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情 王中央
(1.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甘肅天水 741025;2.核工業天水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甘肅天水 741025)
目前就地勘行業形勢而言,智慧勘察質量信息化平臺監管在工程勘察中的應用是勢在必行的,工程智慧勘察質量信息化監管平臺能精準地為勘察領域政府監管部門、勘察設計單位、施工圖審查單位、業主開發單位提供勘察外業、土工試驗、內業數據處理、勘察報告、巖土BIM、項目管理全過程一站式服務,以“實時、實地、實人”操作實現對勘察項目的全周期管理和重點環節預警,通過外業信息化數據采集減少重復勞動,進一步提高勘察項目的管理水平、提升勘察單位的生產效率,促進勘察質量的提升和輔助施工圖審查,同時數據實時上傳,配合監控,有效監管,實現外業行為的全過程信息化作業與監督管理,對杜絕資料造假、事后追記等行為和提高工程勘察質量有重大意義。基于此要適應行業和企業的需求、保障巖土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質量和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巖土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在現場操作技能、數據處理等勘察全過程技能和信息化平臺的操作使用培養有高度的要求,才能緊跟社會和勘察行業的腳步,提升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巖土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競爭力和就業率。
通過2021 年、2022 年兩年對巖土專業畢業生和實習生所在82家單位進行調研發現地勘行業對巖土工程技術專業學生技能需求主要有土工試驗、原位測試現場操作能力及相應數據處理能力、現場編錄能力、勘察報告編寫能力、勘察設計任務書編寫能力和工程地質測繪能力等,并且隨著行業的變化和工程智慧勘察質量信息化監管平臺的應用對不同的技能的需求比還不一致(如圖1、圖2),現場編錄和BIM信息化手段在逐漸的增加,這也意味著巖土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的培養要改革才能適應當今地勘行業和企業的需求,從而不被市場淘汰。

圖1 2021年勘察技能占比

圖2 2022年勘察技能占比
針對這些技能甘工院地質學院在巖土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有以下改革措施,首先從專業的核心課程開始優化課程體系,建立新的課程標準、考核模式和評價標準。其次改變教學模式,實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盡量線上上課,實踐線下組織,在有限的時間內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并且具有實踐技能的人才,使得我們的學生畢業即可上崗,上崗即可上手。最后為了加強和考核學生掌握的技能,依托甘肅省工程勘察設計協會和合作企業開通校企合作承辦行業技能大賽或者與協會或企業簽訂協議,可允許甘工院組織學生參與到甘肅省工程勘察設計協會或合作企業自身承辦的技能大賽中,就目前調研的情況看來,地勘行業的高職或本科院校由甘肅省教育廳組織的比賽非常少,尤其是甘肅省承辦的,所以特別與合作企業和甘肅省建筑工程勘察設計協會拓展技能大賽,技能大賽(如表1),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就業的方式來保障學生對課程知識、實踐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保障學生的就業從而提高就業率。
任何學校教育教學都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教育團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起主導作用,所謂傳道受業解惑,其前提條件是教師必須自身專業素質過硬才能傳遞知識,通過教師帶隊或者自身參與專業技能大賽能使得教師自身的理論實踐結合更上一個高度,此外在當下更新變化飛速的信息化時代與走在專業領域前沿的企業同時參賽,既可以形成競爭又可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拓寬教師的視野、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培育師生的工匠精神、提高雙師素質的同時還不會與企業以及地勘行業脫軌,可以緊跟時代變化的步伐,在行業和地勘教育類學校保持領先水平。
國辦發[2017]95號文要求深化產教融合,突出校企協同育人體制在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意義,然而現今融而不和的現象普遍存在,校企協共同承辦或參加技能競賽是實現對課程建設的對接。通過競賽可以讓校企共建“雙師型”師資隊伍通道,可深化校企之間的合作深度。
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發現職業院校的學生在理論學習時積極性不高,存在厭學現象,而在實踐操作方面要比純粹理論學習要好很多,通過技能競賽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氣氛,對學生專業理論的學習和實踐技能的提升意義重大,通過技能競賽進課堂,改變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任務為驅動進行教學,針對相關任務展開相應知識的講解,并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強化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知識的整合能力,提升學生學習質量。
總的來說,培養適應新時代的高素質地勘技能型人才,應注重各專業行業所需的技能需求,挖掘課程所涵蓋的技能,結合技能競賽組織課程實施和教學實現理論知識培養與實踐技能培養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