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香芬
摘 要:文章討論了在“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和所面臨的挑戰,以及立教促變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影響。還提出了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方法,包括分析教材內容并進行合理的精簡、強調核心知識點和基礎概念的重要性、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和豐富教學資源、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數學思維。同時,文章探討了個性化教學的價值和實施方法。
關鍵詞:“雙減”背景;初中數學;數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01-0083-04
在“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作為教育改革的推動者和實踐者,初中數學教師承擔著巨大的責任和壓力,他們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文章將從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兩個方面探討如何應對挑戰,以推動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
一、 初中數學教學在新政策下的重要性和挑戰
隨著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推進,我國教育領域迎來了立教促變和“雙減”政策,這些政策以優化教育結構、減輕學生負擔、促進素質教育為目標,旨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具有普適性和延展性的特點,在學科交叉和日常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也是培養學生創造力和科學精神的重要途徑。在這一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承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重要性和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凸顯。
首先,“雙減”政策要求減輕學生負擔,這給數學教學帶來了壓力。以往的數學教學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應試技巧的訓練,導致學生學習負擔過重,難以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如何在減負的前提下,確保學生扎實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其次,數學教學需要應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都不相同,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針對性地滿足學生的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再次,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促進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最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教育也日益受到關注。數字化教育可以通過多媒體、在線教學平臺等方式,為教師提供更多教學資源和教學工具,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和互動方式,促進數學教學的創新和多樣性。在新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數字化教育手段,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也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在面對以上挑戰的同時,初中數學教師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們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他們需要以教育家的胸懷,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并與時俱進地推動數學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二、 立教促變與初中數學教學的關系
(一)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傳統教育模式注重知識灌輸和應試技巧的訓練,學生缺乏創造力、實踐能力,綜合素質較低。而立教促變提倡素質教育,重視學生的思維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也需要注重對學生思維方式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促使他們從死記硬背轉變為主動思考,從而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個性化教育
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都不相同,傳統教育模式對學生進行統一培養,忽視了個體差異性。而立教促變強調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需求和潛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方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數字化教育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提供了新的工具,數字化教育也成為推動教育創新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立教促變倡導教育與科技的融合,科學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學習輔助和資源共享等方面。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在線教學平臺等工具,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 教學內容的精準優化
(一)分析教材內容并進行合理的精簡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估。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科特點以及課程目標,合理地精簡教材內容,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深入理解核心知識并掌握基本概念。在精簡教材內容時,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原則:①保留核心內容。教師應該確保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核心概念。因為這些內容是學生后續學習的基石,對建立學生數學思維和提升解決問題能力至關重要。②實際生活相關性。教師應優先考慮與實際生活和現實問題相關的內容。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的實用性和重要性,培養他們的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③去除冗余和重復。教師應去除教材中的冗余和重復內容,避免給學生造成認知負擔。冗余的內容會浪費學生的時間和精力,也可能導致學習效果不佳。④留出適當拓展空間。教師可以酌情留出一定的拓展空間,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能力水平調整學習內容。這樣可以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的需求,為學生提供更有挑戰性和深度的學習機會。⑤綜合考慮教學目標。在精簡內容時,教師應綜合考慮教學目標和學科要求,確保所保留的內容能夠有效地支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二)強調核心知識點和基礎概念的重要性
在精準優化教學內容時,教師應特別強調核心知識點和基礎概念的重要性。核心知識點是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關鍵,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理解高階數學概念和方法的基礎。
教師可以針對核心知識點進行深入的講解和解析,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和重要性。例如,通過舉例、提供實際應用場景等方式,讓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核心知識點的概念和原理。另外,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基礎概念相關的實踐活動和案例分析,讓學生將抽象的概念與實際問題相聯系。通過做題、解決實際問題、進行數學建模等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基礎概念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教師也可以組織課堂互動和討論,鼓勵學生主動提問和分享自己的理解。通過與學生的積極互動,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對核心知識點和基礎概念的理解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
(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為了實現教學內容的精準優化,教師應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資源可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和學習風格,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積極性。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包括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問題解決和創造性思維等。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實驗觀察、討論交流等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參與度和主動性。豐富的教學資源包括教科書、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源以及實物模型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適合的教學資源,通過多種方式呈現數學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
四、 教學方式的精準優化
(一)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情景模擬等方法,使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下面是一些具體的方法和策略:①啟發式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問題導入等方式激發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欲望。讓學生自己思考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②情景模擬。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情景模擬活動,將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例如,通過角色扮演、模擬實驗等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③引入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入一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通過討論和解決真實問題,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④數學游戲和競賽。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數學游戲和競賽,增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游戲和競賽,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數學學習,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⑤多媒體資源的運用。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多媒體資源,如教學視頻、在線模擬實驗等,展示數學知識的應用和實際場景。通過生動有趣的多媒體呈現,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理解能力。
通過靈活運用以上方法,數學知識可以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2. 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教師可以采用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解決問題。以下是具體的方法和策略:①提出挑戰性問題。教師可以提出具有挑戰性和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和好奇心。這些問題可以涉及實際應用、復雜情境或跨學科問題,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各種數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策略。②引導自主探索。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權,讓他們通過自主探索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教師在此過程中充當指導者的角色,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并達到正確的解決方案。③學生合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鼓勵他們共同思考和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各自的思考過程和解決思路,促進彼此的學習與成長。④反饋和評估。在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提供及時的反饋和評估。這可以促使學生反思自己的思路和解決方法,發現潛在錯誤并進行修正。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評估結果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習困難,為后續教學提供參考。⑤應用項目。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應用項目,要求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通過項目的實施,學生可以提升運用數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完成具有實際意義的任務,進一步鞏固和應用所學的知識。總之,通過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欲望,還能使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進而為他們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 強調數學思維的培養
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邏輯思維、推理思維和抽象思維。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方法和策略。①提出挑戰性問題。教師可以設計具有挑戰性和開放性的問題,要求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這些問題可以是數學領域中的未解之謎、復雜的數學難題或需要運用不同的數學概念和方法解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學生需要運用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尋找解決方法。②引導思維過程。教師在解題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過程的表達和闡述。通過提問、討論和辯論,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推理思維,并幫助他們將問題拆解成更小的子問題,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問題。③開展抽象思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與具體場景無關的抽象數學問題,讓學生進行抽象思維和模式識別。通過觀察和分析問題的共性,學生可以發現規律、探索數學概念、建立抽象模型,從而推導出一般性的結論。④引入數學證明。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簡單的數學證明,培養學生的證明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通過解讀和撰寫證明,學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分析能力和嚴謹性,提高數學思維的深度和廣度。⑤多樣化的解決方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尋找多種解決方法,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靈活性。通過比較不同的方法,學生可以發現數學問題的多種視角和解決策略,拓寬他們解題思路。
(二)個性化教學的價值和實施方法
個性化教學的價值在于它能夠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潛力。學生能力有差異,他們都有獨特的學習風格、興趣和學習節奏。通過個性化教學,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并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從而提供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活動。這種關注個體差異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增強他們的學習參與度和自主學習能力。
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下是幾種常用的個性化教學方法:①學習興趣調查。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收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偏好。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設計教學內容和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②不同學習風格的適應。學生的學習風格有所不同,有些學生喜歡聽講,有些學生喜歡看圖,而有些學生更傾向于實踐。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和資源,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需求。例如,通過課堂討論、小組合作、實驗等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③目標管理和評估。個性化教學強調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此,教師需要設定個性化的學習目標,并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和進展進行個別評估。教師可以使用不同的評估方式,如口頭表達、個人項目、學習日志等,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和發展,并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④小組合作和同伴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和同伴學習,學生可以互相啟發,共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對他們進行分組,讓他們在小組內相互合作、交流和學習。這種方式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⑤科技應用和智能化工具。現代科技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了許多便利和支持,教師可以利用在線教學平臺、自適應學習軟件、虛擬實驗等智能化工具,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和活動。這些工具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能力,自動調整課程內容和難度,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
五、 結論
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是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通過合理精簡教材內容、強調核心知識點和基礎概念、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和豐富教學資源、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數學思維,以及實施個性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綜合應用能力。初中數學教師應以教育家的胸懷,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積極探索適應學生發展需求的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并與時俱進地推動數學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世清.初中數學預習單的設計與應用[J].讀寫算,2021(10):157-158.
[2]韓方廷.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9(1):54-56.
[3]李成,蔡海云,閆秋菊.基于層次分析法對教學質量評價指標權重的對比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3):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