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煒/通訊員 林朋 李德品
今年春節誰更火?漢服、馬面裙增加了喜氣洋洋的過年氛圍,成為老中青三代人的最愛,甚至把喜氣帶到了全世界。這些漢服大都來自“宇宙中心”——菏澤曹縣。據統計,去年曹縣漢服銷售額超70億元。

辰霏服飾工作人員向信貸人員介紹馬面裙
傳統行業疊加網絡春風,近年來曹縣形成了以漢服、演出服為代表的電商產業集群,名聲在外,規模不斷擴大。作為當地主力金融機構——曹縣農商銀行積極落實省農信聯社關于支持電商發展的各項政策要求,累計為縣區內近2萬家漢服電商提供金融授信39億元。
“當年,正是農商銀行的貸款讓我能購置布料、加工、銷售。”漢服生產商戶丁培玉對記者說。老丁2008年回鄉開網店遇到資金難題,曹縣農商銀行客戶經理第一時間收集信息并上報審批,以最快的時間發放50萬元貸款幫助老丁啟動業務。如今老丁已累計獲得了農商銀行150萬元貸款支持,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2012年,為了扶植當時還在萌芽期的漢服產業,曹縣農商銀行選派專業客戶經理團隊,持續不斷走訪商戶,穿梭于田野之間,與加工戶和商戶們面對面交流,熟悉他們的業務,傾聽他們的需求,深入了解大集鎮及周邊鄉鎮服飾加工、淘寶貿易及其產業鏈的發展。走訪中不僅掌握了加工戶的生產加工情況、銷售情況以及進貨渠道等第一手資料,更為后續的緊密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2年,曹縣農商銀行以商戶聯盟的創新方式,為大集鎮16位商戶成功發放了第一批貸款150萬元。這筆資金如同甘霖般滋潤了商戶們的心田,讓他們的淘寶事業煥發出勃勃生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商戶在曹縣農商銀行的鼎力支持下,如同鳳凰涅槃般煥發出新的活力,迅速崛起成為大集鄉最大的表演服飾加工廠,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就業,大街小巷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如今12年過去了,該行已為大集鎮四成以上的電商商戶提供了信貸支持。當地發展出像“辰霏服飾”“洛如嫣漢服”這樣小有名氣的漢服品牌。
可以說,從漢服電商的曙光初現,到如今享譽海內外,曹縣農商銀行一直以金融之手助力這份支農支小的產業發展。如今,曹縣漢服個體工商戶以大集鎮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年銷售額普遍達到300萬元以上。
曹縣農商銀行創新產品,專為漢服電商推廣拳頭產品“電商貸”。“電商貸”針對電商產品銷售季節性強、資金需求量大、周轉速度快、線上支付的特點,一次核定、周轉使用,并給予同檔次貸款利率優惠20%,疊加“信e貸”線上辦貸模式,實現了“自助取款、手機放貸、免上柜臺”,為電商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持。該行“電商貸”產品被評為“服務鄉村振興十佳信貸產品”,累計發放2.36萬筆,共計41億元。
面對農戶擔保之困,曹縣農商銀行汲取省聯社“家庭銀行”之智慧,以“家庭親情貸”為紐帶,將金融與親情、信任與責任緊密相連。以家庭之力為擔保、以信用為基石,化解擔保難題,為更多農戶敞開融資門。貸款額度因需而定,最高可達30萬元,利率更是親民利民,個體戶根據實際需求,隨時借貸,隨心還款。
作為當地漢服電商領域的佼佼者,曹縣辰霏服飾有限公司年銷售額達到了3800萬元,產品銷往國內外。“是咱農商行的貸款,讓我度過了創業初期融資難的困境,后來從小微企業向中型企業轉變的過程中,曹縣農商銀行作為地方金融的堅強后盾,提供了大量的資金來支持我擴大生產和運轉線上銷售店鋪。”公司法人代表胡春青感慨地說。2017年,博士畢業的胡春青看到家鄉電商發展的無限可能,毅然放棄了大城市的高薪誘惑,返鄉創業。曹縣農商銀行敏銳捕捉到胡春青這位潛力股,從布料籌備、成衣設計加工到銷售形成鏈式資金服務,大力提供信貸支持,從最初的30萬元起步,隨著胡春青漢服事業的壯大,一路支持到300萬元,幫助其從“小而美”做成“大且強”。

信貸人員走訪“洛如嫣”原創漢服,介紹貸款信息
將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到企業的同時,該行借助“金融服務小分隊”入村開展金融服務,有重點、分批次、全覆蓋地對176個淘寶村開展整村授信,將金融“活水”引流到村入戶,目前已對全縣135村完成整村授信。同時,還通過“政銀村企”普惠金融對接會,向電商經營者宣講政府助力電商發展的政策、推介普惠金融產品和特色金融服務,全力助推電商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而在電商銷售的每一個節點時刻,曹縣農商銀行也從不缺席。當前,電商戶已進入備戰六一銷售旺季的關鍵節點,該行組織業務條線梳理服務流程、明確小組分工、討論產品搭配、優化審查審批。走村入戶與村書記交流電商產業發展規劃、客群規模、銷售規模,了解銷售旺季前資金需求等情況,推出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同時,該行還主動減費讓利。與省農擔公司合作,大力推廣“魯擔惠農貸”;與縣人社局合作,大力推廣“創業擔保貸”,積極滿足不同電商客戶的融資需求,進一步推動減費讓利。目前,曹縣農商銀行先后累計發放涉及電商產業的“魯擔惠農貸”和“創業擔保貸”共計2.36億元,讓利近千萬元。
今年春節,漢服銷售氣勢如虹,火遍華人圈。春節期間,以馬面裙為主的“漢服”銷售額超過3億元。這背后,是近年來省聯社始終堅持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堅守支農支小市場定位,立足縣域,發揮優勢,突出特色,著力打造“支農、興商、助企、惠民”四大產品體系、90款信貸產品,滿足廣大客戶差異化特色化金融需求。建立農戶、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和城鎮社區“四張清單”對接機制,目前授信620.9萬戶。推動服務下沉,線下實施駐村辦公、整村授信、網格對接,線上延展電話微信申貸、線上辦貸等服務,全面提高金融服務便捷度。聚焦小微融資“短、頻、急”特點,持續推廣循環辦貸、線上辦貸、上門辦貸、線下一站式辦貸,提高了融資便捷性。截至2月末,全省農商銀行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分別達9756億元和984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