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如鈺
摘要:“崗課賽證”融通工程,是依據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發展規律,統一部署、合理規劃實施方案,使育訓融通課程貫穿各學期,通過教育教學實踐,有計劃、有組織地探索和構建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切實做到“以崗定課、引課入崗、課賽結合、賽證融通”,提升育人質量,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文章以A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為例,對其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梳理“崗課賽證”融入A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必要性,并提出“崗課賽證”融合下A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效路徑,以期培養更多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崗課賽證;學前教育專業;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應用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08-0021-04
基金項目:本文系畢節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院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課題(編號:BZYJG-202207)研究成果
2021年,全國職業教育大會首次提出“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新要求。為進一步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要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按照生產實際和崗位需求設計開發課程,開發模塊化、系統化的實訓課程體系,提升學生實踐能力[1]。具體來說,“崗課賽證”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課程學習與崗位需求對接,體現出崗位技能和通用技術;二是通過課程改革推動“課堂革命”,以適應不同的生源特點;三是建立國家、省、校三級師生比賽機制,提高課程質量;四是通過開發和融合多類職業資格證書與職業等級證書,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在職業教育中,“崗課賽證”理念應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隨著學前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在黨和政府的努力下,學前教育師資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但橫向比較來看,學前教育專業發展仍屬于薄弱部分,這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教學息息相關。近年來,關于“崗課賽證”教學模式的相關研究廣受專家學者關注,但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研究還不多。筆者作為A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A職院”)學前教育專業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從自身崗位出發,對“崗課賽證”融合模式下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進行研究。經調查發現,A職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考取幼師教師證的比例較低,迫切需要將“崗課賽證”與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教學結合起來,構建一個綜合育人的模式。
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如體系建設不夠完善、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有待加強、制度標準不夠健全、企業參與辦學的動力不足、有利于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辦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到了必須下大力氣抓好的時候[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要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構建產業人才培養培訓新體系,完善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3]。A職院學前教育專業所屬系部教育科學系組建于2013年,近年來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陳舊的學前教育專業實訓室得到修整,儀器設備得到更換,新建舞蹈實訓室1間、微格實訓室1間、數字化書寫實訓室1間、智能化舞蹈室1間,有力夯實了設備基礎,完善了教學條件。在“雙高”建設背景下,A職院出臺了關于1+X證書、“崗課賽證”的實施方案,完成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的修訂和完善,為各專業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導和基礎支持,也為教育科學系提升教育工作水平、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改革奠定了基礎。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肩負著培養高素質學前教育人才的重任。學前教育專業作為A職院教育科學系的主要專業之一,作為A職院唯一的師范類專業,其自身有著起步早、招生熱門、學生基數大等特點。A職院積極貫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踐行職業教育的育人初心與使命,結合實際,制定了“A職院‘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實施方案”,不斷完善“崗課賽證”工作機制,健全融通課程保障體系,切實增強課程的兼容性,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實現“崗課賽證”綜合育人。但是,目前A職院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阻礙著教學質量的提升,問題如下。
1.教學方法相對單一
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多為講授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法,對其他教學方法采用得較少,這使得學生對學前教育相關崗位的認識大多停留在做好保育工作,對于“要做好什么”“怎么做好”存在“一問三不知”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的學習收獲不大。
2.課程內容設置與幼師資格證考試內容聯系較少
課程內容的設置與幼師資格證考試內容相關的甚少,且很少開展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相關培訓,或是開展培訓的力度不夠、深度不夠。雖然系部領導、任課教師均向學生強調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的重要性,但由于一些學生學習基礎薄弱、自學能力不強、學習態度不佳,A職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資格證獲取率不高成為亟須解決的一大難題。
3.課程形式、考核辦法與職業技能大賽未能緊密聯系
職業技能競賽是推動產學融合、加強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徑,是檢驗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形式、考核辦法與職業技能競賽之間存在不協調的問題,各類技能競賽缺乏與課程教學的有效銜接。學校未能根據學生的競賽表現情況調整教學模式,導致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不強。每到比賽來臨之際,學校才開始備賽,這相當于從“零”開始摸索,從起步就落后于已將技能大賽內容與課程形式、考核辦法有效落實的院校。同時,一些學生對職業技能競賽的認知度有待提高,他們更喜歡學習成功感和滿足感強的內容,如某一科考試取得高分、期末考試成績排名靠前、獲得評先選優名額等。對于職業技能競賽,一些學生認為付出太多,備賽過程太辛苦,而且獲獎率具有不穩定性,有“不如不參加”的想法。
“崗課賽證”融通工程,是依據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發展規律,統一部署、合理規劃實施方案,使育訓融通課程貫穿各學期,通過教育教學實踐,有計劃、有組織地探索和構建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切實做到“以崗定課、引課入崗、課賽結合、賽證融通”,提升育人質量,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崗位技能競賽與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結合起來,可以促進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體系的發展,推動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和專業課程的改革,豐富課內外實踐教學體系[4]。同時,其也對教師日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崗位技能競賽與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的融合,可以使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更加適應新形勢的需求,增強學生對該專業的興趣,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能,實現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創新,培養更多學前教育人才[5]。在國家推行教學改革及A職院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在“雙高”建設進程中,學前教育專業為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學前教育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求,培養合格的學前教育教師,需要且有必要進行教學改革。將“崗課賽證”融入A職院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改革,可以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為A職院其他專業課程及其他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提供經驗借鑒。
基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及“A職院‘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實施方案”文件精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可以基于“崗課賽證”綜合育人要求,將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為目標,改善教學現狀,促進學前教育專業發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1.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
改革教學方法一直都是教學研究中的重要議題,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高職院校解決教學模式單一化問題,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勢在必行。教學方法應用得適宜與否,影響著學生聰明才智的發展以及潛能的發掘。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踐行“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改革教師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師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素質的提升放在首位。面對當前教學現實情況,教師需堅持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以“為我所用,打造高效課堂”為準則,如采用項目教學法開展教學,將項目當載體,將任務當驅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互動、合作,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同時,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價值的評價,引導性地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并學會學以致用,將其運用到其他項目的學習中。高職院校應未雨綢繆,在新生入學前依據生源類型和層次做好新生分班工作,從生源類型、層次上進行分析,這樣才能根據生源特點、課程特點等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另外,教師還應針對授課班級內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將學生本位的思想凸顯出來。例如,生源類型為普通高中畢業生的學生,其特點為沒有專業學習經驗,但其通識基礎水平高于中專畢業生,為此,教師可以應用合作學習法、問題引導式教學法,提出適宜的問題,引發學生探討、思考,深入研究。又如,對于具備一定專業學習經驗的中專畢業生,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化教學法,充分發揮環境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借用特定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參與角色扮演活動,參與音樂情景劇的演繹,在教學實踐中實現“崗課賽證”融合[6]。在教學組織形式上,教師要以崗位勝任能力為中心,以專業核心課程為主體,大力實施在崗教學、模擬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體現“工學結合、學做一體”的教學方法,確保“崗課”對接有效落實。
2.注重教學內容的改革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要想從事幼兒園教師工作,就必須考取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因此高職院校要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就要重視提高學生的教師資格證考取率。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需要以熟練掌握考試內容為前提,結合考試大綱進行備課,依據教材重難點進行課程講授,對所涉及科目的考試重難點內容進行確定,達到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掌握教師資格證考試重點內容的目的。將“崗課賽證”融合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離不開對課程教學內容的調整和優化。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計上,教師應以幼兒園崗位要求為基礎,緊密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進行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另外,需要成立一個由學校、行業和企業共同參與的課程開發委員會,以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為依據,合理制定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方案,根據行業、企業的崗位標準,制定專業課程的標準。為實現這一目標,高職院校需要對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拓展課進行調整與優化,使課程結構和課時比重與企業的崗位標準充分契合。
同時,要將“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基本理念和內容要求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6]。要通過對行業崗位需求的調研預測和學情分析來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優化人才培養目標、人才規格、課程設置和學時安排等,還需要不斷完善育人方式,如德技并修、理實并重、手腦并用、工學結合,最終形成符合“崗課賽證”綜合培養要求的專業課程內容。另外,還要將大賽項目融入教學內容體系,落實在“學中練、練中學”的培養機制,將大賽內容碎片化地融入課程內容。可以以大賽平臺為基礎,圍繞賽項項目進行教學設計,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充分發揮職業技能大賽引領和推動教學改革的作用,在賽教融合中促進教師和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
3.注重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核是對學生學習成績、綜合能力等進行評價的一種方式,既可以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衡量學生的習得水平,又可以反作用于學生,促進學生學習,還能為教師調整教學進度、教學難度提供參考。有價值、有意義的考核方法應該是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考核并重、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輔、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根據“能力本位”這一職業教育改革方向的要求,突出學生實操技能的培養是“崗課賽證”育人模式的特點之一,職業教育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是否扎實、實踐實操能力是否突出要求更為嚴格。
基于“崗課賽證”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考核方法的改革,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以技能大賽實際開展情況為基礎,聯系技能大賽的評分方式、得分點、丟分點等豐富考核形式,將考核面覆蓋于全過程、各階段,讓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充分契合技能大賽中的考查理念,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突出形成性評價。二是學前教育對學生的專業特長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長,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全面發展,避免出現專業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以免阻礙學生整體發展。因此,為滿足“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需要,高職院校需要建立健全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可以構建四維評價模式的評價機制,將崗、課、賽、證結合起來[7],以改革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考核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跨領域的多元化學習,包括“職前—職后”“校內—校外”“集中—零散”“正規—非正規”的學習。這樣,就能將各種學習過程和結果有機銜接起來,構建一個橋梁,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獲得成長和成功。同時,還應使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對學前教育專業以科學的方法進行評估。要將產業要素、職業要素、教育要素等融合起來,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社會化的形成,通過學校、企業、同學、行業、社會這五個領域的評價,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的考核[8]。
總之,在“雙高”建設進程中,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為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學前教育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求,培養合格的學前教育教師,需要且有必要進行課程教學改革。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融入“崗課賽證”,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可以提高人才培養水平。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基于“崗課賽證”的教學改革,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注重課程內容的改革,注重考核方法的改革,由此實現高質量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教學改革,實現對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EB/OL].(2021-10-13 )[2023-06-15].http://www. 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10/t20211012_571 737.html.
[2]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EB/0L].[2023-06-1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2/t201902 13_369226.html.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EB/OL].(2019-02-23)[2023-06-15].http://m. 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9. html.
[4]肖華鳳.中職《導游業務》課程“崗課賽證”融合教學模式研究[D].南寧:南寧師范大學,2020.
[5]張麗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堂中實踐性教學方法的應用[J].學園,2017(01):59-60+100.
[6]王婧.高職院校“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探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23.
[7]王玉梅.“崗課賽證”嵌入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的策略研究[J].大學,2023(01):106-109.
[8]張慶波,趙清梅,陳瑛.高職學前教育“崗課賽證”融通課程教材研發———以《幼兒行為觀察與指導》為例[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04):71-75.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Mo Ruyu
(Biji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izhou Province, Bijie 551700, China)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project of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ion"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law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re literacy, unified deployment,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so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urses runs through each semester. Through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practice, planned and organized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ion" are carried out, effectively achieving the goal of "determining courses based on positions, introducing courses into positions, combining courses and competitions, and integrating certificate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level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article takes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of 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its curriculum teaching, sort out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into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teaching of 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 and propose an effective path for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of 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applied talent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Key words: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reform; applied talents;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