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是一項由隊員相互配合所進行的集體性運動項目。所謂控球就是比賽中隊員通過自身或同隊員間的配合將球控制在有利的范圍內,以實現破門目的的一種行動。球隊的控球能力不僅取決于隊員的心理品質、場上意識等,還以個人的控球能力為重要基礎。因此,個人的控球能力不僅決定了集體配合水平的高低,還是衡量球隊整體水平的重要標志。為此,本文聚焦隊員的控球能力,依據訓練實際,設計控球游戲5例,以提高隊員在復雜情況下控球的能力以及學、練、賽的積極性。
一、“木頭人”游戲
游戲目的:通過“拋球”游戲練習,提高隊員的注意力和反應能力。
游戲方法:在場地上畫兩條相距30m的平行線,一條為起點線,一條為終點線。隊員每人持球位于起點線上,間隔2m。教練員在距離隊員10m處,并通過拋球發出信號。游戲開始時,教練員雙手將球拋擲至空中,起點處的球員可快速向前帶球,當教練員雙手接住球時,帶球隊員要將球立即停在腳下,若未停住球則后退一步,率先到達終點的隊員則獲得勝利(圖1)。
游戲拓展:一是教練員可以適當做拋球的假動作,若隊員繼續帶球跑或是失去對球的控制,則要退回到起點處,才能重新開始游戲。二是以接力的方式進行比賽,教練員拋球引導所有隊員沖過終點線后,由第一名隊員做拋球手進行第二輪,以此類推,待所有隊員拋球一輪后,游戲結束。
二、“8字繞樁”游戲
游戲目的:通過“8字繞樁”游戲練習,提升隊員的控球能力及身體協調能力。
游戲方法:在足球場上間隔3~4m,放置2個標志盤。隊員分別用腳背內側、腳背正面、腳背外側等部位進行“8字繞樁”練習。教練員鳴哨后,隊員從一端帶球出發,以“8”字路線快速繞過標志盤后回到起點,再將球傳給下一名隊員。練習時,隊員要注意不能觸碰到標志盤,并盡可能以最短時間完成練習(圖2)。
游戲拓展:一是教練員可將所有隊員平均分成若干小組,各小組通過接力比賽方式,完成“8字繞樁”練習,練習時教練員用秒表計時,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得勝利。二是教練員手持紅綠色標志盤進行指揮,舉紅色標志盤從左側開始出發,舉綠色標志盤從右側開始出發,通過發出“紅色”“綠色”的信號,提高隊員快速反應能力和抬頭觀察能力。三是在規定用腳的某個部位擊球基礎上,可增加要求隊員用左腳或右腳進行“8字繞樁”練習。通過多種形式的組合練習,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提高隊員學習能動性。
三、“穿越雷區”游戲
游戲目的:初步熟悉腳運控球,通過波浪線的運控球,提升隊員的急停與變向能力。
游戲方法:用標志盤擺出或畫出寬2m,長15~20m的“雷區”,地雷則用標志盤代替,盤與盤之間間隔1.2m。隊員從起點運球,若運控球過程中碰到標志盤或將球運至雷區范圍之外,即為穿越失敗,則需要重新回到起點排隊再次發起挑戰,若順利到達終點即穿越成功(圖3)。
游戲拓展:一是依據隊員控球能力水平,可縮小“地雷”之間的距離或要求隊員具體用腳的不同部位控球,提高游戲的難度,讓練習更具挑戰性。二是采取接力的方式進行比賽,用時最短的隊伍獲得勝利。三是教練員可規定只用左腳或者右腳控球,也可規定用腳內側或者腳的其他部位控球,逐步幫助隊員把握球性,有針對性地對隊員提出不同的要求,以達到強化隊員控球能力的目的。
四、“小兔子搬家”游戲
游戲目的:初步熟悉腳運控球以及同時運控兩球的技術。
游戲方法:在地上相隔5m的距離,擺放兩個障礙物或標志盤。從一端同時帶兩個球出發,要求到達另一端時2個球都要碰到另一端的障礙物(圖4)。
游戲拓展:要求隊員從起點到終點的整個過程中只能觸碰其中的一個足球,運控球過程中不能更換,利用其中一個足球推著另外一個足球前進,并且在到達終點時兩個球均要碰到另一端的障礙物。以此種增加難度的游戲方式來提升游戲的趣味性以及挑戰性,充分調動隊員的練習積極性。
五、“沖破封鎖區”游戲
游戲目的:通過“沖破封鎖區”游戲,提高隊員在較為困難情況下的運控球能力以及隨機應變能力。
游戲方法:將隊員分成人數相同的兩組,每人持球。甲隊先進行阻擊,甲隊隊員分成人數相同的兩組,呈一列橫隊位于兩條邊線處。乙隊隊員每人持球呈一列橫隊位于端線起點處。教練員鳴哨后,端線處的乙隊隊員控球迅速穿越“封鎖區”,此時甲隊隊員踢球擊打乙隊隊員腳下的球,每擊中一球得1分,乙隊隊員每成功控球1次到另一端線也計1分。可反復多輪進行比賽,分數高者獲勝(圖5)。
游戲拓展:一是教練員可限制帶球隊員的控球路線,如放標志盤規定隊員走直線或是“S”線,提升隊員在復雜環境下的控球能力。二是教練員給邊線處進行阻止的隊員準備2~3個球,增加阻擊方的阻擊次數,提升游戲難度。三是教練員規定控球隊員只用左腳或右腳擊球,以強化隊員的控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