.大柴胡湯在高血壓腦出血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1):117-119.
[18]李治萌.大柴胡湯加減方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分析[J].北方藥學,2017,14(5):34-35.
[19]馮慶琪,王巍,張征達,等.大柴胡湯加減方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前瞻性研究[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12):1-2;5.
[20]孫鵬,范多嬌,董曉輝,等.基底節腦出血手術患者HbA1c、TNF-α、TIM-3 mRNA變化及其與預后的關系[J].局解手術學雜志,2021,30(3):219-225.
[21]李崇,毛建輝,羅偉,等.高血壓深部腦出血神經內鏡手術患者血清A-FABP、IL-1β、caveolin-1動態變化及預后預測價值[J].臨床誤診誤治,2022,35(4):83-87.
[22]張瑛,周德生.腦出血后神經炎癥的研究進展[J].中國急救醫學,2022,42(4):347-352.
[23]付嘉明,梁群.補中益氣湯聯合西醫常規療法對膿毒癥繼發胃腸功能障礙患者胃腸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雜志,2020,54(11):60-63.
[24]黃各寧,利仲權,鐘朝政,等.胃動素和胃泌素在糖尿病胃輕癱診治中的臨床意義[J].吉林醫學,2021,42(9):2068-2070.
(收稿日期:2022-09-05)
(本文編輯郭懷印)
引用信息 鄧玉婷,何巧萍,林悅平,等.大柴胡湯加味灌腸治療痰熱腑實證急性腦出血合并胃腸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4,22(1):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