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美
繪本是幼兒的學習啟蒙讀物,涵蓋社會道理的圖文解釋、對情緒和情感的畫面描述與語言描述,以及幼兒成長有關知識的圖文詮釋。幼兒可以通過繪本閱讀認識較多的詞語,對培養語感、語調有積極作用,但當前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仍存在很多問題。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就濮陽縣機關第二幼兒園的大班繪本閱讀教學進行了探索。
一、大班幼兒繪本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繪本閱讀教學缺乏目標
幼兒進入大班后,會發覺大班與小班、中班的區別是非常大的。這首先表現在學習時間上。中班和小班的學習時間短暫,為10~20分鐘;大班的學習時間較長,對幼兒的自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它表現在具體學習內容上。相比于小班和中班,大班的課程內容明顯增加,難度也有所提高,幼兒開始接觸語言和數學兩大學科。
(二)繪本閱讀教學方式單一
在幼兒園中,筆者發現大班繪本閱讀教學方式單一,不能提升幼兒自主閱讀繪本的興趣。幼兒除了繪本閱讀課上會接觸繪本,自主接觸繪本的時間少之又少。同時,教師未能兼顧幼兒繪本閱讀水平的差異,無法激發幼兒對繪本閱讀的學習興趣,甚至會讓幼兒討厭閱讀。
二、大班繪本閱讀教學的對策及建議
(一)明確繪本閱讀教學的目標
幼師要將教學目標切實體現在教學任務中,使孩子的閱讀能力真正提高。教師通過改進繪本閱讀教學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抓住幼兒的語言發展關鍵期,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運用多種繪本閱讀教學方式
在大班繪本閱讀教學中,有主題引導式(用朗讀法初識繪本)、表演延伸式(用角色扮演法體驗繪本)、讀寫結合式(用探究法探究繪本)、分享感悟式(用想象法充實繪本)等教學方式。在幼兒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發揮了調和劑的作用,將繪本與幼兒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啟發幼兒獨立思考。教師講解大致內容,并向幼兒說明該繪本主要表達了什么樣的主題,幼兒回到家后再用自己的語言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師幼共同學習,促進家園共育。
在繪本閱讀的訓練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孩子幾方面的能力,如口語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詞匯記憶能力等。這些能力并不是獨立存在,而是相互影響的。一方面的能力影響著另一方面甚至好幾方面能力的發展。教師要將能力訓練貫穿整個繪本閱讀活動。例如,教學語法、斷句、語音語調時,教師要讓孩子出聲朗讀或背誦內容,學唱繪本上的兒歌等,教給孩子正確閱讀的方式,助力總結閱讀經驗。
(三)尊重幼兒個體差異,適當調整教學方法
繪本閱讀結束后,教師通過跟幼兒談話、針對繪本內容進行提問,以及幼兒間相互問答的方式來了解繪本閱讀教學的效果。教師應及時關注幼兒的學習狀態,通過其面部表情來簡單分析教學效果,或通過詢問幼兒“這節課好不好玩兒”“上這節課的心情怎么樣”“以后還想上這節課嗎”,將幼兒感興趣的地方繼續發揚,不感興趣的地方及時改進。教師還要積極詢問孩子對閱讀活動開展的看法和建議,把枯燥、復雜的內容轉換為幼兒喜聞樂見的內容,并且增添評價環節來評測幼兒的學習效果,引導幼兒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綜上所述,繪本閱讀教學已成為幼兒學習的“第一本啟蒙讀物”。幼兒園大班的繪本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提前適應小學學習生活。教師要明確繪本教學的目標,在繪本教學活動中結合多種方式,尊重幼兒個體差異,提高繪本閱讀教學能力,在實際教學中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選擇符合幼兒認知水平的繪本讀物,以實現繪本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