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利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現代教育將互聯網移動課堂與傳統教育相結合,移動學習模式應運而生。全國各校在信息化環境的影響下,大力推進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中職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時刻把握中職學生在學習中面臨的難點和問題,以加強師生溝通交流為基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及授課安排,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使數學課堂更加靈活生動。
關鍵詞:信息化? ?數學模型? ?教學
一、引言
信息化教學模式是在流動性與可調整性學習需求影響下,通過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學習目標。信息化教學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學習,不僅在課上節約了時間,課后也可利用設備滿足學習需求。因此,在信息化學習的過程中,移動設備起著關鍵的作用。
二、中職數學引入數學建模的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學模型在社會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模型化方法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在中職數學教學中也逐漸受到重視。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后,模型化思想在數學教育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2022年版《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需充分考慮數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的實質,在展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促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從而構建數學模型,尋求結果,直到解決問題。”
三、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構建數學模型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是集視頻、音樂、圖片、文字等手段為一體的技術。在中職數學模型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傳授知識,在更加形象、有趣的教學情境中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率。與以往的數學教學模式相比,引入信息技術,可以從多方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在這里我們以《數列模型的應用》為例,探討中職數學課堂中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與運用,以此來剖析如何將現代信息技術更好地融入到中職數學模型教學中。
(一)運用信息技術構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中職學生因為數學學習基礎薄弱,大部分對數學學習有畏難心理。如何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中職數學教師首當其沖應該考慮的問題,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動力。
以往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整理數列的知識要點,之后導入課程,例題講解后,學生練習鞏固。實際教學中發現單一的教學手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借助信息技術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法。例如,在《數列模型的應用》一課中,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我將學生求職記改編制作成微課,提供三種工資方案。在學生觀看微課后,提出問題:如果小欣打算工作30天,選擇哪種方案更合算?接著學生通過掃二維碼投票選擇最優方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二)通過信息技術分析課前學情,實現精準教學
學情分析是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析,以此對教學進行調整。課前學情分析,能讓教師在教學中更好地了解學生,從“學”的角度進行教學,使教學更具實效性,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為了判斷班級整體學習情況,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整體學習情況,教師需先了解班級的整體狀況。制作課前學習任務單,由此可了解學生的作業提交情況,提交時間,知識掌握情況分布圖等。在《數列模型的應用》教學時,我通過相關軟件進行課前導學任務布置. 了解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新課重難點及教學設計,使其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
(三)利用信息技術發現學生個體差異,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不同,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根據教育教學規律,讓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數列模型的應用》教學自主探究環節,學生自由選擇兩種方案中的一種進行探究。在這期間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強調解題步驟的規范性。分析完成后將課件推送給學生,方便進行接下來的互動教學環節。以此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
四、信息化教學手段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將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于中職數學教學中,并發揮其作用,教師及學生都能從中獲益。因此,對于中職學生和教師來說,以信息化教學技術為基礎,更能從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改善創新,使得教學過程更加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在中職數學模型教學中使用信息化教學方式,已經成為一種便捷、實用的授課方式,有助于中職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學質量的改善。因此,中職數學教師,應在授課過程中,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