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明
新時代新征程新氣象。1 月25 日,遼寧鞍山日報“新春走基層”欄目伴隨著新春的腳步如期而至。鞍山日報組織采編人員走進田間地頭、項目工地、旅游景點、春節大集,用“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鮮活報道,生動展示2023年老工業基地鞍山振興發展取得的喜人成績,感受各地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年一度的“新春走基層”,不僅要走到基層去,走進群眾中,更要走出新意,走出變化。在2024年的“新春走基層”報道中,鞍山日報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這一重大主題,聚焦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取得首戰首勝這一報道主線,用一個個生動的事例、一篇篇鮮活的報道,讓讀者充分感受到在黨的領導下,鞍山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人民群眾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為打好打贏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站在國家發展大局的高度,深刻闡釋東北振興的重大意義,著眼“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目標任務,對東北提出明確要求,為新時代東北振興提供了行動指南。
半年來,鞍山市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工作部署,打響了波瀾壯闊的新時代東北振興“遼沈戰役”。鞍山日報在2024年的“新春走基層”活動中,對照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要求,以發生在基層的一個個小故事為“小切口”,生動反映鞍山市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經濟社會發展交出圓滿答卷的“大主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春節期間,鞍山日報組織記者深入重點企業,了解企業創新發展最新成果。
農歷大年初七,記者張子律走進我國第一家專業生產水霧化鐵粉的企業、遼寧省高新技術企業鞍鋼冶金粉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實地感受生產一線勞動者奮戰“春節檔”的火熱勞動場面,采寫了《奏響沖刺首季“開門紅”春之歌》;記者戰風走進全國菱鎂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小巨人企業東和新材公司,了解到企業通過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產品線不斷豐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加強,采寫了《東和新材鉚足干勁拼開局》;記者王渝薦走進鞍山完達山乳業,參觀新上盒裝產品生產線,采寫了《生產不間斷 沖擊“開門紅”》;記者蘇仲闖走進臺安創匯大戶鞍山市奧鞍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采寫了《奧鞍耐火沖刺新春“開門紅”》……一個個火熱的生產場景,勾勒出鞍山企業以“起步即沖刺”的姿態,奮戰攻堅之年攻堅之戰的火熱場景。
“歲末年初,走進岫巖雅河街道于家嶺村果蔬種植基地,一棟棟溫室大棚整齊排列。種植戶們棚里棚外地忙活著,侍弄、采摘、裝箱、裝車、運輸外銷,搶抓春節前果蔬供需量大的市場機遇。”這是記者趙宇哲采寫的報道《岫巖于家嶺村大棚里“春色滿園”》中的一段描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鞍山日報記者春節前夕走進于家嶺村,實地探訪岫巖貫徹落實總書記講話要求的實際成效。
報道介紹,岫巖雅河街道辦事處科學引導廣大種植戶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于家嶺村的設施農業發展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23年,雅河街道還將種植基地附近的道路進行了翻修,保障設施農業種植產業能夠出精品、運得出、吸引人。
這篇報道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展示了岫巖農民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政府大力投入和積極扶持下,走上致富道路的生動畫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東北全面振興。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鞍山市一直在努力,鞍山日報一直在關注。鞍山日報記者劉曉峰在春節前夕,跟隨鞍山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何可可走進“鞍山就業”抖音直播間,采訪2024年首場“局長直播帶崗”,并采寫了“新春走基層”稿件《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帶崗”》。
報道介紹,本場直播持續86分鐘,全場吸引2.8萬人次在線觀看。何可可局長在直播間詳細介紹了鞍山市2024年事業單位招聘計劃、高校畢業生來鞍就業創業補貼等多項備受關注的政策。
利用網絡直播手段進行“直播帶崗”,能夠助力用工單位和廣大求職者實現精準對接,是新形勢下人社工作的有力抓手。鞍山日報將繼續關注宣傳鞍山市招引人才的各項政策舉措,為打造人才洼地、推進全面振興作出媒體貢獻。
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層”報道中,鞍山日報注重發揮新媒體獨特優勢,在新媒體黨端“鞍山云”App中也開設了“新春走基層”專欄,這里不僅及時發布“新春走基層”圖文消息,更配有現場短視頻,圖、文、視頻“三合一”新媒體產品,讓讀者更能直觀感受到各地的節日歡樂氛圍。
“‘起魚啰,年年有魚。’2月1日,正值一年一度的冬捕‘起魚’時節,海城市高坨鎮桑樹村七道灣河漁場開始了一年一次的冬捕。漁民們鏗鏘有力地吆喝著,數不盡的魚兒跳躍翻騰,形成一幅‘魚躍人歡’的冬日壯觀景象,豐收的喜悅盡收眼底。”這是記者戰風采寫的報道《冬捕迎新年年有魚》中的描述。
“第一次感受冬捕這種熱鬧的場面,魚又大又鮮,我要買幾條大魚,回家燉著吃。祝大家新年快樂,年年有余。”“這幾條花鰱夠肥,我都要了。”在記者拍攝的短視頻中,一條條大魚,不僅滿足了冬日里大家對美味的渴望,還是新春到來前美好寓意的象征。這場冬捕,漁網碰撞出的是豐收的喜悅,人們收獲的是幸福的年景。受訪者面對鏡頭,訴說著參加冬捕的快樂體驗,冬捕的獨特魅力撲面而來,更加生動。
記者王渝薦采寫的《鐵西大集人氣旺年味足》,不僅介紹了大集的時間、地點和內容,拍攝的短視頻更是精彩。記者的鏡頭中,紅彤彤的春聯、“福”字烘托出大集喜慶的節日氛圍,餃子、凍魚、酸菜等東北特產年貨琳瑯滿目,文藝表演和民俗展覽更是吸引了大量市民駐足觀看,圖、文、視頻“三合一”的報道,讓鐵西大集的節日氛圍,隔著屏幕撲面而來。
鞍山日報“新春走基層”欄目稿件也通過新媒體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并獲得了上級媒體的關注轉發,擴大了新聞產品的影響力。

鞍山日報新媒體“鞍山云”App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

《鞍山日報》“新春走基層”專欄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2月9日上午,除夕。鞍山市鐵東區湖南派出所里,民警和家屬一起掛紅燈籠、貼“福”字、剪紙窗花……對于他們來說,不能回家過年已經成為常態。在親人團聚的傳統節日里,他們選擇堅守崗位,守護千家萬戶的‘團圓年’。”這是記者李經川在除夕當天走進基層派出所,采寫攝影報道《派出所里的團圓年》的文字描述。
新聞報道的畫面雖然是派出所里警員們喜氣洋洋地貼春聯、貼“福”字,卻反映出公安干警節日期間堅守崗位,樂于奉獻,用忠誠擔當保衛全市人民平安祥和過大年的公仆精神。
這篇報道經由鞍山日報新媒體平臺“鞍山云”App首發,迅速被遼寧日報新媒體“遼望”《新春走基層·錦繡中國年》專題和《遼寧日報》紙質版轉發。
鞍山日報記者采寫的《春節訂單滿 企業奏響“春之歌”》《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帶崗”》等“新春走基層”稿件也被澎湃新聞等外地媒體轉發,收到良好社會效果。
歲末年初的“新春走基層”活動,對于新聞人來說,不僅是一次簡單的主題采訪,更是回望過去一年工作成效,展望新年工作目標的一次“大會戰”。每一年的“新春走基層”,我們都帶著新的目標、新的希冀出發;每一年的“新春走基層”,我們又帶著新的喜悅、新的感動滿載而歸。希望我們的報道可以感染更多人,鼓舞更多人,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匯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讓我們相聚明年新春,繼續——走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