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幼兒保教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對幼兒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如何提高保教工作質量,成為新時期幼兒園重點探索的問題。從幼兒園保教工作出發,分析了保教工作的意義、改革思路,以及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旨在促進幼兒園與教師轉變傳統教育思想,正確認識保教工作的重要性,通過應用多元化教育方式,切實提升保教工作質量,推動幼兒教育的高質量開展。
關鍵詞:新時期;幼兒園;保教質量;提升途徑
作者簡介:李淑琴(1989—),女,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新城鎮中心幼兒園。
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了《“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對如何進一步推進幼兒園教育改革和科學保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2022年發布的《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對學前教育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其明確提出,推動構建科學保育教育體系,整體提升幼兒園辦園水平和保育教育質量。新時期背景下,我國的學前教育已經從“外延式的規劃擴展”轉變為“內涵式的質量提升”[1]。幼兒園應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遵循新的發展思想,從專業、理性的視角出發,清晰地認識到幼兒園保教工作改革和發展的方向,以及保教質量的價值主張,抓住促進幼兒園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以勇于創新的精神,持續、深入地推進和落實科學的觀念和實踐。
一、幼兒園保教工作的意義與改革思路
在新時期背景下,幼兒園保教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主要涵蓋幼兒的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對于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是推進幼兒園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若想把保教工作做得更好,就要讓幼兒園中的每位教師和管理人員更新教育思想,對保教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把保教的意義傳達給幼兒家長,使保教工作質量得到全方位的提升[2]。
首先,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幼兒園保教工作人員對保教的認同度。提升幼兒園保育工作的整體質量,需要從工作人員著手,使幼兒園教師及其他工作人員均能夠正確認識到保教工作的內涵與意義,明白保育與教育是幼兒園工作的重點,兩者是互相聯系、互相促進、互相影響、共同發展的。
其次,幼兒園應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注重幼兒身體和心理的綜合發育情況。素質教育要求加強對幼兒德智體美勞的培養,這也是現代幼兒教育的目標。基于此,幼兒園的保教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幼兒園的工作人員應堅持以生為本的思想,充分分析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情況,并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實際,制訂合適的保教目標和任務。
最后,幼兒園還需要堅持家園共育的教育理念,以促進保教質量的提高。家庭是幼兒接觸最多的環境之一,家長的每一個行為舉止都有可能對幼兒的思想與行為乃至未來的生活產生影響,因此,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基于此,幼兒園保教人員要與幼兒家長保持良好的互動和溝通,從而推動家園共育體系的構建,保障幼兒健康成長。
二、幼兒園保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幼兒園功利化傾向比較明顯
幼兒園的受歡迎程度以及教育質量是家長與幼兒選擇幼兒園的一個重要指標,受歡迎程度高、聲望高的幼兒園往往是家長挑選的熱門對象。對此,部分幼兒園為了吸引家長,滿足部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而改變教育策略,要求幼兒能朗讀詩詞、會拼音書寫、懂讀寫技巧、學會計算等,把幼兒園課堂變成小學課堂,辦學的功利化傾向比較明顯。雖然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幼兒表現得十分“聰明”,教學成效“明顯”,但實際上,這些教學內容已經超出幼兒的承受范圍,會對幼兒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部分幼兒教師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了這些知識的教學上,而忽視了對幼兒習慣的培養,導致幼兒教育的重點不突出。這樣的教育觀念和內容雖然具有一定的短期效應,但對幼兒的長遠發展不利,會導致幼兒進入小學后存在學習能力不足的情況[3]。
(二)幼兒園辦學條件不均衡
當前,不同幼兒園之間的教育環境存在一定的差別。比如,部分幼兒園的設施相對好一些,但是規模較小,能接收的幼兒也相對少;部分幼兒園存在經常更換場地、設備簡單、面積小、設施不完備等問題,這對保教工作質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影響。
(三)部分幼兒園師資力量匱乏
幼兒園保教工作是相對繁忙的,因為幼兒需要多方面的照顧,而部分教師不僅要照顧幼兒,還要開展幼兒園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這使得教師難以全身心投入保教工作中。長期的高強度工作會使教師的心理應激程度增大,產生低落與焦慮心理,這會對保教工作質量的提升產生直接的影響。
三、新時期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提升途徑
(一)以科學的思想為指導
1.更新教育理念
樹立科學的幼兒教育理念,是提升幼兒園整體保教質量的根本。若要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幼兒園就需要遵守幼兒發展的規律,把游戲作為主要的教育活動,把玩耍的權利還給幼兒[4]。幼兒園可以將培養目標融入幼兒游戲與幼兒生活之中,如將傳統節日、節氣活動等傳統文化內容自然地融入幼兒日常生活之中,讓幼兒在日常游戲中記錄生活,在每天簽到的時候認識日歷。
2.重視幼兒德育
培養幼兒的品德修養是落實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關鍵,也是幼兒園保教工作的重點。因此,幼兒園需要重視幼兒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工作的質量。對此,幼兒園應從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出發,通過開展自主游戲培養其自理能力、勞動意識、合作觀念及規則意識,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逐漸引導其形成熱愛祖國、保護環境等良好的道德觀念。啟蒙是一種培養幼兒習慣的方式,其不是每天都跟幼兒講大道理,也不是說教、喊口號,而是注重滲透,引導幼兒從一點一滴做起。例如,在國慶前,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他們喜歡的方式來慶祝祖國的生日,如讓幼兒和父母一起討論給祖國做什么禮物、集體做一個生日蛋糕等,從而以實際而日常的活動有效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感。《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背后的深刻含義,就是讓幼兒教育回歸真實的教育,使幼兒園保教工作充滿美好與詩意。在面向家長開展公開活動時,幼兒園應向家長展示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讓家長感受到幼兒園生活的美好,同時使其為幼兒在幼兒園會生活、會學習、會游戲而感到高興。
(二)引入游戲教學方式
1.根據幼兒發展規律設計游戲
要想提升幼兒園保教工作質量,教師應注重游戲的開展,注重游戲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所設計的游戲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心理狀況和發展規律,并在游戲教學中遵守相應的原則[5]。第一,要將游戲融入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在運用基礎教學模式的基礎上,融入有效、合理的游戲,以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比如,常見的幼兒游戲種類有角色扮演、趣味問答等,這些都可以有效地將知識教學與游戲元素融合起來。第二,游戲教學需要建立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之上。幼兒健康快樂成長是教學的意義和目標,因此保障安全是開展幼兒教育的重要條件。游戲教學的實施十分重要,教師需要嚴格把控教學的質量關和安全關,切實保障幼兒的身心安全。例如,對于一些戶外游戲,教師在開展游戲前需要做好相應的安全檢查,包括檢查園內的環境和建筑設施、教學和游戲道具等,認真落實安全教育,完善安全防護工作,排除游戲中的不安全因素。
2.呈現游戲化場景
幼兒游戲的實施還需要注重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有效實施。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單向傳授知識的方式很難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導致幼兒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若想提升保教工作質量,教師需要重點關注游戲活動的設計,將游戲合理應用于幼兒保教工作之中。教師可以通過呈現游戲化的場景來進行語言教學,如呈現兩組不同的“一起逛超市”的游戲場景。其中一組是孩子表示想買新的毛絨玩具,并與家長說:“我想要這個毛絨玩具。”家長則說:“不可以買,因為家里已經有很多個這樣的毛絨玩具了。”這時,孩子哭鬧起來:“不嘛不嘛,我就要買,我就要這個。”對于孩子的哭鬧,家長嚴厲批評孩子且沒有買下玩具。而另一組同樣表現孩子想買毛絨玩具的場景,家長同樣沒有同意,但是幼兒的說辭卻不一樣:“這個毛絨玩具和之前的都不一樣,我只要一個并且保證好好愛惜它珍惜它。”于是,家長幫孩子買下了其鐘意的毛絨玩具[6]。呈現這樣的對比場景能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其明白,在同樣的情境下,運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會有不同的結果,感受到進行恰當的語言表達的重要性與魅力,從而讓幼兒學會運用合理的表達方式,同時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構建良好的教育關系
1.教師陪同幼兒
師幼交往是幼兒早期發展的基礎,在幼兒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良好關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對幼兒進行觀察,及時做筆記,與幼兒進行交流,發掘每個幼兒的優點。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放開教育,盡量少干預幼兒成長,充分挖掘幼兒的可能性。在不被教師過度打擾、不被教師過度阻止的情況下,幼兒會變得自由自在、率性本真,能盡情表達自己。在這樣的保教環境下,幼兒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如將材料柜想象成“娃娃的小家”或是一個“小舞臺”[7];幼兒也可以無限發揮自身的創意,如以車輪為磨盤,加入水、沙子、鵝卵石等,并用木樁用力攪動,以此制作“混凝土”來蓋一座房屋;幼兒的探索毅力和探究精神也能夠提升,如為了把水引入輪胎,連續幾天堅持不懈地搭建水道、比較高低、測量長度、調整距離、控制水流……
2.園長陪同教師
幼兒園園長應做到見教師、信教師、敬教師,支持教師,和教師一起經歷每個改變的過程。幼兒園園長在園所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幫助幼兒教師對自己所教的課程形成清晰的認識。園長應加強教師培訓,使教師自主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聆聽幼兒的聲音,理解幼兒的動作,指導并幫助幼兒自主學習,站在幼兒的立場,思考幼兒的問題,與幼兒一起成長。
3.家長陪同孩子
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幼兒園應引導家長更加關注幼兒教育,關愛幼兒的心靈,了解幼兒的性格,和幼兒一起玩游戲,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比如,幼兒園可以開展線上的幼兒家庭輔導班,讓家長陪同孩子玩游戲,進行相應的記錄,觀察幼兒的情緒和需求,并對他們進行恰當的引導與協助,讓幼兒的家庭生活充滿樂趣,讓幼兒感受到陪伴的溫暖和力量。
結語
綜上所述,保教強調保育與教育并重,保育與教育的結合是當前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幼兒園需要遵循的一條基本理念。因此,幼兒園教師要敢于突破傳統的教育模式,主動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積極優化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幼兒園保教水平,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陳愛華.新發展理念下幼兒園保教質量提升的反思與實踐[J].幼兒100(教師版),2023(3):7-11.
陳建華.提升學前教育保教質量的幾點思考[J].教育視界,2023(3):5-8.
程茜.基于保教結合的幼兒園保育質量評價研究[J].教師,2022(30):75-77.
李曉靜.以園本教育質量評價 撬動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提升[J].學前教育,2022(17):14-18.
羅青,王小溪,馮磊.保育結合視野下幼兒園保育員角色轉型的必要性及對策研究:以南昌市N園為例[J].教育觀察,2022,11(24):4-6.
馬彩宏.新時期創新幼兒教育管理提高保教工作質量的路徑探索[J].語文課內外,2020(26):20.
張易.新時代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有效策略[J].求知導刊,2021(3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