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安 楊小軍 金桂林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南昌 330006)
鮑曼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a)屬于革蘭氏陰性菌,是常見的院內感染致病菌,可導致多種組織器官感染[1]。該病菌具有較強的繁殖能力,當機體免疫功能較差時其感染概率更大[2]。頭孢類、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及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常用于抑制該病菌的繁殖。目前,Aba 會隨著治療的進行產生耐藥性[3]。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Pan-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是指對頭孢菌素類、碳青霉烯類、β-內酰胺酶抑制劑、氟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中的三類及以上藥物產生耐藥性的菌株[4]。舒巴坦與第三代頭孢菌素(頭孢哌酮)聯合是治療Aba 感染的主要方案之一,臨床針對PDR-AB 的治療也多以此方案為基礎。但PDR-AB對頭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藥率也呈逐漸增加趨勢[5]。在抗感染方面,傳統中藥具有耐藥性小、抗菌譜廣、時限長、療效好及副作用小的優點[6]。有學者進行中西藥聯合的體外驗證實驗發現聯合用藥可以降低用藥劑量,改善抑菌效果[7]。曾有研究報道舒巴坦聯合中藥有效控制了Aba 感染[8]。基于此,本研究探究頭孢哌酮-舒巴坦聯合中藥對PDR-AB 抑菌活性的影響,為臨床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實驗材料
1.1.1 菌株來源 收集2020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在醫院進行治療的感染患者的尿液、痰液、血液、腦脊液標本,對其進行菌株鑒定,從中隨機抽取80 株PDR-AB 進行藥敏實驗。
1.1.2 實驗所用中藥 烏梅、醋五味子、羅漢果、黃連、五倍子、連翹6 種中藥(購自江蘇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
1.2 實驗方法 將合格樣本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9]進行培養及涂片革蘭染色鏡檢。稱取以上6種中藥各100 g,配制成1 000 mg/ml 貯存液,若藥物溶解性不好,需要適當進行加熱,高壓滅菌,該貯存液應盡快使用。稱取2 g 頭孢哌酮-舒巴坦,溶于1 L 蒸餾水中,配制成2 g/L 的儲備液。菌株鑒定:將獲取的菌株傳至3 代,37℃培養箱中孵育過夜。依據ATB RAPID 32 GN 鑒定試劑盒操作說明對菌株進行鑒定,將符合率高于99.5%的菌株作為后續實驗菌株。藥物敏感試驗:將生長良好的菌落用生理鹽水配制成0.5 MCF,用K-B 法監測藥物敏感性。均勻涂布在M-H 平皿中,于室溫下干燥20 min,將藥敏紙片放置在此培養基中,于培養箱中進行培養。根據黑色無反射背景區域反射光照明情況測定各藥敏紙片抑菌直徑,根據CLSI2015 中的標準進行判斷[10]。中藥藥敏試驗采用瓊脂稀釋法,具體步驟如下:(1)制備中藥原液,取100 g 中藥浸泡后煎煮,煮沸后改文火繼續煎煮30 min,然后使用100 目篩過濾,保留第一次濾液,往藥渣加入1 L 水,繼續重復上述操作煎煮過濾,合并兩次的濾液,用文火煎煮,濃縮為100 ml,藥液濃度為1:1。將制備好的藥液置于4℃冰箱保存。(2)使用MH 瓊脂制備養基。(3)將無菌空白藥敏紙片(杭州特種紙業有限公司,批號:GB/T1914·2017)浸泡于含藥培養基中,10 min 后取出并置于60℃烤箱充分干燥,以制成藥敏紙片備用。各種藥物MIC 的測定:參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會[11]中微量肉湯法測定藥物治療方案MIC、MIC50、MIC90。
1.3 觀察指標 記錄6 種中藥對PDR-AB 的藥敏實驗結果,測定烏梅、醋五味子、羅漢果、黃連、五倍子、連翹6 種中藥對PDR-AB 的抑菌活性,并比較單用中藥、單用頭孢哌酮-舒巴坦、中藥與頭孢哌酮-舒巴坦聯合應用的MIC,比較各種中藥與頭孢哌酮-舒巴坦聯用前后達到完全抑菌時的濃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對聯用前后的MIC 及達到完全抑菌效果時的濃度組內比較進行配對t檢驗,以(±s)表示。本研究以α=0.05 為檢驗水準。
2.1 6種中藥對PDR-AB 的藥敏實驗結果PDR-AB 對烏梅、醋五味子、羅漢果、黃連、五倍子、連翹6 種中藥均無耐藥性,所選中藥具有明顯的抑菌活性。見表1。

表1 6 種中藥對PDR-AB 的藥敏實驗結果[例(%)]
2.2 6種中藥及頭孢哌酮-舒巴坦單獨用藥的MIC、MIC50、MIC906 種中藥及頭孢哌酮-舒巴坦單獨用藥的MIC,其中五倍子的MIC50為5.29 mg/ml,抑菌活性高于其他中藥。見表2。
2.3 6種中藥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用藥的MIC、MIC50、MIC90烏梅、醋五味子、羅漢果、黃連、五倍子、連翹各中藥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用藥的MIC,聯用后各種藥的MIC50均降低,抑菌活性高于聯用前,聯用后頭孢哌酮-舒巴坦的MIC 為0.12~33.26 μg/ml,MIC50為0.91 μg/ml,MIC90為9.95 μg/ml。見表3。

表3 6 種中藥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用藥后的MIC、MIC50、MIC90(mg/ml)
2.4 6種中藥與頭孢哌酮-舒巴坦聯用前后的MIC比較 各中藥單用與頭孢哌酮-舒巴坦聯用前后的MIC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用后各中藥的MIC 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6 種中藥與頭孢哌酮-舒巴坦聯用前后的MIC 比較(mg/ml,±s)

表4 6 種中藥與頭孢哌酮-舒巴坦聯用前后的MIC 比較(mg/ml,±s)
聯用中藥種類烏梅醋五味子羅漢果黃連五倍子連翹單用聯用t P 1.18±0.31 0.65±0.41 9.223 0.000 0.98±0.34 0.35±0.31 12.247 0.000 1.55±0.21 1.12±0.31 10.272 0.000 1.31±0.29 0.77±0.36 10.448 0.000 0.56±0.31 0.28±0.02 8.062 0.000 1.41±0.31 0.87±0.36 10.167 0.000
2.5 各中藥與頭孢哌酮-舒巴坦聯用前后達到完全抑菌時的濃度 各中藥單用與頭孢哌酮-舒巴坦聯用前后的達到完全抑菌時的濃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用后各中藥達到完全抑菌所需濃度均降低(P<0.05),且五倍子聯用后達到完全抑菌時的濃度低于其他中藥。見表5。
表5 各中藥與頭孢哌酮-舒巴坦聯用前后達到完全抑菌時的濃度(mg/ml,±s)

表5 各中藥與頭孢哌酮-舒巴坦聯用前后達到完全抑菌時的濃度(mg/ml,±s)
聯用中藥種類烏梅醋五味子羅漢果黃連五倍子連翹單用聯用t P 65.55±1.22 15.45±1.39 242.291 0.000 62.11±1.33 15.23±1.14 239.370 0.000 62.11±2.37 33.98±1.54 89.019 0.000 61.22±1.65 33.46±1.26 119.597 0.000 15.64±1.31 4.11±1.23 57.391 0.000 60.89±0.98 35.66±1.09 153.955 0.000
PDR-AB 是醫院內的主要病菌,該病菌對β-內酰胺類、喹諾酮類的耐藥性越來越嚴重[12]。此類病菌的出現增加了醫院診療難度,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針對新藥抗菌活性的研究較多,且聯合用藥方案的使用效果逐漸被臨床認可。在我國,頭孢哌酮-舒巴坦是臨床上利用率較高的復方制劑,其具有顯著的抗PDR-AB 活性。中藥的抗菌作用逐漸被臨床認可,以往在研究重要的作用時常針對常見菌株進行研究[13],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探究頭孢哌酮-舒巴坦聯合中藥對PDR-AB 的抗菌活性的影響。
中藥對細菌酶系的感染作用已被臨床證實,主要體現在中藥能夠抑制細菌的繁殖過程,阻止細菌中某些成分的生成,達到減少細菌繁殖的目的。本研究結果顯示,PDR-AB 對烏梅、醋五味子、羅漢果、黃連、五倍子、連翹6 種中藥均無耐藥性,提示所選中藥具有明顯的抑菌活性。目前,有關中西藥結合治療PDR-AB 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14]。本研究通過K-B法測定五倍子、烏梅、醋五味子、連翹、黃連、羅漢果等6 種中藥的抗菌能力,測定其單獨及與頭孢哌酮- 舒巴坦聯用的MIC、MIC50、MIC90值結果顯示,聯用后各中藥的MIC 值均顯著降低,各中藥單用與頭孢哌酮-舒巴坦聯用前后達到完全抑菌時的濃度有顯著差異,且五倍子聯用后達到完全抑菌時的濃度顯著低于其他中藥。提示五倍子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的抑菌效果最為顯著。頭孢哌酮-舒巴坦抑菌效果已被臨床認可,但該藥大劑量應用時存在胃腸道反應或出現肝功能異常的風險[15]。考慮與中藥聯合可互補長短,使患者最大程度受益。頭孢哌酮-舒巴坦與中藥發揮抑菌作用時沒有拮抗作用的發生,這也為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了依據。以往研究表明五倍子抑菌作用具有廣譜性及有效性,且還能抑制多重耐藥菌株的產生[16~17]。分析原因為該中藥中鞣質的含量較多,該成分可與細菌蛋白質結合成復合物發揮殺菌作用。中藥制劑通過系數進入人體循環,利用活血化瘀、疏經通絡來對臟器功能進行調整,達到治療目的。中藥制劑可以調節受到感染的肺臟等臟器功能,改善交感神經興奮性,并能夠調節機體應激反應。結合本研究結果得出,頭孢哌酮-舒巴坦聯合中藥制劑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中藥中發揮作用的往往是部分特殊成分,五倍子中具有揮發油、木脂素、生物堿等成分,上述成分不一定具備抑菌作用,但可以改善菌株的抗藥性[18]。不同中藥的抑菌成分不同,除五倍子外,其他中藥聯合應用效果不佳可能也與其中的雜質、鞣質成分影響了自身抗菌能力有關[19]。目前醫院內的細菌耐藥情況非常嚴峻,本研究基于以往臨床經驗,探究了幾類中藥對PDR-AB 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發現選取的6 種中藥可以很好地抑制PDR-AB 生長繁殖,中藥制劑可以改善機體內β-內酰胺酶的穩定性與結合性,具有較好抗菌效果,將中藥制劑與頭孢哌酮-舒巴坦聯合應用,其與頭孢哌酮-舒巴坦結合后可以顯著改善藥物抑制細菌活性的作用,有效控制細菌廣泛傳播,提高用藥安全性。且聯合用藥方案能夠減少抗菌藥的劑量,進而一定程度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改善耐藥性。因此,中藥可作為常規抗菌藥物的補充,優化治療方案[20]。
本研究結果為抑制PDR-AB 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也存在不足之處,例如未對頭孢哌酮-舒巴坦與6 種中藥聯合作用進行時間-殺菌曲線的分析,此外,沒有針對各組治療后不良反應和并發癥進行分析,今后還需進行深入探討,以期動態監測中西藥聯合的“協同”和“相加”作用,充實驗證本研究結果。
綜上所述,頭孢哌酮-舒巴坦與五倍子聯用對PDR-AB 具有明顯的抑菌作用,可為臨床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