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遠梅
[摘要]在互聯網時代,全媒體復合出版成為圖書選題策劃需要注重的重要理念和發展趨勢。文章通過分析融合出版發展路徑,提出立體化選題策劃模式,以廣西教育出版社特殊教育項目為例,從策劃特殊教育出版物、豐富內容呈現形式、提供立體化知識服務等方面探究單個圖書選題如何拓展為立體化項目,實現選題的延伸、創新與升華。
[關鍵詞]融合出版;選題策劃;模式;特殊教育項目
隨著數字技術和新媒體的迅速發展,融合出版逐漸成為出版業主流。2022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印發的《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加快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構建數字時代新型出版傳播體系。選題策劃是出版流程的源頭,更是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關鍵。一個好的選題是在出版社把握時代脈搏和社會心理,了解讀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及媒介發展趨向,并對市場動態做出前瞻性預測和判斷的基礎上產生的[1]。文章分析融合出版發展路徑,探究融合出版背景下出版社立體化選題策劃模式。
一、融合出版發展路徑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較2021年12月增長3549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5.6%[2]。互聯網的普及和數字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人們的信息接收方式和閱讀方式。出版社作為文化建設與傳播的主力軍,應直面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關于深化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為出版社在融合發展方面的實踐探索提供了指導與支持。
(一)創新內容呈現方式,擴大內容傳播力
當前,出版社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和優勢內容,積極探索出版的多樣化呈現方式,通過開發電子書、有聲讀物、視頻、虛擬仿真等形式的融合出版產品,豐富讀者體驗,擴大內容傳播力。例如:人民出版社針對主題出版內容,推出故事性強的《習近平講黨史故事》(有聲版)和《趣讀馬克思》(有聲版),凸顯社會責任和時代價值;東方出版社以古詩詞為基礎,根據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以及不同形態的內容,開發了包括120節音頻講解課程和120節中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視頻課程等資源的《筆尖上的詩詞課》融媒項目,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人民衛生出版社、四川大學、第三軍醫大學和成都華域天府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打造的《人衛3D系統解剖學》將醫學教學與VR技術相結合,構建三維虛擬學習環境,導入完整的3D人體解剖結構圖,使學生可以從任意視角觀察結構圖,虛擬手動“解剖”人體,立體、直觀地感知人體的各個器官與結構[3]。
(二)開展平臺化運營,深度整合資源
在互聯網時代,出版社從傳統的紙質出版向電子書、音頻、視頻、交互產品等拓展,利用自身優勢,深度整合數字資源,合理開展平臺化運營,產出大量優質的數字內容,有效拓展市場。平臺化運營是出版社提高出版資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出版社為讀者提供更加多元化、個性化內容服務的重要方式。例如:山東教育出版社基于自身優勢資源,推出“小荷聽書”有聲讀物出版閱讀平臺,定向服務于小學、初中、高中學段,為學生、教師及教研機構提供音視頻課程資源;人民交通出版社圍繞學歷教育板塊,搭建“交通教育融合出版服務平臺”,為交通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教學和資源服務;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發揮建筑工業內容優勢,推出“中國建筑出版在線平臺”,實現PC端、微信小程序、App等的全終端覆蓋,為廣大讀者提供專業的建筑領域內容產品和服務。
(三)提供立體化服務,滿足讀者知識服務需求
數字出版服務是出版社提供立體化知識服務的有效方式,能夠以直觀、便捷的形式為讀者提供內容,凸顯出版物的可讀性、可訪問性和便利性,提升讀者的知識獲取效率。例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以“WE外語智慧教育平臺”為主,整合打造了一系列傳播平臺和系統,包括WE Teach、WE Learn、WE Test、WE Mooc、WE Write、WE Read等[4],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立體化服務。出版社也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培訓班和研討會,為讀者提供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培訓,從而增強讀者和作者、其他讀者的互動、交流,促進知識傳遞,提升自身的品牌影響力。此外,直播是出版社為讀者提供的另一種立體化知識服務。“出版+直播”模式可以讓作者、編輯、出版社和讀者在網絡場域中互動和交流,形成社交氛圍良好的網絡文化空間。例如,人民文學出版社邀請18位知名嘉賓開展了一場新穎、獨特的“文學跨年直播”活動,全網觀看量超過1000萬人次。隨著數字技術不斷發展,出版社應不斷發掘新的服務模式和服務方式,更好地滿足讀者的知識、技能和服務需求,從而推動出版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立體化選題策劃模式
(一)立體化選題策劃模式概述
為了適應數字化時代的需求,出版社基于多維度策劃選題,力求“一個選題多種創意,一種創意多次開發,一次開發多種產品,一種產品多種形態,一次投入多次產出”,以多樣化的視角對選題進行立體化開發,有效拓展選題的深度與廣度。筆者結合融合出版發展路徑,提出立體化選題策劃模式,如圖1。立體化選題策劃模式從選題出發,在開發圖書和資源的過程中細化內容,形成多樣化的內容選題,如課件、音頻、視頻、電子書、虛擬仿真等,為讀者提供資源平臺、直播、培訓、科研等有針對性的知識服務,以此形成立體化的項目,并在項目的基礎上孵化新的選題,拓展選題的深度與廣度。立體化選題策劃模式的核心在于以多樣化的視角開發選題,不斷拓展選題范圍,挖掘選題潛力,為出版社提供更多的選題創意,并形成多種產品和服務,以適應數字化時代的出版發展要求。
(二)立體化選題策劃模式實踐探究
廣西教育出版社特殊教育出版物選題由單純地提供教育圖書產品發展為提供多元化的特殊教育產品及服務。例如,廣西教育出版社從出版的《從眼中的世界到現實的世界:孤獨癥兒童視覺教學策略》《學前特殊兒童綜合主題教學活動設計》延伸開發“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系列課程,并孵化“學齡前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指導叢書”選題,為特殊教育教師、家長和相關從業者提供既多元化又有針對性的特殊教育產品及服務。
1.策劃特殊教育出版物,提供有效的教育內容
《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指出,全面推進全納教育,使每一個殘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適的教育。特殊教育出版物是促進特殊教育發展的重要載體。如何為特殊兒童提供有效的教育內容,為他們選擇合適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是出版社在策劃特殊教育圖書選題時需要深思的問題。在充分考慮特殊兒童的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以結構化教學法為理論基礎的《從眼中的世界到現實的世界:孤獨癥兒童視覺教學策略》,結合綜合主題教學法與特殊兒童身心發育特點的《學前特殊兒童綜合主題教學活動設計》,基于全面康復理念與音樂游戲教學方式的《小齡聽障兒童親子團體教學活動設計》。
2021年,我國出臺的《“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指出,探索適應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共同成長的融合教育模式。基于此,廣西教育出版社針對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推出“學齡前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指導叢書”(以下簡稱叢書)。叢書共5冊,內容涵蓋學齡前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開展的模式、融合教育相關機構的管理、針對融合教育輔助教師的實用策略、學齡前孤獨癥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干預以及家長如何在融合教育中為學齡前孤獨癥兒童提供有效支持等,為從事孤獨癥兒童康復的專業人員、開展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的幼兒園教師以及孤獨癥兒童家長提供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理念和方法[5]。可見,在策劃特殊教育出版物時,出版社需要根據不同的讀者群體進行內容定制,以滿足他們的個體需求。
2.豐富內容呈現形式,開發數字資源
當前,紙質圖書在內容的呈現形式上較為單一,無法為讀者提供交互、動態的學習體驗。具有擴展性、直觀性、交互性等特點的數字資源則可以基于紙質圖書來拓展內容與豐富形式。例如:針對《從眼中的世界到現實的世界:孤獨癥兒童視覺教學策略》中的重難點內容,廣西教育出版社運用視覺策略,圍繞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的主旨,將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拆分成短小精悍的系列短視頻,以生動活潑的畫面和語言呈現內容,推出“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系列微課程;根據《小齡聽障兒童親子團體教學活動設計》的康復教育教學和音樂游戲教學內容,廣西教育出版社開發配套的教學活動課程和音樂演繹課程,提供系統、科學的聽障兒童康復教學內容與資源;以《支持與引導:給輔助教師的融合教育指導》為內容基礎,廣西教育出版社從融合教育常見情景出發,開發配套的“輔助教師的實踐指導課程”,展現融合教育實踐過程中視覺教學策略、社交行為管理策略、同伴支持策略、行為強化策略等輔助教師的實用策略,幫助輔助教師及相關從業者掌握實用策略,提升實踐技能。此外,廣西教育出版社還與專業的作者團隊共同開發了“特殊兒童康復教育系列課程”,該課程覆蓋孤獨癥兒童、腦癱兒童、智力障礙兒童等特殊兒童的康復教育,幫助特殊教育教師、家長及相關從業者掌握實踐方法,有效開展康復教學。
3.提供立體化知識服務,實現資源協同配置
為了讓更多的讀者了解特殊教育內容,增強內容的傳播效果,廣西教育出版社運用“內容+服務”的模式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需求,通過平臺化運營,匯集特殊教育的圖書、課程資源和專家團隊,打造“智慧特教”IP,采用直播、培訓等多樣化的傳播形式來提供立體化的知識服務,其中直播能讓讀者實時聆聽專家的講解和分享,與專家進行互動交流。同時,廣西教育出版社也在世界孤獨癥日、全國助殘日等特殊時間節點開展多場特殊兒童康復教育的直播活動,提高公眾對孤獨癥的認知和關注度,增進家長、教師和社會對特殊兒童的支持和理解。此外,廣西教育出版社還根據讀者需求,聯合專家團隊開設“線上+線下”特殊兒童康復教育系列培訓班,包含政策解讀、教育理論、康復教學策略等豐富多樣的課程內容,為特殊教育教師、家長和相關從業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課程,幫助他們提升專業能力和教育水平,并在直播、培訓的過程中建立互動交流與反饋機制,了解讀者對內容的反饋效果,從而精準拓展讀者規模,不斷改進和優化傳播策略,通過互動交流平臺持續提供特殊教育內容與服務,提升自身的品牌影響力,提高讀者的認可度。
三、結語
當前,立體化選題策劃模式是傳統圖書選題的延伸與創新,旨在發揮內容優勢,運用全媒體創新產品形態,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知識服務,從而構建出版新業態。出版社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多媒體技術探索出版的多樣化呈現方式,擴大內容傳播力,整合作者資源、內容資源和渠道資源,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了解讀者的偏好和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知識服務,建設立體化項目,從而實現選題的延伸、創新與升華。
[參考文獻]
[1]劉寒娥.數字出版時代圖書選題策劃的全媒體攻略[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1(03):130-133.
[2]李政葳.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發布[EB/OL].(2023-03-04)[2024-01-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366992946439053&wfr=spider&for=pc.
[3]王淼.VR教育出版物的優化路徑:“內容+情境”的雙重構建[J].出版廣角,2020(16):44-46.
[4]馮莉.融媒體時代高校出版社融合出版發展的思考[J].出版廣角,2023(05):64-67.
[5]黃勤,林盈盈,陳國治.學齡前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模式[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