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浩
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教育的關鍵是要讓學生成為德育活動中實踐的主體,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判斷能力,道德判斷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發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礎。那么,教師如何將德育教育積極地融入小學教育教學中?
一、熱愛學生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必須有老師的“大”愛來呵護學生的成長,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愛,愛心是打開小學生心扉,開啟小學生道德與智慧,塑造小學生美好人格的金鑰匙。在和藹可親、笑容可掬、民主寬容、公正無私、剛柔相濟的教師面前,小學生會覺得自由愉悅,與教師心靈相通,情感交融,小學生會親其師,信其道。
二、理解學生
理解學生就是要走進學生的心里,洞悉學生的喜怒哀樂,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適應學生活躍的思維和變化的情緒;理解學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學生,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學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學生就是不對學生的所作所為求全責備,在學生的學習或者生活出現困難時及時送上援助。教師真正理解了學生,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理解與幫助,就會化解學生的焦慮和膽怯等不良情緒,學生也必定會把教師視為自己永遠的朋友。
三、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首先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蹲下來跟學生說話,要少一點教育者的威嚴,多一點慈母般的溫和;少一點公眾場合的批評指責,多一點情感交流。滿腔熱情地給予鼓勵和肯定,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千方百計為學生創造機會和條件,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尊重學生還要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不斷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要改變教師“主宰”課堂的現象,而充分體現師生互動,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要讓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給他們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主安排學習時間的機會。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習的主體地位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四、言談舉止的榜樣示范
黑格爾說:“教師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模仿是小學生良好學習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途徑,教師的示范作用影響學生的發展,必須用教師的大德來哺育和感染,才能將小學生培養成“參天大樹”。
因此,無論是數學教師簡單的加減乘除,語文教師的聽說讀寫,美術教師的畫,體育教師的跳,音樂教師的唱,他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當成為表率。首先是儀表示范,教師隨時隨地都要給學生留下端莊的儀表、樸素干凈、整潔大方的形象。其次是語言示范,臉上表情寫滿了一個人的情緒。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有生命、會思想的孩子,教師應時時要以飽滿的情緒,高漲地熱情去感染每一個學生。再次是性格示范,教師良好的性格是積極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師對現實生活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有助于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熱愛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師有穩定的情緒,有助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師堅韌的意志,有助于學生形成堅毅的品格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另外是行為示范,教師的行為應充分表現其教育魅力,在講課時應體現語言美,操作時表現出協調美,板書時表現出文字美,教態中展現氣質美,運動、勞動和其他活動中的動態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后是人格示范,學生是教師的鏡子,教師的人格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教師要做到誠實守信,求真求直。要按照學校的教師行為準則的要求執教。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到。凡是答應學生的事情一定保證做到、做好,決不失言。
小學教師的事業就如同泰戈爾說的“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 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是謙遜地低著頭的”一樣,小學教師就應像那最早露出泥土的一片嫩葉,在點點滴滴中體現教師的高尚師德,促進學生的發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