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莉
思維導圖以一個主題為中心,與其相關的關鍵詞可以自由擴散、組合與連接,形成單向導圖、樹狀圖、組織架構圖、魚骨圖、水平時間線、垂直時間線、圓圈圖、氣泡圖等,由關鍵詞引出閱讀材料的一級、二級、三級甚至四級分支。不同的顏色、清晰的線條與圖像、簡潔的關鍵詞便于教師陳述知識以及觀點,學生更容易理解以及思考,提高發散思維能力。《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要求:“教師要善于利用多種工具和手段,如思維導圖或信息結構圖,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方式,完成對信息的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內化與運用,教會學生在零散的信息和新舊知識之間建立關聯,歸納和提煉基于主題的新知識結構。”“教師要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根據活動內容,與學生共同設計形式多樣的評價活動,如演講、描述、展示、對話、游戲、陳述、討論、制作思維導圖等非紙筆測試活動。”思維導圖為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工具,有助于學生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和創造性地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因此,將思維導圖引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此,筆者就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作了一定的探討。
一、運用思維導圖提高閱讀速度
閱讀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效率也是教育工作者長期以來關注的重點之一。思維導圖是一種具有較強實用性的教學方法,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知識結構、把握細節信息、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優秀的輔助教學手段被廣泛采用,尤其是在提高學生閱讀速度方面,思維導圖更是發揮出了其優越的作用。例如:在講解英語短文時,教師先要求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囊括全文樞紐內容,建立起整體的思維模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每段文字進行精簡概括,抓住每段主題句子,并在思維導圖的節點處標注,以方便后續的閱讀。隨后,教師鼓勵學生逐行閱讀,然后對每一行文字進行分類、梳理和歸納,將每個關鍵信息點與思維導圖中的節點相對應,最終完成對整篇文章的閱讀。這種方法讓學生在快速閱讀的同時也能夠準確捕捉文章的重點和關鍵信息,而思維導圖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邏輯框架,讓閱讀過程變得更為高效和清晰。
二、運用思維導圖梳理語篇結構
運用思維導圖可以選取語篇關鍵詞,提煉重點,以圖文的形式將枯燥復雜的文本信息直觀簡潔地呈現出來,梳理文章框架和脈絡,發現語篇的內在聯系,促進深層次的理解。以“Neither Pine nor Apple in Pineapple”為例,運用思維導圖梳理分析語篇內容,探索思維導圖在語篇中的具體運用。本語篇的主題語境是“人與自我”,涉及的主題語境內容是學習英語、探索英語,類型為小品文。課文以幽默風趣的筆觸,列出并分析評價了英語學習中讓人迷惑不解的“瘋狂”現象,從而體現了英語的趣味性和創造性。課文共有七個段落,每段描述的主要內容為:①“瘋狂”的英語。②一些英語的用法。③一些反義詞。④一些天氣的表達。⑤一些縮略語。⑥一些動詞短語。⑦英語反映了人類的創造力。從段落大意層面看,可以把他們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段落①,引出文章的主題;第二部分為段落②-⑥,列舉了一些和主題相關的語言現象;第三部分為段落⑦,揭示背后原因。這三個部分屬于總分總關系。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醒學生關注段落大意,提取關鍵詞,把握文章結構。
三、運用思維導圖解讀文本信息
在閱讀教學時,英語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語言知識儲備情況,這是有效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基礎。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幫助,羅列出英語閱讀材料中的重點語言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補充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夠明確閱讀材料中的重點內容。首先,可以為學生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在英語閱讀的過程找到關鍵詞句,并通過思維導圖的引導結合上下語段的內容,了解詞匯的準確含義,讓學生能夠更加順暢地將整篇文章閱讀下來。比如在學習“Like Father, Like Son”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對文章題目進行翻譯,例如“有其父必有其子”等,隨后讓學生觀察閱讀材料的寫作形式,了解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對話說明父親在兒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整理其中的語言知識,并通過思維導圖展示出來,根據學生的思維導圖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英語閱讀的質量和效率。
四、運用思維導圖發展多元思維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要求:“發展多元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愛好和習慣,所以在使用思維導圖的時候,會有很大的差別。鑒于此,高中英語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并提倡多元思維導圖的表達。讓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不會因為思維導圖的使用而產生抵觸情緒,從而更好地學習英語。比如,以“Whats really green?”為例,鼓勵他們一邊閱讀文章,一邊根據文章脈絡繪制思維導圖,這種思維導圖不需要太多的格式和內容,只要按照文章主要內容,以標題“Whats really green”為中心,找到每一段落的關鍵詞匯就可以繪制了。這個任務交給了所有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習慣,仔細地畫出了自己的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在閱讀后呈現出不同的英語思維導圖,每一個思維導圖都是每個人與閱讀文本內容的思維碰撞的結果,雖然形式不同,但它們都能幫助學生們更好地進行英語閱讀,從而提升了其英語核心素養。
總之,思維導圖作為可視化的思維工具,將其運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將有助于夯實學生閱讀基礎,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文章的把控,助力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