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師生關系;教師發展;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08-0024-01
“這些都是我的娃”是陳俊竹老師常掛在嘴邊的話,而“陳老師像媽媽”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長大后我要當陳老師”是班上很多同學的夢想。愛和尊重是陳老師的帶班法寶,她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學生。
陳老師讓我們每個學生都參與班級事務的管理,使我們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陳老師重視學生的習慣養成,在日常行為中注重引導,讓我們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自覺。從個人的衛生到物品的整理收納,再到時間管理,這些到現在都讓我很受益。
陳老師總是把積極的生活態度滲透在日常帶班工作中,把對學生的關愛體現在細微之處。無論是遇到的學習問題還是生活問題,她都會不厭其煩地幫助我們找出問題的根源,并教會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記得在六年級時,我有一段時間情緒比較低落,不喜歡和同學接觸,陳老師發現后就開始給我寫信,耐心了解我的心事,分享她的想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我慢慢解開心結,融入集體。陳老師始終用“學生的眼光”看待問題,用“學生的情感”理解學生,發自內心地欣賞學生的閃光點,不斷給予學生理解和支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
陳老師喜歡開展豐富的班級活動,她似乎有各種各樣的點子。端午節,我們用皺紋紙和橡皮泥“包粽子”;中秋節,我們開展對詩活動、表演課本劇《嫦娥奔月》;母親節,陳老師教我們制作愛心賀卡。有了陳老師,這些節日變得更有儀式感,我們的學習生活變得豐富而有意義。除了班級活動,陳老師還注重體育運動。在她的推動下,我們班每年校運動會都能拿總分第一。每當快到比賽時,陳老師會在黑板上畫示意圖,分析問題、排兵布陣。這樣的訓練模式讓我們懂得了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勤觀察、動腦筋、踏實練。
陳老師用愛心和智慧引領我們學會生活,修煉品德。她像一束光點亮我的心靈,用她的熱忱和執著帶給我成長的動力。現在的我是一名醫學院學生,目標是當一名醫生。醫生除了有精進的專業知識和刻苦的學習精神外,還需要一顆愛崗之心、仁愛之心。陳老師用她的靈動、愛心和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影響著我,感染著我,讓我努力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帶給更多人溫暖和快樂。
(作者系江蘇省徐州市湖濱中心小學2013屆畢業生,現為東南大學醫學院學生)