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清華
漢語拼音是認讀漢字字音的基礎,是學習普通話的基石,但拼音教學枯燥乏味,既抽象難讀又難于識記。如何有效地幫助低年級小朋友過好拼音關,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的基本任務。
人們都說細節決定成敗,在拼音教學這一塊同樣適用。我認為只要從識記、拼讀、書寫這三方面把握拼音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將我的幾點體會與大家交流分享。
一、快樂識記為根本
漢語拼音容量很大,包含23個聲母、24個韻母以及16個整體認讀音節,光靠死記硬背是解決不了的。教師要在課內激發孩子興趣授完新知,還要讓學生靜心練習、鞏固,動靜結合,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1.兒歌教學,激發興趣
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在《智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低年級段孩子是開發語言智能的最佳時期,引導孩子用兒歌識記漢語拼音,開發語言智能,他們的積極性最高。如教授單韻母“a、o、e”時,用最通俗的兒歌“張大嘴巴aaa,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看他們搖頭晃腦的識讀字母,再引導他們觀察拼音字母外形,學習創編兒歌。如“像個9字ggg,像把機槍kkk,像把椅子hhh。”等,兒歌短小精煉,讀起來朗朗上口,孩子們掌握得又快又好。
2.肢體語言,幫助識記
教育作為一門藝術要打動人、感染人,不僅要有豐富的口頭語言,還需要形象的肢體語言。肢體語言包括動作、表情、語氣等。我利用肢體語言進行四聲調教學,先讓孩子們觀察四聲調形狀,然后嘴巴讀四聲調字母,同時通過肢體語言演示四聲調。孩子在整個過程中跟著老師的要求做,快樂而專注地學習,以此達到我的教學目的。此時肢體語言就能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3.鞏固復習,取得成效
中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說過“溫故而知新”。漢語拼音教學過程持續兩個月,每天都在學習新知識,如果沒有及時復習,就會有“撿了西瓜丟了芝麻”的現象發生。通常我會在早讀課,讓孩子集體復習頭一天學的知識;晚上回家讓孩子再讀20分鐘的拼音。通過多次復習達到鞏固拼音學習的效果。
二、掌握方法是關鍵
老師們在拼讀教學的環節中常常開玩笑:“一個一個指認韻母或聲母挺好,但擺放到一塊就混成一鍋粥,誰都不熟。”這就說明音節拼讀也是拼音教學的一塊絆腳石,想要把它搬走還得下一番功夫。
1.以熟帶生,練習拼讀
《課程標準》指出: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經驗告訴我,充分結合教材、利用文中的插圖、音節,把音節拼讀有機融合。比如教學“瓜”的音節,課本中有插圖,孩子們有吃瓜的生活經驗,生活中有“瓜”的詞語比比皆是。先把“西瓜”教讀熟練,再通過“香瓜、黃瓜”等詞語鞏固。類似的還有“花”“火”等熟悉的字,舉一反三,音節的拼讀難度大大降低。
2.游戲教學,拼讀有效
游戲教學指寓教學內容于游戲之中,讓兒童在玩中學,在學中獲得知識。比如我們班孩子最喜歡開火車拼讀音節,當“火車火車開到哪?”的口令一出,孩子們異口同聲回答“火車火車開到這”,教室里馬上充滿歡快的拼讀聲。我們還開展小組賽讀、男女生比賽讀、師生配合讀、小老師教讀等多種方式的拼讀。游戲的開展,孩子們扮演的角色不同,有利于減輕學習壓力,激發學習動機,把枯燥難學的拼讀化難為易,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學習的內容。
3.循序漸進,期待成果
漢語拼音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年級拼音教學只是把孩子領進學習拼音的大門,而后期的識字教學還要對拼音進行加強和鞏固。個別孩子在學習之后沒辦法進行拼讀都是很正常的情況,我們不用過分緊張和過度敏感。比如三拼音節“kua”,如果孩子能分清聲母、韻母、介母等,不會拼或者拼不準確,我們課后多提醒、多指導。他總能掌握。實在不會也沒關系,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后期學習和應用中,讓孩子們逐步掌握和靈活運用。
三、書寫規范很重要
俗話說:見字如面,字如其人。先秦時期,啟蒙教學中已有寫字教育。現在2022版新課標中也對每個學段的學生制定了漢字書寫、毛筆書體等方面的學習內容和目標。因此,拼音書寫要重視以下幾點,避免孩子走進誤區,耗時費力還沒有良好效果。
1.認識四線三格
教師在拼音書寫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說明清楚“四線三格”是文字拼音書寫的基本格式,設定四線三格是為了讓書寫更加規范有序。在教學中,我讓孩子數一數幾條線,認一認上、中、下格子的位置,做到“四線三格”銘記于心。其次,讓孩子討論不同的拼音字母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能做到區分清楚。孩子通過觀察、討論弄清楚“四線三格”才能為后期書寫規范做好準備。
2.熟悉筆畫順序、筆畫名稱
字母的書寫對孩子來說如同畫畫一般,我要做的就是如何讓他們用正確的姿勢、規范的書寫來糾正他們錯誤的畫畫。不僅要他們知道字母在四線格中的位置,更要知道字母的筆畫順序、筆畫名稱,尤其要細化到起筆、收筆的具體位置。比如:拼音字母共有十種基本筆畫,它們的名稱是“橫、豎、左彎豎、右彎豎、豎左彎、豎右彎、左半圓、右半圓、左斜、右斜”。還比如:所有字母中只有“j”占滿三格,而且先寫“豎左彎”再寫“點”,避免學生按常規從上寫到下。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書寫規范,才會有后期良好的書寫習慣。
3.清楚規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拼音書寫還有一個原則必須牢記:中格一定要飽滿,上格、下格空一點兒。書寫規則記心間,拼音才能寫規范。這首兒歌淺顯易懂,只要老師每次拼音書寫前適時提醒一下,孩子們潛移默化中就能記住規則,時間長了可能就會按你的要求去書寫。當然,孩子也不是天才兒童,不可能一講就會;也不可能一寫就對。這就需要教師在檢查、批閱作業的過程中把情況反饋,個別同學需要手把手地指導。教師的語言很豐富、教師的智慧無極限,只要我們多花點心思,我相信總會有驚喜等著我們。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從細微處考慮,從細節下手,充分調動孩子們的課堂積極性,使他們的思維、智力處于活躍的狀態,我們的漢語拼音課堂就會煥發無限生命力,我們的拼音教學就會更輕松、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