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自雄
(云南省昆明市安寧中學太平學校,云南昆明 650301)
拓展型作業通過拓展作業內容開闊學生學習視野,以達到查漏補缺、拓展提升的教學目的。但是,數量過多、難度過高的拓展型作業難免會為學生造成心理負擔,反而會降低學生的作業學習效率。“雙減”背景下,教師應當認識到傳統拓展型作業的不足,同時基于初中地理教學情況、學生學習需要創新作業設計手段,進一步強化初中地理拓展型作業的應用成效。
“雙減”政策全稱為《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印發“雙減”政策是為了解決義務教育階段課后補習層出不窮、課后作業數量與日俱增所造成的教育生態不平衡的問題[1]。“雙減”政策的核心在于“減負”與“增效”兩點。其中,“減負”指的是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包括課后補習負擔、課后作業負擔等;“增效”指的是在縮短學生課后學習時間、減少學生課后學習任務量的同時保證其學習成效。“雙減”政策嚴格遵循教育規律與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主張通過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優化作業布置提升教學質量,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同時,“雙減”政策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課后作業設計做出指導,明確了作業設計應以課標為依據,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控制作業數量與難度,應做好分層、彈性、個性化作業的創新設計等。
拓展型作業是用于課程教學后的鞏固復習環節,集合了課內知識與課外應用資源,具有鞏固學生課上學習成果,鍛煉學生遷移與應用能力的教學作用[2]。拓展型作業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拓展型作業具有題目類型新穎的特點,常常由非常規的習題、課后探究實驗、拓展學習任務等內容構成。第二,拓展型作業具有以學生為本的特點,常常根據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自主發展要求設計作業內容,能夠滿足學生的理論學習、操作學習、實踐學習等需要。第三,拓展型作業形式豐富多樣,可以為模型、觀察報告、實驗報告、小論文等內容。
在現階段的初中地理教學中,拓展型作業雖然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應用方式、應用形式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具體體現為:部分教師誤以為拓展型作業由拓展習題這一單一元素構成,在作業設計時堆砌大量高難度的拓展型習題,加重了學生的作業負擔;部分教師作業設計視野局限,將布置書面作業作為唯一的拓展型作業布置方式,未能兼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
教學理念對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影響[3]。在良好教學理念的支持下,教師能夠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對待教學工作,同時采取更加新穎、別致的方法開展教學,提高工作效果,反之則不然。“雙減”政策背景下,要想充分發揮拓展性作業的育人價值,教師就要優化教學理念。
一方面,教師應當明確“雙減”政策的內涵,根據“雙減”政策要求調整教學理念。在此過程中,初中地理教師應當熟讀、細讀“雙減”政策內容,認真閱讀“分類明確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等內容,根據“雙減”政策中的要求設計個性化、分層化作業內容,形成以人為本、以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另一方面,為保證“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拓展型作業滿足教學要求,教師要認真研讀《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相關內容,明確《新課標》中關于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的發展要求,并樹立“育人為本”“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觀念。這樣,先明確“雙減”政策背景下的育人理念,再根據《新課標》樹立新的教學觀念,就能夠確保教師的教學價值觀與“雙減”政策所提倡的育人價值觀充分契合,從而為“雙減”政策下初中地理拓展型作業的創新設計奠定基礎。
拓展型作業的設計質量直接影響作業的育人價值[4]。“雙減”政策背景下,要想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與作業壓力的同時保證拓展型作業的育人效果,就需要做好作業設計工作。但是,作業設計并不是簡單、隨意地堆砌課后教學元素,如課后習題、課后拓展閱讀內容等。要保證作業設計質量,就必須明確作業設計目標,之后再圍繞作業設計目標整合相應的作業育人資源,設計具體的拓展型作業。為此,初中地理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教師要明確拓展型作業的應用目標,包括在鞏固學生基礎知識方面的目標,鍛煉學生應用地理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地理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等核心素養的目標等,為作業設計目標提供參考。
第二,教師要明確拓展型作業的設計目標,包括設計此作業是為了什么、可能達到怎樣的應用效果等。明確作業設計目標,能夠為作業設計的有序開展指明方向。
第三,教師要根據拓展型作業的設計目標規劃作業設計路徑,包括規劃作業內容的分布情況、規劃作業難度、規劃作業數量、規劃作業結構等。明確了上述內容,能夠為“雙減”政策下的初中地理拓展型作業設計指明方向,從而推動相關設計工作的有序進行。
作業數量過多是造成學生課后學業負擔重的主要原因。要滿足“雙減”政策下關于減輕學生課后作業負擔的教學要求,就要減少作業布置數量。因此,在設計初中地理拓展型作業的過程中,控制作業總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實際教學中,初中地理教師要注意提煉地理課程教學主題,根據教學主題總結課程重點、課程難點,并將總結內容作為拓展型作業設計的中心。之后,教師應當圍繞作業設計中心整合課外教學資源,包括課外文字教學資源、圖片教學資源、視頻教學資源、地理模型教學資源等內容,并將相關資源用于作業設計中。需要注意的是,一股腦地將相關教學資源用于作業設計中,難免會增加作業數量。這時,教師應當明確“雙減”政策的相關內容,并根據初中地理課外教學需要、學生個人發展需要等刪減相應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減少作業總量。在刪減作業內容時,教師要注意保留個性化教學內容,刪除重復的、冗余的、不能引發學生科學探索的作業內容。比如,教師可以刪除重復性的地理課后習題,刪除教科書中已經出現的地理概念、地理理論等內容,以達到控制作業總量的教學目的,這樣就在減少學生的作業學習負擔的同時,滿足“雙減”政策對初中地理拓展型作業設計的要求。
“雙減”政策要求“提高作業設計質量”,主張任課教師充分發揮作業的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同時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設計滿足學生個人發展需求的作業[5]。在這一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地理學習需求,圍繞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個性化的地理作業,以此提升作業設計質量,在減輕學生作業壓力的同時強化作業的育人價值。
具體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綜合學生的階段性測評結果、課前預習情況、課上表現情況、課后復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分類管理,同時明確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特征。之后,教師可以為不同類型學生設計不同類型的拓展型作業,以達到“對癥下藥”的教學目的,進一步提高拓展型作業的應用效果。對于學習能力弱、地理知識基礎不牢固的學生,教師應當在設計拓展型作業時注重夯實此類學生的學習基礎。為此,教師應當將一些基礎問題的變式問題作為拓展型作業的主要內容,以達到豐富學生地理知識儲備的作業應用目的。對于學習能力良好、地理知識儲備豐富的學生,教師應當在設計拓展型作業時注重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將更多專業問題、實際案例用于作業設計當中,以此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通過設計難度不同、內容不同的拓展型作業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發展要求,就能夠避免學生因作業難度過高產生較大壓力,從而達到“減負增效”的作業設計目的。
1.創新游戲型拓展作業,培養地理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作業學習興趣,可以調動學生的作業學習積極性,這對于進一步增強拓展型作業應用成效有著積極意義。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以積極的情感、態度完成作業,從而在心理層面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因此,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培養,并做好相關作業的設計工作。
游戲型拓展作業是以游戲為主要形式的,強調學生充分參與到作業學習過程當中的一類拓展型作業。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將游戲型作業用于地理課程的作業教學工作當中,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課后學習興趣。為在初中地理課后教學中發揮游戲型拓展作業的育人作用,教師有必要做好以下設計工作。第一,挖掘初中地理課程教學內容中的趣味性因素,并明確游戲型拓展作業的主題、結構,為游戲型拓展作業的設計工作奠定基礎。第二,整合課內外可用于游戲型拓展作業設計的教學資源,如教科書中的教學案例、教學網站的趣味教學視頻、現實生活中的地理趣味游戲等。第三,將整合的教學資源融入游戲型作業當中,并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布置此類型作業,組織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回顧初中地理課程教學內容,鍛煉地理知識應用能力。這樣,學生不僅能夠高效完成初中地理課后作業,還能夠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形成地理學習興趣。
2.創新閱讀型拓展作業,拓寬學生學習廣度。當前學生作業負擔過重,原因在于作業內習題數量過多。因此要想充分貫徹“雙減”政策的相關要求,教師就需要優化作業形式。閱讀型拓展作業既能夠滿足“雙減”政策關于減少抄寫作業、懲罰作業、重復作業的作業設計要求,又能夠滿足《新課標》中關于拓寬學生地理學習視野,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等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因此教師可以用閱讀型拓展作業代替傳統的書面習題作業,以減輕學生的作業習題負擔,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儲備。在設計閱讀型拓展作業時,教師應當先整理相應的閱讀素材,如地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地理知識對現實生活的具體影響等。在整理此類素材時,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將更多有趣的教學資源添加到拓展作業當中,如某景區溶洞奇觀的形成原因等。除此之外,教師應當考慮學生的閱讀渠道,開發線上閱讀、線下閱讀兩類閱讀資源。在設計線上閱讀作業時,教師可以將FLASH 動畫、微課視頻、MOOC 視頻等教學內容融入閱讀作業當中,讓學生在閱讀、觀看的過程中豐富知識儲備。在設計線下閱讀作業時,教師可以在閱讀材料后提出針對性的問題,用以考查學生的閱讀情況,避免學生在閱讀時濫竽充數。
3.創新探究型拓展作業,減負增效促進發展。拓展型作業的應用重點在于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在作業學習過程中夯實學習基礎,形成關鍵技能。“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既要發揮拓展型作業的應用價值,還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為此,創新探究型拓展作業是非常有必要的。為學生布置探究型拓展作業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作業。這樣,整體的作業任務被均攤在學習小組內不同學生身上,作業內容總量不變,但學生個人的學習量減少,其學習壓力、學習負擔被減輕。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現實生活問題布置地理探究任務,并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任務進行地理實驗、社會調查、野外考察、地理建模,使學生在綜合探究的過程中鞏固學習成果,鍛煉地理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拓展型作業的應用對于進一步延伸初中地理教學課堂,進一步促進初中學生地理學科綜合素養的提升有著積極意義。實際教學中,教師只有把握“雙減”政策內涵,同時根據初中地理學科教學特征優化教學理念,整合教學資源,這樣才能夠為“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拓展型作業設計奠定基礎。為此,初中地理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不斷做好目標優化、難度控制、形式優化等方面的教學研究工作,為加速“雙減”政策在初中地理拓展型作業設計工作中的貫徹落實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