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蘭 王艷
【摘? 要】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落地,提出“學習任務群”概念,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倡導語文學習要推進跨學科實踐,推動五育并舉工作全面開展。以新課標為指引,小學語文教學要充分體現文以載道特色,將立德、培智、強體、美育與勞動有機融合在一起,凸顯語文學習的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特征。讓學生品讀文本的同時,積極實踐,全面參與,凸顯語文學習與勞動教育深度融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助力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循序養成。
【關鍵詞】學習任務群;小學語文;勞動教育;融合
小學階段是學生良好勞動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但由于很多家長對孩子有很強的溺愛心理,致使很多小學生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學生對勞動的認知也非常淺薄。這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也無法增強學生對勞動的認同感,還有很多學生不知道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在立德樹人工作指引下,一線教師積極探索學科教育與勞動教育的有效融合。本文側重于構建學習任務群,助力小學語文和勞動教育的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設計學習任務群,助力學生欣賞勞動之美
小學階段學生對外界的認知還比較淺薄,加之家庭教育環境下,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頻率較低,因此,很多學生對勞動之美缺乏正確的認知,直接影響了學生勞動觀念的樹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要借助教材中文質兼美的典范性文章,引領學生充分感悟勞動之美,調動學生勞動參與的熱情。通過暢游文字海洋,讓學生產生積極審美體驗,頓悟勞動價值,理解勞動的豐富內涵,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勞動有效奠基。
以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課文《田家四季歌》為例,采用歌謠的方式歌頌了農民在不同季節用勤勞的雙手和汗水所織就的炫彩畫面。本課在任務群設計中,依次設計三個子任務:
任務一,初讀課文,感受季節變換和畫面美。
歌謠簡單,朗朗上口,而其中囊括的內容卻非常豐富,對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來講,其中涉及的“麥苗兒多嫩,桑葉兒正肥”“谷像黃金粒粒香”“采了桑蠶又插秧”等勞作形式難以深度感知,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呈現優美的畫面,讓學生對農民田間勞作的場景有效觀察,對田園作物勃勃向上的姿態有效認知。
任務二,精讀感悟,說說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的勞動場景。
結合對文章的精讀理解,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說一說課文所描述的四季場景,結合對多媒體畫面的觀察,還可以讓學生來說句子、寫句子、組歌謠,充分發揮兒童想象力,讓他們用自己積累的語言來歌頌農民用勞動創造了幸福生活,歌頌田園四季自然風光的秀美。
任務三,拓展延伸,說說生活中美好的勞動。
學習任務群視域下,要體現語文與勞動的融合,除了說一說課本畫面內容,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身上所穿的衣物應用的是哪種材料?用到了哪些農產品?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它是由何種材料制作而成?結合圖片的觀察及恰當的聯想想象,嘗試多種類型的句子表達,讓學生張開嘴巴,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創意表達,引領學生充分體會勞動創造幸福的鮮活意義,助力小學生樹立勞動創造幸福生活的良好的價值觀。
另外,語文課本上還涉及了大量的古詩詞,如《四時田園雜興》《江上漁者》都充滿了濃郁的勞動氣息。教師都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創建有效情景,讓學生在文本審讀的同時認識勞動,感受熱火朝天的勞動氛圍,助力學生欣賞品悟勞動之美。
二、落實學習任務群,增強學生勞動流程意識
在小學語文課堂推進勞動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對單一勞動情景有效認知,還要讓學生樹立基本的勞動流程感,避免學生在勞動中出現虎頭蛇尾的問題。尤其是很多小學生意志不堅定,在勞動遇到困難時常常退縮逃避,半途而廢,這些都影響了學生勞動持續意識的養成,也不利于磨練小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恰當接觸多個勞動場景的切換與銜接,讓學生樹立勞動流程意識。學會分步驟、分層次推進勞動實踐,切實增強學生規范的勞動流程意識。比如,《千人糕》這篇課文也可以推進任務群教學:
任務一:認識勞動過程。
在這篇課文的下方,插入了一組圖片。從最初的大米,加工成一袋一袋的種子,經農民播種插秧變成糧食,后期再加入甜菜、甘蔗所熬出來的糖,在經過包裝、送貨、銷售最后擺到我們面前的一塊塊精致的糕點。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能讓學生明白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多很多步驟的有序銜接,其中需要經過成千上萬人的勞動協作。
任務二:體驗勞動過程。
讓學生們試著制作面食或糕點,如包餃子、做月餅,引導學生學會勞動合作,在面對一些復雜工作時,可以通過集體智慧來推進問題的有效解決,還要引導學生珍惜糧食,不能浪費他人的勞動成果。讓學生通過體驗勞動過程對千人勞動、萬人共享與幸福生活建立深刻的認知,可以進一步開闊學生學習視野,助力學生對勞動建立正確認知。
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任務群視域下,教師要重視多個任務的銜接設計,可以綜合應用提問、對話表演、情景演繹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思維,引起學生學習共鳴,讓學生勞動的協作性升華認知,引導學生克服各類困境,實現最終目標。
三、串聯學習任務群,推進勞動教育的有效落實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要培養學生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學習任務群視域下,要圍繞核心素養所倡導的全面育人理念,為學生學習參與搭建有效支架。以串聯多個精彩學習活動,助力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擇的文章,文質兼美,既能滋養學生心靈,更能開闊學生眼界,還能基于語文學習過程為勞動教育的實施科學奠基。以《端午粽》一課為例,可以設計如下教學任務群:
任務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要從朗讀入手,讓學生學會規范地發音、吐字、斷句,掌握運用標準的普通話來朗讀課文的有效方法。所以教學任務群的設計,首先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悟文本蘊藏的豐富思想,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聆聽課文的標準朗讀音頻,再讓學生對照音頻來練習吐字發音,接著讓學生們進行閱讀展示。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對文本的有感情朗讀,在朗讀中品味勞動快樂,增強勞動認知。
任務二,共話端午民俗。
通過描寫端午節吃粽子紀念屈原這一重要習俗,讓學生對粽子的種類、粽子的制作有了基本的認知。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課堂上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共話端午民俗,說一說在生活中端午節時需要準備哪些食材,會參與哪些活動,切入勞動教育的相關內容,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端午節,了解傳統民俗文化。
任務三,推進課文細讀品悟。
文章傳遞出外婆對鄰里的暖心關愛,體現了睦鄰友善的重要思想,讓學生對外婆的勤勞樸實的特點有效理解,也能讓學生在字里行間品味外婆為大家包粽子這一勞動過程的幸福與快樂。通過朗讀感受語言本身的韻律感,又能對其中的思想美、情感美有力彰顯。通過閱讀,讓學生明事理,懂感恩,習禮儀。
四、構建開放式學習任務群,引領學生勞動實踐
小學語文教學融合勞動教育要彰顯教學做合一,讓學生對勞動有效認知,理解勞動豐富內涵的前提下,語文要構建開放式課堂為學生勞動實踐提供廣闊平臺,對校內校外多元教學資源恰當應用,推進學習任務群視域下語文教學與勞動教育深度融合。
例如,學習《二十四節氣歌》時,立足課內,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二十四節氣歌》進行韻律誦讀,掌握一年包含了哪些節氣?每個季節分別由哪幾個節氣來組成,并讓學生在課外時間搜集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一些諺語與農事活動。閱讀學習資料,查閱成果分享,讓學生對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獲得有效認知,感悟古人的勞動智慧。
立足課外探索可以借助校內的勞動種植區,讓學生參與田間管理開展農事鍛煉。在勞動教育基地,讓學生們在清明前后,種下黃瓜、大豆、土豆、花生等一些農作物,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精心管理勞動田,開展施肥、除草、捉蟲、澆水、搭架、掛秧等具體的農事活動。真正結合作物成長過程,讓學生積極勞動,收獲精彩勞動成果。最后,學生采摘的勞動成果還可以拿到食堂去,讓學生來制作自己的拿手菜。多余的作物還可以進入社區開展義賣活動,將勞動所得捐贈給孤兒院、敬老院等單位。
開放學生語文體驗的過程,推進多元資源有效整合,在學生參與勞動的過程中,讓他們寫相應的觀察作文,繪制勞動小報,用鏡頭記錄幼苗長大,再到果實收獲的精彩瞬間。通過長期持續學習,提高學生動手意識,引領學生勞動鍛煉,鼓勵學生及時分享自己的精彩勞動體驗,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全面提升。
五、注重綜合性學習研究,促進精彩互動展示
新課程標準強調了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同時還倡導要因材施教,給每個學生更多成功的機會。所以,在學習任務群實施過程中,要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引導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勞動過程,培養學生良好勞動品質。還要關照學生的一些個性需求,推進因材施教工作有效落地,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展示自我,大膽自信分享。
例如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這篇文章的學習就可以體現學習任務群的綜合性設計,可以以“介紹家鄉美食”為主題,應用學習任務群教學設計一系列活動:
任務一,我是小導游,尋訪介紹家鄉美食。
家鄉有很多美味的食品,讓學生化身小導游介紹一下家鄉美食的名字、外觀、口感,將食物與精彩的語言解說結合在一起,體現美食的色、香、味。
任務二,我是小廚師,制作家鄉美食。
為了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體現教學做合一,要讓學生們制作美食,讓每個同學都能展示自己的“拿手菜”,親自動手制作美味食物,大家相互學習美食制作步驟,分享精彩美食,品味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勞動快感。
任務三,我是小吃貨,品嘗家鄉美食。
這一任務推進可以讓學生帶著電子化設備邊實踐,邊分享,匯成精彩的“美食探訪日記”。在尋訪美食等戶外活動中,可以聯系學校大隊部和家長獲得相應的支持,開展集體性活動。
總之,小學語文作為推進全面育人工作開展的核心性學科,要積極踐行新課程育人標準,構建多彩語文課堂,推進語文實踐活動的有效拓展,讓學生對勞動的形式、勞動的價值、勞動實踐過程全面認知。以學習任務群為依托,探索小學語文教學與勞動教育的深度融合,助力小學生精彩成長與勞動體驗。
【參考文獻】
[1]楊林夕,陳實.挖掘教材中的勞動教育內容 ——論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勞動詩[J].肇慶學院學報,2023,44(4):43-48+88.
[2]陳麗君.構建勞動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新場域[J].中小學班主任,2023(10):87-89.
[3]鄭晶.“雙減”背景下勞動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2023(8):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