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趙奕辰,來自美麗的天府之國、詩意錦繡之城成都。“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我想問問大家,如果你們來到成都最想干什么?可能有人會說想去吃辣fer f e r(四川方言,表達辣得過癮的擬聲詞)的火鍋,有人會說想去熊貓基地看譚爺爺喂可愛的花花,還有人會說來成都就是想去泡茶館。那你們知道在成都哪里喝茶最地道嗎?答案就是府南河邊,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錦江邊。泡上一壺茶,往竹椅上一躺,吹著河風,看著河景,“巴適得很”(四川方言,意為非常舒服,非常合適)。
從小爺爺就喜歡帶我到家附近的橋頭河畔喝茶,那時我總喜歡趴在橋欄上看著這條穿城而過的河流—府南河。爺爺告訴我,府南河是我們成都人的母親河,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成都人。喏,這茶碗里的水就是來自這條河,我的爺爺喝著府南河的水長大,我爺爺的爺爺也喝著府南河的水長大。可是,府南河也曾經有過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
之前,人們的環保意識很差,大家隨意地把垃圾廢物倒進河里,沿河兩岸還有數百個排污口,每天向河中排放巨量污水。終于,我們的母親河不堪重負生病了,它從碧波蕩漾的美麗河變成了臭水溝,渾黃的河水散發著陣陣臭味,河面上還漂浮著各種垃圾,那時大家都叫它“腐爛河”,再也沒有人愿意靠近它。
現在,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想知道,府南河的“病”到底治沒治好呢?于是我去問了爸爸。他告訴我:隨著我們國家法治建設的推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引領下,大家開始了對府南河的救治工作。在當年,這可是咱成都市的“ 一號工程”,也是咱成都人的“頭等大事”。我們的政府先后搬遷600多家工廠作坊,截堵599個排污口,完成了26公里排污管線鋪設,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讓我們的母親河重新戴上了一串晶瑩剔透的翡翠項鏈。
再到后來,“生態文明”被正式寫入憲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講話中指出,“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就這樣,在憲法的保護下,現在的府南河越來越清澈亮麗,它出現在我的上學路上,繞過爺爺喝茶的橋頭茶館,穿過奶奶跳舞的活水公園,讓“夜游錦江”成了我們成都旅游的一張獨特名片。從杜甫的“門泊東吳萬里船”到陸游的“濯錦江邊天下稀”,流傳千年的動人詩篇在府南河畔續寫!
在憲法的守護下,曾經的“腐爛河”已然成了秀美多姿的“生態河”“經濟河”,府南河的改變就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首次提出了建設公園城市的理念,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一條發展道路,使我們成都人擁有了美好生活和幸福家園。現在,我們可以在陽臺遙望雪山,欣賞“窗含西嶺千秋雪”;可以在城市觀鳥,感受“一行白鷺上青天”;還可以在河邊悠閑品茶,領略“煙火里的幸福成都”之美。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引領下,今天的成都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和諧。我們的神州大地天更藍了,水更綠了。放眼全球,我國為實現“雙碳”目標承諾、綠色多邊合作等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為全世界的環保工作做出了中國貢獻,讓我們的地球家園更加美好。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作為新時代的好少年,我們一定要在憲法精神的引領下,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愛護我們的幸福家鄉,建設我們的地球家園,用這部國家的根本法—憲法守護生態美麗的中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大家好,我是趙奕辰,來自四川省。剛剛,看到現場屏幕上的這兩幅圖后,有兩個字立馬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那就是“規則”。
在來北京的飛機上,我和若然姐姐討論了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出門遛狗該不該拴好牽引繩。我們各執己見,怕狗的若然姐姐說:“拴,必須拴,大狗小狗都得拴上,我看到狗就害怕得渾身發抖。”而我卻覺得小狗那么惹人喜歡,根本不用擔心,所以不用拴繩。一時之間我們爭執不下,于是都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陳老師,希望他能為我們作出判斷。陳老師說:“你們看,當缺乏了統一的規則和標準,我們就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看待問題,社會秩序也有可能因此陷入混亂。至于你們提的這個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依據憲法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經過陳老師的提醒,我們趕緊去翻閱《憲法》,發現其中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翻閱《動物防疫法》后也找到了相關規定,攜帶犬只出戶的,應當按照規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繩等措施。所以我們出門遛狗給狗拴上繩,讓害怕狗狗的人沒有顧忌,讓人類的好朋友狗狗能真正和我們和諧相處,這是在遵守規則,更是在維護法律。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良好的規則與制度是社會文明的基石。我們小學生從小就應知道紅燈停綠燈行、有序排隊、文明禮讓等規則,一個個小小的行為規范,守護著我們茁壯成長。
從我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周五大課間學校都會組織疏散演練。剛開始我特別好奇,為什么做課間操之前還要進行疏散演練?我的疑問在一節班會課上得到了解答。在班會課上,老師給我們播放了一段影像,那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我們學校32個攝像頭從不同角度記錄下的真實瞬間。畫面中,大家雖然有些恐慌,但是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全部井然有序逃離險境。老師告訴我們,這就是大家遵守規則、踐行規則才能辦到的事。
在2023年的5月12日,成都市全境進行了防空警報試鳴。我們沒有提前得到通知,更沒有提前彩排,但是防空警報拉響時我們卻沒有慌張,大家有序、穩步靠右行,走過指定樓道,全校3,600多名學生不到3分鐘全部安全到達操場。你看,這就是遵守規則的力量。
其實,向規則靠近的每一步都意味著我們需要對自己多加一分約束,而這一分約束就像拴在狗狗身上的那一根牽引繩,就是我們在排隊等待時需要的那一分耐心,就是我們社會從無序走向和諧的法寶—文明。在憲法的保障下,守規則、講文明畫出了一道向上的曲線,連接起了你我他。
作為新時代的好少年,我們應該手拉手,心連心,共同譜寫規則中國、法治中國、文明中國的滿分答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選手采訪來自四川省成都師范附屬小學的趙奕辰同學,在第八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全國總決賽演講比賽中獲得了小學組冠軍、最佳風采獎。她用生動的語言、獨特的視角讓我們感受到了憲法的親切守護,我們仿佛看到了憲法精神引領下府南河的治理場景。《青少年法治教育》對她進行了專訪——
青少年法治教育:趙奕辰同學你好,祝賀你在第八屆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全國總決賽中獲得了小學組冠軍的好成績!請問當你得知自己獲得冠軍時是什么心情?在比賽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生什么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趙奕辰:當我得知自己獲得冠軍時,真的很激動,也感到非常榮幸。在比賽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小學組選手在候場區備賽時,為了緩解緊張情緒,大家互相做自我介紹并展示自己演講中最精彩的部分,真正體現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我還交到了好多來自其他省市的好朋友。
青少年法治教育:對于憲法,你有什么樣的理解呢?
趙奕辰:通過這次比賽,我意識到憲法就在我們身邊,和我們所有人,包括我們小學生都息息相關。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關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它始終守護著我們。
青少年法治教育:你的家人平常會跟你一起學習憲法知識嗎?為了這次比賽,你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
趙奕辰:在比賽之前,我們全家經常一起學習憲法知識,我不但仔細閱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還參與了“憲法小衛士”行動計劃,也觀看、學習了前幾屆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的視頻展播,收獲很大。
青少年法治教育:你在學校參加過與憲法法治相關的活動嗎?你身邊的同學都知道憲法、喜歡憲法嗎?你會主動和同學一起學習憲法嗎?
趙奕辰:我們成都師范附屬小學舉辦過很多次憲法主題的活動,比如“憲法在我身邊”演講比賽、“憲法進課堂”活動等,同學們都很感興趣并且積極參加。在活動中我們會分小組學習討論憲法相關知識,完成憲法手抄報,增加了自身憲法實踐經驗。
青少年法治教育:你覺得憲法和我們的生活有哪些關系呢?
趙奕辰:我覺得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憲法就陪伴在我們身邊,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重要階段,它都始終守護著我們。
青少年法治教育:你想象過自己長大后會從事什么樣的職業嗎?通過這次的比賽,你對未來想要從事的職業有什么新的認識?
趙奕辰:我想當一名人民警察,因為我的媽媽就是一名人民警察,參加這次比賽后我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后,我會為了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