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利華 薛紅艷
作者簡介:顧利華(1984~),女,漢族,江蘇南通人,南通市海門區蓓蕾幼兒園,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薛紅艷(1973~),女,漢族,江蘇南通人,南通市海門區蓓蕾幼兒園,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摘? 要:蓓蕾幼兒園創辦于2002年,是由海門賽城集團投資的一所民辦普惠性幼兒園。作為海門市區唯一的一所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我們與時俱進,2016年開始,我們這群“門外漢”用全園的智慧、外援的力量、家長的幫忙,從“零教材”開始,攜手走進了美妙的足球世界。2019年獲評“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2020年獲評“全國足球特色示范園”;2018—2019年度獲評南通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先進集體;2021年獲評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先進集體。
關鍵詞:足球;游戲;課程;課題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11-0147-04
蓓蕾幼兒園的足球游戲課程,從最初的“和足球的快樂約會”,到“家園共玩,讓校園足球更熱”,再到現在“快樂前行,共筑足球之夢”,每一次主題的改變,也是我們幼兒園對開展足球活動在不斷地思考和前行。我們把足球活動與課題、課程緊密結合,在“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理念的引領下,且行且思,一路前行。
一、 理念引領,讓科研課題與足球課程相符相融
作為市區的一所民辦普惠幼兒園,我園家長的主要群體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缺乏科學的育兒經驗;加上本地兒童都是過分的寵溺,導致幼兒的體能較弱,因而我們需要尋找一種媒介,既能促進幼兒的體能發展、品質養成,又能很好地進行家園共育,提高家長的育兒水平,足球走進了大家的視線。因為足球游戲作為幼兒戶外體育游戲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是對幼兒基本體育活動的一種補充,通過充足的活動材料、場地空間,科學的項目設置,來促進幼兒動作協調,思維、興趣、意志品質等諸方面素質全面發展。
我們以“健康第一、快樂成長”的教育理念為指導,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把握幼兒足球發展規律,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研究開發幼兒園足球游戲課程,嘗試以親子活動、家長會、日常教學、家庭活動等形式開展實施足球游戲課程。
(一)加強學習研討,確保幼兒足球游戲組織
教師對幼兒園足球活動所持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幼兒參與足球活動的積極性。因此,為了達成共識,讓大家積極參與,我們召開了專題研討會,聽取大家對幼兒參與足球活動的意見和建議。開展了經驗分享,請體育老師從專業角度,對幼兒園開展足球活動提出良好建議。積極培訓,邀請實驗中學的體育老師來園給老師們培訓。培訓中,某教練為老師們講解演示了適合幼兒園孩子練習的基本動作,還為大家介紹了足球課中游戲的組織,根據幼兒的興趣臨場改變游戲的策略,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學習,讓老師們熱情高漲。
我們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足球樂”活動,讓老師做回孩子,玩一玩足球游戲。我們以年級組為單位,組織“三人足球賽”活動,通過趣味性、競技性、挑戰性的足球游戲,共同感受足球的魅力。幼兒園的足球游戲開展得熱火朝天,帶動了老師們對足球活動的熱情也不斷升溫。
我們的老師每次外出學習后,都會通過“粘貼+改變”的模式,把學到的經驗轉變為適合我們孩子開展的各種活動與游戲。通過大家的收集、整理、篩選討論,我們還理出了近百條適合幼兒的足球知識搶答題,在全園串聯游戲中專門開設了一個游戲區域“智力大沖浪”,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了解足球知識。
足球活動是一場關于成長的洗禮,我們的共同愿景,除了讓孩子在足球活動中體驗快樂,更希望他們在以球健體之余,獲得一種關于自信、關于友誼、關于公平、關于堅持的人生態度。所以,我們搜集了大量優秀的足球繪本,通過繪本導讀、集體研讀等多種形式,共同挖掘繪本中親情、友情、快樂、信任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通過足球繪本閱讀活動,達到以球促智的目標。
(二)整合多方資源,拓展幼兒足球游戲內容
我們通過游戲的形式,讓足球走進孩子們的生活,借助游戲,讓孩子們愛上足球。
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足球游戲,讓小小足球在幼兒園落地生根。我們嘗試將活潑可愛的卡通形象融入足球游戲中,結合幼兒喜愛的動畫形象,改編足球游戲,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將好玩受歡迎的傳統游戲引入足球游戲中,在原來的老游戲中加入足球元素進行改變,變換成幼兒愛玩的新游戲;將精心設計的生動情境放入足球游戲中,生動情境的加入,讓足球游戲變得好玩又有趣;將富于變化的運動器材加入足球游戲中,呼啦圈、平衡木這些最常見的運動器械,通過了巧構思、重組建,成為足球游戲中最好的道具。
在快樂的游戲中,足球慢慢走進幼兒的生活。他們討論規則,創設情景,探索內容,增加難度,自由結伴,讓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課程游戲化精神落地生根。
(三)靈活安排時間,滿足幼兒足球游戲需要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和幼兒的特點,對幼兒在園作息時間安排做了全面的調整,減少集體活動,并且在實施過程中老師可以彈性組織活動,給老師與幼兒充分的自主,充足的游戲時間,讓足球游戲給幼兒帶來更多的歡樂,使其獲得更多的體驗。
二、 文化引領,讓科研課題與足球課程相輔相成
在課題研究的引領下,我們根據自身特點,有選擇、有針對性地圍繞課程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在多層次、多角度、開放、動態的實踐摸索中,嘗試在家園共育的基礎上,研發足球游戲課程,改變組織形式及策略,從而促進幼兒身心發展。
為了循序漸進地開展好足球活動,從2016年開始,我們就制訂了各項規章制度,建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幼兒園足球教育發展思路。為了保證幼兒園足球游戲的順利有效開展,我們每學期都會制訂足球工作計劃,并落實到教育教學及周目標中,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地實行。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參與到足球運動中,我園也是一直積極營造園所足球文化氛圍。精心挑選的足球繪本,主題鮮明的足球大廳,動感的足球剪影和吊飾,明亮寬敞的足球長廊,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足球氛圍的熏陶。
中大班都有自己的足球隊,每個隊都有一個響當當的足球隊名,平時老師都會利用晨間活動或戶外游戲,帶領孩子玩足球游戲,有心的老師會把孩子踢球的精彩瞬間用照片的方式一一記錄下來,在與孩子的討論中,制作出富有本班特色的展板,豐富的內容,讓家長和孩子常常駐足觀賞。
我們還聘請了一名專業的足球教練,每周開設兩節校園足球社團訓練活動,讓萌娃變身“足球運動員”,與足球親密接觸。每學期都會舉辦大班組足球游戲對抗賽。在孩子的努力、家長的配合下,我們的孩子都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足球寶貝”。
三、 教研引領,讓科研課題與足球課程相切相磋
在課題研究中,我們一改往日按照年級組的分組方式,而是根據教師自由抽簽組合,興趣相同,不同年級組的老師坐在一起研討,話題更多了,思維更活躍了,碰撞出來的火花不僅絢爛,更具獨特魅力。在這樣輕松有趣的交流氛圍中,教師們迅速地把握住了活動的目標、重難點以及活動開展的策略。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把握活動實施領域,青年教師獻計獻策豐富活動內容,最后每組請教師代表發言,把大家集思廣益的活動研討分享、補充,再次研討,從而讓活動更具生命力,讓我們的學習更具有真實性、價值性。
研發游戲化足球課程也一樣,我們從“零教材”開始,通過團隊的力量研發教案,制作教具,商討合作。以小班活動《我和足球玩游戲》為例,來分享一下我們是如何進行教研活動的。
(一)選題
根據小班幼兒年齡小、對足球活動比較陌生的特點,幾番探討決定請家長和幼兒們一同玩足球游戲。
(二)確定足球游戲活動內容
以控球作為活動的重點,設計“紅綠燈”游戲,并確定活動的流程:充滿趣味的熱身運動→形象的紅綠燈游戲→靈活的“趕跑大灰狼”游戲。最后的放松活動,讓幼兒在用足球幫父母按摩的過程中學會感恩。
(三)研討過程
1. 第一次研討
確定了活動內容,我們精心制作了道具,在第一次試教中:首先,熱身環節,家長跟隨律動要加上踢球的動作,讓形式更豐富一些;其次,“紅綠燈”游戲和控球練習的順序調換一下,讓活動的難度慢慢遞增而不是遞減;最后,“紅綠燈”游戲不要規范孩子們的玩法,讓他們自由自主,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和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這次試教時圓圈拉得太大,幼兒踢球的力度又不夠,導致足球往往在半途中就停了下來,所以,以便幼兒更容易瞄準大灰狼,大圓圈改為半圓,并加上音樂營造大灰狼出場的氛圍。
2. 第二次研討
第二次試教活動氛圍很好,研討中提出要將活動的開頭導入豐富些,確保活動的趣味性,于是在原有鉆小樹林的基礎上增設了鉆迷宮和山洞。在語言上追求簡單精確并且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興趣,活動結束放松的時候加上舒緩的音樂讓家長在幼兒用球給他們按摩時跟隨著音樂達到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愉悅。
3. 第三次研討
第三次試教增加了隊形的變換。山洞、迷宮、樹林分別由家長擺出不同的造型,或兩兩參差站位,或三人圍成一個個圓圈組成一個迷宮。點、線、面的結合使活動場面更加飽滿,幼兒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玩紅綠燈的時候,老師指向性更明確的語言利于幼兒和家長的理解。
老師們一起經歷了智慧碰撞的教研過程,從“引著孩子走”到“幼兒在前,老師在后”,從關注活動環節安排到關注活動細節的把握,從關注教師的指導語,到關注對幼兒回答的巧妙回應,表面看起來,“教研”研的是足球游戲,但最終磨煉出來的卻是教師。
四、 活動引領,讓科研課題與足球課程相因相生
在課題《幼兒園足球游戲課程的實踐研究》中,我們利用家園合力,通過調查,在了解幼兒游戲現狀的基礎上,結合我園的特色,收集、篩選整理資源,從而創設適合幼兒各年齡段的足球游戲課程,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得到優良品質的發展,在藝術的熏陶中得到完美人格的培塑,在快樂游戲中得到幸福童年的體悟;讓我們的老師在研究的過程不僅能更了解幼兒,引導幼兒,還能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成就自我;我們的幼兒園辦園特色更明顯,提高自身的品牌效益。
圍繞足球,我們的活動也是精彩紛呈。
班級活動:
贈書儀式:為了讓孩子們愛上看書,愛上足球,爸爸媽媽們會給寶寶精心挑選一本足球繪本,讓他們在讀讀演演中了解足球知識。
繪本欣賞:各班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挑選適合幼兒的足球繪本進行精讀、細讀,通過師幼積極、親密的互動,感受繪本中球員之間的友誼,也知道了足球比賽“最重要”的是互相幫助、互相配合、全力以赴。
徽章設計:為了增加足球活動的儀式感,我們請孩子們根據自己對足球的理解、期待,想象、設計出了一個個活潑、生動而且充滿藝術情趣的足球吉祥物形象。
故事媽媽:通過邀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講述繪本故事,通過故事討論,讓孩子們感受到足球的魅力。
親子活動:各班集思廣益,組織了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如我們把單調的白布剪裁成一個個小足球,親子共同作畫,一片片綠茵場、一只只小足球、一個個運動員……在畫筆下躍然“紙”上。
足球對抗賽:每一次“南通三建杯”學前教育校園足球游戲嘉年華活動,我們都積極參與。通過比賽,孩子們也知道如何防守,如何進攻,如何合作。累了,繼續跑;跌倒了,爬起來。對孩子們來說,更是真正懂得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含義。
足球嘉年華:幼兒園著力打造校園足球文化,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足球嘉年華活動。從2016年至今,我們已舉辦了四屆足球嘉年華活動。每一次的嘉年華,都是幼兒園的一次盛典。
第一屆足球嘉年華的主題是:和足球的快樂約會。我們從零開始,摸索前進。第二屆足球嘉年華的主題是:家園共玩,讓校園足球更熱。我們通過豐富的活動,吸引家長們的共同參與。第三屆嘉年華的主題是:校園足球與游戲課程的美好相遇。選擇這樣的主題,是希望我們的足球課程不僅有廣度更有深度。第四屆嘉年華的主題是:經典與足球的美麗邂逅。通過經典與足球的碰撞,讓我們足球活動的實施有更廣闊的天地。
開放展示活動:
自從開展校園足球活動以來,我們也多次迎來領導和同行們的光臨指導。
2019年南通市幼兒足球現場推進會在海門舉行,來自南通市教育局的多位領導,南通市各園的園長和老師們,參觀了我們校園足球文化氛圍布置,現場觀摩了全園混齡足球游戲。
江陰代表團來園考察,每個區域都在開展著以足球為載體的游戲活動,足球活動展板、足球小報、足球大廳、足球長廊、足球手工制作……全面立體地向大家展示了我們的課程。
陜西勉縣老師的跟崗學習,讓大家感受了幼兒園的足球文化,參與了好玩的足球游戲,觀摩了兩個足球游戲活動現場,聽取了敘事報告,并進行了現場交流和互動,讓跟崗的老師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足球課程的有效實施,老師們紛紛表示,也可以讓足球課程走入他們的幼兒園,讓他們的孩子也和足球來一次快樂的“約會”。
……
家園共玩:自從幼兒園開展足球活動以來,足球成了小朋友的最愛,在孩子們的感染下,家長也積極參與其中,讓我們的校園足球更“熱”。
我們邀請寶爸寶媽,甚至爺爺奶奶走進幼兒園,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在老師創設的游戲情境中,家長們仿佛回到了童年,你踢一腳,我回一腳,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游戲,不僅讓孩子開心,更讓家長開懷。
我們每周向家長推薦適合親子玩的足球游戲,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家長一看就會,如訓練控球能力的“趕羊群”游戲,提高平衡能力的“球上不倒翁”游戲,練習射門的“打浣熊”游戲……讓家長和孩子在“親子共玩”中,既習得足球基本技能,又增加了孩子對足球的興趣。
我們利用家長資源,成立了“爸爸助教團”,引導很多的爸爸參與幼兒園活動,協助我們開展工作。爸爸們有的給孩子上足球課,有的陪孩子玩游戲,有的給孩子講足球知識……有了爸爸的加入,為幼兒的成長注入了陽剛之氣,漸漸地,我們的孩子越來越堅強和豁達。
足球游戲讓教師的眼里有光。使得教師變得更會發現兒童,會去捕捉日常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點,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將其畫下來,同時還會去盡力滿足孩子的想法,生成足球特色課程。
足球游戲讓家長的眼里有光。讓家長們通過參與幼兒園足球活動,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教育任務及實施情況,增加感性認識,從而給予更積極、默契的家園配合。
足球游戲讓孩子的眼里有光。充分給予孩子自由、自主的活動空間,提供并滿足孩子探索的愿望,幫助他們在學習中發現無限可能。
當然,在足球游戲課程探尋之路上,前行的道路依然需要披荊斬棘:如何更進一步地提高幼兒區域游戲材料投放的層次性?如何增加幼兒足球游戲的趣味性?如何在科學觀察、準確解讀幼兒行為意圖的基礎上對幼兒做出積極回應?如何在幼兒的日常活動中敏銳地捕捉幼兒的興趣點,生成可行有效的足球課程……
參考文獻:
[1]朱國興,薛紅艷.江蘇省海門市蓓蕾幼兒園開展足球活動的思考與實踐[J].校園足球,2018(5):69-70.
[2]薛紅艷,顧利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幼兒園足球游戲課程的思考與實踐[J].校園足球,2020(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