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江玥
摘要:“互聯網+”背景下,高職信息化教學實踐存在一些問題,如師資水平不足、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這些問題阻礙了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進一步發展。高職院校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打破地域限制,實現信息化教學的全面覆蓋。高職院校要完善教學設備,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加強信息化教學的信息安全管理。高職院校還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探索和創新信息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教育效果,以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需要。
關鍵詞:高職;“互聯網+”;信息化教學;教學模式;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06-0057-04
信息化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計算機及其應用技術,更加熟練地使用各種信息化工具和資源,進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在信息化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各種信息,積累知識,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1]。本文對“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進行探討。
1.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特點
(1)靈活性。信息化教學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能力,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對教學內容進行個性化設置,提高教學效果。(2)互動性。信息化教學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指導;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與同學交流,共同學習和進步。(3)可視化。信息化教學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內容轉化為具體的圖像、視頻等,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和記憶。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知識內容以圖像、視頻等形式呈現,使學生更加生動、直觀地感受到知識的魅力。(4)實踐性。信息化教學可以通過模擬實驗情境、虛擬實訓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下進行實驗和實訓,提前掌握實踐技能,從而更好地適應實際工作環境。
2.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備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的專業人才,因此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職業發展為出發點,通過信息化技術來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信息化教學要以實踐為主,通過模擬虛擬情境、模擬實訓等方式,讓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進行實踐操作,提高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高職學生的基礎、興趣和能力差異較大,因此信息化教學也應該注重個性化教學,通過信息化手段,根據學生的能力、學習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和資源配置,讓他們都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比較合理,不同學科之間也有著一定的聯系,教師在信息化教學中應重視學科整合,通過跨學科的教學設計和實踐項目,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2]。教師可通過網絡平臺和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生動地呈現給學生,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識點。總體來說,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需要緊跟時代發展,不斷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發展。信息化教學,可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能力,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以提高自主學習和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從而更好地適應實際工作需求[3]。信息化教學,可以提高教育的公平性。信息化教學,還可以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互利。
3.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發展趨勢
一是信息化教學將更加普及和全面。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采用信息化教學方式,而且將會涵蓋更廣泛的課程范圍。除了傳統的在線課堂、多媒體課件和網絡作業以外,還將出現更多具有互動性和創新性的信息化教學方式,如虛擬實驗室、游戲化教學等。二是信息化教學將更加個性化和定制化。未來的信息化教學將會更加關注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為學生提供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課程安排。例如,通過學生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個性化推送學習資源,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三是信息化教學將更加互動化和社交化。未來的信息化教學,將會借助社交媒體等平臺進行交流和互動,以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機制,讓學生的學習更有趣和富有挑戰性。例如,通過在線討論區和微信群等方式,教師和學生可以直接互動,分享經驗和答疑解惑,提高學習效果和互動效果。四是信息化教學將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和素質教育。未來的信息化教學將不僅僅關注知識傳授,也會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人文關懷,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和社會責任感[4]。
1.基礎設備不足
高職教育中,教學設備一般包括計算機、投影儀、多媒體設備等,這些設備需要不斷更新換代,以適應信息化教學的發展。并且教學軟件和硬件設備也需要不斷升級和更新,以保證教學設備的穩定性和實用性。但是在現實教育中,部分高職院校缺少完善的信息化教學設備,如高速網絡帶寬、教學軟件和硬件設備等,給信息化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技能與信息技術水平較低
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信息化教學技能和知識水平,才能更好地貫徹信息化教學理念。然而在現實中,部分教師缺乏信息化教學的相應知識和技能,導致信息化教學效果不佳。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掌握有所欠缺,不能充分將現代化信息手段運用到實際教學中。
3.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較低
在信息化教學中,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學生缺乏這方面的能力,導致學習效果不佳。還有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不具備較強的信息判斷能力,容易被一些負面信息所影響。而學生如果長時間瀏覽一些低級趣味的信息或視頻,可能會導致其喪失一定的思考能力,對學習缺乏興趣。
4.信息安全問題
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學資料和學生信息需要通過網絡進行傳輸與存儲,這也給信息的安全性帶來嚴峻的挑戰。如果信息泄露,會給學校和學生帶來嚴重的后果。
1.完善信息化教學設備,加強信息化教學推廣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化教學已成為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為了適應這種趨勢,高職院校要完善信息化教學設備,加強信息化教學推廣,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首先,高職院校應建設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多媒體教室可以支持多種教學方式,如講解、演示、互動、評估等。多媒體教室還可以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如網絡課件、教學視頻、實驗數據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點。其次,高職院校應推廣在線教學平臺。在線教學平臺可以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和教學內容的集中管理,同時也可以支持異地遠程教學。通過在線教學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教師也可以更加方便地進行教學管理和評估。除了一些開源的在線教學平臺,高職院校也可以自主研發學校專屬的在線教學平臺,以更好地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再次,高職院校應該積極推廣移動學習。移動學習是指學生通過移動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隨時隨地進行學習[5]。移動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加自主地學習,也省去了學生和教師的往返時間,能提高學習效率。高職院校可以通過開發移動學習應用軟件、提供移動學習資源等方式,積極推廣移動學習。
2.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
如何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是高職院校亟須解決的問題。下面,從四個方面闡述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的方法和途徑。(1)學習和熟練掌握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是信息化教學的核心,教師只有不斷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如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等,才能更好地將其應用于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學習信息技術等,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總結經驗,反復研究,有效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不斷提高信息化教學質量。(2)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和方式。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教學內容,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和方式,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特點和需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師還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方式,如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小組討論、實驗探究等。例如,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精準化教學,利用數據分析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以提高教學效果。在信息化教學實踐中,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教學的要求。例如,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是通過講解和演示來傳授知識。而在信息化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采用在線實驗、虛擬仿真等方式,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實際操作,更好地掌握知識。(3)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教師要積極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將信息化教學融入實踐中,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關注教學改革的前沿動態,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學理念,引領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設計和教學評價,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4)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掌握最新的信息技術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教師要關注教育領域的前沿動態,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例如,教師可關注教育領域的最新發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教師還可參加學術會議和研討會,與同行交流分享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如學習和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和方式、推進教學改革、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等都是有效的方法和途徑。高職院校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動信息化教學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高職院校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豐富教學資源,創新多種教學方式,這些教學資源與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搜索相關的學習資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信息化教學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教學過程和更加嚴密的邏輯分析,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讓學生進行數學公式的推導,讓學生通過邏輯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從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信息化教學,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資源和貼近實際的案例分析,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問題的本質和解決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例如,在歷史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歷史事件,讓學生通過分析和判斷來得出正確的結論,從而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高職院校應為學生提供更加開放和自由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如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和多樣的學習資源,讓學生更容易獲取所需的信息。例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課堂的形式讓學生查找和收集英語學習資源,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化教學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和細分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過各種互動環節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學習。
4.加強信息化教學的信息安全管理
加強信息安全管理,是保障學校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高職院校要構建完整的信息安全體系,加強信息安全意識教育,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強化系統安全管理,重視信息安全監督等,以全面保障學校的信息安全。(1)構建信息安全體系。信息安全體系是保障學校信息安全的基礎。高職院校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流程、安全策略等,確保信息安全措施的全面覆蓋。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他們需要了解學校的安全流程和安全策略,包括如何傳輸和存儲信息等。高職院校還要定期對安全流程等進行檢查和更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安全威脅。(2)加強信息安全意識教育。教育是提高信息安全意識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要通過多種方式,如課堂教育、宣傳活動、安全演練等,提高教師和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教育內容包括如何識別和避免網絡釣魚、如何使用安全密碼、如何保護個人隱私等,高職院校可通過舉行模擬演習等,讓教師和學生切身認識到信息安全問題的嚴重性。(3)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要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職能部門的安全責任和義務,以防止信息泄露和其他安全事件的發生。例如,高職院校可制定安全保密責任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網絡安全責任制度等,明確安全管理的主體、對象、措施和責任等。(4)強化系統安全管理。系統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保護校園網絡系統不受黑客攻擊和病毒侵襲等威脅。這些措施包括使用安全軟件防御病毒和網絡攻擊、建立完善的訪問控制和權限管理機制、加強網絡安全監控等。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要定期進行網絡系統安全漏洞檢測和修復,以確保網絡系統的整體安全性。(5)重視信息安全監督。信息安全監督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要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和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安全問題。安全檢查主要包括系統漏洞掃描、網絡入侵檢測、信息泄露風險評估等。高職院校還要建立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制度,及時處理安全事件,以減少安全事件對學校的損害。
綜上所述,“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學,是高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前,信息化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高職院校和教師應充分認識其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性,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綜合素質,從而使信息化教學成為促進學校發展和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金春華,張滿.新商科專業人才信息化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探索,2023(01):51-56.
[2]高翼,彭爽.大數據時代教育信息化平臺cMOOC模式建構與發展研究[J].情報科學,2023,41(02):177-184.
[3]蘇海雁,楊世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會計信息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42(33):57-60.
[4]周全.數字化轉型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以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22(11):53-60.
[5]王小輝,李天龍.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邏輯、多元影響與提升路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2,40(10):107-112.
Discuss on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 Plus"
Zheng Jiangyu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Gui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550081,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insufficient teachers and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which hinde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teaching staff,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tiliz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break geographical restrictions, and achieve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nnovate and improve teach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s, building diversifi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lso combine their own actual situation, continuously explore and innov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odel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ternetplus";information technologyteaching;teaching mode;teaching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