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萍
課堂提問是小學數學課堂中重要的環節,通過課堂提問,能快速吸引學生的目光,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提升學生對課堂的專注力,打造數學的良好課堂氛圍。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重要作用,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果。
一、鼓勵式提問,創設良好學習環境
課堂提問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的有效考量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參與到課堂。作為教師,可以采用鼓勵式的提問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學課堂氛圍。首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問題。小學數學設計的知識點比較多,在提問的時候教師要考慮到學生是否理解,提出的問題學生是否能夠回答,要提學生聽得懂的問題,要充分考慮被提問學生的學習成果。其次,教師提問要帶有針對性。提出的問題要跟課堂有關聯,要聯系教材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復習知識或者用提問的方式提醒學生要認真思考。有目的性的提問能幫助學生跟快適應上課節奏。比如,在學習《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先以提問的方式引入教學,先問學生們:最喜歡的科目是什么?然后讓學生們自由回答,并且通過畫正字來記錄一下。最后,教師鼓勵大家: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來記錄呢?正式引出今天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記錄方式。
二、引導式提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作為有效的課堂教育方法,課堂提問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課堂的開始、中間和結束部分都適用,能夠有效拉近數學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因此,數學教師可以采用引導式的提問方式,有效激發學生內在對數學的興趣。首先,提問應當注重層次性。由簡入難地進行引導式的提問,讓學生能夠自己主動去發現問題。并動用自己的腦筋去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促進學生的個人成長。其次,以學生的回答為基礎進行提問。學生回答之后,以學生的回答為基準進行進一步引導提問,通過提問提醒學生一步一步發掘答案,這種連續發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思考。比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開始拼平行四邊形。然后進一步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提問:拼出來的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有關系嗎?高呢?面積呢?怎么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那么這三角形的面積怎樣求呢?通過一系列問題的引導,讓學生去發掘三角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綜上所述,教師要通過提問的方式,有效引導學生深入探究,通過合理的問題設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運用合理的提問方式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