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而紅色文化集中反映了我國黨和人民艱辛而輝煌的奮斗歷程,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以T市某幼兒園的“紅潤童心”主題活動為例,深入調查了該主題活動的目標、方式、資源、時間安排以及內容等,分析了其中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旨在為幼兒園設計和實施紅色文化主題活動提供寶貴經驗。
關鍵詞:幼兒園;紅色文化教育;主題活動
作者簡介:張意敏(2000—),女,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通信作者:何 菲(1981—),女,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可以對幼兒進行紅色文化熏陶,培養幼兒愛國情感。然而,當下的紅色文化融入幼兒園的實踐中還存在課程資源單一以及開發者能力有限等問題[1]。本文選取T市某幼兒園(下文稱該“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觀察、訪談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討該幼兒園“紅潤童心”主題教育活動的現狀,并分析其對其他幼兒園紅色文化主題活動的指導價值。
一、“紅潤童心”主題教育活動開展的現狀
(一)“紅潤童心”主題活動目標
“紅潤童心”主題活動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出發點,結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征,將紅色文化滲透到活動中。第一,通過多樣的方式傳授幼兒語言、數學、科學和藝術基礎知識,同時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技能方面,強調對幼兒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養,同時融入紅色元素,激發幼兒愛國情懷和集體榮譽感。第二,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包括游戲、探究、體驗和創造等,讓幼兒在實踐中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理解紅色歷史的意義。第三,鼓勵幼兒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活動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幼兒積極的學習態度,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通過品德教育和行為規范引導,讓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包括對紅色精神的尊重和傳承,培養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二)“紅潤童心”主題活動資源
“紅潤童心”主題活動資源對于幼兒園紅色文化教育至關重要。在觀察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資源主要集中在文本和場地兩個方面。文本資源是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教師精心挑選和整理的圖片、視頻資料等,如英雄故事和紅色歌曲以及相關的教學課件。場地資源包括該幼兒園內外的場地,如紅色軍營、舞臺和各種區角等。此外,豐富多彩的服裝、生動逼真的道具、高舉的國旗以及豐富的繪畫材料等,都能為活動形式和內容的豐富提供支持。充足的資源不僅能確保活動的多樣性和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還能為幼兒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提供堅實的保障。
(三)“紅潤童心”主題活動開展方式
“紅潤童心”主題活動通過多種互動方式展開,旨在激發幼兒對紅色文化的學習興趣,讓幼兒深入理解紅色文化。調研發現,該幼兒園主題活動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但也結合了直觀演示、談話和現場教學等多種方式。教師講授是指教師通過講解和故事敘述,向幼兒傳遞紅色文化的核心內容。直觀演示主要是教師利用圖片、視頻等輔助資源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談話法則是教師與幼兒交流,啟發幼兒思考,鼓勵幼兒表達對國家和英雄的感想,這種互動有助于深化幼兒對紅色文化的理解。現場教學包括參與升旗儀式、體驗紅色軍營活動等,能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感受紅色精神的莊嚴與神圣。此外,環境創設在活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該幼兒園通過布置紅色主題環境,讓幼兒置身于濃厚的紅色主題氛圍中。動手操作活動,如手工制作紅軍帽、繪制紅色主題畫等,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也加深了幼兒對紅色文化的感性認識。音樂欣賞包括播放紅色歌曲,組織幼兒合唱紅色歌曲等形式,意在讓幼兒在音樂中感受紅色文化的力量和魅力。多樣的活動開展方式相互補充,共同營造了良好的紅色文化學習氛圍,為幼兒的綜合發展提供全面支持。
(四)“紅潤童心”主題活動開展時間
調查顯示,該幼兒園在開展“紅潤童心”主題活動的時間安排上相對合理,嚴格遵循一日活動時間表,并將整體活動安排在一個星期內。根據訪談結果,活動結束后,該幼兒園會組織教師對活動進行評價反思,并啟動下一個主題活動的討論。合理選擇和安排活動時間可以提升活動的人員參與度、趣味性和教育效果,有助于更好地實現紅色文化教育目標。
(五)“紅潤童心”主題活動內容
該幼兒園“紅潤童心”主題活動內容豐富多樣,能生動地體現紅色文化的內涵。活動內容如下:通過紅色故事,讓幼兒深刻理解紅色歷史中的英雄事跡;通過學唱經典紅色歌曲,如《東方紅》《義勇軍進行曲》,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懷;通過欣賞紅色主題藝術作品,如紅色油畫、雕塑,引導幼兒領略紅色文化的藝術魅力;通過手工制作紅色主題的工藝品,如五星紅旗、紅色主題風車,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深化幼兒對紅色文化的認識;通過組織紅色主題的游戲活動,如紅色歷史知識競賽、角色扮演,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紅色文化;通過布置紅色主題的幼兒園環境,如設置展板、添加裝飾,營造濃厚的紅色氛圍,激發幼兒對紅色文化的學習興趣。這些活動設計精巧,能使幼兒深刻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激發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紅潤童心”主題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
盡管“紅潤童心”主題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幼兒在參與過程中獲得了良好的體驗,積極性高,主題活動的目標也基本實現,但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與當地紅色文化資源融合不夠
首先,該幼兒園的“紅潤童心”主題活動雖然內容豐富,但與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的融合度不夠,未能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來增強活動的地方特色。例如,該幼兒園未能將當地的紅色遺址、博物館或紀念館等教育資源融入活動中,導致活動在實際開展中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其次,該幼兒園與當地社區和紅色文化機構的合作不夠緊密,未能形成有效的資源共享和互動機制,導致活動資源獲取渠道較為單一。最后,該幼兒園教師在整合本地紅色文化資源方面經驗不足,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源,導致活動的實際效果不夠理想。總之,如何更好地結合當地紅色文化資源,設計更加豐富和有深度的活動內容,是該幼兒園開展“紅潤童心”主題教育活動面臨的一大挑戰。
(二)課程設計和開展缺乏幼兒立場
部分紅色文化教育資源較為枯燥且成人化,不適合幼兒直接學習。如何選擇適合幼兒的教育方式和內容,是該幼兒園教師應思考的問題。訪談結果顯示,幼兒對部分紅色文化了解甚少,而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過于專注歷史事件的詳細描述,忽略了以幼兒易懂的方式呈現紅色文化,導致幼兒產生困惑。例如,在講述小兵張嘎的故事后,一名幼兒提問能否表演這個故事,教師雖表示會安排,但未能及時調整課程并組織表演。教師應避免局限于預先設定的方案,應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反饋做出調整。在談論祖國變化時,該幼兒園教師不能從當地發展變化和幼兒生活變化方面切入,導致幼兒對某些重大事件不了解,出現尷尬局面。此外,主題活動的材料準備全部由教師完成,缺乏幼兒的參與。這種缺乏幼兒參與的活動設計和實施,會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主題活動的開展缺乏延續性
該幼兒園“紅潤童心”主題活動開展時間為一周,一周結束后該幼兒園便沒有繼續開展與主題相關的活動,轉而開啟了下一個主題活動,對幼兒愛國情感的培養不夠充分,導致教育效果不夠持久。幼兒園活動若缺乏后續的鞏固和深化,會導致幼兒在參與活動后,對所學內容的記憶不持久,進而導致教育效果難以持續。例如,在講完某個紅色故事后,教師很少安排相關的后續活動來幫助幼兒鞏固學習成果,導致幼兒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體驗。幼兒在一次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難以在后續活動中得到應用和拓展,不但會導致教育效果分散,還會導致幼兒難以形成系統的認知結構。
三、“紅潤童心”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策略
(一)依托當地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紅色文化課程內容
第一,要充分依托當地紅色資源,設計豐富多樣的紅色文化主題活動,讓紅色資源走進幼兒的視野,融入幼兒的生活。幼兒園自身之外的其他資源對于紅色文化主題活動的開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該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T市社區資源,融入社區,與T市紅軍小學或者優秀幼兒園進行交流討論,學習借鑒優秀課程和寶貴經驗;也可以邀請社區中的老兵為幼兒講述革命故事。第二,要充分利用當地紅色文化育人實踐基地,讓幼兒在參觀革命遺址和博物館等紅色文化資源時,多維度地感受和了解區域紅色文化精神,提高幼兒的活動參與積極性[2]。第三,家長也是幼兒園紅色文化教育主題活動中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主題活動準備環節還是活動延伸環節,家長都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該幼兒園要充分利用好家長資源,深化家長對幼兒園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的認識,提升家長對紅色文化教育的認同度與配合度,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提升教師紅色課程開發能力
長期以來,學前教育強調重視兒童立場、兒童觀點,教學活動要建立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注重讓幼兒在親身體驗、自發探索中獲得知識和經驗。幼兒在理解紅色文化方面存在一定困難,因此,教師在設計主題活動時要從幼兒興趣和需要出發,運用幼兒身邊的人或事物開展教育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當主角,強調幼兒的主體性,策劃有溫度、有效率的教學活動。教師作為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相關方面的知識能力會直接影響主題活動效果。因此,教師要積極參加與幼兒紅色文化教育相關的培訓,不斷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更新自身教育理念[3]。教師可以利用閑暇時間在相關平臺觀看優秀教師的紅色文化課程,參加有關的論壇,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提升自身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活動開發和利用能力。此外,教師還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觀察幼兒、了解幼兒,及時結合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況對相關課程進行調整。
(三)合理安排主題活動的時間,提升主題活動的延續性
開展主題活動是幼兒園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虞永平認為,在主題活動中,應引導幼兒就主題活動中的問題等進行自主探究,使幼兒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新知識,而這需要幼兒園為幼兒留出充足的時間[4]。因此,該幼兒園在策劃紅色文化主題活動的時候,應組織教師進行教研活動,搜集相關方面的資料,或者組織教師參觀其他幼兒園,了解其他幼兒園的優秀主題活動,共同商討主題活動開展的時間。此外,該幼兒園要注重紅色文化主題活動的延續性,可通過打造紅色文化讀書角、舉辦紅色文化畫展等,提升紅色文化主題活動的延續性。此外,該幼兒園應充分利用幼兒一日生活的過渡環節,如在幼兒用餐、如廁等時間播放紅色歌曲。表演是幼兒喜愛的一種形式,基于此,該幼兒園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與發展水平選擇適合幼兒的紅色故事劇本,組織幼兒進行表演。總之,幼兒園要善于發現能夠影響幼兒的一切有效方式,延長主題活動的時間,同時要處理好活動之間的關系[5]。
結語
文化自信背景下,教育界也開始重視將紅色文化融入課堂,對學生進行紅色文化的熏陶,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近年來,幼兒園有關紅色文化主題教育的活動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形式多樣。筆者以T市某幼兒園“紅潤童心”主題教育活動為例,運用多種教育研究方法對該主題活動進行深入調查,發現了該幼兒園在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相應問題提出促進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活動開展的有效策略。由于筆者能力的局限性,研究還存在不足之處。本研究也只涉及了一所幼兒園,研究深度和廣度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南方.關于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實踐研究[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北京: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107-1108.
[2]陳素芬.紅色文化融入學前教育創新策略研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3(4):188-190.
[3]劉娟芬.井岡山紅色文化課程資源在幼兒園中開發與利用的研究:以井岡山市X幼兒園為例[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21.
[4]虞永平.論幼兒園課程中的主題[J].學前教育研究,2002(6):13-15.
[5]李琳.幼兒園紅色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研究:以“長征”為例[D].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