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麗 魏海東 楊曉蕓 康曉曼
(河南省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鄭州 450000)
宮外孕又稱異位妊娠,指發生在子宮外的妊娠,發生率為2%~3%,多與輸卵管異常、子宮內膜異常、生殖系統手術史、激素水平異常、生殖健康問題等密切相關[1]。未破裂宮外孕是當宮外孕發展到一定程度但尚未破裂的情況,會對著床部位的組織形成破壞,導致輸卵管黏膜受損,引起輸卵管粘連堵塞,危害患者身體健康。而妊娠黃體囊腫是孕期患者體內激素水平異常引發的生理性囊腫,引發該疾病的原因較復雜,多與激素分泌異常、盆腔炎、黃體出血過多等有關[2]。妊娠黃體囊腫患者會出現腹部不適、體溫上升、白帶異常等癥狀,嚴重者囊腫會持續增大,進而引發一系列其他疾病,甚至還會引發出血,危及到孕婦生命。兩者均屬于臨床常見的急腹癥疾病,且臨床癥狀均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疼痛、分泌物增多、停經,臨床極易出現誤診現象[3]。因此,臨床需選取一種安全有效的診斷方式提高診斷準確性。腹部超聲是診斷腹部疾病的常用方式,采用探頭在腹部檢查,獲取病灶信息,判斷臟器結構是否異常,但極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圖像質量較差,臨床應用價值受限。陰道超聲是另一種婦產科檢查方式,探頭更接近宮頸、子宮、卵巢,獲取更清晰的圖像,準確顯示病變狀況,提升診斷準確性[4~5]。本研究選取未破裂宮外孕與妊娠黃體囊腫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經陰道超聲聯合經腹部超聲鑒別診斷的臨床意義?,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20 年3 月至2023年3 月河南省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門診收治的未破裂宮外孕患者和妊娠黃體囊腫患者,各34 例。全部患者接受陰道超聲及腹部超聲檢查?;颊吣挲g20~43 歲,平均(31.04±3.38)歲;停經時間34~70 d,平均(45.87±3.58)d;產次0~2 次,平均(1.12±0.32)次。本研究經河南省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KY2023062)。納入標準:患者經臨床綜合檢查被診斷為未破裂宮外孕和妊娠黃體囊腫;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陰道出血、腹部疼痛、分泌物增多、停經等癥狀;全部患者腹腔無明顯出血現象;輸卵管妊娠直徑≤4 cm,且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不超過2 000 U/L。排除標準:凝血功能異常;出現嚴重器質性病變;伴有性傳播疾病;伴有其他重要臟器功能異常。
1.2 檢查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陰道超聲及腹部超聲檢查。(1) 腹部超聲:采用美國GE 提供的VOLUSON E8 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儀進行檢查,設置腹部超聲探頭頻率為1~5 MHz,檢查前患者需適當充盈膀胱,取仰臥體位,確保完全露出下腹部,仔細觀察子宮、盆腹腔及附件區狀況,并查看子宮附件大小、形態、回聲及邊界狀況。(2)陰道超聲:采用美國GE 提供的VOLUSON E8 陰道超聲彩超診斷儀器進行檢查,設置陰道超聲探頭頻率為5~9 MHz,檢查前患者需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在超聲探頭上放置一次性隔離套均勻涂抹耦合劑,隨后將探頭緩慢置入陰道后穹隆處,動作輕柔且勻速的轉動超聲探頭,對內部進行全方面觀察,具體包含子宮、附件、卵巢等,詳細記錄是否出現包塊、積液、異?;芈暤?。全部檢查需按照影像科的要求進行操作,由2名專業影像學醫生對檢查后的動態圖像進行判斷,若意見不一,則討論后得出最終診斷結果,并將未破裂宮外孕記為陽性,將妊娠黃體囊腫記為陰性。
1.3 觀察指標 (1)診斷結果,以臨床綜合檢查為“金標準”,對比陰道超聲、腹部超聲單獨及兩者聯合檢查的診斷結果。(2)診斷效能,對比陰道超聲、腹部超聲單獨及兩者聯合檢查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誤診率及漏診率。(3)比較不同患者的腫物大小、血流阻力指數(RI)、血流灌注指數(PI)。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診斷結果 本研究34 例未破裂宮外孕與34例妊娠黃體囊腫患者中,經腹部超聲檢查診斷未破裂宮外孕26 例,妊娠黃體囊腫22 例;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未破裂宮外孕28 例,妊娠黃體囊腫25 例;經兩者聯合檢查診斷未破裂宮外孕33 例,妊娠黃體囊腫33 例。見表1。

表1 診斷結果(例)
2.2 診斷效能 兩者聯合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均高于腹部超聲、陰道超聲單獨診斷(P<0.05);兩者聯合診斷的漏診率、誤診率均低于腹部超聲、陰道超聲單獨診斷(P<0.05)。見表2。

表2 診斷效能[%(例/ 例)]
2.3 不同患者的超聲指標對比 與妊娠黃體囊腫患者相比,未破裂宮外孕患者腫物較小,且PI、RI 水平較高(P<0.05)。見表3。
表3 不同患者的超聲指標對比(±s)

表3 不同患者的超聲指標對比(±s)
病種n腫物大?。╟m)PIRI未破裂宮外孕妊娠黃體囊腫34 34 t P 2.34±0.37 3.28±0.51 8.699 0.000 0.92±0.11 0.74±0.09 7.385 0.000 0.75±0.09 0.54±0.07 10.740 0.000
宮外孕屬于常見的婦科疾病,主要由輸卵管異常所致,輸卵管出現異常時會阻礙受精卵的運輸和著床,導致宮外孕發生。未破裂宮外孕是指尚未破裂的輸卵管妊娠,會導致內壁黏膜及黏膜下組織薄弱或不完整,當受精卵發育到一定階段就會引起輸卵管妊娠流產,如不及時治療,則會引起宮外孕破裂,導致大出血,危害患者生命安全[6~7]。而妊娠黃體囊腫是指女性懷孕后卵巢上形成的黃體囊腫,此病的發生多由激素分泌異常所致,因女性在懷孕階段雌激素水平會大量分泌,導致患者出現黃體囊腫。正常狀況下黃體囊腫不會影響妊娠,但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囊腫會持續增大或發生變異,使受精卵無法正常發育,導致患者不孕,危害患者日常生活[8~9]。兩者均屬于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但治療方案差異較大,選取一種安全有效的診斷方式對準確辨別疾病類型具有重要意義。
腹部超聲是常見的腹部檢查之一,在臨床上應用較廣泛,可利用超聲波經過腹部時具有的多普勒效應,對腹部臟器進行檢查,該方案能獲取腹部臟器的圖像和功能信息,還能輔助醫生擬定治療方案,但因探頭距宮頸的距離較遠,掃描的圖像極易模糊,降低診斷準確性。陰道超聲是將探頭放置在陰道內進行檢查的方式,其是利用超聲波原理對局部進行檢查,可準確判斷女性的子宮、卵巢、宮頸等部位是否出現病變,且不受到肥胖、腸道氣體等因素的影響,可提供更清晰的圖像,準確顯示病變區域的具體狀況,提升疾病檢出率[10~12]。本研究對未破裂宮外孕、妊娠黃體囊腫患者采取經陰道超聲聯合經腹部超聲鑒別診斷,結果顯示兩者聯合診斷的靈敏度97.06%、特異度97.06%、準確度97.06%高于腹部超聲的 76.47% 、64.71% 、70.59% 及陰道超聲的82.35%、73.53%、77.94%,且兩者聯合診斷的漏診率2.94%、誤診率2.94%均低于腹部超聲的23.53%、35.29%及陰道超聲的17.65%、26.47%(P<0.05),可見聯合檢查能提高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性,降低誤診及漏診現象的發生。究其原因,腹部超聲、陰道超聲均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檢查方式,具有無輻射、安全性高、無創性、實時動態、可重復檢查等優勢,超聲檢查不僅能檢測婦科疾病的發展狀況,還能輔助醫生診斷多種婦科疾病,臨床應用范圍較廣。前者主要是將超聲波發射到人體內,利用組織的界面反射形成信息成像,以評估腹部腫塊的性質和范圍,有利于指導后續檢查。后者是利用超聲在人體內傳播時產生的反射或透射現象,通過反射回聲或透射聲構成不同的聲像,該方案中探頭距離子宮及附件的部位更近,其能緊貼宮頸及后穹隆處,能準確顯示子宮及卵巢病變的細微結構,且其還能避免腹部檢查的不足,以免多種因素影響檢測精準性,有效減少聲束吸收,提高圖像清晰度。兩者聯合能有效彌補常規腹部超聲的不足,準確識別臟器組織的界限,且兩者聯合還能進行多角度、多方位檢測,全面顯示子宮、卵巢方位及其與鄰近組織的關系,進一步提升診斷準確性[13~14]。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妊娠黃體囊腫患者相比,未破裂宮外孕患者腫物較小,且PI、RI 水平較高(P<0.05),可見兩者聯合能準確鑒別不同疾病類型。妊娠黃體囊腫是卵泡發育不良而形成的黃素化囊腫,其發生多由女性懷孕后體內激素水平變化所致,因女性懷孕時卵巢會分泌大量孕激素與雌激素,導致卵巢上的黃體囊腫逐漸增大,且因該疾病極易導致黃體功能異常,進而影響黃體酮分泌功能,使囊腫部位的PI、RI 水平較低。未破裂宮外孕是一種較危險的婦科急腹癥,該疾病會導致孕卵生長較大、生長速度加快,而在生長過程中某些營養成分會變性,使胚胎停止發育,導致包塊體積較小,且未破裂宮外孕患者多伴有輸卵管異常現象,極易導致PI、RI 水平上升[15~16]。陰道超聲能使用探頭對宮腔內的病變及盆腔進行成像,可全方位、多視角的顯示子宮及卵巢的內部結構與空間位置關系,清晰顯示小病灶和隱匿病灶,與腹部超聲聯合使用能對人體某部位進行斷面掃描,清楚顯示人體內部組織、臟器及血流狀況,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數據。綜上所述,經陰道超聲聯合經腹部超聲鑒別診斷未破裂宮外孕、妊娠黃體囊腫可提高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性,降低誤診及漏診現象的發生,且兩者聯合能準確辨別不同病變類型,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