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晨愷,李 鵬,鄧尚軒,張亞杰,楊舒婷,張彤宇,李泊羲,劉力宏,李成云*
(1.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2.蘭州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3.蘭州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4.蘭州大學藥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近年來,隨著購藥渠道的多樣化、購藥流程的便捷化及用藥需求的個性化,居民用藥安全問題突出,已成為公眾日益關注的焦點。推進居民合理用藥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舉措之一[1]。既往研究發現,全球超50%的患者存在非合理用藥行為[2],并且近1/3 的死亡是由非合理用藥行為導致的,例如過量用藥、多重用藥等[3]。據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250 萬人因藥物使用不當而住院治療,其中約10 萬人的死亡直接與藥物的不良反應有關[4]。因此,樹立正確的用藥觀和培養安全的用藥行為對保障居民健康至關重要。本研究擬通過對甘肅省某市居民進行橫斷面調查,分析其用藥現狀并探討用藥風險的影響因素,從而為提高居民的藥物安全意識并促進安全用藥提供參考依據。
2023 年8 月7 日至17 日,本研究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法對甘肅省某市2 所“三甲”醫院及1 家藥店的就診患者、部分醫務工作者及購藥顧客進行橫斷面調查。納入標準:(1)在該市及其周邊下轄的農村地區有固定住所的人群;(2)年齡≥18 歲;(3)知情并同意參與本次調查。排除標準:(1)有閱讀或理解能力障礙的人群;(2)不愿參與本次調查的人群。
1.2.1 調查內容 本研究的調查內容共包括兩部分:(1)居民基本信息[5],包括性別、年齡、家庭年收入等方面。(2)用藥風險調查,由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設計的《中國居民用藥行為風險KAP 調查問卷》被用于評估居民用藥知識掌握情況、居民用藥行為安全狀況和居民對合理用藥宣傳教育活動的參與頻率和需求狀況,本次采用此問卷進行調查。
1.2.2 評價標準《中國居民用藥行為風險KAP 調查問卷》中用藥知識維度共計28 個條目,每個條目均為負性問題且采用5點計分,依次設置“極不贊同”“不贊同”“一般/不清楚”“贊同”和“極為贊同”。反向計分后,得分依次為5 分、4 分、3 分、2 分和1分。用藥知識總分范圍為28~140 分,得分越高,用藥知識掌握程度越好,風險越低。用藥行為維度共計24 個條目,其中第32、33、35、36、37、38、39 和45 題為正性問題,按照用藥行為的發生頻率,依次設置“從不”“偶爾”“時常/不清楚”“經常”和“總是”,依次賦予1 分、2 分、3 分、4 分和5 分。其余題目均為負性問題,反向計分后,依次賦予5 分、4 分、3 分、2 分和1 分。用藥行為維度總分范圍為24~120 分,得分越高,用藥行為越安全,風險越低。用藥知識與用藥行為的總得分為52~260 分。
本研究依托問卷星平臺,通過微信發送問卷二維碼鏈接至各機構收集問卷。填寫問卷前,參與者會首先閱讀本次調查的目的及意義,并被告知在填寫問卷時的注意事項。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參與者可以自愿選擇參與并填寫問卷。
為確保問卷質量,首先對調查員進行嚴格培訓,以確保對每個參與者的調查程序保持一致。其次,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對于作答時間不足150 秒、關鍵信息漏選、選項之間的回答存在明顯邏輯錯誤的問卷均予以直接剔除,不再參與本次分析過程。
本研究采用SPSS 26.0 建立數據庫并進行數據分析。在描述性統計中,計數資料以頻數(n)和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單因素分析采用t 檢驗、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 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線性回歸以分析居民用藥風險的影響因素。本研究以雙側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共調查1 060 人,剔除75 份無效問卷,剩余有效問卷985 份,有效率為93%,問卷總得分為(204.93±23.40)分。甘肅省某市居民的基本特征見表1。
表1 甘肅省某市居民的基本信息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residents in a city of Gansu Province
居民用藥知識總分為(111.76±16.69)分。其中,居民對“口服藥可以用牛奶、咖啡或者飲料送服”的有關知識掌握程度最好,得分為(4.40±0.76)分;對“用不完的藥品應該盡可能儲存在冰箱中”“只要自己不濫用抗生素,就不會產生耐藥性”和“購藥時價格無所謂,關鍵是療效好”的有關知識掌握程度較差,得分分別為(3.59±1.06)分、(3.53±1.12)分和(3.37±1.17)分,這表明居民對藥品的儲存方式、藥物使用與耐藥性的關聯以及藥物價格與療效的關系方面的認識不足,詳見表2。
表2 甘肅省某市居民的用藥知識得分情況(±s,分)Table 2 Score of medication knowledge among residents of a city in Gansu Province(±s,score)
表2 甘肅省某市居民的用藥知識得分情況(±s,分)Table 2 Score of medication knowledge among residents of a city in Gansu Province(±s,score)
項目 得分3.85±1.03 3.85±1.01 4.06±0.88 3.97±0.92 4.17±0.80 4.18±0.80 4.00±0.92 4.39±0.74 4.22±0.82 4.40±0.76 4.23±0.80 4.36±0.73 4.26±0.76 4.19±0.81 3.53±1.12 4.30±0.75 3.81±0.99 4.16±0.75 3.59±1.06 3.80±0.96 3.64±1.06 3.96±0.88 3.73±1.06 4.01±0.81 3.87±0.96 3.84±0.99 4.02±0.86 3.37±1.17生病了應該盡量打針、輸液打針、輸液等注射劑藥品比口服更安全越貴的藥品越安全越貴的藥品越有效用藥的品種越多療效越好用藥的療程越長越好身體稍微不舒服就應該立即用藥保健品就是藥品吃過保健品可以減少藥品的用量口服藥可以用牛奶、咖啡或者飲料送服營養保健品可以和藥品同時服用在醫院輸液時可以自行縮短輸液時間抗生素可以治好任何一種感冒發燒抗生素可以殺死任何細菌和病毒只要自己不濫用抗生素,就不會產生耐藥性同時服用的抗生素種類越多,病就好得越快抗生素就是消炎藥服用非處方藥不會有任何不良反應用不完的藥品應該盡可能儲存在冰箱中自我感覺癥狀減輕時可以停用藥品自我感覺癥狀減輕時可以減少藥品的劑量自我感覺癥狀加重時可以增加藥品的劑量自我感覺癥狀加重時可以更換藥品的種類新藥的安全性和療效肯定好于老藥當周圍的人感冒發燒或者生其他病時,自己可以服用抗生素進行預防購買藥時應看品牌和名氣判斷藥品質量好壞所有的藥品都可以在常溫下保存購藥時價格無所謂,關鍵是療效好
居民用藥行為總分為(93.18±11.06)分。其中,“將藥物與牛奶、茶水或者咖啡同時服用”的行為得分最高,為(4.69±0.69)分;“持醫生處方去藥店購買處方藥”的行為得分最低,為(2.44±1.14)分。此外,“將家里過期的藥品丟棄在垃圾桶里”這一行為的得分也處于較低水平,為(2.88±1.39)分,詳見表3。以上結果說明居民在購買藥物和處理過期藥物方面的行為安全性較差。
表3 甘肅省某市居民的用藥行為得分情況(±s,分)Table 3 Score of medication behavior among residents of a city in Gansu Province(±s,score)
表3 甘肅省某市居民的用藥行為得分情況(±s,分)Table 3 Score of medication behavior among residents of a city in Gansu Province(±s,score)
項目 得分3.93±0.97 4.21±0.86 3.83±0.94 2.44±1.14 3.23±1.13 4.26±1.24 3.43±1.24 3.49±1.21 3.61±1.21 3.86±1.12 3.16±1.37 2.88±1.39 3.83±0.95 4.42±0.88 4.67±0.71 4.69±0.69 3.13±1.26 4.45±0.83 4.30±0.99 4.12±0.92 3.93±1.02 4.43±0.88 4.44±0.83 4.43±0.83根據自己的經驗或是廣告的宣傳自行購買藥品看病時,向醫生藥店購買藥點名要開某種藥品在品時聽信營業員的建議持醫生處方去藥店購買處方藥對家里存放的藥品進行定期檢查將藥品擺放在小孩容易觸及的地方觀察說明書中藥品儲存的條件看一下藥品副作用以及出現副作用后的表現了解使用某個藥物時的禁忌事項(喝酒、駕駛等)服用藥品前觀察藥品的有效期在服用藥品之前查閱藥品包裝上的批準文號將家里過期的藥品丟棄在垃圾桶里服用藥品期間忘記使用藥品孩子不肯服藥,捏著他(她)的鼻子灌藥服用已經超過有效期的藥品將藥物與牛奶、茶水或者咖啡同時服用用藥時,每次都會考慮自身身體狀況為增加療效或癥狀加重的時候擅自加大給藥劑量不注意藥物服用時間間隔服藥幾天后,感覺沒效果擅自更換藥物病情好轉以后,自行減少劑量或停藥吃西藥的同時擅自選擇中藥服用把藥片掰開吃或是研碎后再吃沒有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您會將好幾種藥物混合著吃
結果顯示,年齡、家庭年收入、戶籍所在地、受教育程度、職業狀況等不同特征的人群對用藥知識的掌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18~34 歲、低收入、低學歷、農村戶籍以及非醫療系統從業人員的用藥知識水平較低。性別、戶籍所在地、職業狀況等不同特征的人群在用藥行為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男性、農村戶籍、非醫療系統從業人員的用藥行為風險較高,詳見表4。
表4 甘肅省某市居民用藥知識及用藥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s,分)Table 4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 of medication knowledge and behavior among residents of a city in Gansu Province(±s,score)
表4 甘肅省某市居民用藥知識及用藥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s,分)Table 4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 of medication knowledge and behavior among residents of a city in Gansu Province(±s,score)
變量 用藥知識P 用藥行為P性別男女年齡110.59±17.61 112.30±16.22 0.136 91.33±11.83 94.04±10.58<0.001 18~34 歲35~49 歲≥50 歲家庭年收入≤2.9 萬元3 萬元~4.9 萬元5 萬元~10.9 萬元11 萬元~15.9 萬元≥16 萬元戶籍所在地城鎮農村受教育程度小學初中中專或高中大專本科研究生職業狀況醫療系統從業人員非醫療系統從業人員身體健康狀況慢性病傳染病無明顯疾病110.06±18.78 113.09±15.70 110.28±16.48 0.023 0.187 110.44±19.01 108.08±15.48 113.02±14.86 114.05±17.48 116.35±17.17 112.38±15.98 109.60±18.80 108.72±15.66 105.93±15.97 110.67±15.95 110.88±17.14 114.40±14.83 116.53±22.38<0.001 0.764 0.047 0.003<0.001 91.79±12.04 93.61±10.55 93.56±11.12 92.52±11.75 93.21±11.44 93.26±10.29 93.03±10.87 94.44±11.48 93.74±10.78 91.22±11.80 90.72±7.58 90.90±12.04 93.89±10.32 92.90±11.23 93.69±11.03 94.26±11.47 0.263 114.42±17.43 110.32±16.10<0.001 0.040 109.51±15.47 114.67±12.26 112.01±16.84 0.316 94.16±11.28 92.64±10.91 91.79±11.63 96.00±11.10 93.33±10.99 0.332
分別以用藥知識總分、用藥行為總分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采用向前逐步法引入變量,引入標準為0.05,剔除標準為0.1,結果見表5。表5 顯示,受教育程度、職業狀況和家庭年收入是用藥知識的影響因素。標準化系數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用藥知識得分越高(β=0.09,P=0.012);非醫療系統從業人員用藥知識得分低于醫療系統從業人員(β=-0.14,P<0.001);家庭年收入越高的人群用藥知識得分越高(β=0.08,P=0.013)。性別、戶籍所在地是用藥行為的影響因素。標準化系數表明,女性用藥行為得分高于男性(β=0.11,P<0.001);農村居民用藥行為得分低于城鎮居民(β=-0.09,P=0.007)。
表5 甘肅省某市居民用藥知識和用藥行為總分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Table 5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total score of medication knowledge and behavior among residents in a city of Gansu Province
由結果可知,超過半數的調查對象從不和偶爾參與用藥知識講座并閱讀合理用藥的宣傳材料;僅有不足1/4 的調查對象經常和總是參與用藥知識講座并閱讀合理用藥的宣傳材料,見圖1。
圖1 甘肅省某市居民聽取安全用藥相關知識講座及閱讀宣傳資料的情況Figure 1 The situation of residents in a city of Gansu Province listening to lectures on safe medication and reading promotional materials
由結果可知,超過60%的調查對象認為參與用藥知識講座并閱讀合理用藥的宣傳材料是有必要和極有必要的;僅有不到8%的調查對象認為參與用藥知識講座并閱讀合理用藥的宣傳材料是極無必要的,見圖2。
圖2 甘肅省某市居民對安全用藥知識宣教活動的需求Figure 2 The demand of residents in a city of Gansu Province for safety medication knowledge education activities
自我藥療因其經濟性和便利性,近年來在我國西北地區廣泛存在[6]。然而個體在使用藥物的過程中可能因用藥認知偏差或用藥行為不規范而導致某些潛在的風險發生。因此,有必要對居民的用藥安全及其影響因素開展調查。既往關于甘肅省居民用藥風險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對某些特定人群或某種特定藥物的風險分析[7-9],本研究則通過對甘肅省某市居民的調查,深入了解居民的用藥知識和行為現況并探索其風險因素,以期為降低居民不合理用藥的風險提供參考依據。
本研究結果表明,居民對藥品儲存方式、藥物使用與耐藥性的關聯以及藥物價格與療效的關系等方面的知識掌握程度不高,說明居民對部分用藥知識的認識不足,這與王海桃等[10]的調查結果一致。藥品的穩定性與溫度、濕度、光線和包裝容器等多種外界因素有關,僅通過冰箱進行低溫保存并不能完全避免藥品發生分解、揮發、沉淀等變化[11]。因此在選擇儲存方式時應依照藥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保存,而非無差別地放入冰箱。與大多數居民認知不同的是,即使自己不濫用抗生素,也可能會感染耐藥菌,從而對藥物產生耐藥性。這是因為細菌耐藥主要有內源性耐藥和獲得性耐藥兩種途徑,不濫用抗生素僅能避免自身產生耐藥菌,而不能阻止環境中外源性耐藥菌進入人體[12]。此外,藥物療效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與其價格有關,更取決于其成分、劑量、適應證及個體差異等多種因素。過高的價格也可能是由市場供求關系、研發成本等因素導致的。針對上述問題,未來應增加對藥品儲存、規范使用抗生素及藥物療效等方面知識的科普宣傳,從而促進甘肅某市居民樹立正確的用藥觀。
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用藥知識水平被受教育程度、職業狀況和家庭年收入影響(P<0.05)。首先,受教育程度越高,個體對藥物的了解越全面。一方面,相比于低學歷人群,高學歷人群具有更好的健康素養,對合理用藥知識的重視程度更高。另一方面,高學歷人群往往具有較強的信息獲取能力,對專業性較強的藥品說明書、研究報告等能更好地理解,而這對于低學歷群體可能存在一定困難[13-14]。其次,接受過醫學教育和培訓的醫療系統從業人員均具有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因此他們對用藥知識的理解遠高于非醫療系統從業人員。最后,年收入越高的群體,用藥知識掌握情況越好。高收入人群更有能力獲取和了解用藥安全方面的信息,因為他們可以支付更多的費用來獲得權威的醫學資訊。與之相反,低收入人群通常會面臨經濟困難和時間限制,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和時間來關注用藥安全方面的信息[15]。基于此,未來用藥知識的宣傳普及應重點關注受教育程度低、非醫療系統從業人員和低收入人群。
研究結果顯示,居民在購買藥物和處理過期藥物方面的行為安全性不足,可能存在違規購買處方藥、未經醫師指導購買藥物及隨意處理過期藥物等不安全行為,會給用藥安全帶來極大風險。自2000 年1 月1 日起,我國正式實施的《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中已明確規定“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然而,本次調查發現仍有部分居民在無處方的情況下憑借用藥經驗或導購推銷直接在藥店購買處方藥,這無疑會給用藥安全帶來極大隱患,導致居民誤用藥物、副作用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等。提示醫療衛生人員未來應加大處方審查和用藥監督的力度。大部分居民認為過期藥品應該扔到垃圾桶,然而這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污染,還可能存在被非法回收進行二次銷售的風險[16]。因此,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強居民對過期藥品正規無害化處理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正確處理過期藥品的意識,鼓勵居民將過期藥品移交給專業醫療機構進行回收處理。
本研究結果顯示,性別和戶籍所在地是用藥行為的影響因素(P<0.05),女性用藥行為安全性高于男性,這與蘇美琴等[17]的研究結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女性在生理上更為敏感和復雜,從而使她們更加注重對安全用藥細節的把控。此外,農村地區居民用藥行為安全性低于城鎮居民,這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首先,醫療資源匱乏、醫生數量不足等問題造成農村居民就醫過程煩瑣不便,使其傾向于自行購買藥品,故而缺乏專業的用藥指導。其次,農村地區部分醫務人員專業服務能力不足,可能降低了農村居民對其的信任度和滿意度,導致不遵醫囑用藥,如擅自服用過期藥品、多種藥物聯合使用等現象。最后,部分農村地區居民對“偏方”“迷信”等錯誤觀念盲目認同,這進一步加劇了用藥行為風險。因此,未來應針對男性和農村地區居民廣泛開展用藥行為規范的宣傳,尤其是借助講座、宣傳材料以及網絡平臺等多種方式,減少農村地區居民的“信息孤島”現象,促使農村居民安全用藥能力提升。此外,還應加大農村地區醫療資源的供給,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質量,提高農村醫療機構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以提高農村居民安全用藥水平。
本研究結果發現,超半數的受訪者幾乎未參與用藥知識講座并閱讀合理用藥的宣傳材料;但超過60%的受訪者卻認為參與用藥知識講座并閱讀合理用藥的宣傳材料是很有必要的。這一結果反映了盡管大部分居民意識到安全用藥的重要性,但是合理用藥宣教活動的參與度不高。這一現象的出現除了受訪者自身原因,還與醫務人員開展的用藥安全講座等活動較少有關。實際上,公眾對合理用藥宣教活動的需求較高,這說明大多數人希望學習專業的安全用藥知識,養成正確的用藥習慣。鑒于此,可通過藥品安全宣傳展板、播放藥品安全公益廣告和微視頻,并針對不同的年齡段發放通俗易懂的安全用藥宣傳資料,同時大力開展醫藥衛生人才進單位、進社區、進校園的活動,通過為廣大居民舉辦常態化的用藥安全知識講座以及組織義診等多種方式,持續普及藥品安全科學知識,引導居民不斷提高安全用藥認識。此外,還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等各種互聯網平臺,為居民、社區醫務人員搭建信息交流平臺,提升居民安全用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