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芳
山西警察學院,山西 太原 030401
近年來,我國為“健康中國”制定的相關政策和制度可以看出我國對于人民健康生活的關注力度越來越大,對于體育運動的期望也越來越高。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我們要在2030 年以前做到全方位普及健康生活,幫助全體人民群眾塑造獨立自主的健康行為,推進人民心理健康,全面提升人民綜合素質,不斷完善公共健身服務體系,廣泛展開作為社會未來發展的中流砥柱,高校大學生正是貫徹落實“健康中國”目標要求的重點對象。因此,各大高校要充分挖掘太極拳運動的深刻內涵,從其特點、性質和文化底蘊等多個方面對大學生群體進行教育,引導他們全面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能力,這也是“健康中國”視閾下太極拳教育的主要任務。
太極拳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體育健身項目,在社會發展和高校教學中有著獨特的意義,尤其是對于提升大學生健康水平有很重要的影響。推廣高校太極拳課程能夠明顯改善當代大學生群體的身體素質,并不斷提升他們對于自身的重視程度。
學習太極拳要求我們堅持以意識為主導,做到平心靜氣和放松心情,這有助于大學生在強度較高的學習生活中得到放松,調節身心并且更好地休息,有效預防由于大腦負載,壓力過大導致的疾病,進而不斷改善自身的神經系統功能,達到健康水平。
從運動系統的角度來看,大學生群體正處于生長發育的主要時期,逐漸進入生理完善、心理成熟階段,為了促進自身健康成長,需要不斷提高身體素質。縱觀各大高校的教學內容,很多體育課程缺乏能夠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課程和項目,加之很多大學生存在“重教育輕體育”的思維,大學生運動系統機能普遍較低。太極拳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和訓練太極拳,不但能夠引領大學生逐漸接受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利于提升自身的生活技能,改善身體狀況,對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也十分顯著。
總而言之,掌握一定的太極拳運動知識,可以進一步激發高校大學生的內在潛能和運動興趣,增強體育鍛煉的實際效果,從而達到預防疾病、豐富知識和健康體魄等目的。
大學生的健康人格主要包括四點:一是獨立自主;二是堅強自信;三是自尊自愛;四是自規自律。而通過體育教育,能夠有效促進大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意志力、集體意識和競爭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進而全面認識世界、看待世界,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對待客觀現實。高校在進行太極拳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太極拳作為具體的行為活動,并在此基礎上為學生講解太極拳的主要理論、文化內涵和練習步驟等知識,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并保證整個學習過程的和諧、穩定和安全,爭取做到學有所依、學有所用、學用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運動技能的形成和完善,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人格。
高校太極拳對于培養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太極拳運動技能。
第二是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在不斷學習和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大學生能夠逐漸掌握太極拳虛與實、剛與柔、開與合的辯證規律,在多次練習和反復修正中形成太極拳獨有的清靜自然、中正安舒的運動語境,達到意志力的訓練、身體體格的鍛煉和忍耐力的培養,并不斷促進身心健康發展。除此之外,高校太極拳教育還對于大學生的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和運動系統等身體機能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第三是有助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由于太極拳運動重視身體和精神的共同發展,強調“身心同修”,因此高校大學生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訓練體魄,還有助于養成健康的心理,并逐漸培養自身的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
第四是有助于凝練大學生的協作精神。優秀的太極拳教學環境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通過小組間的配合、集體的討論、協同訓練、互相切磋,幫助大學生群體不斷形成與人為善、和諧相處的意識和能力。這不但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太極拳的基本動作和技術,提升運動技能,更有助于為其團隊意識的培養和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具體而言,高校太極拳對于改善大學生生活方式的表現主要有三個層面:
第一是幫助大學生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是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在長時間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慢慢養成的,一般情況下難以改變的行為或社會風尚,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對于大學生而言,高校學習期間是自身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時期,由于大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求知欲旺盛,可塑性高,比較容易接受教師的指引和訓練,因此,在太極拳的練習過程中能夠強化他們對于健康意識的理解和認識,掌握豐富的知識,幫助他們認識到外在環境對于健康生活的影響,進而不斷形成健康、安全、穩定的生活方式。同時,練習太極拳還有助于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促進其身心健康、意志堅定、體魄強健,形成助人為樂和與人為善的優良品質。在控制情緒和適應環境等方面,練習太極拳也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因此,適量的太極拳練習不但能對大學生的生活方式產生積極影響,還有助于大學生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第二是幫助大學生構建合理有序的生活空間。每個人都有獨屬于自己的生活空間。太極拳運動大都在閑暇時間進行,這是一段可以供大學生群體自由支配的時間。太極拳能夠有效延伸短暫的生活空間,引領大學生到大自然、戶外、郊外去親近花鳥魚蟲,感受河流山川,最大程度地放松身心和展示個性。同樣,過大的生活空間也可以借助太極拳練習來調節,推進大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交往,形成張弛有度的生活體驗感,進而幫助大學生建構合理的生活空間。
第三是幫助大學生調節生活節奏。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當代社會的發展腳步也越來越快,生活節奏的不斷加速為大學生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挑戰,即容易令人產生空虛、浮躁、易怒、冷漠等一系列消極情緒。而高校太極拳所獨有的“行云流水、剛柔并濟”的運動風格能夠通過其獨有的特色來對大學生的情緒進行調節,幫助他們緩解壓力、減緩疲勞和平定心緒,使他們的生活節奏井然有序、張弛有度,生活習慣也更加健康。
太極拳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也是我們生理層面和心理層面的精神樂園。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高校大學生積極投入太極拳運動中,感受其中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教化意義。它所弘揚和號召的是我們作為人的生存意義和價值追求,而這也正是當代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實際需要。因此,各大高校需要立足于“健康中國”的背景,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的各項要求,充分引導大學生學習高校太極拳,并以此為手段幫助他們塑造獨立人格,促進大學生群體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