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仁飛



[摘 要]辦人民滿意的研究生教育,優質生源是基礎。只有擁有優質的生源,才能夠培養出更優秀的高層次人才,而招生宣傳工作是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的重要途徑。文章基于問卷調查,采用主成分分析、統計分析等研究方法,結合多年招生宣傳實踐經驗,從學生滿意度視角分析碩士研究生招生宣傳方式與學生對學院、導師的滿意度之間的相關性。調查結果表明:(1)教師個人宣講和科研團隊宣講對吸引學生報考最有用;(2)學生對學院、導師的總體滿意度較高,但在實驗平臺、導師對學生指導或未來職業規劃等方面存在不足。為提高生源質量和招生宣傳的實效、提升學生的滿意度,需要加強實驗平臺、導師隊伍等的建設,并進一步優化招生宣傳方式。
[關鍵詞]碩士研究生;招生宣傳;學生滿意度;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G47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4)01-0004-05
招生宣傳對于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生源質量直接影響著學校的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不斷攀升,但一些看起來“冷門”“艱苦”的專業,如農學、地學類等專業受關注度不高,報考生源嚴重不足且質量欠佳[1]。2010—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錄取人數統計情況如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從2010年的140.6萬人增加到2022年的457萬人;錄取人數從2010年的47.44萬人增加到2022年的124.25萬人(見圖1)。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大規模增加,錄取人數也在逐年增加,考研已經成為很多應屆本科畢業生的首要選擇。
成都理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近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數量和報考數量大幅提高,但部分地學類專業生源仍然不足[2]。課題組查閱了國內招收地學類碩士研究生的高校相關招生資料,發現地學類專業每年仍存在較大比例的調劑名額,這說明地學類碩士研究生生源不足是普遍問題。針對碩士研究生生源不足問題,高校和學者提出了一些提高生源質量的對策,例如加強高校基礎設施、師資隊伍等建設,改善學校軟硬件條件,優化研究生課程設置,加大招生宣傳力度,嚴進嚴出倒逼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精準定位目標院校,等等[3]。從這些研究成果和實踐來看,各高校、專業在認真梳理、分析生源質量和探索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究,提出了實際可行的提高生源質量的對策。本文基于我校地球物理學院近年招生宣傳的實踐經驗,從學生滿意度視角分析碩士研究生招生宣傳策略的有效性,并歸納總結碩士研究生招生宣傳方式,探索和實踐適合地學類碩士研究生招生宣傳的方式,以期為地學類碩士研究生招生宣傳提供啟示。
一、研究數據來源及分析
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參考國內一些研究中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設計方式[4-6],結合要了解的招生宣傳成效及學生對學院、導師的滿意度等設計問卷調查題目,共設計11道題,包含3道開放性問題。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問卷星向我校地球物理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發放調查問卷,采用匿名調查方式并限制同一設備只能提交1次,最終回收問卷121份。填寫并提交問卷的碩士研究生中,男生95人(78.51%),女生26人(21.49%);2020年入學32人(26.45%),2021年入學33人(27.27%),2022年入學56人(46.28%);本校生源82人(67.77%),校外生源39人(32.23%);第一志愿錄取85人(70.25%),保研錄取3人(2.48%),調劑錄取33人(27.27%)。通過人工甄別,121份調查問卷都符合設計要求,屬于有效調查問卷。
(二)核心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題目1: 您認為哪種招生宣傳方式對您最有用?
筆者自2017年開始就對我校地球物理學院地球物理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勘查技術與工程等專業開展考前動員和報考意向調研,并在學院、系部層面對即將考研的學生進行考研動員,舉辦線上線下夏令營,邀請知名教授、科研團隊負責人、青年教師做學術講座。2022年,報考地球物理學專業人數和第一志愿上線人數創歷史新高,地球物理學專業考研錄取率達65.2%,考研宣傳在促進學生報考和錄取方面取得了初步實效。本次問卷調查設計了“您認為哪種招生宣傳方式對您最有用?”的題目,單選題,選項涉及學院近年采用較多的宣傳方式,共5個選項:A.夏令營;B.教師個人宣講;C.科研團隊宣講;D.學院網頁宣傳;E.其他。121份有效問卷的統計結果如圖2所示。
從圖2可知:認為科研團隊宣講對個人選擇考研最有用的占比最大,為47.11%;其次是教師個人宣講,占比19.01%。這說明考研學生更關注的是所報考學科的師資,因為學生更想了解教師的科研情況和學術成果等方面內容,這是吸引學生報考碩士研究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題目2:請您對學院提供的條件支持進行評價。
學校軟硬件條件也是吸引學生報考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流的平臺和一流的師資更能夠吸引優秀的學生報考。藍文婷等基于2021年全國研究生教育滿意度調查的分析結果,認為教育環境維度(包括后勤管理、基礎設施、學習氛圍等)是學生最不滿意的[7],這與我們平時在與學生交流中的感知是一樣的。為更好地了解學生對學院的滿意度,有針對性地改善辦學條件,為培養高層次地學人才發揮更大的作用,筆者從學術交流、學術資源、儀器設備及實驗室等方面綜合設計了3道題,采用五級量表設置選項,121份問卷的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學生對學院整體滿意度較高,而對“學院提供的資料與實驗設備能夠滿足我的科研需求”這項,表示滿意和非常滿意的占比約68.6%,表示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占比達11.57%,這可能與實驗室平臺、資源分配等有較大關系。學生對學院提供的學術交流平臺表現出較高的滿意度,這與學院常年堅持每周五下午定期面向全國舉辦“地球物理論壇”和每周三晚上定期舉辦研究生論壇有關,說明學術交流在學生中也產生了重要作用。
題目3:請您對自己的導師的指導進行評價。
在招生宣傳方式中,科研團隊宣講及教師個人宣講(選擇這兩項的人共占66.12%)是吸引學生報考最有用的方式,因此,導師團隊及教師個人在招生宣傳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現有研究結果表明碩士研究生對導師滿意度整體良好,但涉及因素也較多,如導師基本素質、師生相處、導師提供學術資源和導師指導研究情況等,而性別和學科專業等的不同對導師滿意度的影響并無顯著差異[5]。121份問卷的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學生對導師整體滿意度較高,各項選擇滿意及以上的學生占比都超過90%。師生相處融洽,僅有4.13%的學生認為自己與導師相處一般。在導師關心學生學業、提供學術資源、及時指導研究等方面,有少部分學生表示不滿意。因此,有必要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導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學術資源,投入更多時間指導學生,同時也需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關心學生的學業發展和未來職業規劃,從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三)Cronbach信度分析
信度表征數據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一般用Cronbach'α系數來確定調查項目數據的內在一致性。一般認為Cronbach'α系數大于0.7為高信度,滿足數據進一步深入分析的需求,而小于0.35為低信度,數據進一步分析的可靠性不高。本研究針對學生對學院、導師的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分析,首先對121份問卷的結果進行信度檢驗,以便檢驗問卷調查中兩項測量題目選項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筆者采用問卷星會員賬號登錄在線SPSS(SPSSAU)平臺進行分析,得出學生對學院滿意度的Cronbach信度分析的信度系數值為0.877;學生對導師滿意度的Cronbach信度分析的信度系數值為0.964。這說明問卷調查數據信度高,滿足量表內在一致性要求,所有涉及量表的選項均可保留,可用于進一步分析。
(四)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用于研究滿意度量表的定量數據是否設計合理和有意義,一般用KMO值等參數來表征設計是否合理。針對121份問卷中的量表數據進行分析,學生對學院滿意度的KMO值為0.907,學生對導師滿意度的KMO值為0.903。因此,學生對學院、導師滿意度相關問卷調查量表設計是合理且有意義的,可以進一步用來提取信息進行后續相關研究。
二、宣傳方式與學生對學院、導師滿意度的相關性分析
研究生教育滿意度調查是堅持師生主體地位、提升高校師生對研究生教育的滿意度的重要舉措。自2012年起,《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雜志社與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每年開展全國研究生滿意度調查,為中國研究生培養發揮了重要的咨詢和參考作用[8]。其他相關研究從多角度研究了招生宣傳的實效,或僅從滿意度角度研究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大部分調查研究雖然涉及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培養等各環節,但沒有直接從滿意度視角分析招生宣傳方式的實效。下面從滿意度視角,采用SPSSAU軟件進行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從效度分析可知學生對學院、導師滿意度的KMO值大于0.9,這說明此次問卷調查數據適合用于主成分分析。從表1和表2可知一共設計了8個量表選項,其編號用1至8表示。最終獲得主成分分析的方差解釋率(見表3)。
由表3可知,主成分分析一共提取出2個成分,特征根值均大于1,這2個主成分的方差解釋率分別是71.525%、14.448%,累積方差解釋率為85.973%。本次分析共提取出2個主成分,它們對應的加權后方差解釋率即權重依次為71.525/85.973=83.19%、14.448/85.973=16.81%。為了進一步研究分析項與各個主成分的對應關系,采用載荷系數值。
分析結果顯示,所有研究項對應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這表明研究項和主成分之間有強關聯性。當載荷系數絕對值大于0.4時,該項和主成分有對應關系。統計研究結果可知:8個分析項與主成分1的載荷系數絕對值大于0.4,而3個分析項與主成分2的載荷系數絕對值大于0.4,因此,可以認為主成分能夠有效地提取出信息,幫助深入分析影響學生對導師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從而更好地解釋數據和現象。
(二)統計分析
為了深入分析招生宣傳方式與學生對學院、導師滿意度的關聯情況,筆者對121份問卷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9人選擇“夏令營”,其中2人對學院提供的資源不滿意;21人選擇“教師個人宣講”,其中1人對學院提供的資源不滿意,1人對學院提供的學術交流平臺不滿意;57人選擇“科研團隊宣講”,其中4人對學院提供的資源非常不滿意,2人對學院提供的資源不滿意; 11人選擇“學院網頁宣講”,其中1人對學院提供的資源不滿意;17人選擇“其他”,其中2人對學院提供的資源、學術交流平臺以及導師治學嚴謹性等非常不滿意,2人對學院提供的資源不滿意。
為進一步對選擇“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的學生進行深入分析,參考學生填寫的入學年份、專業和錄取方式等進行綜合分析,筆者發現對學院提供的資源不滿意的都是研一學生,錄取方式為調劑,結合開放性問題的回答可知,研一部分學生未有固定工位是導致他們不滿意的原因之一;對學術交流方面不滿意的學生是空間科學方向的,該方向是地球物理學院近年發展的新興學科方向,部分學生認為學院舉辦的空間科學方向學術報告較少;對導師不滿意的學生主要是研三的學生,他們認為導師在科研指導、未來職業規劃等方面對學生關注不夠。總體而言,學生對學院滿意度較高,對導師滿意度非常高,教師個人宣講、科研團隊宣講是學生認為最有用的招生宣傳方式,且這部分學生相比其他學生對導師滿意度更高;而調劑的學生對學院、導師存在某些方面的不滿意。因此,有必要加強科研團隊宣講、導師個人宣講;同時,學院在導師隊伍、實驗平臺等的建設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采用主成分分析、統計分析等研究方法,結合我校地球物理學院多年招生宣傳的實踐經驗,從學生滿意度視角研究了碩士研究生招生宣講的實效。
1.科研團隊宣講、教師個人宣講對招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受這2種方式影響而報考、入學的學生,對導師、學院具有更高的滿意度,更有利于后期的研究生培養。
2.從滿意度視角,調查分析招生宣傳的實效,為招生宣傳的實效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同時也為地學類等“冷門”專業招生宣傳提供了可借鑒的案例。
(二)建議
1.由于本文研究樣本數較少,研究范圍僅集中于學院層面100余名碩士研究生,今后需擴大調查研究范圍,并優化調查問卷題目。
2.教育部發布的《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明確了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導師隊伍實力,強化導師在招生宣傳中的主體意識,鼓勵更多導師參與研究生招生宣講,提升招生宣傳的實效。
3.圍繞學科建設的發展目標,建優建強教學、科研和實驗平臺,確保在校生具備基本科研、實驗要求的條件,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助力高質量人才的培養。
[ 參 考 文 獻 ]
[1] 丁悅,徐莉林,郭文瑞.西部地區農林高校碩士研究生生源狀況分析與對策研究:以內蒙古農業大學為例[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5(1):30-37.
[2] 向芳,李鳳杰,蔣龍,等.“雙一流”背景下地質類碩士研究生招生現狀及啟示[J].中國地質教育,2023,32(1):101-104.
[3] 靳慧,劉佳,曹兵.提高研究生招生宣傳效力的思考:以北京化工大學為例[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9-82.
[4] 馬燕,張莉莉,鄧麗姣.研究生導師指導滿意度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于SEM模型[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68-76.
[5] 楊燁軍,李娜,王徐凱.研究生導師指導質量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71-76.
[6] 胡楠,李志.碩士研究生與導師溝通的現狀及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J].高教學刊,2022,8(25):57-60.
[7] 藍文婷,羅建平.研究生教育的現狀與問題研究:基于2021年全國研究生教育滿意度調查的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2):72-80.
[8] 周文輝,黃歡,劉俊起,等.2022年我國研究生滿意度調查[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2(8):21-27.
[責任編輯:林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