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發展與教學策略探析

2024-04-11 03:48:08王璐林虹池
比較教育研究 2024年3期
關鍵詞:英國心理健康情緒

王璐,林虹池

(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

當今世界復雜多變,兒童和青少年在線上和線下無縫銜接的生活中學習、成長,在獲得許多機會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與風險。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7年發布的《抑郁癥和其他常見精神疾病調查數據》(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Global Health Estimates)統計,2015年,自殺成為全球15-29 歲青少年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2018年,世界心理衛生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for Mental Health)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所有精神疾病中至少有一半會在14 歲時出現,而在24 歲時會出現約75%。[2]如果不及時干預和治療,那么可能會發展為需要長期治療的精神疾病。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對人的受教育情況、工作機會、身體健康狀態甚至壽命都會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它使個人身體健康狀況變差、預期壽命變短,也預示著更低的生產力和收入,以及更高的醫療保健和社會服務成本。[3]英國青少年同樣面臨心理健康問題,由此引發了英國政府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教學的改革。

一、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的發展歷程

(一)為什么要發展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

一系列數據表明,英國青少年兒童群體的個人幸福水平低于其他年齡群體,與其他國家的青少年兒童相比處在較低水平。英國心理學會(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2021年的一項調查發現,英國10%的5-16 歲兒童存在可診斷的精神健康問題,其中行為障礙和情緒障礙最為普遍。[4]根據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2017年的數據,5歲至19歲的兒童中有12.8%患有兒童精神健康障礙,而在2歲至4歲的兒童中,5.5%被認為至少有一種精神障礙,在17 歲至19 歲的兒童中這一比例上升到16.9%。[5]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青少年的精神障礙患病率從2017年的1/9大幅上升到1/6。[6]2020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針對發達國家青少年兒童的一項調查顯示,與41 個受訪國家相比,英國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排在后3%,其中英國15 歲青少年生活滿意度為64%,位居倒數第三位。[7]次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2021年世界兒童狀況》(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2021)報告指出,英國15-24 歲的受訪青少年中,有20%的人經常感到抑郁或對外界失去興趣,其比例超出了受訪國家的中位數。[8]

青少年兒童群體中頻發的心理健康問題令人擔憂,也促使英國政府反思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英國政府認為,學校在促進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良性發展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盡管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式有多種多樣,但是系統正規的課程與教學仍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徑。2017年,英國教育部和衛生部聯合發布《改變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務綠皮書》(Transforming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s Mental Health Provision: a Green Paper),強調心理健康與幸福感對青少年兒童的茁壯成長和取得成就的能力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為了保證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通過最直接的課堂形式維護其心理健康是重中之重。[9]2019年6月,英國教育部發布了《關系教育、關系與性教育和健康教育》[Relationships Education, Relationships and Sex Education (RSE)and Health Education],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目標與內容大綱,并且明確規定自2020 年起將健康教育納入英國公立中小學的必修內容,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是其中的主要模塊。[10]2020年6月,英國教育部發布了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師培訓文件《心理健康教學模塊》(Teaching about Mental Wellbeing),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提供教學培訓內容。[11]2021年2月,英國政府新發布的《促進青少年兒童的情緒健康和幸福》(Promoting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s Emotional Health and Wellbeing)指出,以學校為基礎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學習能夠幫助青少年兒童獲得他們在學業上取得進步所需的知識技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為其充分發揮成長潛力創造條件,幫助他們為成年生活做好充分準備。文件還強調,通過專門的“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教育”(Personal,Social, Health and Economic Education)課程以及更廣泛的課程來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韌性培養。[12]

(二)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發展路徑

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基于個性和社會性教育理念,將心理教育作為個性與社會性教育的一部分,認為心理健康是健康個性品質的重要元素,也是使學生養成社會性人格的重要基礎。20世紀70年代以后,英國開始在中小學開設“個人和社會教育”(Personal and Social Education)課程,80 年代將健康教育加入其中,更名為“個人、社會和健康教育”(Personal,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課程,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999年,英國教育及就業部規定“個人、社會和健康教育”課程從2000 年起正式成為英國公立中小學的非法定基礎課程。2008年,英國資格與課程管理委員會(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將關鍵學段3和關鍵學段4的“個人、社會和健康教育”課程更改為“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教育”課程,并頒布了相應的國家課程大綱。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教育”課程已在英國中小學得到普遍實施。2017年英國的一項調查顯示,82%的公立中學開設了心理健康相關課程,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精神、道德、心理和身體的健康發展。2019年6月,英國教育部發布《關系教育、關系與性教育和健康教育》,明確規定健康教育為國家課程大綱中的必修內容。2020年9月,英國教育部對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模塊的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并發布相關教師培訓模塊文件,系統、詳細地規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與內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教學也逐步走向完善。[13]目前,英格蘭所有公立中小學都強制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二、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的目標與內容

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特征,英國教育部分別確立了小學和中學兩個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目標。小學階段更加強調介紹心理健康方面的基礎知識、心理健康特征,讓學生初步了解不良情緒的表現和如何尋求幫助,開展促進心理健康的活動。中學心理健康課程注重引導學生討論情緒和心理問題,認識心理健康知識的重要性,教授常見的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知識,幫助學生正確評估自身心理健康。總體來說,英國圍繞以下4個方面來建構心理健康目標與內容。

(一)心理健康基本概念和影響因素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認為,心理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精神障礙或疾病,而且是“一種幸福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人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能力,能夠應對正常的生活壓力,能夠極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夠為自己所在的社區作出貢獻”[14]。然而,在一些關于心理健康的調查訪談中,青少年兒童將心理健康與心理痛苦和疾病掛鉤,甚至覺得自己沒有能力談論這類問題,認為“當人們聽到‘心理健康’這個詞時,他們只會想到抑郁和焦慮,但它包含很多內容”[15]。因此,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的首要目標是澄清心理健康的概念與內涵,讓學生明白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一樣,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受到包括運動、睡眠在內的各種因素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學生們通過課堂教學了解影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小學階段的學生初次接觸心理健康的相關概念,因此課堂教學更注重為學生樹立正確的認知,減少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誤解以及對心理問題的污名化。中學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和知識儲備,課堂教學更注重幫助學生理解和感知一些心理的異常狀況,認知心理健康問題的早期跡象,并了解常見的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中學的高年級學生還會在課堂中了解幾種最常見的精神疾病類型和征兆,以保證自己或身邊認識的人出現這些征兆時,能夠及時尋求干預治療。(見表1)

表1 心理健康基本概念和影響因素的主題內容

(二)了解情緒和管理情緒

“情緒是一種心理過程,是心理結構的組成部分”[16]。情緒心理學家斯洛夫(L.A.Sroufe)指出,從情緒的功能來看,正向情緒能夠發揮協調和組織的作用,負面情緒則會破壞人的心理過程。[17]因此,負面情緒與一些疾病往往存在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如情緒的激活效應導致行為改變,從而引發某些疾病。而正向情緒則往往會成為給人們帶來自信、享受、動力的重要來源,例如快樂的情緒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成分,它可以對緊張狀態發揮調解作用,也能夠增強人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適當的正向情緒和負面情緒對人的身心發展皆有益處,一旦情緒出現過度和失調的情況,則會產生不良后果。因此,了解情緒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情緒的主要表現和如何管理與調解情緒是心理健康課程的重要內容。英國中小學在心理健康課堂注重引導學生識別情緒的范圍與尺度,引導學生正確地表達情緒、疏解情緒以及管理情緒,認知情緒紊亂等問題會引發身心疾病等嚴重后果。(見表2)

表2 了解情緒和管理情緒的主題內容

(三)處理人際關系與尋求心理援助

青少年的心理存在極大的社會性特征,尤其是在青春期過渡階段,相較幼童時期只關注自己和周圍生活,青少年的興趣點開始擴大到更廣泛的外部世界,擁有更復雜的社會經歷及人際關系等。因此,在中小學階段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技術,對學生的人際交往活動進行指導,能夠促進他們更好地克服人際交往障礙,適應社會生活,促進其人格成長。英國教育政策研究所(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2021年發布的一項報告表明,在社會生活層面,與父母和與同齡人的關系質量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健康非常重要。[18]研究發現,開放和支持性的人際關系對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而與家人和朋友的不穩定關系則會產生消極后果。[19]對青少年大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特別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因此同伴環境對良好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極為重要。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意識和社交技能,引導學生正確地和他人溝通與合作,并且在經歷或看見被孤立、被欺凌和被施加暴力行為時,能夠及時地向外界尋求幫助。(見表3)

表3 處理人際關系與尋求心理援助的主題內容

(四)掌握促進心理健康的行動技能

除了介紹知識類的內容,技能的提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這些技能包括保持規律的體育鍛煉、健康的生活作息和睡眠、掌握簡單的保健技巧以及參與感興趣的課外活動等。身體形象往往是青少年兒童重點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對女孩而言,不良的身體形象可能會導致她們自信心和自尊心受損,也是她們選擇退出課外活動的主要原因。不良的身體形象、體重的壓力還會導致學生出現飲食紊亂和其他對心理和身體有害的反應。因此,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定期鍛煉、良好作息、健康保健、參與活動等習慣,有助于改善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態,從而保持較好的心理健康。這類技能和行為習慣的培養不僅局限于心理健康課堂,而且還會穿插在其他學科中。例如,體育課能夠保證學生定期參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幫助他們了解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益處。其次,一些校內的活動和項目也會讓學生了解并體驗到社交互動的好處。例如,參加體育俱樂部、海貍童子軍,或是加入戲劇社等興趣社團。此外,英國中小學的心理健康課、科學課和計算機課都向學生教授良好的生活作息和睡眠與心理健康的知識,教會學生控制使用電子產品和互聯網時間,以保障心理健康。(見表4)

表4 促進心理健康行動主題內容

三、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實施的路徑

(一)作為獨立學科的重要教學模塊

“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教育”課程是專門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和成長的課程,它旨在幫助學生從早期開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其責任心、自信心和良好的社會適應性,為學生成長為健全的個體和積極的社會成員做準備。課程核心主題包括心理健康、人際關系、公民教育、人生規劃和經濟常識等。

如前所述,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發布的《關系教育、關系與性教育和健康教育》規定,從2020年起,健康教育開始成為英格蘭公立中小學的必修內容,并強調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相互影響和作用的關系。作為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模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是教授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技能和信心,以便根據需要為自己或他人尋求支持,讓學生了解什么時候尋求幫助,有哪些幫助,以及尋求支持的可能結果。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掌握積極有效的應對策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此外,該課程還注重通過引導學生公開、自由地談論心理健康問題消除心理問題的污名化。如紐斯特德伍德學校(Newstead Wood School)是一所名牌中學,該校每周的“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教育”課程包括一系列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活動,如通過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抑郁和焦慮等問題,使用相關的材料為學生營造自由對話的氛圍,以及使用正念著色表(mindfulness colouring sheets)讓學生有時間暫時放下手中的課業任務,清除心中的雜念與壓力。

(二)以學科滲透的方式

在英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與技能除了在必修健康課程中傳授,還會以學科滲透的方式呈現在其他法定國家課程中。例如,在關鍵學段1和關鍵學段2的科學課中,學校會將與青春期身心變化相關的知識融入其中;計算機課也包含人際關系和健康教育中的網絡安全知識,幫助學生識別可能面臨的網絡風險,幫助他們在使用互聯網時保護自身的信息安全,正確辨別網絡上的不良信息和行為,并防止它們對自身心理造成傷害;體育課也涵蓋積極生活和鍛煉身體的相關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在英文課中,涉及人際關系和情感方面的課文也能夠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理解和研究文學作品的過程中研討心理、情緒和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例如,英格蘭西北部的航海小學(Navigation Primary School)在“生活技能”課(Skills for Life)中講授心理健康內容,課程通常圍繞一個具體的心理問題進行教學,配合分享和討論的形式,通常由角色扮演或其他創造性的任務來完成。

(三)以項目和活動的方式

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除了實施課程大綱指導下的“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教育”課程外,還引入了校外專業機構和高校開發的心理健康相關項目作為教學輔助內容。例如,許多學校引入了“朋友”(FRIENDS)這一項目。這是澳大利亞開發的一個有針對性的焦慮預防項目。該項目依據阿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的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模型,根據兒童的年齡和發展水平設計了不同年齡段的教學材料,提供連續9周每次45-60 分鐘的課程,通過一系列有趣的活動來幫助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和放松身心的技巧,培養解決焦慮問題的能力。該項目還會邀請家長參加學校的相關會議,為其介紹該項目的概況、實施策略和教學內容,以便他們在家里為孩子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英國慈善機構“奮勇向前”(Bounce Forward)以心理韌性和情緒健康為主題開發的“健康心靈”(Healthy Minds)項目,由64節課組成,覆蓋7-11年級的學生。課程內容包含培養韌性、積極情緒、心理疾病的誘因和應對策略等相關主題,幫助學生養成應對學習困難和生活逆境的積極心態,掌握相關技能。[20]

英國中小學還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和討論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活動與話題,包括角色扮演、故事板(storyboarding)、木偶戲(puppets)、短片觀影、利用模擬場景和案例研究等活動。一些學校還經常使用“集會”(assemblies)方式來教授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問題,例如針對被認定為“心理處于掙扎狀態”的兒童進行特定技能的教學(specific skills teaching)。

(四)以家校合作的方式

在世界瞬息萬變的背景下,父母和監護人要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就需要具備提供支持的能力,而學校作為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提供者,盡早在家長和學校教師之間建立和保持一種有效的合作關系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溝通能夠讓家長了解學校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從而增加對學校教育的信心。首先,在學生入學之初,英國中小學就會與家長溝通關于心理健康與福祉的教育,培養他們對相關課程主題的積極看法與包容理解。其次,學校會讓家長參與工作組,共同商討、制定和審查與“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教育”相關的實施政策。再次,為了解家長對“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教育”相關問題的理解,學校還會通過開放日(Open Door Policy)、信息之夜(Information Evenings)、家長研討會(Parental Engagement Workshop)等形式調查和收集家長的意見。此外,一些學校也會將自己所教學的“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教育”課程內容發布在學校官網上供家長們查閱。英國心理健康學校協會(Mentally Healthy Schools)也為中小學提供關于與家長接觸和溝通的相關建議。例如,教師在與家長會面時,應注意尊重文化差異,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緒,讓談話主題更加明確,保持同情心和熱情等。[21]

四、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發展與教學的特征

學校對維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重要影響,而課堂教學則是幫助學生對心理健康樹立正確認知的關鍵途徑。英國政府通過制定相關政策,不斷強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通過法定課程指南、教師培訓等方式,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正規化、專業化、系統化。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與教學呈現出以下5個方面的特征。

(一)注重積極正向引導,提升心理健康素養

積極心理學家埃德·迪納(Ed Diener)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種主觀體驗,它不僅只是沒有心理疾病的狀態,而且更多的是在個人生活各方面都表現出較積極的心理狀態。[22]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等人在1998年1月的艾庫馬爾(Akumal)會議上提出,積極心理學在實踐中應當聚焦積極體驗、積極人格和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這三大支柱,應充分發展積極教育,以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優良品格來代替解決問題,彌補缺陷的教育模式,營造積極健康的學校管理文化。[23]在英國,關鍵學段1和關鍵學段2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健康行為和策略,并讓學生知曉在需要時如何及時尋求幫助,而不是明確地教授關于精神疾病方面的知識。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的保護性因素,包括良好的溝通技巧、解決問題的能力、健康的應對技巧、心理韌性、描述和理解各種情緒的能力等,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積極、正向的引導,降低他們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為后期更深入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學習打下基礎。

從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的發展歷程來看,心理健康課程的目標與內容從聚焦心理健康疾病相關知識拓展到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情緒管理、人際關系發展和促進心理健康的行動,教學目標側重于廣義的心理健康素養的提升。心理健康素養(Mental health literacy)的概念最早由安東尼·喬姆(Anthony F Jorm)提出。他將其定義為,“幫助人們識別、處理和預防心理疾病的知識和觀念”[24]。2012年,喬姆重新界定了心理健康素養,將知識和技能的內容囊括進去。相較于喬姆較為狹義的心理健康素養,庫徹(S.Kutcher)等人認為心理健康素養是一個源自健康素養(health literacy)領域的概念,他們從知識、觀念、態度和技能方面定義了更為廣泛的心理健康素養內涵,具體包括:(1)理解如何獲得和保持積極的心理健康狀態;(2)理解心理疾病和了解相關治療方法;(3)減少心理疾病相關的污名化問題;(4)增強心理求助效能。[25]

(二)打破刻板影響,消除心理問題的污名化

“污名化”(stigma)被定義為一種屬性或行為,它會導致個人被社會認為不利或不正常。造成污名化的因素包括偏見、歧視和刻板印象。[26]污名化問題常常會存在于心理健康領域,有心理問題或疾病的人往往被認為是危險、不正常、暴力的存在,社會給他們貼上了“有害”的標簽。[27]心理健康問題的污名感常常導致個人因為害怕被貼上標簽或區別對待而不想尋求心理治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于2021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受訪青少年表示之所以經常掩飾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部分原因是擔心其感受和經歷會被朋友和家人無視或忽略。污名化嚴重阻礙著青少年尋求心理咨詢或援助的幫助。因此,許多青少年在沒有支持的情況下應對心理問題,經常使用不良的策略。[28]

為此,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課程內容和教學實施兩方面都做出了努力。一方面,在課程內容上,首先讓剛接觸心理健康課程的小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進而讓他們明白心理問題和疾病的常見性,用真實數據和案例幫助他們破除對這類話題的陌生感與恐懼感,同時認識到及時向外界傾訴和求助的重要性。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會讓他們了解不恰當的語言和心理健康污名化之間的聯系,改變他們在交流與探討的過程中對心理問題的扭曲與誤解。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上會引導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展開積極、肯定和開放的討論,幫助他們打破對心理健康的刻板印象,消除和解決圍繞著心理疾病形成的恥辱感與污名化問題。

(三)順應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發展規律

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目標和大綱按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設定了不同的內容,以適應不同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發展規律。根據皮亞杰(Jane Piaget)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低年級小學生處于前運算思維階段,由于缺乏運算能力,他們尚不能構建起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也無法進行邏輯演繹。這一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讓學生感知和認識一些具體的內容和最基礎的概念。例如,認識到人可以體驗不同感受和情緒,學習描述自身感受的詞匯等。[29]而進入高年級的小學生逐漸形成能夠辨別抽象概念的邏輯思維,心理健康課程會融入一些關于死亡話題的探討,引導他們表達和管理經歷喪親之痛等情緒。此外,10-19歲的青春期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成長時期,從小學到中學這一過渡階段會伴隨著青少年兒童自我意識的增強和自我評價的波動。學生除了經歷身體和認知上的變化,還會感受到社會的變化,更多地接觸他人、社會環境和外界想法。[30]一些青少年表示,在童年到青春期的過渡期,他們會更多地擔心包括學習和考試壓力在內的挑戰,心理和情感健康也會隨之發生變化。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增加,他們對自身心理和情緒會有更多的理解,因此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也會更加開放。[31]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非常關注學生的生理變化和心理變化,身材體型變化、女生的生理期來臨、人際關系中的情感問題等都是心理健康課堂談論的主要內容,老師也會給予積極引導。

(四)關注心理健康與人際關系和社會化的聯系

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將人際關系教育作為重要主題之一,體現出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特征中社會性的重視。“人際關系是人們在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心理上的關系和距離”[32],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交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社會屬性和融入社會生活,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伴關系等都是青少年兒童重要的社會人際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幾類關系對其心理發展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33]隨著青少年的成熟,他們越來越依賴與同齡人的聯系。然而,當學校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臨時關閉時,學生的社交網絡被切斷。除了對發病和死亡的擔憂外,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無法與朋友互動,這種社交孤立的感覺可能會加劇其痛苦。而青少年最常討論的應對策略則是接觸他們的支持網絡,對大多數青少年來說,這種人際關系的支持包括與他們的朋友建立聯系,以感到安慰、解脫、被傾聽、鼓勵和理解。[34]

從小學到中學,引導學生了解情緒、表達情緒和管理情緒,一直是英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一大主題內容。小學低年級階段,認識情緒從識別自我感受開始。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老師會引導他們用準確、恰當的語言來描述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同時也教會他們采取一些行動來管理強烈的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高年級階段的小學生在學習上會面臨更多的困難和挑戰,在生活中也會遇到更復雜和難以處理的問題,因此他們在心理健康課堂中會學習到更多談論感受的詞匯和方式,以及應對強烈情緒和沖突的策略。

(五)建立課堂規則,營造安全的教學環境

基本規則是創建和維護安全的教學和學習環境的基礎,營造一個安全的教學環境正是英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中的重要原則。這樣的環境能夠幫助學生在感到舒適的情況下學習心理健康知識與技能,讓他們有信心和勇氣表達自己的見解,并考慮他人的意見。與此同時,盡管適當地披露心理健康問題會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但英國中小學在課堂中還是以保護和尊重學生隱私為首位,賦予每個學生拒絕回答問題的權利,并不會鼓動或強求他們在課堂上談論敏感或引起不適的個人問題。并且,在開展心理健康課程教學之前,教師們會與學生協商,確立基本的課堂規則,包括保密和匿名原則。

猜你喜歡
英國心理健康情緒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英國的環保
歐盟同意英國“脫歐”再次延期申請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英國圣誕節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免费毛片在线|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国产偷倩视频|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午夜a视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swag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色天天综合|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999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1024国产在线|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67194亚洲无码| 国产喷水视频|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美女黄网十八禁免费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 成人福利在线看|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国内精品小视频福利网址|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不卡| 99视频在线免费看| 精品三级在线|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91小视频在线| 视频一区亚洲| 国产毛片基地| 欧美天堂在线| a亚洲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色婷婷啪啪|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在线看|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伊人激情综合网|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日本免费精品| 99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自拍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