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鄉村振興的推進實施過程中,技工教育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龍巖技師學院在鄉村振興中的人才培養為例,探討了技工教育如何解決鄉村人才培養問題,闡述了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實踐教學、實習實訓、導師指導和交流研討等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技能人才,推動鄉村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技工教育;人才培養;網絡營銷
實施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 “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目標是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技工教育是培養行業企業發展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它不是泛化的職業教育,而是指向性非常明確,就是為產業經濟服務,專注于技能人才培養的教育。技工院校承擔著面向農民工、企業職工、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等群體,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的社會服務任務。
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而技工教育為技能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解決方案。
(一)區域優勢
1.生態資源豐富
龍巖市地處山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良好。全市森林覆蓋率79.21%;共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自然保護區面積4.88萬公頃;有風景名勝區3處,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33萬公頃。城市空氣質量保持福建省前列。這為發展鄉村旅游、生態農業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農業產業多樣化
龍巖市的農業產業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涵蓋了水稻、甘蔗、柑橘、豬、雞等多個方面。推進鄉村振興,在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同時,也注重發展特色農產品和農村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2022年,龍巖市糧食產量83.16萬噸,蔬菜產量168.48萬噸,水果產量51.78萬噸。
3.傳統文化底蘊深厚
龍巖市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統文化,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客家土樓,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客家文化底蘊深厚,擁有眾多的非遺文化傳統。此外,龍巖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紅土地文化影響深遠。鄉村振興注重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通過開展文化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等活動,挖掘和發展鄉村文化資源,提升鄉村的文化魅力和吸引力。
龍巖市的鄉村振興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堅持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生態與經濟的雙贏。
(二)發展面臨的問題
龍巖市擁有如此豐富的生態、農業、文化資源,卻無法充分利用發揮好,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鄉村振興技能人才缺乏。由于地處山區,受限于交通等因素,長期以來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不僅是龍巖市,在閩贛粵周邊的山區均存在服務農村人才匱乏的問題。
如何通過技工教育,提高鄉村人才技能水平,從而推動區域鄉村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重要課題。
與職業教育寬泛概念不同的是,技工教育專注于技能人才培養,承擔著對技能勞動者的培養職責。技工教育可以通過以下4個方面,解決鄉村技能人才培養問題。
(一)提升鄉村勞動力素質
技工教育可以為農村居民提供獲得專業技能和知識的機會,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和競爭力。這將有助于提升鄉村勞動力素質,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二)推動農村產業升級
通過技工教育,農村居民可以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促進農村產業的升級和轉型。技能人才的涌現將推動農村產業向高效、智能化、現代化方向發展,提高農村經濟的競爭力。
(三)培養創業意識和能力
技工教育注重實踐操作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可以培養農村居民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通過教育和培訓,農村居民可以學習創業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增加創業成功的概率,推動鄉村創業活動的開展。
(四)促進農村技術交流和合作
技工教育可以促進農村之間和城鄉之間的技術交流和合作。通過技術培訓和交流活動,促進技術和經驗的共享,提升農村發展的整體水平。
龍巖技師學院在技工教育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一流的教學設施。通過課程設置、實踐教學、實習實訓、導師指導和交流研討等,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
(一)在課程設置方面
學院不僅注重傳統技能的培訓,還結合鄉村振興的需求,增設了鄉村產業發展、農產品營銷、鄉村電商等與鄉村振興相關的專業課程。這些課程旨在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鄉村振興的背景與需求,為未來的工作和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學院開設的鄉村電商系列課程,可以培養學生在農村電商領域的技能和創新思維。學生學習如何利用互聯網平臺和電子商務模式,在鄉村地區開展網絡營銷活動,面向全國推廣農產品,同時還帶動了物流運輸業的發展,促進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鏈條發展。通過這樣的課程,學生能夠參與農村電商的實踐項目中,為農村產業鏈的推動提供實際支持。
(二)實踐教學是技工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院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調研,讓他們深入了解鄉村振興的具體情況和問題,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同時,鼓勵學生參與鄉村振興項目,提供實際營銷策劃和推廣的機會,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滿足鄉村振興需求的能力。在具體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實地考察了解某地區存在特定的農產品產量過剩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市場推廣和增值利用的措施,從而為該地區的農產品產業鏈發展提供解決方案。學生還可以參與鄉村旅游項目的策劃和營銷工作,結合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制訂切實可行的推廣計劃,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
(三)實習實訓是技工教育的重要環節
學院通過與鄉村企業、農村合作社等單位合作,共同建設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參與項目實際操作和營銷工作的機會。在實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提升實際能力和滿足鄉村振興需求的能力。在鄉村企業、農村合作社的實習中,學生可以參與農產品加工的實際操作過程,學習如何處理、包裝和儲存農產品,提高其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參與農產品的營銷工作,了解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制定切實可行的銷售策略,從而促進當地農產品的發展和鄉村經濟的振興。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學習企業的運營管理和市場拓展經驗,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并將其應用于鄉村產業的改造和升級。這樣的實踐經驗對學生的職業發展以及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四)導師指導在技工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學院配備了經驗豐富的導師或業界專家,指導學生進行鄉村振興相關課題的研究和實踐,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和幫助。例如,在農村電商領域,導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市場分析和營銷策劃,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市場需求、制定推廣方案,并提供在實際操作中的建議和指導。同時,導師可以通過定期召開指導會議、個別輔導和實踐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在鄉村振興項目中遇到的難題和挑戰,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導師的指導和關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少走彎路,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
(五)交流研討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途徑
學院組織學生參加鄉村振興相關的論壇會議和主題活動,學生有機會與來自不同背景和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深入的學術交流,學生可以了解農業、環境、經濟等多個學科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從而對鄉村振興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這種交流促進了知識的分享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學生可以從其他領域的經驗和觀點中汲取靈感,形成全面發展的思維方式。通過與行業專家和創業者的交流,學生能夠了解各種創新理念、方法和成功案例,從而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在創業競賽中,學生需要運用創新思維,結合鄉村振興的實際需求,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通過交流與評審獲得反饋,并且能夠結識成功的鄉村振興創業者,借助其經驗和資源,拓展自己的創業網絡,尋找就業或合作的機會。
隨著近幾年新興業態的出現,自媒體和短視頻平臺的影響力急劇擴大。學院適時設立了網絡營銷專業抖音直播專班。學院信息工程與商貿管理系建有攝影實訓室、抖音數字技能學習中心、京東校園實訓中心、電子商務C2C模擬操作實訓室、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訓室、電子商務學員創業工作室、校園物流服務站、電子商務O2O展示廳和電子商務攝影實訓室等,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網絡營銷人才培養模式。
(一)課程設置
開設與鄉村振興相關的專業課程,課程包括鄉村產業發展、農產品營銷、鄉村電商、農村品牌推廣等內容,將鄉村振興理念與網絡營銷技術相結合,讓學生能夠理解鄉村振興的背景與需求。開設了抖音直播課,通過短視頻制作與推廣、新媒體推廣、搜索引擎營銷、直播平臺實訓、數碼圖像處理、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以及電商直播實戰等課程,指導學生如何直播帶貨。編制了《農產品營銷》和《鄉村電商》校本教材,以滿足農村學生學習的需要。
(二)實踐教學
學院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調研,讓他們深入了解鄉村振興的具體情況和問題,培養其實際操作能力。同時,鼓勵學生參與鄉村振興項目,提供實際營銷策劃和推廣的機會。組織學生參與一年一度的新羅區萬安鎮春筍節、巖山水蜜桃采摘節和培斜鄉村旅游項目,充分體驗了項目策劃與推廣過程,實際參與了農產品的營銷。
(三)實習實訓
安排學生到鄉村企業、農村合作社等實習實訓基地,參與項目實際操作和營銷工作,提升他們的實際工作能力。學生從鄉村中來再回鄉村中去,長期與廖天山蔬菜合作社、新羅區富泰果蔬專業合作社、龍巖市新羅區巖山水蜜桃專業合作社等鄉村企業開展合作,為學生提供眾多實訓崗位,使學生將所學技能用于農產品的生產、包裝、銷售和運輸等全產業鏈中。
(四)導師指導
配備經驗豐富的導師或業界專家,為學生進行鄉村振興相關課題的研究和實踐,提供專業指導和幫助。龍巖市擁有一大批農業專家和導師,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強大的導師團隊成為廣大學生強有力的后盾,不僅能夠具體指導學生解決技術技能上的問題,也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營銷策劃等問題。
(五)交流研討
組織學生參加鄉村振興相關的論壇會議、展覽以及創業競賽等活動,開闊他們的視野,增加與其他專業人士交流互動的機會,獲取更多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先后有17位優秀學生,應邀參加傳統村落的旅游開發研討會,共有23位學生,7個項目參加了龍巖市創新創業大賽,其中“果樹種植+休閑生態農業”項目還獲得了天使投資。
綜上所述,技工教育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與培訓,使現有學生與勞動者獲得與鄉村振興相匹配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養,更好地適應鄉村振興的需要,為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同時技工教育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學院通過提高鄉村勞動力素質、推動農村產業升級、培養創業意識和能力、促進農村技術交流和合作等,為解決鄉村人才流失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今后,學院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助力農業現代化,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1]司惠平.技工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性[J].河南農業,2021(21).
[2]王海松,楊樹軍,孫夢水.技工教育創新路,鄉村振興添活力:北京市順義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高級技工學校助力鄉村振興的經驗做法[J].中國培訓,2023(2).
[3]張家豪,張曄,李思宇,等.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村人才技能培訓的路徑探索:以A縣職業技工學校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23(15).
[4]繆建軍,薛長春.技工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扶智”路徑與策略[J].職業,2023(11).
(作者:羅智驍,龍巖技師學院圖書館副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