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敏超
(河南省焦作煤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央醫(yī)院 焦作 45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發(fā)病原因多因毒性氣體或微小顆粒損害肺部組織,導致機體發(fā)生多種異常炎性反應所致,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難、咳嗽、喘息等表現(xiàn)[1~3]。COPD 病情持續(xù)進展會增加呼吸道阻力,導致患者難以順利咳痰或呼吸,此時Ⅱ型呼吸衰竭發(fā)生可能性較高,同時增加了患者死亡可能性[4]。除藥物治療外,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氧療、呼吸肌功能鍛煉等也是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方式,其中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HHFNC)是當前常用的一種非侵入式呼吸支持方式,對患者吸入的氧氣進行加熱加濕,與常規(guī)氧療相比,在舒適度、操作、療效等方面優(yōu)勢更顯著[5~6]。本研究將HHFNC 應用于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并與常規(guī)氧療進行對比并觀察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隨機對照原則將2020 年4 月至2023 年5 月醫(yī)院收治的90 例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5 例。對照組男26 例,女19 例;年齡45~60 歲,平均(53.64±5.27)歲;體質量指數(shù)22~30 kg/m2,平均(26.63±2.07)kg/m2;COPD 病程4~8 年,平均(6.13±1.25)年。研究組男24 例,女21 例;年齡45~60 歲,平均(53.21±5.06)歲;體質量指數(shù)22~30 kg/m2,平均(26.45±2.11)kg/m2;COPD 病程4~8 年,平均(6.21±1.16)年。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已獲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文號:倫理字2020003008 號)。納入標準:符合COPD 診斷標準[7];年齡≥45 歲;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肝腎功能良好;意識清楚及表達能力正常;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其他原因導致的呼吸衰竭;合并嚴重全身性感染;患有其他肺部疾病、室性心律失常、心腦血管疾病;自主呼吸微弱或停止;面部、頸部存在損傷;鼻咽部異常;具有呼吸機治療禁忌;配合度差。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主要包括化痰止咳、抗感染、營養(yǎng)支持、平衡電解質等;同時醫(yī)務人員應當密切關注患者狀態(tài),并協(xié)助吸痰、做好患者呼吸道管理工作,保證呼吸道通暢。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氧療,經雙腔鼻導管持續(xù)24 h 吸入氧氣,氧流量2 L/min,期間應采用蒸餾水持續(xù)濕化。研究組接受HHFNC 治療,采用高流量呼吸濕化治療儀(費雪派克醫(yī)療保健有限公司,型號PT101AZ),設置參數(shù):吸入氧濃度30%~50%,溫度保持在37℃,氧流量20~40 L/min,相對濕度為100%;醫(yī)務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病情變化實時調整參數(shù),且期間應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氣指標及各項生命體征。兩組均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8]。顯效:呼吸困難癥狀完全好轉,血氣指標在正常范圍;有效:呼吸困難癥狀及血氣指標均有明顯改善;無效:未達上述標準或加重。總有效包括顯效及有效。(2)血氣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7 d 后采用血氣分析儀(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型號PL2200)對患者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檢測。(3)氣道炎癥。于治療前、治療7 d 后抽取兩組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血5 ml,抗凝后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濟南博坤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型號BM830)離心處理10 min,離心速率3 500 r/min,半徑10 cm,分離血清,低溫保存,等待檢測;采用LD-96A 型多功能酶標儀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C 反應蛋白(CRP)水平。(4)肺功能。于治療前、治療7 d 后采用PFT-B 型肺功能檢測儀測定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肺活量(VC)、呼氣峰流速(PEF)、第1 秒用力呼氣量(FEV1) 及第1 秒用力呼氣量/ 用力肺活量(FEV1/FVC)]。(5)治療安全性。觀察所有患者治療期間是否出現(xiàn)皮疹、皮膚瘙癢、腹脹等不適癥狀。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氣道炎癥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IL-6、CRP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氣道炎癥比較(±s)

表2 兩組氣道炎癥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CRP(mg/L)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組別nIL-6(ng/L)治療前治療后45 45 t P 62.41±5.53 62.58±5.47 0.147 0.884 41.26±3.26*49.13±3.32*11.346 0.000 13.18±1.93 13.25±1.77 0.179 0.859 6.23±1.04*9.61±1.23*14.077 0.000
2.3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PaO2、SaO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SaO2(%)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組別nPaO2(mm Hg)治療前治療后PaCO2(mm Hg)治療前治療后45 45 t P 47.89±7.24 47.56±7.13 0.218 0.828 78.23±8.45*67.31±8.29*6.188 0.000 75.44±7.33 75.24±7.62 0.127 0.899 57.39±6.15*68.06±6.24*8.170 0.000 74.36±7.25 75.05±7.19 0.453 0.651 89.24±8.62*80.59±8.36*4.832 0.000
2.4 兩組肺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VC、PEF、FEV1、FEV1/FVC 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肺功能比較(±s)

表4 兩組肺功能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FEV1/FVC(%)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組別nVC(L)治療前治療后PEF(L/min)治療前治療后FEV1(L)治療前治療后45 45 t P 1.21±0.32 1.18±0.29 0.466 0.642 2.53±0.24*1.67±0.18*19.230 0.000 305.43±23.17 305.51±23.25 0.016 0.987 345.36±35.79*326.14±35.62*2.553 0.012 1.18±0.32 1.20±0.29 0.311 0.757 1.93±0.41*1.51±0.13*6.550 0.000 48.36±5.21 48.25±5.19 0.100 0.920 71.24±8.61*53.29±8.45*9.981 0.000
2.5 兩組并發(fā)癥比較 治療期間對照組出現(xiàn)腹脹1例,咽部不適2 例,總發(fā)生率為6.67%(3/45);研究組出現(xiàn)皮疹1 例,咽部不適、皮膚瘙癢各2 例,總發(fā)生率為11.11%(5/45)。兩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37,P=0.711)。
目前,氧療技術已廣泛應用方法于治療急性呼吸衰竭,其中HHFNC 是常用治療方法。HHFNC 系統(tǒng)由濕化治療儀、連接呼吸管路、空氧混合裝置、高流量鼻塞四部分構成,與單一應用常規(guī)氧療相比,HHFNC 可保障為患者不間斷輸送濕度、濃度、溫度均適宜的氧氣,在提高氧氣利用率、重建氣道平衡、加快CO2排出方面均具有顯著優(yōu)勢,患者舒適度及接受度高[9~11]。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臨床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PaO2、SaO2、VC、PEF、FEV1、FEV1/FVC 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說明將HHFNC應用于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中,能夠改善血氣指標及氧合狀況,可有效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降低肺損傷程度,具有顯著治療效果。分析原因,HHFNC 療法通過鼻導管將合適比例的空氧與氣體混合并對其進行加溫、濕化等處理后輸送至患者體內,且應用時輸送的高流量氣流可在氣道內形成呼氣末正壓,起到避免肺泡塌陷、調整呼氣末肺容積的效果,并能夠使解剖死腔面積明顯減少[12~13]。氣體經過加溫、濕化后可稀釋痰液、有效清除氣道分泌物,提高患者舒適度及通氣功能,可加快PaCO2排出,糾正患者缺氧癥狀、調整血氣指標,有效改善臨床癥狀。
有研究發(fā)現(xiàn),炎癥反應級聯(lián)放大致使的氣道重塑是誘發(fā)COPD 伴呼吸衰竭發(fā)生、進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故積極降低氣道炎癥反應在防治本病、改善預后中尤為關鍵[14]。IL-6 屬于一種具有諸多生物活性的細胞因子,由激活的單核巨噬細胞、上皮細胞及淋巴細胞分泌,在調節(jié)免疫應答、炎癥反應、機體抗感染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CRP 是一種能夠提示機體炎癥水平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15]。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CRP、IL-6 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HHFNC 治療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夠抑制血清炎癥因子表達,降低氣道炎癥反應。推測原因可能在于:HHFNC 能夠協(xié)助肺泡開放,并能不斷地為體內供給恒溫和濕化氣體,進而提高患者耐受程度;且上述提供的氣體符合患者生理條件,可維持纖毛黏液系統(tǒng)正常功能,進而能夠清除黏液分泌物,保護氣道黏膜功能、抑制氣道炎癥反應。研究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當,可見HHFNC 應用于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療的安全性較高,未明顯增加并發(fā)癥,患者可耐受。綜上所述,HHFNC應用于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中能夠改善患者血氣指標,抑制氣道炎癥反應,能夠更有效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降低肺損傷程度,且未明顯增加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