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瑜
摘?要:專升本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因為其特殊性要求高校對專升本學生的管理工作和教育體系要更具有針對性,不能拿普通本科班級的管理、教育方式套用在他們身上。本文主要根據專升本群體特點,探討專升本教學工作和學生管理方面的優化路徑和工作措施。旨在引導專升本學生努力適應本科院校的管理模式,在大學找到學習目標并發揮所長。
關鍵詞:專升本;教學管理;路徑探究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72
專升本是中國高等專科學生升本科考試的簡稱,是中國教育體制中專科層次學生升本科學校或者專業學習的考試制度。隨著教育觀念的改變,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專科學生對本科文憑的獲取愿望越來越強烈,專升本熱度持續升溫。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職業教育的改革,專升本在中國的發展逐漸走向成熟。相對于高考招生的普通本科生,專升本學生在年齡、工作經驗、基礎知識等方面存在差異,具有一定的學習門檻。為了讓他們更好地適應大學的學習,取得好成績,需要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生涯規劃的引導。本文試圖結合專升本學生的特性和專升本班級的特點,對普通本科高校專升本班級學生管理工作進行分析,以求探討更有效、有針對性的管理模式。
1?專升本學生的特性
專升本學生相對于普通本科學生而言,他們有著自身群體特性。在進入大學之前,他們已經有了3年的專業學習經歷,對于高校生活有一定基礎。年齡相對較大點,所以各方面的想法也會比較成熟。
1.1?學習目標明確
專升本學生大多是因為中考失利才走上了3年職業教育的道路,因此,他們對專升本后的學習教育發展格外珍惜。他們通常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學歷和職業水平,對自己學習目標比較明確,對專業的發展有個人的理解。因為有了專科3年的專業學習基礎,本科入學后他們對課程內容上手更快。他們為了彌補專科學習不足,在本科階段實現自己的夢想,提升自己的能力。
1.2?工作經驗豐富
專升本學生通常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群,因為在社會上工作過,知道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及單位對員工素質的要求,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也有更明確認識。基于之前工作經驗,他們對就業有了清晰的概念,就業意識較強,對于自己今后可以從事什么性質的工作關注度高。
1.3?理論基礎差
專科生通過了專升本考試進入了本科階段學習,很多都是專科階段學習的佼佼者,但實際上大多數專升本學生理論基礎不牢固,普遍年齡偏大,有豐富的學習經歷,但是之前的學習可能更多是為了應試,專業理論基礎較差。這導致他們在入學后本科階段的學習很吃力,如果缺乏刻苦精神和自覺性,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1.4?心理壓力大
專升本學生一般學制兩年,對他們而言時間緊張寶貴。他們也能意識到自身與普通本科學生理論基礎和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些都會讓他們焦灼不安。本科課程相對于專科課程來說,教學內容更為廣泛和深入,課程設置更加全面和復雜,他們要在時間縮短的情況下加速適應和發展,浮躁、急躁的心理不斷涌現。
2?專升本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專升本學生在高等院校中是一個特殊的群體,3年的專科學習生活讓他們對課程設置有一定了解,但他們跟四年制本科生無疑存在一定的差距。從當前高校專升本教育管理工作現狀看,專升本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挑戰。
2.1?專升本年級管理的難度
專升本學生由于成長環境和學習環境的特殊性,他們逐漸形成不同程度的消極心理,在外界環境的影響和干擾下,容易形成自卑等極端心理,自尊心較強,學習積極性不足。因為不適應本科階段的管理模式和教學模式,部分同學甚至會走極端,通過破壞性的行為發泄內心不滿。與本科生相比,他們對“專升本”的困惑和對未來的迷茫更為強烈。由于專升本學生來大學后會有較為明確的目標,有的同學在專科期間也已經擔任過班干部,因此對于班級干部競選不積極,覺得本科階段更為重要的任務是學習,擔任干部會存在懈怠心理。班級同學集體歸屬感較弱。這些問題都將影響專升本班級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阻力和困難。
2.2?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銜接較差
高職院校在專升本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承擔的是下游的工作,而本科院校在整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更多是承擔的頂層設計的工作。已經有專科3年的專業學習經歷,如今進入兩年本科階段的學習,對他們來說就需要有針對性地教學方式和模式、特殊性的課程設計。按照現今的專升本培養方案來看,高職院校和本科高校的培養內容銜接不到位,出現教學內容重疊和空白。專升本學生基于專科階段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個是他們最大的優勢,但這種技能在本科階段被削弱。在本科階段,教學內容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導,實踐性課程在課程設置中有限,且實踐教學的內容形式單一,很多實操課還是從基礎課程開始教學,跟專科階段的內容重復,導致很多學生積極性不高。專升本學生在職業院校所學專業面范圍廣泛,所學專業內容差異大,導致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專升本的本科教育和傳統的本科教育定位不一樣,容易出現專科和本科教學內容的脫節。完善專升本教育體系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
2.3?專升本畢業生就業比較困難
專升本學生因為較為年長,思想較為成熟,對未來的關注度比普通本科生更高。但很少學生有明確清晰的職業規劃,更多人的想法是人云亦云,甚至很多人會隨波逐流選擇先考研、考公、教招等,抑或遵從父母安排。專升本學生畢業后雖然第一學歷也是本科學歷,但在實際求職過程中,企業在招聘中對專升本學生認可度并不高,存在一定偏見。在公務員考試和研究生考試等編制考試中,由于專升本學生成長過程中教育環境的不同,自身的專業能力、外語水平、理解能力等方面也弱于普通本科生。同等條件下,他們的競爭力弱。專升本學生就業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會產生自卑和焦慮心理,出現就業緊張感。他們具有實踐性、創造性,學校應該給他們相對自由空間發揮,加強就業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就業觀,解開思想上的疙瘩,激發他們的潛能。
3?新形勢下專升本學生教育管理措施
3.1?專本貫通課程銜接
3.1.1?重視學生核心課程
對于專科學習的核心課程,包括專業課、通識類課程等,要重點復習和深入學習,這可以為后續本科學習打下堅實基礎。通過高校專業課程與“專升本”課程有效銜接,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并通過理論知識學習以及專業知識掌握,合理安排新知識以及新技術學習時間,并在整個過程中注重實踐,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實現高職“專升本”教育中人才培養目標。
3.1.2?了解企業需求設置課程
學校應該設置相應的課程,包括專升本必修、選修課和通識教育等,能夠為專升本學生在接受本科教育起到橋梁作用。學校為專升本課程設置專門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并適時進行調整和優化。建議可以與相關企業或者行業協會合作,關注省內甚至全國各所高職院校專業分類和特點,了解當前市場需求和就業前景等信息,以行業、企業需求為導向,更好地在課程設置上滿足學生需求和期望。了解專升本學生學習特點和難點,加強對其所選專業學科的實際應用性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強調講解教材背后的知識體系和原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3.1.3?做好課程評估工作
學校需制定針對專升本學生合理的考試制度和評估標準,確保專升本課程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學校還應該注重針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和興趣愛好進行個性化培養,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3.2?幫助他們清晰落地職業規劃
3.2.1?上好就業指導課
就業指導課通常都是由班級輔導員本人任課,雖然專升本學生在專科期間可能也有相關課程,但是時隔兩年這門課的內容早已經被淡忘。輔導員通過就業指導課加強對專升本學生的職業規劃指導,提高他們高質量的就業技巧,提升就業競爭優勢。
3.2.2?做好就業動員
應屆畢業生人數逐年上漲,很多畢業生會產生就業恐懼,不敢邁出第一步,甚至通過考公、考研等推遲就業時間。學校要營造積極的就業氛圍,督促學生早作打算、早作計劃,提高學生的就業積極性。對于專升本班級學生,他們從新生到畢業生僅一年多時間,要有針對性地指導。專升本學生如果有考研意向,建議在大一剛入學后就可以著手準備外語考試,明確考研目標,要向學生說明考研不是逃避工作的途徑。針對找工作的學生,要讓他們個人提升的重點和學習的重點放在專業課和面試技巧指導上。同時,可以利用朋輩的經歷動員更具說服力。
3.2.3?加強職業發展指導
大部分學生“專升本”對學歷缺乏信心,認為在社會招聘中會受到歧視,這種擔憂在他們本科剛入學就會產生。幫助他們走出迷茫期十分重要。輔導員每學期都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學習進度制定修改職業生涯規劃書,同時,了解本專業的就業環境、就業政策以及就業形勢等。還可以通過朋輩結對的方式,共同制定學期計劃書,制定學期目標和討論職業理想。
3.3?針對專升本學生特點開展管理工作
3.3.1?根據學生特點積極引導
在入學之初,輔導員、班主任可以通過組織班會等集體活動,加強與專升本學生的交流,引導和鼓勵他們思考,明確學習目標。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習時間、學科狀況、職業規劃等,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幫助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計劃,珍惜利用好本科階段的學習時間,并根據實際表現及時調整。
3.3.2?強化學習考核機制
建立健全的課堂考核制度,高校可以統一編寫教材,實行同步教與學;針對學生的不同知識層次和學科特點,設計智能化的測試方式,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可以為每位專升本學生建立學習檔案,記錄學習情況、成績表現、輔導教學情況等,建立個人成長軌跡,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能力和水平。
3.3.3?建立完善的交流互動機制
鼓勵學生之間交流、合作,為他們提供社會實踐、實習等機會,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和經驗;要建立完善的師生互動渠道,及時掌握學生的學情和心理變化,給予及時的關心和支持。學校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課程和活動,鼓勵專升本學生樹立信心,培養他們樂觀的心態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有利于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使管理更具針對性。
3.4?充分發揮班干部的積極作用
3.4.1?打造過硬班干部團隊
在專升本新生入學第一次競選班干部的時候,班主任輔導員就要做好動員工作,鼓勵更多的學生上臺競選,提高班干部的威信,讓更多的學生產生想做班干部的想法。加強對學生潛在領導力的發掘和培養。比如,在課堂上加大學生互動參與度,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鼓勵他們主動發言,組織活動等。通過這些方式,發現和培養有潛力成為領袖的學生。
3.4.2?建立優秀班干部的榜樣
在班級中宣傳評選優秀班干部,通過評比表彰關注、推崇優秀的班干部,激發其他同學追求優秀、希望獲得班干部的機會。完善競爭機制。鼓勵學生之間的競爭,通過分配任務、設置規則等方式,讓學生感受成為優秀班干部后帶來的好處,從而加強對這個角色的追求。
3.4.3?做好班干部培訓
向學生說明班干部的職責,提供擔當班干部的機會。為了讓這個角色更加有趣,可以讓每個班干部都負責不同的任務,比如負責組織班級活動、管理班級事務等。對于意愿成為班干部但是經驗和能力尚不足的學生,可以提供培訓和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班干部角色。
4?結語
總而言之,專升本學生在本科學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對于這個特殊的群體應該采取更具針對性的管理方式,加強專升本人才的教育培養。在管理上,要健全班級的組織機構,做好班委的培訓工作,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加強班委成員之間協作和配合。積極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細化班級管理制度,針對專升本學習特點,在學習、生活、交往等方面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管理和指導。在教學上,高校要注重專科和本科的課程銜接問題。學校需要為專升本課程設置專門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適時進行調整和優化。專升本課程的設置需要學校全面考慮教學質量、學生需求和就業前景等因素,并完善相應的制度、管理與實施方案。有效解決專升本學生教育管理問題,滿足當今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琴.基于“本科職業教育”視角的專升本學生教學改革實踐[J].中國包裝,2023,43(05):122124.
[2]李燕,李波.應用型本科專升本商務英語專業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J].對外經貿,2023,(04):6972.
[3]祝天振,李蕭云.職業生涯規劃視域下專升本學生面臨的就業質量提升困境和路徑優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20(03):154156.
[4]隋佳潤,李榮,霍君玉,等.基于銜接理論的機械專業專升本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以“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為例[J].機械職業教育,2023,(02):3440.
[5]勞賜銘.高職學生專升本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22,(16):4650.
[6]徐亞萍.普通高校專升本學生就業指導分析——以計算機類專業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2,43(1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