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佐萍,張 瑜
(濱州醫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3)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持續發展,護理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轉型沖擊(Transformational impact)是護理實習生進入臨床工作后由于角色、知識等的轉變而產生的一種迷茫、困惑、不知所措的感覺[1]。盡管社會對護理人員的需求很大,但大量實習護生因不滿意臨床實習經歷從而轉變理想與信念,出現轉型沖擊,影響護理人員供應及護理服務質量。本科實習護生是我國未來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后備力量,培養高質量的本科實習護生至關重要,有助于擴大和提升護理人員群體規模和服務水平。職業認同感(Professional identity)是指護理實習生對護理職業的看法和情感,對護理實習生的職業行為傾向起著決定作用[2]。職業自我效能感(Professional self-efficacy)指個人對實現特定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和信念[3]。本科實習護生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其實際工作和未來選擇的路徑。目前我國護理本科實習生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自我效能感處于中等水平[4]。在臨床實習中,有更大自信和職業認同感的護理本科實習生更有能力應對實習期間遇到的挑戰[5]。因此,職業認同感、職業自我效能感與轉型沖擊程度存在潛在關系,但目前對其之間的相關性研究尚未見系統報道。本研究旨在了解本科實習護生職業認同感、職業自我效能感與轉型沖擊程度的相關性,并分析其影響因素,針對產生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議,以促進本科實習護生順利度過實習期,最終成為合格的護理人才。
2022 年11 月,選取某醫學院校本科實習護生為研究對象,使用便利抽樣法選擇樣本。納入標準:(1)統招全日制本科實習護生;(2)正在實習;(3)自愿參加;(4)無精神心理疾病。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由研究者查閱文獻后自行編制,包括性別、年齡、是否獨生子女等16 個項目。
1.2.2 護生職業認同問卷 由劉玲等[6]編制,包括自我概念等5個維度,一共17 個條目。采用5 級評分法:1 分為“很不符合”,5分為“很符合”。此問卷的總分越高,提示本科實習護生的職業認同感越高。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數為0.827。
1.2.3 護生職業自我效能問卷 由郝玉芳[7]編制,包括職業態度及信念等6 個維度,一共27 個條目。采用5 級評分法:1 分為“很不符合”,5 分為“很符合”。此問卷總分越高,提示本科實習護生的自我效能感越強。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數為0.841。
1.2.4 護理本科實習生轉型沖擊評價量表 由黃雨萱等[8]漢化,包括理論與實踐沖突等6 個維度,一共18 個條目。采用4 級評分法:1 分為“非常不同意”,4 分為“非常同意”。此量表總分越高,表明本科實習護生受到的轉型沖擊程度越重。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數為0.912。
研究者將一般資料調查表、護生職業認同問卷、護生職業自我效能問卷、護理本科實習生轉型沖擊評價量表制成一份78道題目的問卷,通過問卷星向本科實習護生發放和回收問卷311 份,剔除無效問卷,共獲得有效問卷304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7.7%。
采用SPSS 19.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及頻數描述。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探討本科實習護生職業認同感和職業自我效能感與轉型沖擊程度的相關性,在探討轉型沖擊程度的影響因素中采用t 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來表達。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家庭所在地、在校成績、是否喜愛護理專業、就讀護理專業原因、帶教教師的專業態度、對實習環境的滿意度、如何看待就業前景是本科實習護生轉型沖擊的影響因素(P<0.05),詳見表1。

表1 不同一般資料本科實習護生轉型沖擊得分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transformation impact scores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interns' different general information
結果顯示,本科實習護生的職業認同感總分為(61.53±11.48)分,根據得分17~34 分為不認同,35~68 分為一般認同,69~85 分為高度認同[9],該問卷結果處于35~68 分之間,為中等水平;本科實習護生的職業自我效能感總分為(97.48±22.15)分,根據得分率(%)=各維度實際得分/該維度理論總分×100%,60%以下為低水平,60%~80%為中等水平,80%以上為高水平[10],計算可得該問卷的職業自我效能感得分率為72.2%,為中等水平;本科實習護生的轉型沖擊條目均分為(2.75±0.40)分,根據均分≥2 分轉型沖擊程度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提示本科實習護生轉型沖擊程度處于中等偏上水平[11]。詳見表2。
表2 本科實習護生職業認同感、職業自我效能感與轉型沖擊的得分情況(±s,分)Table 2 Undergraduate nursing interns' score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professional self-efficacy,and transformation impact(±s,score)

表2 本科實習護生職業認同感、職業自我效能感與轉型沖擊的得分情況(±s,分)Table 2 Undergraduate nursing interns' score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professional self-efficacy,and transformation impact(±s,score)
項目條目數總分職業認同感自我概念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社會支持與自我反思職業選擇的自主性社會說服職業自我效能感職業態度及信念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職業信息和職業規劃能力職業認知職業價值職業選擇轉型沖擊理論與實踐沖突實習工作量過大社會支持缺失人際關系緊張護理職業價值觀困惑臨床實習與個人生活不協調條目均分17 64322 27 865332 18 332352 61.53±11.48 21.47±5.60 13.84±3.35 11.77±2.22 6.82±1.42 7.63±1.89 97.48±22.15 28.61±7.53 22.18±4.74 18.08±3.76 10.20±2.09 10.86±2.63 7.55±1.40 49.80±10.95 8.82±1.43 9.26±1.54 4.96±1.50 8.21±1.77 13.46±3.23 5.09±1.48 3.64±0.83 3.58±0.93 3.46±0.84 3.92±0.74 3.41±0.71 3.82±0.95 3.62±0.79 3.58±0.94 3.70±0.79 3.62±0.75 3.40±0.70 3.62±0.88 3.78±0.70 2.75±0.40 2.94±0.23 3.09±0.27 2.48±0.57 2.74±0.35 2.69±0.42 2.55±0.55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本科實習護生的轉型沖擊各維度得分和總分與職業認同感各維度得分和總分均呈顯著負相關(r=-0.512~-0.006,P<0.05 或P<0.01);本科實習護生的轉型沖擊各維度得分和總分與職業自我效能的各維度得分和總分均呈顯著負相關(r=-0.490~-0.012,P<0.05 或P<0.01),詳見表3。

表3 本科實習護生職業認同感、職業自我效能感與轉型沖擊的相關性(r)Table 3 Correlation amo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professional self-efficacy,and transformation impact among undergraduate nursing interns (r)
以轉型沖擊量表總分為因變量,家庭所在地、在校成績、是否喜愛護理專業、就讀護理專業的原因、帶教教師的專業態度、對實習環境的滿意度、如何看待就業前景、護生職業認同問卷的5 個維度、護生職業自我效能問卷的6 個維度為自變量(自變量賦值見表4),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α 入=0.05,α 出=0.10)。結果顯示,有5 個因素進入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別為在校成績、對實習環境的滿意度、自我概念、職業態度及信念、職業認知,共解釋本科實習護生總變異的24.9%,見表5。

表4 自變量賦值Table 4 Assignment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表5 本科實習護生轉型沖擊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Table 5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ransformation impact on undergraduate nursing interns
轉型沖擊的條目均分為(2.75±0.40)分,得分>2 分,說明轉型沖擊程度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與張瑜[12]對急診科新入職護士的轉型沖擊現狀調查結果相似。從各維度均分看,實習工作量過大維度條目均分最高,理論與實踐沖突維度次之,說明本科實習護生由學生轉變為護士有一定壓力。原因可能是實際工作需要承擔更多壓力,接觸了在校期間從未接觸的排班方式,以及需要倒時差來應對夜班,出現了實習工作量過大方面的沖擊。此外,臨床知識不斷更新,本科實習護生需要快速掌握新的臨床技能,且臨床學習與在校學習的方式有所不同,導致其在理論與實踐沖突方面出現沖擊。因此,帶教教師應合理對本科實習護生進行排班,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并調適本科實習護生的心態,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實習。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生職業認同問卷總分為(61.53±11.48)分,處于中等水平,與李新月等[13]對本科實習護生的調查結果相似。通過相關性分析可知,護生職業認同問卷各維度得分及總分與護理本科實習生轉型沖擊評價量表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呈負相關(P<0.05 或P<0.01),職業認同感越高則轉型沖擊程度越低。職業認同感越高的本科實習護生,其學習的主動性越高,會主動學習臨床知識,在實習時遇到困難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在面對轉型時能展現自信,因此受到的轉型沖擊程度越小。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生職業自我效能問卷總分為(97.48±22.15)分,處于中等水平,與郝玉芳[7]對本科護生的研究結果相似。通過相關性分析可知,護生職業自我效能問卷各維度得分及總分與護理本科實習生轉型沖擊評價量表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呈負相關(P<0.05 或P<0.01),職業自我效能感越高則轉型沖擊程度越低。職業自我效能感越高的本科實習護生,在實習時越有信心戰勝困難,能在實習中看到未來護理的發展空間,能從容面對實習時出現的轉型沖擊。
3.3.1 在校成績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校成績較好的本科實習護生轉型沖擊程度得分較高。在校成績較好的本科實習護生對護理專業的期望更高,但隨著臨床實習的進行,其發現護理工作任務重、實際操作與在校學習不同等問題,使其對護理職業前景感到困惑,故轉型沖擊程度較高。這提示護理管理者應關注護理實習生實習時的情感變化,對他們做出正確引導,幫助本科實習護生完成角色轉型。
3.3.2 對實習環境的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實習環境滿意度低的本科實習護生轉型沖擊程度得分較高。若護理本科實習生不滿意實習環境,不能在實習環境中得到滿足,則會導致其出現轉型沖擊。因此,實習醫院應幫助本科實習護生盡快適應實習環境,營造良好的實習氛圍,使其在實習中得到滿足,降低其轉型沖擊程度。
3.3.3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職業認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的自我概念是護士獲得成功的前提[7]。自我概念越低越易出現轉型沖擊,這一調查結果與徐德武等[14]對361 名實習生的調查結果相似。因此,護理管理者應引導本科實習護生選擇正確的行為,建立正確的職業觀,可開展趣味實踐活動,幫助其形成良好的職業態度和積極的職業自我概念,降低轉型沖擊程度。
3.3.4 職業態度及信念 職業態度及信念是職業自我效能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態度及信念的提高能夠降低本科實習護生的轉型沖擊程度。相關研究表明,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訓練的實施減少了轉型沖擊程度,提高了新護士的自我效能感[15]。因此,醫院可通過進行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訓練來減輕本科實習護生面對應激事件的不良反應,提高其情緒調節能力,使其對護理工作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提升對護理專業的認可,間接降低轉型沖擊程度。
3.3.5 職業認知 職業認知是職業自我效能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本科實習護生的職業認知能夠降低其轉型沖擊程度。學校可培養本科實習護生的未來時間洞察力,有研究表明,對未來時間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并給他們內在的動力來設定目標并完成進而影響發展[16]。未來時間洞察力越強,越有可能提前了解和規劃未來,從而更好地指導實際行動[17]。未來時間洞察力越高的護生,越能在實習時有更好的職業認知,使其轉型沖擊程度越低。
現階段本科實習護生轉型沖擊程度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職業認同感和職業自我效能感與轉型沖擊程度密切相關,在校成績、對實習環境的滿意度、自我概念、職業態度及信念、職業認知是轉型沖擊的主要影響因素。這提示護理管理者應充分考慮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幫助本科實習護生建立正確的職業期望,營造良好的實習環境,采用多種方式聯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減輕其心理壓力,教會他們采取積極的方式去面對壓力,在實習中找到未來護理的發展空間,降低轉型沖擊的影響,更好地完成由實習生轉變為護士的角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