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階段,實驗課程對于培育學生的科研文化素養、提升其實驗技能、培養其科學思維與創造力有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實驗探究興趣。闡述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分析目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研究策略
作者簡介:金奎(1978—),男,江蘇省漣水中學。
在高中階段,實驗教學非常重要,通過實驗教學,我們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還能鍛煉他們的實踐操作技巧,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與創造力。然而,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實驗內容單一、教學方法單一等,難以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因此,我們需要探索和創新實驗教學方法,以提升實驗教學效果。
一、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實驗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它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生物學的基本原理,激發他們對生物學的興趣。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主動地進行探索。當學生對實驗產生興趣并積極參與其中時,他們的學習效果會更好,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也會更加深刻[1]。
(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
新課改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要求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培養運用科學思維和方法的能力[2]。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學會運用科學方法進行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在生物實驗中,學生需要進行實際操作和實踐探索,這能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教學中,學生能夠從實踐中學到知識,同時能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
(三)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在實驗中,學生需要與同學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和完成實驗任務。通過團隊合作學習,學生能夠培養溝通交流、團結協作的能力。此外,在實驗中,學生需要思考和解決問題,提出創新的實驗方法和解決方案,這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
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驗內容單一
目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實驗內容單一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會出現相同或類似的實驗內容,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容易對生物學習產生厭倦感,對生物實驗探究失去興趣。同時,實驗內容單一也限制了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全面理解,阻礙了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
(二)實驗儀器設備不足
目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實驗儀器設備不足的問題。在一些學校,實驗室儀器設備較為老舊或不齊全,無法滿足學生實驗操作的需求,導致學生無法參與實驗操作,這樣難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學思維。此外,這一問題也影響了相關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三)實驗過程缺乏互動和交流
目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實驗過程缺乏互動和交流的問題。在一些實驗課堂中,學生只是按照指示進行實驗操作,缺乏有效的思考和討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無法積極地發現和解決問題,也不能深入理解相關實驗知識、認識相關實驗現象,這會影響學生實驗設計能力與數據處理能力的提升。
三、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策略
(一)豐富實驗內容
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策略之一是豐富實驗內容。教師可以引入新穎的實驗內容,使實驗涉及多種生物學知識和實驗技巧。豐富的實驗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實驗中感受到生物學的廣度和深度,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科學素養。
“檢測海洋生物組織中的糖類、油脂和蛋白質”課程主要探討三種重要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學生充分了解這三種重要營養物質的相關知識,能在實驗中更好地理解相關的實驗原理以及檢測這些物質的意義。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豐富的實驗內容,具體如下。首先,教師可以設計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的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生物組織中糖類的分布情況及含量。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實驗比較,深入研究不同生物組織中糖類的分布特征。其次,教師可以設計檢測生物組織中脂肪的實驗,讓學生通過比色法或熒光法來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通過實驗,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生物組織中脂肪分布的差異,探究脂肪的功能和作用。最后,教師可以設計檢測生物組織中蛋白質的實驗,讓學生使用相應的試劑提取蛋白質,然后通過比色法或電泳法等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學生可以在實驗中比較不同生物組織中蛋白質的含量和種類,了解蛋白質在生物體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多樣化的實驗內容,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應用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相關知識。多樣化的實驗內容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生物學實驗參與度,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
(二)增加或更新實驗儀器設備
學校和教師應該加強對實驗室設備的更新和維護,確保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充足和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能夠提供更好的實驗條件,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實驗活動中,獲得更準確的實驗結果。通過實際操作,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培養實踐能力和科學思維[3]。
“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課程主要探討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過程與原理。教師可以設計相應實驗引導學生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過程。具體實驗如下:首先,將馬鈴薯切成薄片,并稱量它們的質量;然后,將馬鈴薯薄片分別放置在水和濃鹽溶液中,觀察一段時間后再次稱量它們的質量。在這個實驗中,我們雖然可以使用傳統的天平來稱量馬鈴薯薄片的質量,但是如果我們用電子天平來進行實驗,那么我們就能獲得更精確的實驗數據,也能更好地觀察和記錄實驗結果。此外,學生還可以使用顯微鏡來觀察實驗中細胞的變化。通過顯微鏡,學生可以更清晰地觀察到馬鈴薯薄片中細胞的形態和結構的變化。這種觀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過程。通過這些實驗儀器設備,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實驗操作和數據記錄。高精度的電子天平可以提供準確的質量數據,幫助學生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顯微鏡可以讓學生更清晰地觀察圖像,使學生直觀地了解細胞結構的變化。這些實驗儀器設備可以為學生提供更準確、更可靠的實驗結果,提升他們的數據分析能力。
(三)優化實驗報告評價
優化實驗報告評價也是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策略。除了關注實驗數據的準確性,教師還應該注重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表現及其實驗思維進行評價。教師應從實驗設計的合理性、數據的分析能力、問題的發現和解決能力等方面對學生的實驗報告進行評價。通過對學生的實驗報告進行綜合評估,教師可以更準確地了解他們的實驗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
以“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教學為例,在理論知識方面,學生應該熟悉綠葉中色素的類型、功能和提取方法。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講解和實驗講解相結合的方式,向學生介紹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等色素的作用,并解釋提取色素的原理和方法,從而讓學生理解實驗的原理和意義。在實驗操作方面,學生應該熟練掌握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方法。教師可以提供詳細的操作步驟和實驗指導,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提取液、萃取物、溶劑等實驗材料,進行樣品的準備、攪拌、過濾、冷卻等操作。同時,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注意對溫度、pH值等實驗條件的控制。通過實際操作,學生可以體驗提取色素的過程,加深對實驗原理和技術的理解。在實驗報告評價方面,教師應該從多個維度綜合評價學生的實驗表現,對其進行全面的評估。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比較不同實驗條件下色素的提取效果,并提出改進的建議。這樣一來,學生便能結合實驗數據和理論知識進行數據處理和圖表繪制,準確地呈現實驗結果,闡述相應的科學依據。在實驗報告中,學生要根據理論知識,解釋不同顏色的提取液中含有的色素種類和濃度差異,并結合實驗數據繪制出“吸光度—波長曲線圖”,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色素的組成和含量,同時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比較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提出優化實驗方案的建議。教師通過這樣系統的課程教學,優化實驗報告評價,不僅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能讓他們熟練掌握實驗操作技能,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激發他們的科學思維,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四)提供實驗拓展課題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提供相關的實驗拓展活動或課題。通過實驗拓展活動或課題,學生可以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相關的生物學問題,開闊知識視野,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主探索能力,為自身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課堂上,學生要深入了解酵母菌的呼吸機制,掌握相應的原理。在本課中,學生要進行一系列的實驗,如研究酵母菌在各種環境中的呼吸行為,分析它們進行的是有氧呼吸還是無氧呼吸等。有氧呼吸是指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細胞經過三步反應將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產生能量的過程;而無氧呼吸是指在氧氣不足的條件下,葡萄糖不完全氧化分解產生能量的過程。根據實驗結果,學生可以深入分析酵母菌細胞呼吸的特點和影響因素。例如,學生可以比較在正常氧氣濃度和低氧氣濃度下酵母菌細胞的呼吸狀態,并觀察對比實驗中的發酵作用。從實驗結果中學生可以發現,酵母菌在正常氧氣濃度下呼吸活性較高,而在低氧氣濃度下呼吸活性較低,并且會出現明顯的發酵作用。在此基礎上,學生便能認識到氧氣是酵母菌進行細胞呼吸的重要物質,同時明白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轉變是一種適應環境變化的生存方式。在進一步學習理論知識后,學生可以通過實驗進一步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機制和調控因素,探索酵母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了解兩種呼吸方式的特點。在實驗中,學生可以在不同氧氣濃度中培養酵母菌,并測量不同條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活性和酵母菌的生長情況。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進一步探討為什么酵母菌會運用不同的呼吸方式,并解釋發酵作用在低氧條件下的生理意義。在上述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實驗拓展課題,讓學生深入研究了酵母菌的呼吸行為,這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實驗操作技巧,還能讓他們更加全面地了解相應的原理,培養他們的科研意識與綜合素質。
結語
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重要意義,能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技巧,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激發他們對生物學知識的探究興趣,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高中生物教師必須不斷豐富實驗的內容,完善實驗教學模式,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科研素養和創造精神。
[參考文獻]
郭晶,易國棟.5E教學模式,推動高中生物實驗教學[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3(23):72-73.
梅崇天.聚焦新高考背景的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創新[J].中學科技,2023(11):35-37.
吳綠芙.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園,2023,16(3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