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能型人才培養對實現技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技能型人才培養需要遵循人的職業成長發展規律,依據職業能力發展理論,按照從初學者、高級初學者、有能力者、熟練者到專家五個發展階段進行一體化系統設計。本研究依據職業能力發展理論,以數控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為例,進行一體化設計探究,為技能型人才培養提供了一條有效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職業能力發展理論;技能型人才;一體化設計;數控技術專業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第十四條明確指出,不同層次的職業教育需要有效貫通,最終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對于技能型專業人才培養而言,中、高、本人才的一體化設計和貫通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技能型人才作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重要人才支撐,對其進行一體化設計顯得尤為重要。當前我國技能型人才培養存在培養目標不明、學習內容不清、職業能力定位不準等諸多問題。因此,需要對技能型人才培養進行系統化和一體化的設計,進而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厘清課程內容、確定職業能力定位,為我國技能型人才培養提供一條行之有效的實踐路徑。
技能型人才是不同于學術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人才類型,對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以學校和企業為主,其中學校的技能人才培養更加系統和規范,本研究也將以學校培養為主要考量對象。在學校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方面,當前在辦學模式、專業群建設模式、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都面臨諸多困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校未能在技能型人才培養方面進行整體規劃和一體化設計。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一體化設計對于技能型人才培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一)學生層面
有利于學生專業技能成長和職業生涯發展。一體化設計就是需要將學生整個職業生涯發展作為規劃目標,為學生的未來預留足夠的發展空間,便于學生結合個體特點和職業發展規律,更好地學習和提高專業技能,擁有一個美好的職業生涯。
(二)學校層面
有利于實現技能型人才的一體化培養。當前在學校層面出現同類型人才培養前后不貫通和不系統的問題,如中、高職學校在同一專業上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和評價方式基本相同,存在重復學習的現象,造成了學生時間和教育資源的浪費,原因就在于未能對同一專業的人才培養進行一體化設計。
(三)社會層面
有利于技能型社會建設目標的實現。技能型社會建設是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和發展愿景,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戰略價值。技能型社會建設目標的實現必然需要技能型人才的戰略支撐。
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一體化設計需要遵循學習規律和人的職業成長發展規律進行系統設計,職業能力發展的一體化是技能型人才培養一體化的基礎和依據,本研究以職業能力發展理論為依據進行技能型人才的一體化設計。職業能力發展理論主要是由德國的本耐(P.Benner)和德萊福斯(S.E.Dreyfus)以及勞耐爾(F.Rauner)等共同提出的,主要內容包括個人職業成長發展需要經歷的五個階段和各個發展階段所對應的四種知識形態。
職業能力發展理論提出人的職業成長遵循“從初學者到專家”的邏輯發展規律,其發展過程分為初學者、高級初學者、有能力者、熟練者和專家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是一個專業能力水平不斷遞升的過程,不同發展階段對應著不同的知識類型和學習內容。具體而言,從初學者到高級初學者所對應的知識類型是定向和概括性知識,學習者主要學習在不太明確的工作情境中利用已有原理和規律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高級初學者到有能力者所對應的知識類型是關聯性知識,學習者主要學習在較為復雜的職業工作情境中分析多種因素以及規律之間的復雜關系,進而實現問題的解決。從有能力者到熟練者所對應的知識類型是具體和原理性知識,學習者主要學習在比較復雜且無固定答案的職業問題情境中,通過復雜問題的解決來獲得相應的專業學科知識。從熟練者到專家所對應的知識類型是學科系統化知識,學習者主要學習在復雜職業問題情境中對經驗和專業知識要求較高的復雜任務所需要的系統化專業學科知識。可以看出,職業能力發展理論所提出的職業成長五個發展階段是基于職業情境和問題解決的復雜程度而形成的一個前后貫通且逐步遞升的個體專業能力水平發展過程,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有其所對應的知識類型和學習內容,這就為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一體化設計提供了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論依據。
本研究以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為例進行案例分析。數控技術專業人才是制造業人才的重要來源,是我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實現“中國制造2025”具有重要意義。依據職業能力發展理論對其每個階段進行相應的系統設計,以形成數控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的一體化培養體系和實踐格局。依據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以及所對應的不同知識類型和學習內容,結合當前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情況,劃分出不同的學習階段以及其所對應的職業能力水平要求,以實現數控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的一體化設計。
在學習階段一體化設計方面,需要實現“中—高—本”貫通培養。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已經構建了從中職到高職大專再到職業本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這就為職業教育的技能型人才一體化培養提供了現實條件。在學習階段設計方面可以參照當前已經形成的“中—高—本”職業教育體系,為數控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進行一體化設計。在中職學習階段,職業能力發展主要處于初學者到高級初學者的階段,學習者主要學習的知識類型是定向和概括性知識,獲得從簡單職業情境中利用相關規律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在高職大專學習階段,職業能力發展主要處于高級初學者到有能力者的階段,學習者主要學習的知識類型是關聯性知識,獲取的是在職業情境中各種因素和規律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利用這種關聯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職業本科學習階段,職業能力發展主要處于有能力者到熟練者的階段,學習者主要學習的知識類型是具體和原理性知識,獲取的是復雜職業情境中利用經驗和原理性知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學習階段的劃分是在連貫性的背景下進行的,這也就意味著職業能力的不同發展階段主要聚焦于相應的學習階段,其對應的學習內容也是對應的以某一階段的知識類型為主,如中職高年級的學習內容也會涉及關聯性知識的學習。
在職業能力水平要求方面,需要進行從初級工到技師的一體化設計。中職學習階段(包括技工學校)的職業能力水平要求主要處于初級工到中級工階段,學習者職業發展主要處于初學者到高級初學者階段,對應的主要知識類型和學習內容是定向和概括性知識,獲取相應工種的初級工和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高職學習階段(包括高級技工學校)的職業能力水平要求主要處于高級工階段,學習者職業發展主要處于有能力者階段,對應的主要知識類型和學習內容是關聯性知識,獲取相應工種的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本科學習階段的職業能力水平要求主要處于技師階段,學習者職業發展主要處于熟練者階段,對應的主要知識類型和學習內容是具體和原理性知識,獲取相應工種的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按照職業能力水平對不同學習階段進行設計,并與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進行對接,這樣就獲得了與當前實際情況相吻合且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同時這也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頒發的相關文件精神是一致的,如在企業或者事業單位報考等方面,高級工畢業生享受專科學歷同等待遇,技師學校畢業生比照本科畢業生同等待遇執行。
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一體化設計對實現技能型人才職業成長和技能型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依據職業能力發展理論,將技能型人才的職業發展過程劃分為從初學者到專家五個階段以及分別對應不同的知識類型,并結合數控技術專業進行案例分析,形成數控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中—高—本”且內在對接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一體化設計方案。如此,就形成了“職業能力發展階段—不同知識類型—不同學習階段—職業資格證書”的一體化設計路徑,為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實踐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設計方案。
[1]陳建生.“中高本”一體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探索[J].教育與職業,2022(15).
[2]劉建超.適應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2).
(作者:費義明,貴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