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劉婷(1978-),女,云南宣威人,本科,中教一級,從事美術研究。
摘 要:傳統民間美術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價值比較高,對各民族產生較大影響,蘊含著獨特的藝術表現,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對民族情感生活和藝術追求影響比較大。因此,本文將傳統民間美術傳承及歷史價值作為研究主線,分析傳統民間美術的概念與特征,探究傳統民間美術的歷史價值,有效提出傳統民間美術的當代傳承策略,采用多措并舉的方式傳承傳統民間美術文化,探究傳統民間美術傳承的方法,確保科學傳承傳統民間美術文化,推進傳統民間美術保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促進民間文化瑰寶生生不息。
關鍵詞:傳統民間美術;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傳承策略
中圖分類號:J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4)02-00-03
傳統民間美術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這種藝術文化經過長期發展,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藝術色彩,集中體現了民族思想和文化內涵,傳承、保護和利用傳統民間美術文化有助于延續民族精神,彰顯民族藝術文化的價值。因此,需要高度重視傳統民間美術,采用科學的傳承和保護措施,對傳承傳統民間美術文化、突顯藝術歷史價值具有重要作用。
一、傳統民間美術的概念與特征
(一)概念
傳統民間美術是一種藝術形式和藝術作品,其中蘊含著一些文化習俗、 歷史信仰和文化特色等,這種文化藝術源自生活,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融入生活。對于傳統民間美術而言,該文化藝術具有較強的民族性、文化性以及地域性,集中體現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價值觀念、民族信仰以及生活狀態[1]。在我國豐富的民族文化中,民間美術屬于一種文化子集,也是民族文化的智慧結晶,主要形成于人類的社會生活,是人們對世界認知的產物,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發自內心地自由創作,藝術作品具備濃郁的地域和族群特征,集中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特色,是人的智慧結晶,屬于重要的文化遺產組成部分,豐富我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二)特征
傳統民間美術集中體現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特征。一是圖案豐富多彩。大量搜集傳統民間美術作品,通常都有豐富的圖案,這些圖案呈現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比如,刺繡、剪紙等技藝圖案展現出來的特征具有較強的裝飾性,且此類圖案的寓意往往比較豐富,比如,龍鳳、花鳥等相關圖案主要表達的是吉祥如意,展現出濃烈的民族文化精神。二是色彩鮮明艷麗。通過對傳統民間美術進行分析,很多美術作品色彩鮮明,比如,在很多藝術作品中都能發現紅、黃、綠等相關顏色,主要表達的是一種熱情、奔放的民族色彩[2]。在創作民間美術作品時,搭配不同顏色,可體現民族文化特點,同時還巧妙地采用各種技藝展現土地、太陽等自然元素,這種創作的寓意主要集中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三是手工制作工藝。手工制作是傳統民間美術作品成型的重要手段,但在制作的過程中,需要采用精湛的創作工藝,同時還需保護傳統技藝,制作環節采用的材料和工具都很有講究,需要達到精挑細選的要求,并對作品進行反復修正,采用這種制作方法才能交出一幅完美的藝術畫卷。
二、傳統民間美術的歷史價值
(一)藝術價值
民間美術作品在藝術領域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通過對民間美術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藝術家們的創作風格和藝術特點,為藝術史研究提供寶貴的資料。民間美術作品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是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作品在形式、色彩、構圖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特點,如中國傳統的剪紙、年畫、刺繡等,都體現了民間美術的豐富多樣和普及性[3]。以刺繡為例,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刺繡文化,比如,蘇繡、蜀繡和粵繡等屬于典型的刺繡代表,這些刺繡在繡法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每種繡法都蘊含著地域特色。整體來看,很多刺繡在創作的過程中都會融入一些宗教、藝術等元素,比如,龍鳳、花鳥等,這種藝術創作方式能夠制作出精美的美術工藝。
(二)文化價值
首先,民間美術具有審美和藝術欣賞的價值。民間美術作品往往具有獨特的審美特點和風格,通過對自然、人物、生活等主題的描繪,展現了藝術家獨特的視覺感受和創作才華。這些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引發觀者的情感共鳴和審美享受,使人們能夠從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其次,民間美術還具有社會教育和價值觀傳遞的意義。民間美術作品往往融入了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民間傳說,通過對人物形象、事件場景等的描繪,傳遞了一定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此外,傳統民間美術也具有象征功能[4]。我國傳統的民間美術色彩具有強烈的象征性,如“五色觀”理論,即紅、白、青、黑、黃這五種顏色體現了不同的情感價值。這些顏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體現出了中國古人獨特的智慧。
(三)社會價值
傳統民間美術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文化傳承。民間美術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記錄了歷史的發展和演變,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社會文化、風俗習慣和審美觀念。民間美術作品不僅是藝術品,還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對于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是民族認同。民間美術代表了一個地區或民族的特色和風情,是民族文化多樣性和豐富性的體現。通過民間美術的傳承和發展,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認識自己的文化傳統,增強對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三是社會教育。民間美術作品往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社會意義,它們通過藝術形式展現社會現實和人民生活,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5]。例如,民間繪畫中常常出現的對農民勞動和家庭幸福的描繪,不僅展示了農民的艱辛付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鼓舞了人們的精神力量,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四是精神寄托。民間美術作品往往以生活為題材,以簡約而富有表現力的形式,表達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們既展示了民眾的審美追求,又傳遞了他們對美的獨特理解,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同時,民間美術作品也寄托了人們的情感、信仰和愿望,具有精神寄托的作用。五是經濟發展。民間美術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資源,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通過開發民間美術產品,可以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經濟效益。同時,民間美術也可以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增加地方經濟的收入。
三、傳統民間美術的當代傳承策略
(一)重視政府引導,傳承傳統民間藝術
每幅優秀的傳統民間美術作品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想要傳承傳統民間美術需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一方面,創設文化環境,政府需要采用多措并舉的方法引導民眾參與傳承民間美術工作。具體而言,第一,政府通過創設文化環境,引導民眾感知傳統民間美術的魅力,自覺傳承文化藝術,同時,還可增強民眾的使命感,引導民眾自覺投入傳承民間美術文化工作中[6];第二,重視民間藝術家的社會地位,綜合制定政策支持,適當對自覺傳承民間美術作品的藝術家進行獎勵,這對發展傳統民間美術具有推動作用;第三,優化戰略布局,促使民間藝術保持可持續發展。采用戰略性布局的方法凸顯民間美術作品的價值,促進文化藝術保持高質量發展,比如,可加強與高校合作,增加傳統民間美術項目與課題,重視與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進行合作,促進傳統民間美術創新發展的同時,傳承優秀文化藝術。另一方面,在傳承民間美術藝術的過程中,需要展現出非遺價值。相關單位需要對民間美術作品的價值有清晰的認識,合理采用保護措施,保護措施可選擇政策性保護和搶救性保護,利用靜態保護和動態保護的方法落實傳統民間美術作品保護策略。研究發現,在相關政府單位的引導和支持下,對傳統民間美術進行系統規劃和保護有助于增強藝術魅力,達到保護文化色彩的目的。
(二)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傳播傳統民間美術風采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保護傳統民間美術作品的渠道有了很多選擇。傳統民間美術的傳承需要相關部門發揮互聯網優勢,有效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容量大、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等相關優勢,并利用該平臺加強宣傳。例如,以民間傳統美術從業者為核心,有效組建專業的宣傳隊伍,引導團隊成員合理使用抖音、微博、快手等平臺開展宣傳工作;此外,相關單位還可舉辦傳統民間美術作品展覽等活動,推動民間美術文化發展[7]。研究發現,相關部門利用信息化平臺宣傳傳統民間美術有助于促進傳統民間美術保持可持續發展,拓寬傳播渠道,可避免傳統民間美術受地域限制,助力美術文化呈長效性發展趨勢。通過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利用信息化平臺開展民間美術宣傳工作,有效增加民眾對相關美術文化的認知,增強文化魅力,使這些民眾對傳統民間美術文化特色有清晰的認識,讓這些民眾能夠合理利用相關信息平臺鑒賞不同區域、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的民間美術作品。比如,西北、東北等地的民眾可借助信息平臺鑒賞西南地區的藝術作品,這對傳統民間美術而言,可促進跨區域式發展。當前,我國很多傳統民間美術資源散落于村莊、小城鎮等地,不利于傳統民間美術的傳承與發展,若借助互聯網渠道加強推廣和宣傳,可避免傳統民間美術傳承與發展自生自滅的尷尬境遇[8]。當下,我國很多民間傳統美術從業者逐漸重視傳承傳統民間美術,不斷利用互聯網平臺宣傳傳統民間美術,并對傳統民間美術進行創新,隨后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銷售,使得很多傳統民間美術得到大眾的認可,傳統民間美術文化價值得到提高,說明我國民眾比較認可傳統民間美術的價值。因此,在傳承民間美術藝術的過程中,還需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發揮這些技術的優勢,利用互聯網技術平臺傳播傳統民間美術文化是一種可取之舉。
(三)賦予傳統民間美術創意,形成產業化發展
傳統民間美術具有比較高的審美價值,在傳承的過程中,需要將文化創意作為軸心向外輻射,合理打造產業化發展模式,這種傳承和發展模式有助于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甚至還能促進傳統民間美術文化發展。長期以來,我國眾多民間藝術者為傳統民間美術發展建言獻策,為傳統民間美術產業化發展提供政策指導,協助相關部門搭建實踐平臺,保障文化產業和民間藝術深度融合,有助于挖掘傳統民間美術的產業價值,不斷構建完善的文化資源體系[9]。傳承和發展民間美術產業的過程中,可有效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使這些資源能夠實現產業化發展,有助于傳統民間美術彰顯產業和文化價值。但對傳統民間美術開展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相關單位還需重視構建常態化發展機制,一方面,需要保障政策和資金支持,不斷拓展產業的發展渠道;另一方面,重視文化產業合作,相關參與單位需要協同挖掘文化經濟價值,協同打造內涵豐富、藝術價值高的藝術精品,這種發展模式可促進傳統民間美術實現產業化發展。
(四)構建文化品牌,達成“以點帶面”式發展
我國很多區域都有傳統民間美術藝術,但這些藝術具有濃厚的地域特征,豐富了民間美術藝術形式,但想要有效傳承民間美術文化,相關單位需要保持重視,引領相關單位協同構建民間美術文化品牌,同時,結合具體發展情況,有效采用“以點帶面”的方式帶動相關產業文化發展。對于傳統民間美術而言,這種文化藝術的價值比較高,傳承和發展這種文化藝術時,應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從中挑選出極具代表性的藝術作品,且這些作品需要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濃郁的文化底蘊,結合地方特色,合理打造本土品牌,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向外輻射,著重宣傳傳統民間美術的風格。相關部門打造美術品牌時,應將文化特色放在首位,且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還應重視與時俱進,需要與時代審美保持高度契合,滿足大眾的鑒賞需求[10]。整體來看,在打造傳統民間美術文化品牌的過程中,還依托重點文化品牌,這種品牌打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彰顯民間美術文化的魅力,只有構建鮮明的文化品牌,才能使傳統民間美術文化的價值最大化。
四、結束語
傳統民間美術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蘊含著較大的文化魅力,“十四五”時期需要把握文化建設,這就要求應高度重視傳統民間美術文化傳承工作,合理采取措施傳承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對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積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關部門在傳承民間美術文化時,應重視挖掘相關文化的藝術價值,打造獨特的藝術文化形式,保護和傳承優秀的民間美術文化,并在此基礎上合理開發和利用,真正釋放文化藝術的價值,促進傳統民間美術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綻放出璀璨的民族文化光芒。
參考文獻:
[1]王曉瑋.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民間美術保護與傳承[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4(07):67-70.
[2]李曉燕,李森.智媒時代民間美術活態傳承與發展研究[J].景德鎮學院學報,2023,38(04):102-106.
[3]李佳.當代繪畫對中國民間美術的“活態化”傳承[J].美術大觀,2021(03):76-81.
[4]湯瑾瑜.5G背景下民間美術傳承與保護的創新探究[J].宿州學院學報,2021,36(08):65-68.
[5]金燦,朱金鑫.民俗藝術傳承下的民間美術文創設計與品牌建設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7(06):90-91,94.
[6]郭萌.古代民間美術的傳承與保護[J].黑河學院學報,2019,10(01):196-197.
[7]司春燕.中國傳統動畫造型設計中民間美術元素的價值探討[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21(05):116-119.
[8]李曉燕.淮河流域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及其價值解析[J].蚌埠學院學報,2021,10(04):121-124.
[9]張磊,仇慧琴.非遺視域下環巢湖區域民間美術資源、審美價值探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20,38(04):78-83.
[10]孫境澤,徐昌斌.民族民間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3,40(06):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