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萬斌 譚祥列 吳 迪 崔 江 姚輝洲
社會需求論下休閑體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對比研究*
蘇萬斌 譚祥列 吳 迪 崔 江 姚輝洲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 體育學院,廣東 肇慶 526060)
我國休閑體育專業在經歷多年的辦學總結后,其學科專業不斷完善,人才培養也逐漸由探索走向成熟,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但由于我國存在經濟發展的地域性偏差,人才培養上也存在一定的社會需求區域性。文章以文獻資料法和比較分析法為研究方法,以本科專業類別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為參考標準,對廣東省大灣區五所普通高校開設休閑體育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現狀進行了描述,并對休閑體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若干問題進行了分析,尋找到了發展的新啟示。旨在更好地滿足該區域市場需求,提高廣東省大灣區休閑體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
社會需求;休閑體育;人才培養
休閑體育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領域,其人才培養關乎著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具備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的優秀人才[1]。但中國普通高校在培養休閑體育專門人才方面,仍有不少值得探討的問題。如:(1)在多樣性和專業性上面臨平衡的休閑體育專業課程設置。休閑體育的涉及面很廣,有休閑旅游、體育健身、團隊運動等多個方面,涉及面很廣。因此,如何在培養學生多樣化的興趣和需求的同時,確保專業核心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是一個挑戰。當前的課程設置需要更加精細化和靈活,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2]。(2)課程實踐教學環節不足。休閑體育專業的實踐性要求較高,學生需要通過實踐活動來培養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而目前一些學校在實踐教學的安排上存在不足。缺乏與課程內容相匹配的實踐機會和實習機會,導致學生在真實場景中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機會不足[4]。因此,如何順應市場需求加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實施,創新實習實訓環節的設計等成為休閑體育人才培養的重要議題。圍繞人才培養的系統邏輯(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課程設置)進行分層解剖,抓住人才培養中的關鍵要素并理清其內在關系,才能梳理出科學有效的改進方法,才能解決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諸多問題[5]。該研究以五所在廣東省大灣區開設休閑體育本科專業的普通高校為研究對象進行比較分析,以國家本科專業類別教學質量標準為人才培養標準,描述了當前廣東省大灣區休閑體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并對休閑體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了分析,對當前廣東省大灣區休閑體育本科專業主要針對人才培養問題,以社會需求論為指導,為休閑體育本科專業的發展尋求新的啟示。
首先,在培養目標中給出了休閑體育本科專業高頻關鍵詞的標準,具體包括:素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思想(社會責任感,科學文化素養)、知識(掌握體育基本理論,技能方法等要求)等方面。這意味著休閑體育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全面發展的素質,包括道德、智力、身體和美感等方面,并具備一定的科研和創業能力。其次,歸納出標準中要求休閑體育本科專業的學生需具備以下能力:(1)體育俱樂部管理與經營能力;(2)體育旅游推廣與經營能力;(3)戶外運動管理與指導能力;(4)休閑體育項目組織與策劃能力。這意味著休閑體育本科專業的學生要學習體育學+管理學雙學科的知識體系,不僅要具備體育運動體系的指導能力,而且要具備管理、經營、推廣的實踐能力。再次,標準中強調制定特色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性,根據地域特色及學校自身辦學的特色去進行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為隨時調整專業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建立完善的社會需求評估機制,要求緊跟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市場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這意味著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專業目標,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社會和體育事業發展的需求。總的來說,強調了學生全面發展、實踐和管理經營能力和專業目標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出了高校制定適應時代需求的專業目標和評價機制的要求。這些要求為各大學提供了休閑體育專業的適用型合格人才培養指導。
五個機構的對比,如表1,其特征有以下三點:(1)技巧指向。深圳大學以休閑旅游、高爾夫球運動為培養方向;廣州體育學院以高爾夫和康樂為培養方向;廣州應用科技學院以游泳、攀巖和毽球三個項目為培養方向;山地戶外、健身適能為北師大珠海分校培養方向的濱海體育項目;廣東白云學院的培養方向是戶外運動、網球、形體訓練、游泳。總體看來五所高校的專業技能定位方向具有明顯區別,并各具特色;(2)人才類型。深圳大學對人才的定位是復合型的、創新型的。業務能力一是教學、輔導和服務戶外運動;職業能力二是針對休閑體育行業以及教育賽事的產品策劃和組織運營等方面的市場開拓、運營管理等職業能力。廣州體育學院的人才定位是應用性人才,以培養體育特長生為主。職業能力環繞高爾夫和體育娛樂產業,能勝任以上產業活動的各項任務工作。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的人才定位是應用性人才,是以培養應用性人才為主的學院,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的人才定位是應用性人才。重點抓好素質高、技能強、一專多能的休閑體育本科層次人才建設。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廣東白云學院這兩所師資力量雄厚的高等學府,在人才定位上也屬于應用型人才。同樣以休閑體育產業市場為導向,職業能力面向管理類與技能運用類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五所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對比參考標準來看,總體都符合教育部對于休閑體育本科辦學的標準,都具備全面發展素質,在方向上有所區別,可能是地域等原因形成的辦學特色。在類型上深圳大學、廣州體育學院和廣東白云學院三所高校更突出復合型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表1 大灣區普通高等院校休閑體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一覽表
首先,標準中指出體育學專業要擁有三點要求,分別是素質要求、知識要求和能力要求。根據以上要求各校人才培養的定位保持原則性的基礎上,以自身培養目標為主體,靈活進行素質、知識和能力要求的定位。通過解讀分析國家對休閑體育本科專業的規格要求歸納有以下幾點:(1)素質要求:要培養具有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中華民族體育文化的精神,同時要培養樂觀向上、自信積極的人生態度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而且要掌握基本的體育理論、技能和方法,專業能力要強。有創新意識,有能力,有輩分。(2)知識要求:對運動的基本理論有一定的了解,對休閑體育項目能熟練掌握基本的技巧和方法;對體育基礎知識、各支部基礎知識以及休閑體育等方面的特長有較好的掌握;熟練掌握體育學教學、訓練和科研的方法,并能在實際操作中運用這些方法。(3)能力要求:具備休閑體育的專項運動技能,且可以將專業運用到社會實踐中解決休閑體育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具有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三種能力,即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通過對五所高校人才培養規格的觀察,在素質與知識要求的定位中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從素質要求來看,有四所在培養規格中明確提出學生的培養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僅有廣州體育學院一所在培養目標中未提及綜合素質發展,深圳大學和廣州應用科技學院兩所高校對學生素質發展的要求更是細致入微,深圳大學對發展的社會責任感較高;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提到高素質的發展,人文素養豐富。從知識要求來看,五所學校都提到掌握休閑體育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運動技能,從這一點來看具有較高的一致性。深圳大學提到,結合休閑旅游和高爾夫這兩個不同的學生發展方向,將休閑體育的基本知識和運動基本功的概括更加系統地掌握,并細化到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運動技能兩個方面,具體到休閑旅游、高爾夫等其它幾所高校則是以國家標準為依據注重休閑體育的基本素質、知識與能力要求。從能力要求來看,廣州體育學院、深圳大學的指向更傾向于注重專業知識能力的發展。學科專業基礎知識的培養要扎實,基礎知識要扎實,這是其他三所院校的知識目標。五所高校的人才培養規格對比《國標》來看,都環繞綜合素質、專業基礎知識和經營管理能力等三方面進行目標定位。其中,結合學校自身特色,以“國標”定位的深圳大學和廣州體育學院提供了多元化的發展路徑,讓學生實現個人的成長發展。
“國標”提出,以通識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和實踐課程為主要內容的體育類本科專業課程體系。提出課程開設采用“3+X模式”,其中“3”指代最核心的3門專業課程,“X”為根據培養目標而設立的專業課程。并規定休閑體育概論、運動旅游概論、運動會運行與運行三門課程必須設置在《休閑體育概論》中。X方面給出了3個課程模塊分別為運動技能課程模塊、理論課程模塊、一個理論課程模塊二,可從中進行選擇也可根據專業和學習特點設置,強調專業課程設置是以培養目標為目的展開的,課程設置應體現專業的基本特點與培養規格層層相扣,培養規格的能力培養應在課程設置中體現。總之,是本著擴寬專業口徑、強化專業技能和培養創新創業能力。同時也為了提高綜合素質和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突出地域特色和優勢,在堅持原則性的基礎下靈活進行專業課程設置。
休閑體育類專業在課程設置上,五所院校在課程設置上有所區別。在專業基礎課的設置上,學校之間的課程設置比較一致,主要涵蓋基本知識,如運動概論,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等。而在專業核心課設置上,學校之間存在一定的特色和差異,涵蓋了休閑體育導論、體育旅游概論、高爾夫球、戶外運動等具體方向的課程。這些不同之處反映了各所高校在培養休閑體育專業人才時的不同側重點和培養目標。例如,廣州體育學院側重于高爾夫和康樂運動方向的培養,而北師大珠海分校則通過課程設置的不同方向,以山地戶外、體能適配性和運動濱海方向的培養為特色,對專業人才進行培養。這些差異體現了各高校對培養休閑體育特長人才的認識和定位上的不同。休閑體育專業相關的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都是為了培養適應不同行業和領域需求的專門人才,根據各高校的辦學特色、地理位置和就業需求等因素而設計的。這種多樣性的課程設置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興趣愛好,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適應能力。通過系統的課程設置,學生可以在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實踐中,掌握專業技能和相關領域的知識,為未來的就業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每所高校在課程設置上存在一些不同,但仍然需要關注課程的連貫性和銜接性。確保專業基礎課程的全面性和專業核心課程的針對性,以培養具備扎實專業基礎和深入專業領域的休閑體育專業人才。五所高校的課程設置對比“國標”來看,均符合“國標”的基本原則。此外還需要密切關注行業發展的趨勢和需求,及時調整和更新課程內容,以適應快速變化的職業環境和市場需求。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設置在不同高校存在一定的差異,既體現了學校的特色和定位,也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選擇。這些課程的設置不僅要注重專業基礎知識的傳授,還需要關注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行業需求的緊密結合,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優秀休閑體育專業人才。
對于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和課程設置三個方面的對比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總結:在人才培養目標方面,這五所學校都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各有側重。總的來說當前大灣區休閑體育本科專業培養以應用型為主,其強調以復合創新型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人才培養。在人才培養規格方面,這五所學校各自有獨特的定位。都以休閑體育專項運動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為重點,同時強調基礎知識、運動技能、管理理論、市場開發、產品策劃等內容,以培養學生在不同領域中能夠勝任的能力。在課程設置方面,都遵照“國標”中要求的3+X進行,X中各所學校根據自身定位和目標設置了與休閑體育相關的專業課程。方向以高爾夫、康樂、體育觀光、水上休閑、健身體能等為主。綜合來看,這五所學校在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課程設置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但均符合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人才需求。休閑體育專業在人才培養上應以符合“國標”的基本要求為基礎,以社會需求理論為方向,以市場需求為時代背景,制定個性化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啟發了未來大灣區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需要,在專業人才培養上應以滿足“國標”在課程設置上要突出方向性的培養,要突出創新性,要突出合理性,要突出連貫性。凸顯技能專業方向,強化實習實訓專業化,培養具有專業性和綜合性的復合型人才。
[1]郭學松,方千華,陳萍.我國臺灣高校休閑體育專業課程建設及啟示[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19, 34(3):373-378.
[2]劉洋,王家宏.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與改革探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11):104-111.
[3]王得成.應用型本科院校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22.
[4]韓羽等.職教改革背景下高職休閑體育人才培養的困境與展望[J].體育科技,2020,41(6):114-117.
[5]唐日興,吳地固.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框架分析[J].廣西教育, 2017(38):161-16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Leisure Sports Talents under the Social Needs Theory
SU Wanbin, etal.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Zhaoqing 526060, Guangdong, China)
基金項目:廣東省2022年度高職教育與體育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索——以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為例,項目編號:2022G009;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2023年質量工程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監督反饋機制研究——以休閑體育專業為例,項目編號:jxgg2023024。
蘇萬斌(1992—),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
譚祥列(1983—),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