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旭琳 劉穎 鄧敏 唐潤 陳慧敏
關鍵詞:特別貿易關注,技術性貿易措施,產業影響,高質量發展
1 特別貿易關注視角下技術性貿易措施對產業影響機制分析
以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和植物與動物衛生措施等為主要手段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已成為各國施行貿易保護的重要工具,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兼具抑制效應和促進效應。抑制效應主要通過對出口產品的數量抑制和成本增加來實現。促進效應主要體現在產品質量和國際貿易競爭力的提高。
作為解決國際貿易障礙的重要途徑,特別貿易關注正被越來越多的WTO成員關注和使用,并逐漸成為衡量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的重要量化指標。WTO各成員可以就其他成員正在實施的或新制修訂的對貨物出口產生不合理影響的技術性貿易措施表達關注,提出質疑,敦促成員修改或撤銷有悖某些協定的措施。由于技術性貿易措施對產品國際貿易的影響方向具有不確定性,最終由其引致的貿易抑制效應和貿易促進效應的大小來決定。
1.1 農業
對于江蘇農業而言,同樣需要判斷技術性貿易措施對江蘇農業的貿易抑制效應和貿易促進效應的大小,進而判斷其對江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由于農產品更容易受到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影響(Li and Beghin,2012),筆者認為,技術性貿易措施會表現出抑制效應大于促進效應的路徑特征,江蘇作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大省之一,這勢必會影響江蘇農業的高質量發展。一方面,由于農產品直接關乎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國均十分重視,往往會通過制定強制性措施來嚴格規范。此時,各種認證要求、殘留限量、污染物控制以及生態健康等要求勢必會增加農產品出口企業成本,降低企業潛在進入出口市場概率,甚至會將低生產率企業淘汰出市場,最終對農業出口貿易產生抑制效應。這將不利于江蘇農產品出口,同時也不利于與國內和國際交流及資源共享。另一方面,農產品的出口“倒逼機制”較弱。我國是人口大國,農產品的國內市場較大,企業提升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動機不足,因此,技術性貿易措施對江蘇農業很難產生貿易促進效應。
1.2 通用設備制造業
不同于農業產品,國際市場對中國制造業產品的需求量較大,就對江蘇通用設備制造業而言,技術性貿易措施會表現出促進效應大于抑制效應的路徑特征。一方面,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世界各國對中國制造業產品的需求量較大,而通用設備制造業是裝備制造業中的基礎性產業,在全球制造業發展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因此,技術性貿易措施并不會從總體上影響中國通用設備制造業產品出口,特別是對于江蘇這個中國第一制造業大省而言,每年的通用設備制造業出口量一直位居全國前列。國際市場的需求勢必會促使江蘇通用設備制造企業加強技術學習,實現技術突破,最終必然會不斷提高對外貿易水平,促進出口,提高“開放和共享”程度。另一方面,高要求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水平。全要素生產率不僅反映生產技術水平的高低,也反映生產效率的高低,通用設備制造業企業可以通過技術進步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也可以通過生產要素的重新配置,將生產要素由低生產率領域配置到高生產率領域來實現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由于江蘇通用設備制造業產品出口并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國內企業將能學習到國外先進技術,可通過提升技術水平來提升要素生產率,也可以通過重新配置生產要素資源來提高要素生產率,因此,總體來看,技術性貿易措施有利于促使江蘇通用設備制造業企業不斷優化、突破,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水平。
2 特別貿易關注視角下技術性貿易措施對產業影響模型構建
2.1 樣本、變量與測量
本文選用了WTO公布的特別貿易關注數據庫中1615個相關產品的特別貿易關注數據,涉及HS編碼2~6位,時間跨度為1995-2022年。每項特別貿易關注都對應由一個或多個國家提起的、關于由一個或多個貿易伙伴采取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所引起的關注。對于每項特別貿易關注,都可獲得以下方面的信息:關注編號、關注類型標識、技術性貿易措施通報編號、首次提出日期、后續提出日期、相關文件、提出關注的成員、被提出關注的成員、文件標題、關注議題、議題描述、產品代碼、產品描述等內容。其中,通過首次及后續提出關注的日期,可得到關注總共被討論的次數;由提出關注的成員,可甄別關注是否為中國單獨提出;由提出關注的對象,可甄別關注對象是否為中國。此外,根據議題描述,還可將關注議題大致分為實體性議題、程序性議題和其他議題。依照HS編碼,可區分關注涉及的產品是否屬于農業產品或通用設備制造業產品。
本文研究的核心解釋變量有兩組。(1)中國的特別貿易關注情況,具體分為中國提出關注情況(China_put)和中國被關注情況(China_concern)兩類。當特別貿易關注議題由中國提出時,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當議題關注對象為中國時,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2)農業(AGR)和通用設備制造業(GMM)被關注情況,用虛擬變量來度量。當HS編碼為農業相關產品時,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當HS編碼為通用設備制造業相關產品時,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
根據上述兩組核心解釋變量,進一步構建了中國農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的特別貿易關注情況。即當議題為中國且為農業相關產品時(AGR_China),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當議題為中國且為通用設備制造業相關產品時(GMM_China),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表1列出了一些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此外,為更好地考察特別貿易關注對我國國際貿易及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本文選取了兩組被解釋變量,分別為江蘇的對外出口額(EXPORT)和WTO成員的全要素生產率(TFP)。其中,江蘇歷年對外出口額來源于江蘇海關,取對數形式;全要素生產率采用索洛殘差法測算,具體根據Cobb-Douglas生產函數計算: 。其中,Y為國內生產總值;K為資本存量,用固定資產形成總額度量;L為勞動力投入,用各國就業人數度量。全要素生產率為國內生產總值去除資本存量和勞動力投入后的余值,即為生產函數中A值。
2.2 模型設定
由于每一年份的特別貿易關注議題所涉產品存在隨機性,并且很多議題在取樣期間就已解決,同時又有很多新的議題產生。因此,本文的數據結構是一種混合截面數據(Pool Data)。根據因變量的離散特征,采用OLS回歸方法進行處理。
根據特別貿易關注議題是否由中國提出,關注對象是否為中國,構建了兩個研究模型。模型(1)根據特別貿易關注議題是否由中國提出構建,模型(2)根據特別貿易關注議題關注對象是否為中國構建。在模型中,Y為江蘇省出口額或全要素生產率,China_put為特別貿易關注議題是否由中國提出,China_concern為特別貿易關注議題關注對象是否為中國,I ND代表行業類型,ε為殘差項。
此外,本文計算了12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除了GMM_China_put與China_put的相關系數大于0.7外,其余所有變量均低于相關系數,符合經驗門限。
3 技術性貿易措施對江蘇外貿的影響
3.1 特別貿易關注議題關注對象為中國
表2為行業類型及特別貿易關注議題的不同關注對象對江蘇出口額的影響。檢驗結果可知,當農業的整體特別貿易關注次數增加時,會減小江蘇的外貿出口額(β=-1.646,Δ<0.01);但當通用設備制造業的整體特別貿易關注次數增加時,江蘇的外貿出口額仍不斷增加(β=4.88,Δ<0.01)。
3.2 中國主動提出特別貿易關注
表3為當中國主動提出特別貿易關注時不同行業類型及通用設備制造業與中國提出特別貿易關注組合對江蘇出口額的影響。檢驗結果可知,行業類型與前述一致,但當中國主動提出特別貿易關注時,江蘇商品出口額增加(α=2.472,Δ<0.01),說明中國對他國的關注會增加江蘇商品出口。在組合檢驗中,由于中國提出涉及農業產品的數量可忽略不計,此處統計了中國提出特別貿易關注與通用設備制造業產品組合,結果發現,中國提出特別貿易關注與通用設備制造業產品組合(GMM_China_put)的系數正相關顯著(β=4.72,Δ<0.01),說明當中國主動提出特別貿易關注時,有利于江蘇通用設備制造業產品出口。盡管農業的數據量太少,根據上述檢驗,筆者認為農業的出口也會增加。
4 技術性貿易措施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
4.1 特別貿易關注議題關注對象為中國
表4為行業類型及特別貿易關注議題的不同關注對象對國家層面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檢驗結果可知,當農業的整體特別貿易關注次數增加時,會降低全要素生產率(β=-0.168,Δ<0.05);當通用設備制造業的整體特別貿易關注次數增加時,同樣會降低全要素生產率(β= - 0 . 352,Δ<0.05)。這說明過多的特別貿易關注討論并不利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
4.2 中國主動提出特別貿易關注議題
表5為當中國主動提出特別貿易關注時不同行業類型及通用設備制造業與中國提出特別貿易關注組合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檢驗結果可知,行業類型與表4一致,均為負相關影響。當中國主動提中國提出特別貿易關注與通用設備制造業產品組合結果負相關顯著(β=-0.27,Δ<0.01),這與表3江蘇產品出口的正相關顯著(β=4.72,Δ<0.01)恰好形成了反向關系,說明盡管當中國主動提出特別貿易關注時,會有利于江蘇通用設備制造業產品出口,但卻不利于國家層面的全要素生產率改進,該結果值得深思。
5 結論
就特別貿易關注議題對江蘇外貿的影響而言,當特別貿易關注議題關注對象為中國時,農業議題被討論次數越多,越不利于江蘇產品的對外出口;通用設備制造業議題被討論次數越多,不會影響江蘇產品的對外出口。相對而言,農業受特別貿易關注影響要遠大于通用設備制造業。當中國主動提出特別貿易關注時,農業仍然會受到特別貿易關注的巨大影響,但是,中國適當提出特別貿易關注有利于江蘇通用設備制造業產品“走出去”,并且,中國提出議題行為本身也有利于江蘇產品對外出口。
就特別貿易關注議題對國家層面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而言,當特別貿易關注議題關注對象為中國時,農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被討論的次數越多,均不利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當中國主動提出特別貿易關注時,農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被討論的次數越多,也均不利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因此,無論中國是否提出關注議題,均不利于全要素生產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